師生動態 

扼殺宗教學術正常發展的黑手 

關於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所評鑑個人之回應 

觀光賭場不會振興經濟 

178

2008年7月20日

  師生動態

 

97.7.1 第十屆國際佛教婦女會議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舉行盛大的開幕式,台灣與會人士上台簡短地用中文誦唸心經。

97.7.3 昭慧法師在第十屆國際佛教婦女會議上發表英文論文。

97.7.3 晚間,Ven. Leksha Tsomo(中)在李玉珍教授與張玉玲教授(左)的陪同下,特別到昭慧法師房間送別。

97.7.1 於烏蘭巴托現代藝術博物館「愚溪第九維度創作空間——湛藍的秘密海印」經象藝術特展中,與愚溪先生合影留念。

97.6.30∼7.4

•上午,昭慧法師搭機經韓國首爾機場,夜晚抵達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同行者有清華大學中文系李玉珍教授、玄奘大學宗教學系鄭維儀教授、陳玫槐、陳玉英、黃秀燕、謝乙斳、黃惠英等居士。八人一同赴烏蘭巴托,參加7月1日至5日舉行之第十屆國際佛教婦女會議( 10th Sakyadhi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t Women)。是夜,主辦單位接機並安排外賓搭專車抵達都城外的蒙古大飯店,下榻於此。

 Sakyadhita會長Ven. Lekshe Tsomo(慧空法師)係達賴喇嘛弟子,並在台灣受比丘尼戒,現任聖地牙哥副教授,副會長是台灣政大張玉玲助理教授。本屆大會非常殊勝,不但有來自歐、美、澳洲的女佛教徒與會,而且日、韓、越與南傳佛教,都有許多比丘尼與居士與會。張玉玲教授之同修田運富教授,係中國社科院法研所博士, 亦發心伴隨張教授,提前到達烏蘭巴托幫忙Lekshe Tsomo法師籌備大會事務。

 大會期間,安排的內容非常豐富。7月1日在總統府前蘇和巴托廣場左翼的大會堂舉行盛大的開幕式,官方與蒙古在地的佛教領袖均有代表與會,各國與會人士上台簡短地用藏語、巴利語、中文、日文、韓文、越文等誦經。2日至5日在蒙古大飯店召開論文研討會與工作坊,每日晨昏均安排各國佛教的禪修與課誦,與會人員得以互相觀摩不同的佛教文化。蒙古數以百計的佛教婦女,每日上午均盛裝從城裡搭車到蒙古大飯店,就在會場外的露天廣場上,頂著日曬與雨淋,透過同步傳譯而專注聆聽大會發表內容,此一場景令人格外感動。大會結束後,6至7日,主辦單位安排外國來賓在烏蘭巴托旅遊。

 昭慧法師於7月3日上午發表英文論文,題目是( The Inescapable “Gender Order”: Confused Thoughts on the Rule of Receiving of Precepts in Both Orders”)〈無可遁逃的「性別秩序」:二部僧受戒的迷思〉。此一議題,甚受許多與會人士的重視。

 3日傍晚,輪到漢傳佛教課誦觀摩,乃由昭慧法師主持,帶領馬來西亞一位漢傳佛教尼法師與同行的女居士,一同作晚課之唱誦與迴向。

由於法師在台另有行程與課程,故於7月4日凌晨搭機先行返台。

 3日晚間,Ven. Lekshe Tsomo在李玉珍教授與張玉玲教授的陪同下,特別到昭慧法師房間送別。Tsomo法師表示:對昭慧法師本次發表的論文觀點非常認同。在知悉昭慧法師的《佛教規範倫理學》,已由澳洲能融法師及龔韋彰等居士初步譯完,Tsomo法師乃主動表示:願意先讀為快並順為修潤,商洽在美國出版事宜。

 此三日蒙古旅次,昭慧法師除了發表論文之外,幾乎足不出戶地呆在旅館房間,趕著將在台灣尚未寫完的〈佛誕放假始末〉論文(長約四萬字)寫完,並於4日下午回台後,立即傳送給「中國佛教會復會60週年2008兩岸佛教慈善志業論壇:教理、教團、教史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該文將發表於7月12日。

 4日凌晨三點半從蒙古大飯店搭車至機場,田運富、陳玫槐、陳玉英等居士特別趕早起來陪同法師搭計程車、送機。下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返回學院。

97.7.1∼7.2

•7月1日上午,昭慧法師於烏蘭巴托參加國際佛教婦女會議開幕式。正巧就在離大會堂不遠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愚溪第九維度創作空間—湛藍的秘密海印」經象藝術特展(包括其作品集的手稿、字畫、書籍、有聲資料、樂譜、得獎獎座等),故於開幕式未結束前,愚溪先生請戴筱琴居士到大會堂邀請昭慧法師前往參觀此一特展,並於此會晤世界詩人大會秘書長楊允達、王萍伉儷。愚溪先生喜見故友,特親自一一解說展示內容,並於中午邀請法師與楊秘書長等,一同到成吉思汗大飯店進用素齋。飯食訖,愚溪先生更派車由戴筱琴陪同,送昭慧法師返回城外約半小時車程的蒙古大飯店。

 原來去(97)年5月4日,中國文藝協會頒「中國文藝獎章」給昭慧法師,愚溪先生乃邀法師提前到達台北市,順道至「鶴山二十一世紀國際論壇」會址參觀,並於其時其所,向法師提及他近年與印度阿布杜•卡藍總統與蒙古恩卡巴亞總統,因其詩作而結下的深摯情誼。蒙古總統並致贈一匹三歲的寶馬「風火輪艷」。當其時,愚溪先生告訴法師:明年他將有第二度的蒙古之行,建議法師或可一道前往蒙古參觀。法師當時不置可否,認為自己極其忙碌,完全無有蒙古之行的可能性。未料去年九月以後,應張玉玲教授邀,參加了本次正巧在蒙古舉行的Sakyadhita國際會議,而且於蒙古開會的時間,正巧與愚溪先生的蒙古之行,時間幾乎相同。

 原來,愚溪先生所率隊的台灣藝文友好訪問團,包括台北愛樂交響樂團暨合唱團總監杜黑、作曲家盧亮輝、指揮家鄭立彬、畫家許敏雄等一行67人,於6月30日至7月4日舉行前述特展,並因其在文化藝術上的貢獻,而接受國立蒙古文化藝術大學校長柴德夫(Dojoogiin Tsedev)頒發榮譽文學博士學位。7月2日至3日,訪問團將在國家歌劇院,盛大演出詩歌舞劇「圓相世界」,要獻給恩卡巴亞總統 (Nambar Enkhbayar)和蒙古人民,全部門票收入捐作蒙古慈善事業基金。

 愚溪先生於午齋時,特致贈翌(7月2)日詩歌舞劇「圓相世界」貴賓席第二排中間的四張入場券給法師。法師回旅館後,即邀了田運富、鄭維儀與陳玫槐等居士於翌日下午一同入城,前往觀賞演出。不料7月1日晚間遇上政治暴動,造成當地5死、2百多人受傷,蒙古共和國宣布緊急戒嚴、宵禁,因此恩卡巴亞總統特致電向愚溪先生致歉,請其將演出期間順延幾天。愚溪非常體諒地表示:「只要總統與蒙古人民平安,其他都沒有關係。」由於演出取消,因此昭慧法師等卒未依約前行。這種寬宏器度,更是贏得了恩卡巴亞總統與蒙古人民的友誼。據悉:此一詩歌舞劇「圓相世界」的演出,將改在9月間盛大舉行,並且將比國家歌劇院場地更大,座位更多。

97.7.2

•本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刊載昭慧法師投書:〈扼殺宗教學術的黑手〉。限於投書字數,故法師只摘錄全文的部分內容投書,本期本刊將刊載原作全文,以及黃運喜教授大作:〈關於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所評鑑個人之回應〉。黃教授該篇感言,眾多學者與該系所學生讀後,均深深為之感動、感傷,對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在評鑑中所受到的不公待遇與無理、粗暴的傷害,深表同情。

97.7.6

•上午九時四十五分,苗栗頭屋鄉觀自在蘭若日慧長老於台大醫院世緣已盡,安詳示寂。遺囑捐贈大體給醫學院供解剖教學之用,並囑不要助念,不要舉辦任何追思會。下午,長老弟子慧寂法師來電告知昭慧法師,並說明:由於大體捐贈之後即告封存,因此明天上午是唯一瞻仰遺容的時機。昭慧法師聞親教阿闍黎圓寂,甚感震驚與悲慟。但因翌日同一時段,已應允率領學眾參加基隆佛光禪寺守盛長老尼之公祭大典,因此在極不得已的情況下,請性廣法師先行代表全院師生,到台大醫院瞻禮遺容,擬待日後再赴觀自在蘭若,參加追思法會。

 日慧長老係湖北陽新縣人,早年於武昌大學中文系畢業,後隨軍旅避難來台。退役後出家精勤辦道,並廣教禪法、華嚴經與四部宗義,著有《佛教四大部派宗義講釋》、《華嚴新詮》、《禪七講話》等書,學識淵博而解行具尊,生活淡泊而行事低調,甚受青年僧尼與知識菁英之尊崇。長老對昭慧、性廣法師都極為慈悲護念,早年時以大乘經教、論義與禪法教導昭慧法師。在本院法印樓、尊悔樓校舍建築時,大力支持建築款項,並於落成之前,應昭慧、性廣法師之恭請,特贈墨寶三副,分別掛置於法印樓一樓大堂正中央、三樓禪堂正後方,以及尊悔樓齋堂正前方,這些都是本院的鎮院之寶。

97.7.7 昭慧法師率學眾前往基隆佛光禪寺,參加守盛長老尼追思讚頌大典。臨行前與住持守性長老尼合影留念。

97.7.12 中佛會理事長淨良長老與昭慧法師於圓山大飯店「兩岸佛教慈善志業論壇暨教理教團教史學術研討會」會場前合影留念。

97.7.12 昭慧法師赴圓山大飯店參加中國佛教會舉辦之「兩岸佛教慈善志業論壇暨教理教團教史學術研討會」,於會中發表〈佛誕放假始末〉論文。

97.7.12 會後中佛會在故宮晶華餐廳,設宴款待來賓,淨良長老請各佛教會理事長共同上台,向海峽兩岸的來賓舉杯致意。

97.7.13 性廣、傳法法師(左二、左一)赴圓山大飯店參加中佛會研討會,共同發表論文〈社運浪潮中之護教運動:以中國佛教會護教組為探討核心〉。(右二:主持人覺光法師、右一: 常應法師)

97.7.13 性廣法師與傳法法師同台發表論文。

97.7.14 公視「有話好說」節目談賭博合法化(左起:主持人陳信聰先生、洪景文助理教授、葉智魁教授、《非凡新聞》楊宗樺先生、昭慧法師)。

97.7.14 昭慧法師表示:台灣有好山好水,尚未日暮途窮,「卿本佳人,奈何作賊」?

97.7.16 舉行「賭到動搖國本」記者會(左起:澎湖反賭聯盟陳香育、澎湖青年反賭場聯盟召集人顏江龍、台灣教師聯盟李川信、田秋堇立委、昭慧法師、葉智魁、溫炳原)。

97.7.16 記者會現場,各電視台的攝影機架設以攝錄現場。

97.7.18 昭慧法師至新眾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為為員工演講(左:林洽民董事長)。

97.7.19 昭慧法師至台北市保安宮演講(左:主持人林美容教授)。

97.7.7

•上午,昭慧法師率學眾12人,前往基隆佛光禪寺,參加守盛長老尼追思讚頌大典。午後,昭慧法師有事先行離開,學眾在基隆人法航法師的帶領下,至廟口參訪並品嚐有名的泡泡冰,然後返院。

•傍晚返院之後,聞本院護法許嘉珊的先生林進宏居士車禍過世,監院心謙法師與明一、心皓、法航法師又即刻趕去中壢殯儀館,慰問許嘉珊並為亡者頌經助念。

•上午,性廣法師代表學院師生至台大醫學院,瞻仰日慧長老遺容。是日,與長老較為知近的僧信眾等,前來瞻仰長老遺容者約百餘人。

•於關懷生命協會服務近九年的融廣,由於母親老病需人照料,而將離職返回屏東。晚間,傳法法師赴台北蓮池閣餐廳,與王彩虹、林憶珊、志工陳伯瑞一起為融廣餞行。融廣秉持宗教情操與護生的悲心,多年來於協會發心任事,耐勞任怨,一人承挑三個人的工作,與同事相處和睦,且對志工非常護念,是協會內部很大的穩定力量,協會同仁與志工對其離職咸感不捨。

97.7.8

•由於尊悔樓地下室之大寮(廚房)與齋堂早年未設置電梯,致令部分老邁與肢障的信眾用齋不便,再加上學生與信眾人數成長,廚具設備不敷使用,下水道時常堵塞,而志工挑、洗食材的空間亦極為不足,因此本院擬將大寮與齋堂改置於新校區的地面上,以方便備餐、食用之需。

 本日下午,昭慧、性廣法師邀請張章得、卓堅萍、高銓德、高慶珍等專精建築、室內設計與木工的護法居士蒞院,及詮發營造公司曾瀚霖總經理、郭紋祺經理開會,針對現已規劃之新校舍空間使用內容,作縝密之討論,最後決議:將原教學大樓一樓的大教室,改作大寮與齋堂,並將教室區與宿舍區兩大樓間的中庭,加建鋁製篷蓋與幃幕,如此則中庭將具足多功能,可作為大型教室,舉行會議、典禮、演講會或大型集會。高銓德居士並發心承挑新校舍空間的室內設計。詮發營造公司將依本次會議之決定,針對中庭設施,以及新校舍室內裝璜與設備、庭院圍牆與路面等二期工程,作預算之評估,並於下次會議中提報。

97.7.10

•上午,玄奘大學夏誠華校長率領相關部門主管,與宗教學系教師局行評鑑會議。雖然知道本次評鑑報告書之內容,極盡刻薄挑剔且錯誤百出,大家依然針對評鑑委員所舉之改善建議,逐條討論如何因應之具體做法。

97.7.11∼7.17

•本院舉行昭慧法師主講之「阿含經」第四期專題講座,共有86位學員參加聽講。本期講座乃因前三期講座引起很大迴響,法師乃應同學所求再次安排講期。第一堂開始,昭慧法師首先概述前三期講座之精要,接著講述本期內容:弟子記說與如來記說,總計講課32堂。法師善說法要,講解經典所記述的情境,非常親切生動有趣,令同學宛若回到佛世,咸感深獲法益,得大法喜。

 由於前三期均有法界衛視空中佛學院的完整錄影,為了未來讓聽眾有機會請得完整的「阿含經」講座影像DVD,因此本院特請曼波魚工作室陳建維先生擔任影音錄製之全盤規畫與製作,陳先生乃邀請攝影師吳青文、攝影助理陳丁田先生前來作全程之攝影。

97.7.12

•上午如常上「阿含講座」,下午,昭慧、性廣法師赴圓山大飯店參加中國佛教會舉辦之「兩岸佛教慈善志業論壇暨教理教團教史學術研討會」,昭慧法師發表論文〈佛誕放假運動始末——運動背景、決策考量、運動過程與運動成效〉,由基隆市佛教會理事長廣樂法師擔任主持人,同場發表者尚有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法師、河南植福寺住持心光法師。昭慧法師的發表是第一手的口述史料,由於時間只有20分鐘,且運動後期政治角力的過程與多數僧眾的經驗太過遙遠,因此法師乃只針對運動前期的關鍵處予以剖析,其發言簡潔有力、幽默生動,主持人廣樂法師讚嘆其演講令大眾精神為之一振,是全場唯一無人打瞌睡的演講。會後,兩位師長又應理事長淨良長老之邀,赴故宮晶華餐廳參加晚宴。

•由於昭慧法師赴中佛會研討會,因此本次阿含經講座於下午停課,改在嵐園播放弘誓學院簡介DVD、帕奧禪修營紀念專輯DVD。

97.7.13

•下午,性廣、傳法法師赴圓山大飯店參加中佛會研討會,共同發表論文〈社運浪潮中之護教運動:以中國佛教會護教組為探討核心〉,由花蓮縣佛教會理事長覺光法師主持,同場發表者尚有雲南九蓮寺住持常應法師。性廣法師先闡述護教組成立之時代背景,後由傳法法師概述成立因緣與運動歷程,最後再由性廣法師總結護教運動的影響與意義。講畢,連雲港海寧禪寺方丈昌鑒法師提問:台灣是法治國家,為何不以法律解決,而要組織群眾抗議?這是否有損出家人形象?性廣法師明快回應道:某些問題可循法律途徑解決,例如反嬰靈事件,但是法律無法救濟的,則必要採取其他手段;若要顧慮形象,出家人早就沒形象可言了,不是被當作「少林寺」,就是被當作「失敗者」,還談什麼形象?大眾聽了回以熱烈掌聲。

 接著國史館纂修卓遵宏教授回應道:佛誕運動與護教組兩篇論文寫得非常好,回去他將仔細拜讀,當年藝術學院平珩女士曾經修過他的課,他遺憾當時沒有好好教育學生應該要尊重出家眾。

 閉幕晚宴時,淨良長老對大眾表示:台灣尼眾撐起台灣佛教一片天,藉由這次會議,讓大陸出家眾見識台灣比丘尼,將這些經驗帶回大陸,所以此次大陸邀請的,大都是各省佛教協會的會長或副會長,而非做學術研究的專家學者,這些僧眾也大多是第一次來台灣。接著大陸僧眾也發言表示讚嘆,此行見識到台灣比丘尼的傑出,希望學習台灣比丘尼的風範。

97.7.14

•由於13日馬英九總統於總統府記者聯誼會中透露:已指示行政院經建會盡快規畫,也希望《離島建設條例》的法源趕快在立法院通過,讓離島能發展博弈事業。未來將依新加坡模式規範賭場與賭客。此一新聞一經刊出,立即引來反賭博合法化人士的嚴重關切。因此雖在阿含講座期間,每日上五堂課並於晚間備課的時間,非常緊迫無暇,但昭慧法師依然勉強擠出時間緊急因應最新情勢。

 晚間,昭慧法師應公共電視新聞平台「有話好說」節目主持人陳信聰先生之邀,至公視該節目接受現場訪談。在與葉智魁教授作了諸多精闢分析之後,昭慧法師總結表示:「卿本佳人,奈何作賊」,台灣有許多好山好水,並未窮途末路,日暮途窮,不應自降其格而將台灣「澳門化」。

 是日來賓除昭慧法師外,另有反賭博合法化的東華大學運動休閒系教授葉智魁教授、以及樂見賭博合法化的《非凡新聞》撰述委員楊宗樺先生(師大運動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德霖技術學院洪景文助理教授。是日並現場電話連線訪問中央社新加坡特派員康世人先生,有關新加坡開設賭場的現況與法規。

 節目結束後,昭慧法師邀葉教授於後日(16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向馬總統公開喊話,請其懸崖勒馬。當晚返院之後,昭慧法師立即電請田秋堇委員,請田立委辦公室與反賭博合法化聯盟共同在後日上午,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

97.7.15

•本院九十七學年度入學考試放榜,研究部正修生錄取12名、選修生錄取3名,專修部正修生錄取17名、隨班附讀錄取7名,其中7位已於去年先行入學選讀課程,今年補考入學考試。

97.7.16

•上午,田立委辦公室與反賭博合法化聯盟共同在立法院中興大樓舉行記者會。出席者包括:反賭博合法化聯盟召集人釋昭慧、東華大學運動休閒系葉智魁教授、澎湖反賭聯盟陳香育、澎湖青年反賭場聯盟召集人顏江龍、綠黨前秘書長溫炳原、台灣教師聯盟李川信、金門愛鄉聯盟陳為謙。田秋堇委員表示,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所在的內華達州,是全美自殺率最高的一個州,在澳門的年輕人甚至認為讀書沒有用,因為大學生的薪水比不上一個賭場發牌員,年輕人的生活型態與觀念非常偏差。賭場合法衍生的社會病態問題,成本極大,呼籲馬政府懸崖勒馬,勿短視近利而付出長期代價。

 昭慧法師於記者會中表示:

 1.澎湖若開放觀光賭場,絕不可能吸引大陸來台觀光客前來賭博,因為申請來台的簽證不易,大可不必耗費時間來台賭博,也遠不如至澳門賭博來得方便、廉價。

 2.澎湖開放觀光賭場,只會吸引本地人去賭博,並且因其便利性而吸引更多中下階層民眾賭博。與財團暗盤交易的政客與立委,等同出賣台灣。

 3.以美國為例,全美從只有兩州賭博合法化至今,就只剩下兩州的賭博還沒有合法化而已,每年病態性賭癮人口呈五分之一比例增加。因此一旦離島開放設置賭場,必將引發骨牌效應,最近台灣各縣市對開放賭場虎視眈眈,若開放賭場,未來必定是全島沉淪,屆時賭場將像便利商店一樣四處臨在,加深民眾的病態性賭癮。

 4.公開呼籲馬英九「懸崖勒馬」,不要讓台灣落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否則將不排除邀集社會良知大眾,舉行大規模之抗議活動。

 葉智魁教授強調:

 1.賭場所在地因賭場的磁吸作用,大都「百業蕭條,賭業一支獨盛」,對經濟並無助益。

 2.澳門的賭客有九成來自於中國大陸,美國拉斯維加斯則有加拿大與世界各國的觀光客去賭博,但是因為台灣不在有利的交通點上,台灣開放賭場都比不上他們的競爭力。

 3.外資投資台灣上限為五成,等於說有五成開放觀光賭場的經濟利益會被外資賺走,台灣的所得其實不多。

 4.行政院說要仿效新加坡模式開放賭場,台灣民眾的守法與執法,做得到新加坡那樣嗎?

 5.教育首重環境,因此古時候才會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倘若當時孟母將房子搬到賭場旁邊,恐怕我們現在沒有「亞聖」,而只有「賭聖」而已。

 這次有澎湖在地人特地從澎湖趕來台北參加記者會,澎湖反賭聯盟陳香育、澎湖青年反賭場聯盟召集人顏江龍都同聲表達反對澎湖開設賭場。而台灣教師聯盟李川信老師則質疑:賭博除罪化將造成社會價值觀紊亂,家長與老師將如何教育下一代?綠黨溫炳原則抨擊:澎湖曾舉辦地方公投,多數澎湖人都反對賭場,但政府卻特意忽略此點。

 昭慧法師最後總結道:賭場將成為黑道漂白、洗錢的管道,到時候紅衫軍可有得好忙了。開賭將令台灣陷入外劫不復之境地,台灣有好山好水,「卿本佳人,奈何作賊」?假使官僚與民代通過任何與「博奕」相關的條款,反賭聯盟將召喚各宗教人士、各公益社團及社運團體,以及全國曾經(或以後會)因家有賭徒而天倫夢碎的人民,都全面串連起來,堅定而大聲地發出怒吼,唾棄為財團巨利而出賣靈魂的政客!

•為因應突如其來的記者會行程,因此本日上午的「阿含講座」移到晚間補課,下午與晚間總共上四節課。

97.7.18

•下午5至6時,昭慧法師應台北縣中和市新眾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林洽民董事長之邀,至該公司為員工演講。學僧彰妙、耀行、明一法師一同前往聆聽。公司聽眾約80人左右。法師以「自在的生活哲學」為題,以「緣起、護生、中道」為脈絡,分析「觀世音」菩薩之所以兼而為「觀自在」,就是因其忘我利他而得大自在,以此勉勵該公司同仁,依護生理念與中道智慧面對工作,安排生活。演講畢,林董事長邀請法師與部分同仁至附近的京漾會館用齋。

 林洽民董事長本身虔誠學佛且貫徹素食,並曾參加禪七,曾閱讀昭慧法師的《如是我思》與發表於報端的文章,感佩法師之德學,特敦請法師於公司季會中演講。聞法後甚得法喜,於飯食間除了詢問「科學界是否可證成輪迴」之外,並詢問《金剛經》義,法師均以精要方式,深入淺出作答。

 飯食間,法師除了解答大家的發問之外,並針對公司主管與員工生活繁忙、身心壓力鉅大的現況,鼓勵大家多多修習身念處,並簡要敘述身念處的原理,與平日在忙中修學的方法。座中曾任ACT ONE COMMUNICATIONS 總裁的施文炤居士表示:他因整整六日未睡,延腦中風而病倒,受種種病痛與治療之痛苦,聞法師言身念處與種種法要,感觸至深。倘若在此之前能夠聽到身念處修學法,也不至於因連續失眠而中風受苦。

97.7.19

•下午,昭慧法師應台北市保安宮之邀,於97年度系列講座演講「當代台灣佛教與動物保護運動」。保安宮與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林美容教授自民國八十七年起共同主辦「健康、醫療與信仰系列講座」,於九十六年更改為「台灣文化與歷史系列講座」,多年邀請素有專研的學者,從人文關懷角度出發,於每月第三週的週末下午2:30至4:30舉行講座,與社會大眾共同探討生命、文化、歷史、信仰與身心等相關議題。

 

  系所評鑑

扼殺宗教學術正常發展的黑手

釋昭慧         

  最近走到哪裡,都遇到學界友人的關切之情。一句「妳們受到了不公待遇」,讓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撰寫本文,緣自看到(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系主任在一篇研究報告後記中,有感而發的慨言:「這次的系所評鑑被列為『待觀察』的打擊,現在我每天失眠,必須服用抗憂鬱的藥品,因藥性的作用每日頭腦昏沈,全身提不起勁,若不服用,則擔心情緒無法控制,做出不理性的行為而上頭條新聞。」「或許本文是從事學術生涯的最後一篇論文!」原因是,本系所師生用命的所有傑出表現,「在評鑑委員眼裡竟是一文不值,以一位系上老師三年未發表論文,及道教組老師被師大挖角而缺人離職為理由,用連坐並賞巴掌的方式給予『待觀察』的處分。」誠可謂字字血淚!

  單論研究績效,評鑑結果就令人錯愕!原因是,系主任與本人業已連續四年獲得本校的研究優良獎,本人去年還因文化論述而得「中國文藝獎章」,兩人之研究產能,在宗教學界與史、哲學界自有公論;系裡其他老師也並非全無研究表現,且至少有一篇登入SSCI,這在文史哲學門,甚為罕見。然而竟然唯獨本所,因單一教師從事行政而三年欠缺研究表現,於是受到「待觀察」之懲處,事關系所師生之重大命運,其懲罰業已不符比例原則,且有「不教而殺謂之虐」、實施「連坐法」而處罰過當之嫌。

  綜觀評鑑報告內容,除上述問題之外,還有許多嚴重問題:

  一、有一則述及中研院史語所刊物等期刊上架問題,然而該諸期刊與宗教學研究並無直接關係,與本校中文系所、歷史系較有關聯,且圖書採購與管理,事涉圖書資訊處職權,本次卻非校務評鑑。因此這項指控明顯的是吹毛求疵,無的放矢。

  二、有十三條不符同儕水準一致判定之公正原則:該十三條與與其他被劃歸「通過」之同儕系所評鑑意見書之內容大同小異,不外乎是師資、課程、圖書設備、研究生研究空間不足、畢業生就業率、畢業生論文質量等問題。這已佔了負面表述中的三分之一強。其餘則互有強項、弱項,何以彼系所「通過」,而本系所卻淪為「待觀察」之對象?

  三、有四條不符同校各系所水準一致判定之公正原則:關乎校方設施,如:研究生研究空間不足、圖書設備採購與管理等,何以本校其他系所未因此而被列為「待觀察」之對象,唯獨本所要負擔此一「原罪」?

  四、有三條不符全國文、史、哲系所水準一致判定之公正原則:關乎畢業生就業內容與所學專業不符,這是全國文史哲系所普遍之共同現象,何以其他已受評鑑之文史哲系所未因此而被列為「待觀察」之對象,唯獨本所要負擔此一「原罪」?如此一來,本項指控條文,不啻是扼殺所有文史哲學門發展之黑手,並讓原本已居於弱勢之文史哲學門,受到重創。已有尚未接受評鑑之哲學系所教授表示:見到此一指控,不免為其即將來到之評鑑命運而憂心忡忡!

  五、有一條不符事實:訪評意見指稱大學部畢業生進入相關領域工作的比率不高,部分是宗教師,而且看不出實習對畢業之就業有直接關係。事實上,本系所大學部學生從原本素質不佳(屬於大學學測入學之後段班資質)的狀態,入學之後即受到良好的關心與提攜,因此課業突飛猛進,畢業時能大量考上研究所(幾乎是當期畢業生的三分之一以上);就業率超過當年大學畢業生的一般就業率,照理說,這應是本系所辦學績效優良的證明,為何反而成了「待觀察」的證據?

  一位受訪評畢業生告訴筆者:當日訪評委員問及就業內容與學校所學之關聯性時,即中肯地說明:「系上的訓練給我的就業幫助是處世態度與邏輯思考。」處世態度與邏輯思考,這難道不證明了本所相關領域之思想與人格訓練,對學生之就業有所助益的明證嗎?此類EQ訓練難道與專業領域完全無關嗎?本系所教師輔導畢業生就業之辛勤努力,學生有目共睹,教師不會為此而居功,但實不解為何反而有過?

  研究生中,確有不少為宗教師,然而這並不表示「宗教師」之畢業生均無職場表現。相反地,本所所培養而已畢業之「宗教師」,已有五人分別在各大學任教;有五人分別在佛學院系所任教,故將「宗教師」排除在「畢業生在職場上的競爭力」之外,顯係訪評委員視「宗教師」等同於「無業遊民」之嚴重偏見。

  六、有三條建議內容過於空泛,缺乏明確指標可依循:本系大學部之實習(特別是海外實習),實屬各系之所罕見,照理說應列為辦學特色,不料竟被質疑「宜避免流於形式」。本系提供了全校最高額的獎助學金,依然被質疑「宜提供學生更多獎助學金及工讀的機會」。本系所是同儕系所中,唯一提供海外實習機會的科系,竟然還被質疑「宜提供學生更多海外學習、研修的機會和資源」,易言之,這三項原屬本系所之優勢,訪評委員卻用輕輕一句「形式」或「更多」,就被判處了死刑,究竟「更多」的標準何在?如何才不流於「形式」?則完全屬於訪評委員的自由心證。

  七、有一條質疑「研究生論文之質量尚有加強空間」,本系所申覆表明:研究生在三年間進入博士班就讀人數有十八人,有九部碩士論文已出版成書。評鑑委員竟然硬柪說:九部論文出版成書也「不表示其論文質量完美」。然而如此嚴厲的指控,豈能不依九部專書作過具體審查,就率爾否決其質與量?經與其他被劃歸「通過」之同儕系所畢業生比較發現:本所畢業生在短短十年歲月中出版九本著作,總體畢業論文之「質」或許無從比較,但「量」則並無遜色且猶有過之,何以彼系所「通過」而我系所係「待觀察」?本所老師亦經常於其他文史哲相關系所擔任碩士論文口試委員,論文品質參差不齊是普遍現象,因此唯獨訪評委員以此一理由將我系所派入「待觀察」之列,甚不符平等原則。

  而最受直接打擊的,當屬道教組學生。他們最忿怒的是:評鑑委員在訪談之時,見他們對系所與老師有著那麼高的滿意度,因此一口咬定系所有「動員」之嫌(學生自主性極高,系裡誰敢動員?誰能動員?)如今卻一口咬定諸如道教組師資、課程、圖書之類的負面表述,都是「道教組學生」的意見,已有嚴重造偽之嫌。

  最離譜的是訪評委員心態的嚴重偏差:訪評意見中,要求本所於其他同儕系所之間「脫穎而出」,問題是:大家各擅勝場即可,委員有什麼權力要求本所必須「脫穎而出」?這難道是一場同儕系所之間廝殺到你死我活的戰爭嗎?

  還有訪評委員對「宗教學」十足外行,例如:質疑本系所與單一宗教研修學院是否有所區隔。宗教學系之辦學特色,在於依宗教學研究方法來研究佛學,這與傳統佛教研修學院,有很大的區隔,所以本系所碩士論文中,有甚大比例,皆是依學生於各寺院、宮廟、儀式、教會大學等,所作之質性調查以為基礎,撰寫完成,這實質成果,與宗教研修學院的研究取向,當然有很大的區隔。

  由於本系所在玄奘大學,一向被校方列為重點栽培的標竿系所,擁有其他系所甚為生羨的唯一系圖書館,卻被指稱「道教書籍過少」,擁有其他系所甚為生羨的最多師資,卻被指稱「道教師資課程不足」,沒想到其他系所安然過關,而本系所卻列名處分,這已引起其他各校未被校方列為重點栽培,客觀條件遠遜於本系所的同儕系所強烈的共同關注與極大同情。

  這些系所有的業已過關,有的尚未輪到系所評鑑,但是他們都知道:過關,也只是因為評鑑委員投票時,多數決而「幸運過關」,不過關,則是因為來意不善的委員居多,如此而已。因此,倘若不針對本系所的評鑑報告書內容加以質疑,一旦形成判例,那麼改天這些外行意見,勢將是記記致命的「血滴子」。

  同儕評鑑在美國大學行之有年,為何在台灣卻產生這麼重大的問題?原因在於教育部的政策錯誤。它試圖運用評鑑來淘汰一些劣質系所,以因應少子化世代的來臨。但是從本系所的遭遇看來,這已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反向淘汰。一些扼殺宗教學術正常發展的黑手,業已透過評鑑系統伸入系所,用粗暴的手法來干擾著正常的教育市場機制,讓教學與研究績優教師受到重創而萌生退志,令人傷心浩歎!

  教育當局必須當機立斷,讓高教評鑑與退場機制分流,前者可以作為學生填寫志願的參考指標,後者則回歸到正常的教育市場機制運作。學生永遠比五個各懷心腹事的評鑑委員知道:他們需要什麼就學環境。

(本文已另行摘要刊於7月2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系所評鑑

關於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所評鑑個人之回應

黃運喜(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兼主任)

  受到這次的系所評鑑被列為「待觀察」的影響,現在我經常失眠,必須服用抗憂鬱或鬆弛肌肉的藥品,因藥性的作用時常頭腦昏沈,全身提不起勁,若不服用,則擔心情緒無法控制,做出不理性的行為而上頭條新聞。

  從民國81年參與玄奘建校開始,我就以校為家,將玄奘當成自己的事業在經營,每年最多到校360天,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17年來捐(及募)款用在學校或宗教系的金額已達800多萬,遠超出退休後所能領取的退休金,(現因評鑑關係,可能連退休金都領不到)。近幾年來,我每年發表有審查機制的期刊或會議論文5篇以上,研究專案最多一年10件(含有國科會、教育部、客委會、地方政府、校內、基金會提供的研究案),出版專書4本(另2本已簽約,3本正做最後的校對),提供學生獎學金或工讀金最多一年50多萬(大約是年薪的三分之一),簽署學校一半以上的國際或兩岸學術合作協議書,也開創並帶領宗教系學生前往東南亞從事海外實習,向海外招收全校最多的的外籍學生,可說是「鞠躬盡瘁」,很難再有更突出的表現。同時,本系所自民國91年第一屆畢業生進入國內外大學博士班開始,至今已有7人獲取國內外大學博士學位,15正在攻讀博士學位,成績已大幅超越同儕系所。未料這些表現在評鑑委員眼裡竟是一文不值,以一位系上老師三年未發表論文及道教組老師被師大挖角而缺人離職為理由,用連坐並賞巴掌的方式給予「待觀察」的處分,我難以接受這種結果,對教育界掌握生殺大權者的作為感到心寒,因而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不論日後我會如何選擇,對於這17年的付出是無怨無悔,因我看到一個學校從無到有,玄奘學子從剛進大學時的青春生澀,到分享他/她們畢業後考取律師、司法官、社工師,或拿到博士學位的喜悅。尤其是評鑑當日,無論是在校學生、畢業校友在與委員晤談時對系所努力的肯定,(雖然被部分評鑑委員質疑是經過動員),也讓我十分欣慰。至少,我完成了生命中最引以為傲的事業。

  「凡所走過的,必留下痕跡」,無論是個人、服務系所、評鑑委員所走過的道路,相信都留下紀錄,都將攤在陽光下接受公評。相對於民間人士可以組織團體,對各級法官、檢察官實施評鑑,同樣掌握生殺大權,關係大學系所存亡的評鑑,相信評鑑中心及評鑑委員應該有雅量接受各界提出的質疑。以下二個問題是我對這次系所評鑑的疑問之一,不知是否評鑑中心或評鑑委員願意出面回答。

  首先:這次評鑑強調為「同儕評鑑」,在我的觀念理,台灣目前有10個宗教學系所(非研修學院),應該是由這些不同學校宗教學系所教授相互評鑑,正如同中文、歷史、哲學等人文類學門一樣,也是《評鑑》雙月刊所稱「委員們具有共同的學術背景」。但這次玄奘、真理等宗教系所的評鑑委員,分屬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大學哲學系所或技職院校等不相關系所現任及退休教授,比例甚至高達80%,年齡最高者79歲,退休人員佔40%,已與「同儕評鑑」精神背道而馳,這種評鑑是否還可稱為「同儕評鑑」?如果連這點最基本的程序正義都無法做到,實質正義又怎可能落實呢?

  其次:高教評鑑中心強調這次的評鑑為「質的評鑑」,對於一個從事「質性研究」的學者而言,對於其定義及操作方法並不陌生。如以這次玄奘宗教系所的認可結果書而言,很難讓人認同這種認可書是屬於「質的評鑑」,因為這次的評鑑,是將系(大學部)與碩士班(所)分別認可,也可視為兩個評鑑(因提出申訴時系、所分別收費),按理而言,兩個不同學制的評鑑,應該可看出系、所存在的不同問題,最後的認可結果書也應該是系、所的分別撰寫。但我們所收到的,竟然是系所共用,也就是系的結果書裡有許多是所的問題,在所的結果書裡有許多是系的問題。我不知道,系的問題如何會成為所的「待觀察」原因,所的問題如何會成為系的「待觀察」原因?何況還有許多屬於校務等非評鑑項目效標的意見。

  何況,既然是「質的評鑑」,評鑑委員提出給系所的改進意見,應是從訪評意見中的缺失中提出建議,也就是「訪評意見」與「改進意見」應是扣緊在一起的,否則這些改進意見如何形成?套句佛教論典的話,是「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若「訪評意見」(現況描述)隻字未提,但在「改進意見」中卻給「大學部之實習宜避免流於形式」(訪評意見全是肯定,申覆時本系要求舉證那些個案是流於形式被拒)、「宜提供學生更多獎助學金及工讀的機會」、「宜提供學生更多海外學習、研修的機會和資源」(本系海外實習是全國宗教系唯一的,竟然也是缺點)等缺乏明確性指標的建議,我們擔心下次追蹤評鑑,委員們無法滿意我們的努力,因為委員手中握有一張空白支票,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該填多少數字才能通過。我期望評鑑委員或評鑑中心必須瞭解:缺乏法律明確性是大法官會議釋字573號將監督寺廟條例部分條文判為違憲的原因之一。這些缺乏推論基礎與明確性指標的建議是否具有法律效果?球仍在你們手上。

  以上只是以針對評鑑過程,在形式上的提出的兩個質疑,實質上的問題(如於法無據或曲解法令等),我及系所師生將保留發言權,日後將在各種場合,或以各種管道表達。不過我要說明的,我的意見並非針對評鑑委員個人,而是想凸顯評鑑制度的整體問題,我期望,玄奘宗教系所是最後一個被列為「待觀察」的系所,我願意提供自身的經驗,讓即將被評鑑的宗教系所「趨吉避凶」,目前正在撰寫「系所評鑑求生手冊」。畢竟,在大環境不利之下的私立大學,大家都戮力以赴,無怨無悔的付出一生中的黃金歲月,應該得到的是更多掌聲的鼓勵,而不是被賞耳光式的羞辱。

 

  反賭運動

觀光賭場不會振興經濟

葉智魁(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教授) 

  馬總統有意開放「離島博弈」,出發點無非是「觀光與經濟發展」的好處,但是否如此呢?

  首先,機會與易及性的因素會造成賭徒人口(含病態性賭徒)的增加。因為賭徒會隨「賭博機會的多寡」及「賭博場所的易及性」而波動。如果社會上能夠接觸到賭博的機會越多,或是賭博場所越易及,賭徒自然會 隨之增加。基本上,「開放設置賭場特區」正意味著「能夠賭博的機會增加」及「賭博場所的易及性增大」,因此,只會產生負向推波助瀾的效果,非但原來的賭徒 依舊是賭徒,原來並非賭徒的人則有更多的機會成為賭徒,一旦這些新增加的賭徒超過了「特區」的容納量,他們便會另覓途徑去滿足自己的賭欲,而賭博相關問題 也只會向特區外惡化蔓延。

  其次,對於原先發展條件不佳的地區,「觀光賭場」所吸引到的人往往並非是「觀光客」而是「賭客」。一旦來者是「賭客」,就不太可能對觀光發展有好處。另外,「觀光賭場」對本地人的吸引力,並不會小於對外地人的吸引力。一旦當地住民被吸引到賭場,對地方的生產力與經濟發展,怎麼可能會有正面的影響?

  例如,《芝加哥論壇報》報導指出,芝加哥市民在該州賭場合法化的前一年,前往拉斯維加斯與大西洋城的統計有七十六萬人次,該州的河船賭場 合法兩年後,前往拉斯維加斯與大西洋城的人次依舊維持在七十六萬,但是,前去賭場賭博的人次卻由九十萬兩千人次暴增到二五○萬人次。該報所做的調查發現,河船賭場七成左右的客源是來自鄰近的區域,只有三%來自外州。顯然,賭場的易及性增加,大大地擴大了芝加哥地區的賭博人口,而這些人也大多成為鄰近河船賭場的最主要客源。無庸置疑,所增加將近一六○萬的賭博人次,以及他們每年耗損在賭博上的時間與金錢,對芝加哥市與伊利諾州的產業的負面衝擊是難以估計的。

  另外,據愛荷華州立大學針對河船賭場對當地商家影響所作研究調查顯示:僅一成二左右的商家表示生意有成長,兩成九表示生意變差,約六成表示沒有影響。這份調查亦指出,愛荷華州河船賭場的賭客有九成四是該州的州民,而且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二是賭場所在郡的住民。根據Smith and Hinch的研究指出,加拿大的賭場並非吸引觀光客的賣點,紐奧良的賭場的客源當中居民佔了六成。

  賭場業者一再宣稱賭場設置可招攬觀光客、帶動地方產業、協助振興地方經濟。但美國與加拿大的經驗卻明白告訴我們,除了給莊家帶來龐大的利潤外,開設賭場的地區(除了極少數特例如拉斯維加斯)非但未給地方帶來觀光客,反而因提供便利又合法 的賭博場所,讓許多當地居民將自己辛苦賺來的血汗錢送進賭場。此外,更對當地的非賭博性產業與地方經濟帶來嚴重的衝擊。Nichols等人針對八個社經背景與人口條件相仿的賭場區域所作的研究發現,有七個區域發現當地破產率有提昇現象,其中五個區域還呈現統計上的顯著相關。

  由所舉的例子可見,賭場合法化非但無法產生振興地方經濟的效果、也不見得會帶來觀光客,反而會嚴重打擊原有產業、增加破產率、重挫地方經濟,甚至導致「經濟陣亡」。

——刊於九十七年七月二十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hongshi pic2/178.htm 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121-5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