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阿含經》自修札記

陳俊銘

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唐.夾山善會

  每逢熙春寒往之際,我往往藉投稿來向恩師 達瑩長老尼報告近來的學習心得,聊表寸草春暉之意。今年的《阿含經》自修報告如下:

  所謂:「龍行一步,百草沾恩。」昭慧、性廣二位大法師悲憫眾生,常年講席不輟,著作等身。性廣法師的博士論文說:「佛教思想乃是奠基於禪觀實踐後,為化導眾生才發而為文,建構教理,此即為『從禪出教』的精神。」昭慧法師也表示,上課是與人分享自己讀書的心得,性廣法師的禪法也是親身實修的結晶,其行誼開心見誠,一樹百穫。

  2006至2011年,昭慧法師於弘誓學院無諍講堂,講授兩期、各三年的《阿含經》研習營。之後,學院將上課的內容貼上網路,法界出版社也製作MP3流通,德澤大眾。以前,我以「蜻蜓點水」一般的態度讀《阿含經》,未能深入法味。最近,我在Youtube聆聽影片,又於《弘誓》雙月刊115、126、131、135、143期,拜讀由耀行師父、果定師父、盷蓉、何翠萍師姐撰寫的,總計13萬字的剳記文章,讓我得以初識佛法核心,感到宛如枯木逢春的生機。

  昭慧法師首先對九分教、十二分教、四部阿含提出說明,再解剖《阿含經》的框架與編排原則,精純的法義如何活潑地在佛陀與弟子、外道之間展開討論、相互辯證。昭慧法師說:「讀《阿含經》就好像在跟佛陀、聖弟子對話,聆聽他們的問答,讓我們覺得生命非常的踏實,是整體佛法自己直接去面對它。」至於如何面對?昭慧法師說:「自己讀經只會一頁一頁地讀下去,那就雜亂無章而沒有效果。自我修學,我們可以依據印順導師整理的《雜阿含經會編》,有次第讀完它,然後再讀其他三部。同時還要有作筆記的能力,筆記可以參照導師《成佛之道》偈頌的框架,把歸敬三寶、聞法趣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列出來,然後把相應的經文記上,對大乘佛法的根源做註腳,那麼我們對於佛法的源頭就有跡可尋了。」(我以為也可依據昭慧、性廣法師製作的《成佛之道偈頌科判表》)在熟悉《阿含經》以後,昭慧法師說可以佐讀導師的《佛法概論》,做更深入的研究。

  昭慧法師講課依《雜阿含經》的框架,原則上以修多羅相應為主,九事則以前八事為主,至於八眾誦等經,因為少及義理,就跳開不講。昭慧法師說:「類似的經文很多,我們要知道它們的差異在那裡,所以我帶領大家先讀有趣的經文,先把精簡又濃縮的修多羅體讀過,打好基礎以後,對於如來記說、弟子記說的故事就比較能夠掌握到故事所陳述的要義。

  法師要言不繁:佛陀教法的核心即蘊相應、處相應、因緣相應,三相應各具淺、深層功課,行人得按部就班如實正觀(昭慧法師強調是「觀」,不是「想」)之,自然會蘊積能量而循序進昇。「每一個起心動念都跟身體有連帶關係。」昭慧法師說:「心念運作的速度太快,來不及追趕,在沒有觀照的相當功夫之前,一般人是沒有能力從心下手的。」所以,法師明示得從蘊相應先修,下手處即四念處之念身,「以身修習,多修習。

  色法所觀的範圍,昭慧法師舉出五蘊十一相,作次第修習要領的說明。法師建議讀經得善用CBETA,於是我利用CBETA查閱《雜阿含經》相關經文,結果五蘊十一相計34經有記載,六處十一相有2經,六大十一相唯1經。這是昭慧法師所謂的模組句型教學,我以為佛陀是對十一相觀法的重視,法師說:「模組句型像似套裝軟體,整理重複的句型可以了解經文各自表達的意思,還有佛陀為什麼要說相應教,以及它們的差異性。」總之,法師善巧解說《阿含經》的傳述背景、內容與正題三大部份,「我們要理解了佛陀的教法,整體系統的理論,哲學思維的路數,才能對佛法有正確的認知。研究《阿含經》正是了解佛法的基本條件。

  昭慧法師謙虛表示:學員研習《阿含經》、有了正知見,至於實修方面就要請教性廣法師了。誠然,學佛之於正法教理的會心,再以人間佛教禪法來串習,則或可以穩操勝券了。

  在《弘誓》雙月刊之中,性廣法師對於止觀修習的次第,有循序的說明,正如《雜阿含經‧3經》說:「能知、能明、能斷、能離欲」,揭櫫了見道、修道、證道的層次。因此,行人在透徹教理方面,所瞻昭師;至於掌握功夫的窾竅,就獨衷廣師了。法師們講經說法從不藏私,我浸涵其中,獲益匪淺。

  於《弘誓》雙月刊141期拙文,曾提及性廣法師如同智者大師,為了弘法而損己利他,其實,昭慧法師亦不遑多讓。昭慧法師說:「在公忙與急人之所急之後,剩下的時間還有多少?於是,在忙碌中,自己的內修功課往往受到時間的限縮。」有智慧的法師不為忙碌所困,昭慧法師就利用講《阿含經》的機會來彌補遺憾,她說:「能夠用慈悲喜捨的心來分配自己的時間資源,並且能兼顧讀經,這變成我們生命中最大的享受。」縱觀法師的教授生涯,初講中觀與唯識,中期轉述天台、華嚴,晚近說阿含、瑜伽論,將其自身所學與人分享。孟子曰:「觀於海者難為水」,法師以「五嶽歸來不看山」形容她弘教的心路歷程。在踅轉於水遠山遙似的天地,自怡於水村山郭般的茅廬之後,法師在佛陀的本懷挹受安心處。孟子續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這正是二位法師為人所推激的表率。

  聽了課,我復誦經,果然《阿含經》舉揚「正身,正意」,修行得從身處下手,老子有言:「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賢聖所見略同。聖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原來是我聞而匪思又囫圇吞棗,於是,不解真旨。佛教哲學無非是要讓自己的思想得以昇華,方法即「聞、思、修」而已,我卻不知善用,將以曷為!

  如果我投書有些微功德,願將此功德迴向恩師 達瑩長老尼--佛光加被、四大調和。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