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見諍、欲諍、無諍與滅諍
——個人修持與公共管理之分野與交集


一、前言
  諍(adhikaraṇa, vigraha, vivāda),是爭執、諍論,也是「煩惱」的異名。依於初期佛教的經、律、論義,可分為二種、三種或四種諍。

(一)經義——二種諍
  《雜阿含經》第五四六經,摩訶迦旃延於回答梵志時,提到了二種「諍」的原因:

貪欲繫著因緣故,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以見欲繫著故,出家、出家而復共諍。 1

  這就是「欲諍」與「見諍」——為了貪欲的滿足而生諍,是為「欲諍」,為了見地的紛歧而生諍,是為「見諍」。印順導師於其著作中,多處指出「欲諍」與「見諍」的內涵,以及其所導致的問題。筆者承此而於《佛教倫理學》中將二種「諍」作了進一步的論述。茲不贅引。

(二)論義——三種諍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將「諍」分為三種︰一、煩惱諍︰指百八煩惱。煩惱是所有爭執與諍論的源頭,故亦名「諍」。二、蘊諍︰指的是要面對五蘊無常、身心不調乃至四大崩解(死亡)的紛擾。由於這都會帶來生命的紛亂難安,故名為「諍」。三、鬥諍︰指諸有情互相凌辱,言語相違。

(三)律義——四種諍
  依於前述三種諍中的「鬥諍」,律中提到四種諍事,亦即:言諍、覓諍、犯諍、事諍。一、「言諍」:彼此在言語方面出現的爭執。二、「覓諍」:有關僧人的某項犯行,在查索證據時所產生的紛歧意見。三、「犯諍」:有關僧人的某項言行究竟是犯或未犯,所犯是輕是重之類,判定犯事與罰責時所產生的爭執。四、「事諍」:開會議事時,在程序法方面的認定不同,所產生的爭執。 2
  由以上「諍」之定義與內涵來看,「諍」是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因為它必將帶來內心的不安、人我互動的爭執,乃至團體內部的擾動。
  筆者曾撰著兩篇論文,談述「諍」、「滅諍」與「無諍」的內涵:

1. 〈諍事與滅諍法〉,收錄於拙著《如是我思》(台北:法鼓文化,1989年),頁341-414

  在該論文中,筆者依律典而作「四種諍事」與「七滅諍法」的詮釋。「四種諍事」是言諍、覓諍、犯諍、事諍,內容如上頁所說。除此之外,該論文還詳述滅諍的七種程序法,其內容及其功能。

2. 〈無諍、無諍行、無諍三昧與「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兼論〈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之「無諍」意涵〉,刊登於《玄奘佛學研究》第16期,2011年9月,頁1-22。

  該論文對「諍」的定義與分類作了整理,進一步依於經論,陳述「無諍」(araṇa, araṇya)。原來,araṇa音譯阿蘭那或阿蘭若,義譯為寂靜處,指遠離塵囂而適合於出家人修行與居住之僻靜場所。若依此修行而達於內心的寂靜,使得各種「諍」的紛擾止息不起,即可謂之「無諍行」。
  該論文也針對「無諍三昧」的內涵,在經論的比對中作完整的解析,並敘明「無諍三昧」上接菩薩心行的特質。
  本文擬在前述兩篇拙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面對諍事,在個人修持與團體運作上,有何差異?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

二、個人修持上對「諍」應有的態度與方法
  諍,總不免會帶來個人身心或是團體的擾動。佛陀對個人與團體面對諍事的教導,是不一樣的。
  見諍,指的是因見地、觀念或意識形態上的差異而產生對立、矛盾或衝突。欲諍,指的是為了欲望的滿足、資源的分配而產生的對立、矛盾或衝突。因此在理想上,修道者最好能達到「無諍」的境地,必不得已而起諍,僧團也必須如法「滅諍」。原因是,設若僧團因各種諍而失和,則無論是「梵行久住」的內修理想,還是「正法久住」的外宏力量,都不免要大打折扣。
  就個人修持而言,最高的境界是「止諍」,如《中阿含經》〈大品周那經〉所述:

或有一人瞋惱者結纏。……謂人瞋惱者結纏,4 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已,便於眾中起如是諍。
謂此鬪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阿難!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而不盡者,為斷此諍故,汝當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而不盡者,為斷此諍故,汝當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
……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盡者,汝當重護彼心,常無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諍,汝斷根本。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盡者,汝當重護彼心,常無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諍,汝斷根本。

  原來,就個人修持而言,當他被「瞋惱」或其他煩惱纏繞而心裡打結之時,往往「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而在大眾之中生起鬥諍。這種鬥諍讓眾多人產生「苦」感,無法獲得饒益安樂。
  這時,倘若於「內」於「外」都「見」到它「不盡」的苦迫,那麼,就要斷除諍心,以正確的方法與大精進力,依於「正念」與「正智」(正知)而住,安忍於正念與正知的法喜之中,不令自己的意念退轉。這種即刻斷諍的強烈意念,佛陀用「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來形容它。
  即便於「內」於「外」都「見」到它已「盡」除鬥諍所帶來的苦迫,依然要以正確的方法與大精進力,依於「正念」與「正智」(正知)而住,安忍於正念與正知的法喜之中,好能從鬥諍意念的根源予以徹底斷除。這種從根斷諍的強烈意念,佛陀同樣用「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來形容它。
  修行人為何要用如此殷切的態度止諍?筆者曾於〈無諍、無諍行、無諍三昧與「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兼論〈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之「無諍」意涵〉一文,將「止諍」或「無諍」在個人修持的意涵上,作了深入的闡述。

(一)《雜阿含經》之「無諍」義
  「無諍」──「不與世間諍」,這是佛法在世間傳播時,所展現的重要特質。如云:「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6   

  這並非隨波逐流,一味討好世間,應和世間的錯誤知見,而是佛陀為世間眾生說法時,契機入理的善巧方便。這是依於一般人能體驗也可理解的常識經驗來說法,那就是「蘊相應教」及「處相應教」7。  佛陀指出,他所說法,都是依世間經驗而說,不離六根、六境,否則只會增加聞者的疑惑,因為「非其境界故」。如第二一四經云:

若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是非二者(按,此「二者」指六根、六境),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非為二。」彼自以意說二法者,但有言說,聞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

  原來,六根與六境的「二法」,就包含了世人所能經驗、理解的「一切」內容。即使是世出世真理的四聖諦,佛陀也不脫離世人所能經驗、理解的範疇來作教導。倘若脫離了世人所能經驗、理解的範疇,勢將徒具「言說」,所言說的內容必將空洞化,因為吾人無法對此言說內容加以檢驗,也無法依此言說來闡明實相,這將徒然增加聆聽者的疑惑,因為那已成為玄想、戲論。由此可知,諸凡造物、真我、真心、靈魂等論,都容易因「非其境界」而產生各執一詞的諍端。

(二)《中阿含經》之「無諍」義
  至《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有「拘樓瘦無諍經」,又名「分別無諍經」9。  本經對「有諍」或「無諍」的判斷標準是:

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諍也。10 

  在本經中,列出了包括「求欲樂、求苦行」等等,一連串會帶來苦、煩、熱、憂的邪行,也列出了包括「離此二邊,則有中道」乃至「趣於涅槃」等一連串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的正行。前者都是「有諍」行,後者即是「無諍」行。
  爾後在說一切有部的《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中,11  針對「分別無諍經」的內涵,作了進一步的完整闡釋。以下舉出十分重要的四項論義,以助讀者完整理解何謂「無諍」、「無諍行」以及「無諍三昧」。

1. 無諍行的特質——護念其他有情,不令彼生起煩惱

問:「云何無諍行?」答:「一切阿羅漢善達內時,外不如是。若亦善達外時,名無諍行。云何內時?謂自相續中所有煩惱。云何外時?謂他相續中所有煩惱。遮此煩惱名為善達。一切阿羅漢於自相續所有煩惱皆已遮斷,於他相續所有煩惱則不決定。若亦能遮,名無諍行。」
……問:「無諍名何法?」答:「令他相續無雜穢轉。謂諸煩惱能為津潤、垢膩、雜穢,得無諍者不為他相續中煩惱之所津潤、垢膩、雜穢,即是遠離他相續中諸煩惱義。」

2. 無諍行人的根性——不忍其他有情造惡招苦的菩薩種性

問:「何故阿羅漢已得解脫,而修此法自拘縛耶?」答:「彼阿羅漢先是菩薩種性,不忍有情造惡招苦。

3. 無諍行的原因——不忍心讓眾生於我生結而受諸苦

為拔彼故,恒作是念:『我無始來與諸有情互起纏縛,輪迴五趣,受諸劇苦。我幸得免,復應救彼。』又作是念:『我無始來或作倡妓,或婬女等鄙穢之身。百千眾生於我起結,尚由此故長夜受苦。況我今者離貪恚癡,為世福田,於我起結而不招苦?故我今者不應復作煩惱因緣。』故阿羅漢雖自解脫,而為有情起無諍行。」

4. 無諍行的自性──屬於慧觀

問:「無諍行自性云何?為是定,為是慧耶?」「設爾何失?」「若是定者,此文云何通?如說:『善達外時名無諍行。』『善達』是慧。若是慧者,餘說云何通?如說:『應習靜定無諍。』」答:「應說是慧。」問:「若爾,何故說『應習靜定無諍』耶?」答:「彼應說『應習靜慧無諍』。而說『應習靜定無諍』者,欲顯與定俱故名定,而實是慧。是名無諍自性。」

  相續(samtati),即指前因後果連續不絕的有為法。依此定義,依身也是一種「相續」──「自相續」就是自己的依身,「他相續」就是他人的依身。
  原來,阿羅漢於「自相續中所有煩惱」(亦即自身的煩惱)業已斷盡,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並非所有阿羅漢,都能妥善處理「他相續中所有煩惱」,達到「令他相續無雜穢轉」的良好效果。因此「無諍行」阿羅漢,是「菩薩種性」的利根阿羅漢,他們能妥善地面對周遭眾生,好讓對方不會對自己產生煩惱而招感痛苦。
  對比「無諍」一詞,音譯「阿蘭若」或「阿蘭那」,意譯「遠離處、寂靜處」,原來是指遠離聚落塵囂的寂靜場域,因為這樣的場域可以讓身心寂靜,有助於出家修行,這即是將《大毘婆沙論》所述三種諍中的「蘊諍」(亦即五蘊紛擾的狀態)予以緩解。
  但從araṇya也譯作「無諍處」來看,顯然它已進一步衍申為一種寂靜和諧而無所紛擾的心理狀態。紛擾固然可能來自於聚落塵囂,但更多時候還是來自煩惱的翻騰;因此所謂「阿蘭若念處」,即將心念從身外拉到身內,以達於寂靜和諧而無所紛擾的生命境界,由外而內地呈現一種寧靜致遠的性格特質,這就從減除「蘊諍」而達到了減除「煩惱諍」的效果。
  若進一步以此寂靜和諧而無所紛擾的心性,善巧體諒周遭眾生,將彼此的對立與諍執消弭於無形,這將進一步減除「鬥諍」的紛擾。
  而這種「無諍行」,屬於慧觀的運作──面對眾生時,具足中道智慧的擇法力──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地作相對最好的互動。因此當然是觀非止,是慧非定。然而何以都名之為「無諍三昧」,強調「應習靜定無諍」?其原因是這種慧觀的運轉,是「顯與定俱」的,也就是在三昧力之專注的基礎上,運轉自如的一種處世智慧。 12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在《中阿含經》〈大品周那經〉中,會強調,無論是安忍無退,還是斷除諍根,都要具足「正念」與「正智」的原因。「正念」可以強化「正智」的覺察力,這並非強加隱忍式的「無諍」,而是正知而住所產生的從容意境。


三、就團體運作上對「諍」應有的態度與方法
(一)七滅諍法
  在早期的佛教僧團中,佛陀是戒律與規制的「立法者」,他本著法義的根本精神,參酌當時當地的民情風俗,基於「令正法久住」的理想而制訂的。在契理契機的前提下,依法攝僧,同時把教制的執行權力交給大眾,而不樹立行政上、司法上最高的個人權威,這是民主精神的充分流露,是平等教義的具體實踐。
  然而無可避免的,這樣的教團也會產生民主制度運作過程中的若干弊病。「僧事僧決」,雖然原則上是希望能做到意見一致,但是如果少數人固執己見,而又欠缺服從多數以顧全大局的器識,那就難免要產生爭執了。諍事如果不能獲得適當的處置,嚴重起來,往往會演變成團體的對立與分裂。
  就團體運作而言,這時就必須要進行「滅諍」。而僧團成員也必須將「個人修持」與「公共管理」的分際,作出恰當的把握。否則該當為團體滅諍時,卻置身事外,將「消極不作為」誤作「無諍」,那是將「公共管理」的程序法棄置一旁。因此,同樣是在《中阿含經》的〈大品周那經〉中,佛陀首先向比丘們說明個人修持應如何止諍,緊接著就轉換方向,提到僧團對「諍」應有的態度與方法。在這裡,佛陀首先講述「七滅諍法」(saptādhikaraṇa-wamathāh-dharmāh)的種類與內涵。

有七止諍:一者應與面前止諍律,二者應與憶止諍律,三者應與不癡止諍律,四者應與自發露止諍律,五者應與君止諍律,六者應與展轉止諍律,七者應與如棄糞掃止諍律。13 

  滅諍,是僧團中非常重要的程序法,它包含以上七則程序規範。這七項程序法,諸經律有不同譯詞。〈大品周那經〉的譯語,一般較為陌生,茲依國人所熟悉的《四分律》譯詞而作簡要說明:
  1. 現前毘尼(saMmukhā-vinaya),這是指:凡諸羯磨(karma會議),必須當事人現前,才能舉行,否則羯磨無效,作者犯突吉羅。當事人,包括了共諍者、被舉罪者、被懲誡者及羯磨內容相關人。
  2. 憶念毘尼(smrti-vinaya),這是一種由僧團提供受舉罪者「憶念」是否有犯的程序法。若當事人受到毀謗,這項程序法讓他受到適度的保障。
  3. 不癡毘尼(amūdha-vinaya),這種滅諍法與神智之正常與否有關。佛制將「癡狂心亂」而犯戒的情形視作無罪,這與對精神失常而犯罪者從寬處置的現代法律觀念正好契合。但是當事人或許會因旁人提示或議論,而感受到困擾,由於當事人已無法「憶念」自己在「癡狂心亂」的情況下,是否有些不當言行,因此他可以向僧團要求「不癡毘尼」的程序法,由此向大眾告白,過往確實「癡狂心亂」,  不憶所作,但從現在起已經精神正常,可以納入正軌。
  4. 自言治(pratijbā-kāraka-vinaya),這是指犯罪者自言己過,僧團針對過錯而作適當處分。
  純粹的「自言不犯」,較接近憶念毘尼的性質——止息誹謗,而「自言犯戒」則顯出「自言治」功能的特色。易言之,即便是犯,也要讓當事人自己招認,方纔治罪。
  但是,難道犯者可以依憑「自言治」滅諍法的保障,死不認錯嗎?當然不是,那就得進入第5項滅諍的程序法──覓罪相。
  5. 覓罪相(tat-svabhāvaisīya),為了對治在僧中妄言不憶罪而反覆無常的過患,所以有這種滅諍法的制訂。僧團依此程序法,進入調查程序,具體找出犯行的人證、物證,以免他用「不憶念」為藉口來打發僧團,避免受到處分。
  本來,毘奈耶在強制性格中,還是涵蘊自發精神,所以有所謂「現前毘尼」與「自言治」的制訂。被舉罪者一定要在場,並自承認過失,這樣的治罰,才能免於被治罰者的怨尤。但是如果罪證確鑿,而當事人就是頑強不認錯,僧伽也可提出「不見罪羯磨」,就其「不見罪」而加以懲處。
  所覓罪相的輕重範圍很廣,有些輕罪,如果因反覆推諉而被舉作覓罪相羯磨,那是很划不來的事,因為這樣一來,他就被褫奪了許多權利。如《僧祇律》云:

僧為作覓罪相毘尼羯磨已,是比丘應盡形壽行八法。何等八?不得度人,不得與人受具足戒,不得受人依止,不得受僧次請,不得作僧使行,不得與僧作說法人,不得與僧作說比尼人,不得與僧作羯磨人。 14

  6. 多人語(yad-bhūyasikīya),這是一種全體表決(捉籌)而服從多數意見的滅諍方式。依於僧伽會議精神,僧團原則上採取「共識決」,若座中有人發表異議,主席必須提供討論空間。待大家充分討論之後,若能產生共識,當然最好,若是不能,就進入會外協商。若協商內容能在僧團獲得共識,當然最好,若是不能,就得尋求第三公正人士的仲裁。仲裁內容若能止諍當然最好,倘若依然無法止諍,這才動用表決(行籌),依多數選票來形成決策。
  7. 如草覆地(trṇaprastāraka),這是一種特殊的懺悔法,一般都用在兩造或多方長期共諍而無解的情況下,運用集體善意來化解彼此陣營的衝突。它的特殊在於:第一、二部眾共同互相求懺,而各有一代表向對方大眾致達懺謝之辭。第二、除了麤重罪及遮不至白衣家羯磨以外,餘諸罪皆可於此中懺悔。第三、求懺的當下,不必稱說罪名罪種;求懺以後,前過一筆勾銷,大家重行建立和合無諍的道誼。就好像是綠草如茵,遮住了土地上的磚瓦石礫的坎坎坷坷——所以叫做「如草覆地」。
  律中明白指出:應當滅諍,卻不作為,這將導致會議(羯磨)無效,作者犯突吉羅的輕罪。也就是說,不可於僧團處斷諍事時,將大眾的注意焦點拉到「個人修持」,因為這時,主事者(如羯磨主)講求的不是個人修持境界,而是在執行僧團律法時,是否做到嚴謹、公開與公正。

(二)六慰勞法
  七滅諍法,是在消極方面滅除諍事的程序法。前已敘明,止諍在個人修持上的意義,是減除內心的擾動,並減少它所帶來的苦迫。同理,滅諍在團體中運作,也是為了減除僧團的紛擾與人際互動的緊張關係,讓大家在一個受到公平對待,凡事公正處置,程序合法公開的制度保障下,增長光明、開放的心胸,坦然面對自己的缺失,並且以友愛的心情來導正同儕的過錯。
  但這還是消極面向的「滅諍」,團體運作,另須以積極面向的建樹,讓諍事化解於無形,而不祇是待到諍事生起之後,依程序正義來作公平、公正、公開的處斷。因此在〈大品周那經〉中,佛陀講述了「七滅諍法」之後,緊接著教大家行「六慰勞法」:

云何為六?慈身業,向諸梵行,法是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慈口業,慈意業。若法利如法得,自所得飯食,至在鉢中,如是利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若有戒不缺不穿,無穢無異,如地不隨他,聖所稱譽,具足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若有聖見出要,明見深達,能正盡苦,如是見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15

   仔細對照、檢核可知:「六慰勞法」,亦即一般所稱「六和敬」。此中「慈身業、慈口業、慈意業」,就是一般所說的「身和共住、語和無諍、意和同悅」,而「若法利如法得,自所得飯食,至在鉢中,如是利分布,施諸梵行」,是即「利和同均」。「若有戒不缺不穿,無穢無異,如地不隨他,聖所稱譽,具足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諸梵行」,是即「戒和同行」。「若有聖見出要,明見深達,能正盡苦,如是見分布,施諸梵行」,是即「見和同解」。
  印順導師於《佛法概論》中提到: 

六和中,「見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質;「意和同悅」、「身和同住」、「語和無諍」,是和合的表現。……大眾和合的根本問題,除了律制以外,還要注重思想的共同,經濟待遇的均衡。思想、律制、經濟三者,建立在共同的原則上,才有和樂、清淨的僧團。
……我們在社團中,要有物質上與精神上的適當營養。但一般人,在物質的享受上,總是希求超過別人的優越待遇;在思想上,又總是滿意自己的意見。這物欲的愛著──「愛」,思想的固執──「見」,如不為適當的調劑,節制,使他適中,就會造成經濟上的不平衡,思想上的紛岐。在同一集團中,如讓經濟的不平,思想的龐雜發展起來,僧團會演成分崩離析的局面。
……有了上面所說的三和──和合的本質,那表現在僧團中的,就必有後三者。彼此間,在精神上是志同道合的;行動上是有紀律而合作的;語言文字上是誠實、正確,充滿和諧友誼的。這樣的僧團,才是釋尊理想中的僧團。16 

四、結語
  就佛法而言,個人修持,其目標即是「離苦得樂」。至於其「樂」的內涵,究屬人天福樂、正覺解脫之樂,還是無上菩提之樂,則依個人願力與生命境界而有高下之別。在這方面,佛法的系統理論,有較明確的「目的論」導向。若是大乘佛教,更加入「利他」要素,而有「效益主義」導向──協助眾生離苦得樂,並於過程中尋求眾生(而非自己)的最大化效益。
  而公共管理,必然涉及秩序的建立與維持,資源的掌握與分配。個人行持看似無關乎公共管理,個人言行亦往往超脫於世俗禮教之外,因此出家古德往往以「方外」自居。
  然而,個人修持依然有其仰仗之因緣,此中包括:受到社會秩序之保護而免受身心之干犯,獲得基本資源的供應而免受生理之饑渴。因此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是僧團內部的公共管理,以及國家社會的宗教(佛教在內)管理。
  個人修持當然不等同於公共管理,但在兩者的運轉之間,彼此是既有分野,也有交集的。例如:就個人修持而言,生命境界可以由「見諍」與「欲諍」的常態,昇華而達「無諍」意境;但是,在公眾事務的管理層面,就不能只訴諸個人言行與心念的訓練,而必須依於一套符合程序正義的「滅諍」法規,建構一個足以化解或減除「見諍」與「欲諍」的公正平台,並且在程序面做到公正、公開,資源分配也能力求公平,這才是符合佛法理念的「公共管理」。
  因此本篇論文從佛法視角,論述分析個人修持與團體運作在「止諍」或「滅諍」上的分野與交集,以及符合佛法理念的公共管理。

——刊於一○○年九月第十六期《玄奘佛學研究》

 

註解:

1.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20,CBETA 2023.Q1, T02, no. 99, p. 141b28-c2。
2. 以上「諍」之類別,引自拙著:〈無諍、無諍行、無諍三昧與「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兼論〈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之「無諍」意涵〉,《玄奘佛學研究》第16期,2011年9月,頁6-9。
3. 如: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卷17,CBETA 2023.Q1, T22, no. 1428, p. 681b1-2。
4. 經中除了提到「瞋惱者結纏」,還包括各種煩惱,如下一段經文所述:「不語結、慳、嫉、諂誑、無慚、無愧、惡欲、邪見、惡性不可制。」(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卷52,CBETA 2023.Q1, T01, no. 26, p. 754a3-4)
5. 《中阿含經》卷52,CBETA 2023.Q1, T01, no. 26, pp. 753c15-754a20。
6. 《雜阿含經》卷2,CBETA 2023.Q1, T02, no. 99, p. 8b16-17。
7. 第213、214經,《雜阿含經》卷8,CBETA 2023.Q1, T02, no. 99, p. 54a1-b1。第306經,《雜阿含經》卷13,CBETA 2023.Q1, T02, no. 99, pp. 87c18-88a20。
8. 《雜阿含經》卷8,CBETA 2023.Q1, T02, no. 99, p. 54a4-8。
9. 〈拘樓瘦無諍經〉,《中阿含經》卷43,CBETA 2023.Q1, T01, no. 26, pp. 701b24-703c12。
10.〈拘樓瘦無諍經〉,《中阿含經》卷43,CBETA 2023.Q1, T01, no. 26, p. 703a18-26。
11.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79, CBETA 2023.Q1, T27, no. 1545, pp. 898a18-900a15-b4。
12. 以上內容,詳參拙著:〈無諍、無諍行、無諍三昧與「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兼論〈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之「無諍」意涵〉,《玄奘佛學研究》第16期,2011年9月,頁9-15。
13.《中阿含經》卷52,CBETA 2023.Q1, T01, no. 26, p. 754a21-25。
14.  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僧祇律》卷13,CBETA 2023.Q1, T22, no. 1425, p. 333c7-12。
15.《中阿含經》卷52,CBETA 2023.Q1, T01, no. 26, p. 755b23-c8。
16.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頁21-23,2009年,台北:正聞出版社。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