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信」為何物?!──「信仰」問題初省

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信仰力

  曾有朋友告訴我,他羨慕那些有虔誠信仰的人,他說他多次想要擇一宗教「入信」,但總是緣份未具,始終難以進入。

  我能感受這樣的心情,雖然我有信仰,但卻不夠專注和虔誠,算是信仰性格薄弱的一類。也因此,我看到虔信者的虔敬心行,多少也有欽羡之感,他們已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一根浮木,不致於溺斃滅頂。

  理智發達,信仰性格偏弱,這或許和我的學術和哲學背景有關,不輕易的相信,反而多所懷疑,慣於辨異、辨正。我不知道這樣是好是壞,已難以「心寬念純」,不問原由的全然接受一個法門、依靠一種說法。

  過往還沒接觸哲學,想得少反而更輕易相信,容易從佛法中獲得感動。現在知識多了一點,使得我在信仰上多所躊躇,這應是一種缺失,畢竟情感才是「入信」最主要的動力。

  「信」有多種層次,單純的只是「信靠」;進一步的可說是「信受」--汲取於心、內化於心而表現在行為中(「信受奉行」);再來就有「信願」,代表不只是信靠、信受,還有願行,如展現出對眾生的一份理想和關愛,屬於菩薩行者才有的格局。

  此外,不管任何宗教都談「信德」,顯示信仰本身就是一種德性,愈是虔敬愈有德性。淨土宗典籍也說「至心信樂」,可知信仰會帶來喜樂,或者信仰本身就是一種喜樂。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佛法之五根、五力皆以「信」為首,乃是走向修行的第一步。或許我應調整心態,多一點純淨的心思,也讓信仰在生命中發揮力量。

 

信仰中的懷疑精神

  所有的宗教幾乎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前提上;同樣的,「信」是佛教修行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五力即是以「信」為首,大乘佛法對「信」的強調,更是不在話下。

  但和多數宗教不同的是,佛陀既要弟子們對信仰堅定不移,同時也要對信仰保持懷疑,這是佛教相當重要的特色之一。

  這樣的懷疑不是否定,也不是反對虔誠,而卻是一種自覺和反思。倘若一個宗教只是要人堅信,不容許任何懷疑空間,這樣的堅信又如何和盲信、迷信作區隔呢?

  在佛教裡的「信」(believing),其重點在於「見」(seeing──洞知與明瞭上。此既不是以「信」來取代「見」,也不只是一般所謂的「眼見為信」(To see is to believe.),而卻有「信」和「見」合一之意(或「信智合一」)。

  如同達賴喇嘛希望一切信仰者都能種下懷疑的種子(plant seeds of doubt),提倡健康的懷疑主義(healthy skepticism);他認為愈是透過理性及開放心靈的認知、理解,愈是可堅守信仰和信心。

  可知,佛教即便是重「信」,如此之「信」(Pali. Saddha; Skt. sraddha)並不是單純的信仰,而是由確知而生起堅定的心。這樣的「信」,含有如實知見的意涵,即佛教的「信」是見解的問題,不僅是相信的問題。

  如《佛陀的啟示》表示經典上說:「比丘們啊!我所說離垢除染,是對有知見的人說的,不是對無知無見的人說的啊!」此外,佛教用「得淨法眼」(Dhamma-cakkhu)一詞,來指涉證入真理的人,也是意指如實認識、如實了解之意;這都意味著佛教的「信」,背後的關懷乃是「知」或「智」。

  總之,信仰者之單純、虔敬和篤實固然是好事,但有所信的同時,亦要有所疑;這樣的「不即不離」,應當才是佛教的精神。

.

佛陀的學生

  佛教西傳歐美,愈來愈受歡迎,看到不少西方人表示他們並不是佛教徒,但卻是佛陀的學生。

  佛陀學生與佛教信徒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承認自己是佛陀學生而不是佛教徒,這頗耐人尋味。或許有些洋人初從神教信仰的傳統走出,不想再成為教徒,卻願意當一名忠實的佛陀學生,刻意淡化特定信仰的牽制。

  今日佛教普傳世界,未必以宗教形式來傳播,「去()宗教化」似乎是一個走向。此時佛陀是老師,佛教經藏是課本,而僧人是同學,「三寶」的宗教意義消弱,而有一新型態的理解。

  信徒與學生之別,顯示兩種不同心態,突顯佛法是要學習的,而不僅僅只是信仰,亦即不只是信佛,更重要的是學佛。而且,佛陀是一位老師,不是萬能的神,如此佛陀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而我們雖不至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至少能透過學習試著比肩同行。

  西方很多名人都可算是「隱性佛弟子」,只取佛法的觀念、內容與方法,而不在意佛教徒的名份和形式。

  如以美國為例,Apple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史上NBA最強總教頭、「禪師」Phil Jackson,以及美國Ohio州國會議員Tim Ryan(著有《正念國度》(A Mindful Nation)一書),這些在商界、體育界和政界具有高知名度的人,都對有佛法強烈好感,甚而「求法若渴」,卻未必定位自己是一名佛教徒(傳統意義下的),乃至稱自己是一個「哲學佛教徒」(philosophically Buddhist,如美國總統Obama同母異父妹妹Maya Soetoro-Ng);我想學術界更是如此,特別是從事佛學以及正念學相關研究人員。

  「信佛」若只是從祈求、膜拜中尋得情感依賴和權威寄託,這應不是佛法的特色,相對的從「學佛」淨化人心、開啟智慧當是首務。洋人重「學佛」而多於「信佛」,或許也給我們東方的佛教徒一些啟示。

 

像個佛教徒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Kierkegaard, 18131855)說他不敢稱得上是基督徒,或者更直白的說,他不配基督徒這個稱呼,因為他認為這個名稱太偉大了,他怕做得不好,污辱這個稱呼;他只能說他願努力成為一個基督徒,試著作一名基督徒。

  同樣的,若以齊克果的高標準自許,不只絕大多數的基督徒不能稱作基督徒,連佛教徒也不配稱為佛教徒。

  每個宗教信仰者當比一般人具有更高尚的稟性,因為既然成為耶穌或佛陀的追隨者,當行耶穌或佛陀所行,否則反其道而行,豈不是玷污了耶穌或佛陀?

  好的信仰被素行不良的人信到,這個宗教就很倒楣,反之不然。而宗教被無信仰者批判嘲諷,有時是人的問題,並不是該宗教的問題;這也是任何高級宗教都要保持自省,時時自我反思、審視,努力提昇信仰品質,儘可能吸引優秀人才入信,也讓已入信的人變成優秀人才,如此才足以展望美好的發展前景。

  「是個佛教徒」和「像個佛教徒」是兩個不同概念,除非我們時時心中有佛、以佛為師,而且行中有法、以法為念,否則都不配稱作佛教徒,只能說試著像個佛教徒。

——取自「心御風行」網誌: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