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論「四門不生」

100.7.24

  第288經提到,「識」與「名色」之間是輾轉相依的關係,也是前面所說的「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道理。法師就著經文說明,「識」與「名色」各自扮演什麼角色,它們中間沒有哪個叫作「靈魂」,不要將「識」想像成一個不生不滅的東西。所以後來「如來藏」學發達,講到有一個「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既然不生不滅,那就不叫作因緣生法,變得「緣起法」並沒有涵蓋這個東西了。可是佛陀只講「緣起」,他並沒有說有另外一個「靈魂」或者「如來藏」是永遠不滅的。因此,「識」也只是在這一群「名色」中間作為主幹的那個主體意識,可是那個主體意識它不是本自具足,依然是周遭「名色」所提供的資訊所整合出來的,而成為導引生命方向的主幹。

  因為第288經已經講到了「四門不生」,所以法師又引導大眾學習幾則論「四門不生」的經文。這些經文都出現在「因緣相應」中,顯然是要在因緣的探究中,才能清晰地解答「四門不生」。

  卷十三第302經、303兩經,都描寫了其他宗教人士與佛陀的對話。第302經,阿支羅迦葉問佛陀:「苦」為自作、他作或無因作?佛陀均以「無記」回答。從中可以看出,對於某些無意義的問話和思考,佛陀的回答是要我們注意這個問題本身的漏洞,然後佛陀從「受」支切入,告訴他「苦」的原因。法師於此分析,十二緣起支其實是非常活潑的,就看對方的問題癥結點在哪裏。講到「苦」,從「受」支切入,因為「苦」是來自於感受,「受」心所在運作,所以知其「苦」。那麼「受」是自受、他受、自他受?還是無因無緣就成那個苦受了呢?佛陀說這些看法都不對,因為我們只要做身念處的覺受、覺知,很快就會知道,所有的「受」都是有因有緣的。有時候來自我們的業力所感,有時候來自於我們的心念造作,有時候來自於時節因緣的流逝,周遭環境的動盪……,而我們的心念經常在六根與境界互動的情況下產生,所以不能單純說只是自己的心念而已,如「處相應教中」所講到的「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中間欲貪是其繫也」。

  當我們知道了這個問題,就會瞭解:原來,苦的承受這件事情,也是非常複雜的因緣生法。當我們做「身念處」的觀照,修習、多修習時,就會發現,自己身體承受的覺知是千變萬化的,因為太多因素使得我們的「受」在變化。所以佛陀說,不要在這些「自」與「他」的結構上產生自性見,認定有個實有自、實有他;離此自性見,才能見到中道。

  阿支羅迦葉是個外道宗教師,在佛陀座下聞法見道後,他的身份還是一個在家居士,後因意外而滅度,佛陀囑比丘前去供養其身。法師在此提醒我們出家眾:對法的尊重才是最重要的,不可於自己的身份起驕慢心,要有謙遜之心。從這裏也可以知道,一個人當他前階段「正見」乃至於「正定」的資糧已經準備好了,因此初聞佛陀說法,就能見道證果,如同畫好龍身,只待點睛。但這也是有因有緣的,所以我們不要存苟且僥倖之心,去羡慕他當下即證,應該回頭培植自己的資糧,才是重要的。

  透過以上所說的「四門不生」句型,我們大致知道了它的背景和意蘊,還有佛陀跟弟子間的問答,其內容顯然都有一致性,雖然每個回答都有少許差異,但是它的一致性還是在「緣起」,特別是「十二緣起」。

  接續回到卷十二,第289經,佛陀告訴諸比丘,一般凡夫因為沒有聽聞正法,所以愚癡,他們如果要厭患、離欲、背捨,對象是「身」,不是「心」。為什麼佛陀這樣說呢?法師於此繼續分析,由於身會敗壞,我們容易對它產生厭患、離欲、背捨;因為它有增、有減、有取、有捨,從這裏可以看到它的無常。可是心意識呢?其實心意識更無常,偏偏無常到讓我們來不及看到它無常,所以我們難免在這上面保惜,而且把它綁住,認為那就是我、我所,或者我在它裏面,它在我裏面,因此對於心意識反而不容易生起厭、離欲、背捨。

  佛陀提醒我們,我們對於身其實是非常寶愛的,但也是最容易生起厭離的,因為它的痛苦、歡樂,都那麼地鮮明。反而對於心法、心所法,不知不覺地當做那個才是我,有時連身體都當成是我所、是我的工具。可是那個心、心所法,它只是因為串成了意識流,而讓我們覺得有一種仿佛一貫的、不變的東西,若拆解開來看,那個心意識實際是刹那刹那變遷不已的。於是我們在心意識流裏,去假想出一個所謂的靈魂或者神我,這樣的人是連一般沒有宗教信仰的愚癡凡夫都還不如,因為那些愚癡凡夫尚且只對身的鮮明度比較在意,但是如果知見不正,對那刹那生滅的心意識產生了假想,於是抱著非言說境界、非體驗境界的東西不放,無怪乎產生許多宗教的論爭。所以,寧願對四大身產生我、我所的繫著,也不該對心意識產生繫著,這是佛陀首先要說明的部分。

  其次,對於「緣起」,要善思維觀察。因為現在講到的是對於身與心的執著,所以直接從「觸」切入,那是「觸相應教」教導的方式。「根、境、識」三和合而生觸,如果是愉悅的觸,馬上會產生愉悅的覺受。當愉悅的覺受生起時,聖弟子是如實知樂受在身體上產生的覺知——從「觸」生「受」;當這個「觸」被你覺知時,那個「觸」已成為過去——「樂觸滅」,而「樂觸因緣受亦滅」——樂觸因緣所生的受也滅去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法師於此詳細分析:以「身念處」而言,某些因素——無論是生理還是環境的因素,產生我們心理的反射,於是立刻一個信號進來,這是一個接觸。可是佛陀為什麼說「彼樂觸滅」呢?因為當我在覺知時,我的所緣境已經轉到了因「樂觸」而產生的「受」,於是我的意根緣於我身體某個部位的「境」,「識」再去覺知,這時「根、境、識」三和合而生「觸」,這已經是另外一個「觸」。因此我們在「身念處」中會覺知無常,你會發現,當下的所緣境一旦轉換,心念轉換,身受就轉換,所以你的身受永遠都在無常變化中。它不會停留在原來的強度,因為有新的接觸,新的覺受,因此單憑身體就夠你去觀察了,它是非常豐富的信號體,一直在承受信號,也在釋放信號,只是我們的心念太粗,所以沒有辦法體會什麼是「樂觸滅」,然後「樂觸因緣受亦滅」。

  此刻你就會感到清涼喜樂,因為你突然覺知到,這一切都是無常的,於是得到法喜,「諸行無常」的法則再也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形成了我們身體上的一次印證。所以不但樂受是資糧,苦受、捨受都可以成為資糧,因此我們不用害怕在生命中會發生什麼事,怕的是我們沒有好的辦法去面對它。當佛法流於心中後,即使有不好的因緣出現,而產生苦受、憂受,我們也會知道如何去應對它:在那個「觸」的覺知中,立刻轉換覺知的場域,去觀察那個覺知的生起,於是那些悲歡離合的所有情緒就會過去。如果我們於「四念處」修學、多修學,它會過去得更快,因為你會從哀傷的情緒中拉回來,看看哀傷在身上落下的信號,靜靜觀察這些信號時,因為所緣境轉成了身,而不是那些哀傷的事情,於是那些信號就一直改變,你就會發現身與心的連接,才有能力在越來越專注的情況下切入到心念處,看到異門心路歷程是怎樣升起、怎樣滅去的。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