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有「受」皆苦

100.7.29

  前面第445、446經都談到「眾生常與界俱」,第447經談到聖者居然也是常與界俱,這顯示有共同特質的人容易聚在一起。但是,並不是說不同特質的人不會在一起,例如:舍利弗和目犍連尊者,一個智慧第一,一個神通第一,他們也是好朋友。所以,當佛陀在講「眾生常與界俱」時,重點是放在「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提醒我們:要「與上界俱、與聖界俱」,否則就會不慎「與彼界俱,與下界俱」。

  法師提醒我們:要與善人為伍,要「與上界俱、與聖界俱」,這是我們人生的目標。但能否達到這樣的目標,經常決定於他的言行。他的言行使得他會不知不覺跟一群類似的人在一起,跟一群類似的人在一起又會輾轉增長,這就是習相近,等到大家習氣相投聚在一起,彼此又再加深彼此的習氣。善習、惡習,都是如此。例如:如果你是一個吝嗇的人,你可能都感應到一群吝嗇的人跟你在一起,那些吝嗇的人又讓你很沒有安全感,因此你會更吝嗇。反之,如果你是一個很慷慨的人,不知不覺你會跟很慷慨的人在一起,慷慨的人心地善良,願意敞開、願意分享,這樣也會使你更加的慷慨,因為在這樣的界中,你的善心是受到鼓勵的。道場也同樣是如此,如果這個道場是修淨土的,它就會招感修淨土法門的人;修禪的,就會招感喜歡禪修的人;願意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也會招感這樣一群人。所以,道場要瞭解自己的特質,不要包山包海,不要想要所有的、各式各樣的人都來共住,這樣有時候反而是互相內耗的。

  第452經講到「十八界」,講「十八界」的原因是:這些「十八界」一對一對的接觸,就會產生情緒上的感受、情感上的愛執,所以分析「十八界」是為了讓我們更清楚:我們對於境界的染愛是怎樣來的。

  對於境界的分析越清晰,越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裡。例如:當我們對於境界有了愛執,於是你就可以在「十八界」中分析:那個「愛」到底是如何構成的?來自「眼、耳、鼻、舌、身、意識」的哪些「識」?來自於「眼、耳、鼻、舌、身、意識」的哪些「根」?於是,你當要守護諸根,哪些「根」是你特別要守護的,你可以更細細地去區分。還有,哪些境界會撩起心裏對它的愛染,是「色、聲、香、味、觸」的什麼內容?哪一種境?如此,對於法相的仔細區分,有助於我們知道,哪一部分是我們要加強的功課,而不會糊成一團。因為對修行而言,「心所」的生起非常的細膩,所以要這樣去反應它、理解它。

  本經與接續的第453經,都有一個重點:除了強調順著觀察「從種種界到種種愛」,也逆著去注意「非緣種種愛生種種受;非緣種種受生種種觸;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逆推到提醒我們自己:不是這樣緣的,而是要緣「種種界生種種觸」。雖然經文中淡淡帶過,但是它很重要,因為,我們對於所面對的境界,是有些錯覺的。

  例如:我們會認為,因為對這個境界有愛憎,這個愛憎使我們對它會產生比較特殊的感受,也使得我們會去做具體的接觸,接觸我們想要接觸的境。但是,我們凡夫會這樣思考:例如,我疼愛我的兒子,所以他的言行對我會產生很深的感受。別人頂撞我,我不在意,可是我的兒子頂撞我,我就很有感受。我的感受怎樣來?就因為與他接觸,這接觸就生出了種種的境界。可是事實上,佛陀要提醒我們的是:你要先從「界」開始觀起、從「界」開始瞭解,是因為種種界才有了接觸,接觸後有感受,接觸後有愛取的……。

  第454、455經也是一對的,可是第455經被漏掉了,後來又把它加編到卷十七。455經只不過比454經加上了對「十八界」每一界的陳述。至於454、455經與452、453經有什麼不一樣呢?這在454經的前面就已經有了。「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想,緣種種想生種種欲……」,從「界」一直到「求」,它跟前經不一樣的地方是:將「想」放進去談。有「受」就會有「愛」,可是其中妄想、思量的角色也是很重要的。接受是一件事情,接受之後對境界起了妄想、思量,這時在妄想、思量的分別之中,會有種種的「欲」,也就是「愛」、貪染。既然對於境界起了欲貪,就會有種種的「尋思」去捕捉它,捕捉後就會生熱惱。因為,當心去緣慮它、捕捉它,顯然我們對於那境界是很在意的,在這個在意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就會生起熱惱,就會有欲求。

  所以,它是把「心所」的生起次第,非常細緻地勾勒出來,讓我們去注意「緣種種想生種種欲」。

  曾經有學者認為:男女的情欲不見得來自於想。但是,難道不想,就沒有欲嗎?我們本來就有欲,男女之欲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法師提醒:對於境界承受之後,它的發展是否必然就開始撩起欲望、渴求,在這中間,「想」還是占了很大的分量。你如果不從所受之中產生想像、思慮、渴求,而只是在受的時候如實知它的生、滅,也不見得就會發展出強烈的欲。雖然每個動物都有欲的本能,可是人類的欲,特別是男女的情欲,發展得非常複雜,它跟那個「想」、「想心所」的運作,還是有很大的關係,它會帶來更多的欲求。

  卷十七,第466經到489經,開始進入「受相應教」,法師同樣先為我們歸納「受相應教」的重點。1、先談「受」的分類。因為「受」會直接導引出「愛」、「取」、「有」,所以要很清晰地知道,情緒的生起是哪些情緒?更要知道「有受皆苦」,因為「無常故苦」。2、要斷除對「受」的貪、恚、癡煩惱。在受用境界中,對順境產生貪、對逆境產生瞋恚,然後自我中心去承受、領受,這是愚癡。這些煩惱要斷,因為不可能斷「受」,要斷的是承受當下產生的貪、瞋、癡煩惱。3、如實知「受」和「受蘊」,而得到解脫。不止是「受」,包括「受」是怎樣來的,往上瞭解它的原因,往下當然知道它會產生「愛」、「取」、「有」、苦,這樣才能夠對症下藥而得解脫。

  在「受相應教」中還有個特色,就是:至此才終於帶出了「四禪」境界。所以在《雜阿含經》教中,看起來「四禪」、「四空」並不是那麼重要的篇幅。聊備一格的,談到「受」總不能不講「正受」,可並不會因為「四禪」不究竟就不說。最重要的一個原理應該要知道,那就是:在修禪時,你對所走的路徑是「止」還是「觀」,一定要清楚。「觀」的那條路,我們已經講過了,例如對於「蘊」的觀照、對「緣起」的觀照,還有對「六界」的觀照等等。這條路徑有次第、有方法,而且有檢驗的標準,不是用空空洞洞的形容詞,例如:某某人大悟幾十次、小悟幾百次,你如何得知他的「悟」是什麼悟呢?所以,「開悟」、「明心見性」,要有檢核標準,這是從《阿含經》導引出的教學特色。一個個都要去檢核,乃至於成為聖者了,也要去檢核他到底俱足了什麼才所以成為聖者。其實,「禪定」也是可以檢核的,到了「初禪」,一定有一些標準出現,「二禪」、「三禪」、「四禪」都是如此,「四禪」還一定要達到「入、住、出自在」。

  第470經,佛告比丘:凡夫與聖弟子面對境界時,一樣生起「三受」,那麼,凡夫與聖者有何差別?差別就在於:凡夫面對「受」的時候,是增上二受(身受、心受),可聖弟子是「唯生於受」,就是只有「身受」,不再有「心受」,沒有因心的加入產生「貪、恚、癡」。

  第474經,佛陀為阿難解析「諸受是苦」,重點是「諸行無常」。「諸行無常」是現象,我們從現象中產生的感受,那就一定是苦。阿難問佛,什麼是「無常」、「漸次寂滅」、「漸次止息」呢?在此,「寂滅」與「止息」有什麼差別?我們只能說:「寂滅」是暫時的停息,「止息」是究竟的停息。且正式帶到了「四禪、八定」的「正受」,在「正受」中,其檢驗標準不是在於「受」什麼,而是「息」什麼。有意思的是:阿難是從「諸受是苦」在問問題的,可是佛陀將他導引到了「諸行的寂滅與止息」。原因在於,對於「諸受是苦」,不但要在「欲界」中看到,對於「色、無色界」的禪法、定力,也要看到它的「受」是無常的、變化的。所以「一切行無常」,不但貫徹到「欲界」,也貫徹到「色、無色界」。

  那麼最高超的「止息」是什麼?佛告阿難:心不好樂「貪、瞋、癡」而得解脫,就是最殊勝的「止息」。因為只要仍有「貪、恚、癡」,面對「樂、苦、不苦不樂受」,是很難不產生苦感的。所以還是要再超越,超越不是不「受」,而是於「受」的境界上不產生「貪、恚、癡」心。

  第478經,佛陀自問自答,問比丘們:什麼是「受」、「受滅」、「受滅道跡」?然後講到「三受」,哪「三受」?「受」的「集」是哪些集?原來,「觸集故受集」。「受」的「滅」是什麼滅?「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受集」,於是相對來說,「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就是受滅」。

  所以,「受集」有「受集」的道跡,「受滅」有「受滅」的道跡。如果你對「受」產生「愛樂、讚歎、染著」,那就會不斷地「集集不已」,反之,則「滅滅不已」。因此,當然不要求其「集」,而要求其「滅」。那麼,要怎樣求其「滅」呢?就要知道它的「味、患、離」。「愛樂、染著」,就是「受味」;知道了這種「愛樂、染著」會帶來過患,因為它是無常變異的,那就是「受患」;然後超越,就是「受離」。

  第481經,佛陀告訴比丘們:我用初成佛時修禪定的少許禪分思維:1、「諸有眾生,生受皆有因緣」。「欲」、「覺」、「觸」是其因緣,「欲」染著它、「覺」捕捉它、「觸」促成了境界。所以,「受」是自己的染著心,加上自己對於境界的捕捉,再加境界又現前,加在一起產生的。2、「寂滅因緣」依然生「受」,在接觸過程中,不再有染著、不再抓住不放、不再對境界產生分別,這是「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所以,既有命根存在,哪裡能不「受」?差別只在於:「邪見因緣故眾生生受」,乃至於「邪智」等等「八邪道」,於是得到「邪解脫」、「邪智」,「邪智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那聖者呢?他是「正見因緣故」,「八正道」再加上「八正道」而產生的「正解脫」、「正智因緣故眾生生受」,而「正智是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所以,重點不是有沒有「受」,而是那個「受」的品質是「寂滅」還是「不寂滅」的品質。

  佛陀最後提醒我們:要清楚這個「受」的眾多因緣,因為這些緣是依於「欲」的因緣、「覺」的因緣、「觸」的因緣,諸如此類的因緣。這些因緣的「集」是怎樣來的?要清楚它來自於「邪見」還是「正見」,於是就會知道,這些因緣的「滅」是究竟的「寂滅」、「正智解脫」、「正智因緣的滅」。緣緣的「集道跡」與「滅道跡」都知道了,於是不走「邪見」等因緣,要走「正見」的因緣道跡。如是,沙門、婆羅門才能得到解脫!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