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誰在割裂佛教:為淵驅魚,還是海納百川?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四一二)
106.3.17

鳳凰網編者按:

  印順法師是現代最著名的僧人學者,著述浩繁影響深遠,在兩岸佛教學術界、思想界堪稱泰斗,共尊為導師。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為福建佛學院系統學習印順導師《妙雲集》結集成果《妙雲法雨沐人間》作序時強調,要更有力地推動人間佛教及印順導師佛學思想在中國大陸的弘揚,以「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菩薩精神服務當代社會人群,用文字般若啟發聞思修慧,證悟人生實相,自利利他,護持正法。

  2016年秋冬之際,鳳凰佛教觀察家欄目陸續發表了周貴華教授〈深度解讀: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的特質〉、蔣勁松教授〈一場延續了60年的爭論:太虛大師評議《印度之佛教》〉等文章,文章對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解讀。臺灣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主任昭慧法師是印順導師得意門生,盡得印順法師真傳,為更好的推動印順佛學思想研究,昭慧法師特別撰文,闡述主張,表達觀點。全文如下:

 

「批印」狂潮:內鬥內行,外鬥外行

  近數月來,一波波「批印」狂潮,鎖定印順導師(以下簡稱「印公」)學說思想,展開群毆式集體「清算」。其中種種以假亂真、羅織成罪的謬論,業已有教界、學界人士予以逐一回應,筆者則將此一批印風潮,定調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對它們的評價不高:

  印公心繫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的艱困處境,迎頭奮戰來自各方攻訐佛教的言論。批印人士如今坐享前輩迎戰後的安定成果,不知感恩,反倒以粗言鄙辭、羅織成罪的鬥爭手法,對捍衛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印順導師橫加羞辱。這就好似岳武穆率軍在前方捍衛江山,卻得面對慘烈內鬥的十二道金牌。試問,打倒印公之後,面對南傳佛教的大乘非佛說、婆羅門教、日本學者、新儒學者及外來宗教的淩厲攻勢,他們又能作何回應?1

誰在割裂中國佛教:為淵驅魚,還是海納百川?

  部分批印人士,竟然給印公穿上「去中國化」小鞋,戴上「台獨」小帽。而且「項莊舞劍,志在沛公」,明面上批印公,其暗箭已筆直射向臺灣的「人間佛教」諸教團。請問批印諸位,是把臺灣佛教當作「兄弟」、「朋友」、「統戰物件」,還是「必欲除之而後快的敵人」?

  稍微理解臺灣政教生態者無不知悉:印公大隱於市,著書立說,壓根兒不知「台獨」為何物,他老人家只是一心繫念「中國佛教」。至於臺灣的「人間佛教」諸大教團,則更是將「中國佛教」視為文化母體,往往因此而被部分台獨人士敵視、醜化。因此,批印諸君究竟怎麼看待印公思想,以及臺灣的「人間佛教」諸大教團?是要「為淵驅魚」——尊太虛而定於一尊,貶印順而磨刀霍霍,並且蓄意區隔「中國」與「臺灣」的人間佛教?還是要「海納百川」——把臺灣佛教的總體成就,通通視作漢傳佛教的一部分?

「神聖」與「世俗」:邏輯混亂的批印論調

  批印人士高推「神聖性」,鄙薄臺灣「人間佛教」諸教團「辦大學、辦慈善、辦教育文化」,視此諸舉為「世俗化」或「庸俗化」。

  然則「神聖、世俗」的二分法,本是西方宗教的思維模式,用在佛教大有問題。佛教一向是「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強調「即世俗而證入勝義」。

  批印人士務請慎思如下三點:

  其一,推尊太虛大師和「法界圓覺宗」,卻又劍指宗本於此的臺灣「人間佛教」諸大教團,豈非搬磚砸腳,自我顛覆?!

  批印人士將臺灣「人間佛教」諸大教團「辦大學、辦慈善、辦教育文化」的業績,定調為「世俗化」、「庸俗化」,並歸咎于印公思想。

  可是他們有所不知,或者明知而曲為之說,其實這些「人間佛教」大教團,並未推尊印公所提倡的「緣起性空」論,反倒悉數宗本太虛大師所推尊的「法界圓覺宗」。如標舉「太虛大師思想傳承」的佛光系統,如標舉「弘揚漢傳佛教」與「中華禪」的法鼓系統。即使是慈濟開山證嚴法師,依印公以披剃,傳承其「為佛教、為眾生」之大乘精神,在思想層面依然與佛光、法鼓一樣,銷歸「真常唯心」。

  這些「人間佛教」大教團「辦大學、辦慈善、辦教育文化」,倘若果真是「世俗化」、「庸俗化」的表現,試問,這豈不是反倒證成了——「法界圓覺宗」確實會導致「世俗化」與「庸俗化」?倘若批印人士辯稱:法界圓覺宗「不必然」會導致「世俗化」與「庸俗化」,試問:印公從佛陀、龍樹一脈相承的緣起性空論,又何以「必然」會導致「世俗化」與「庸俗化」?——在事實面向如何舉證?在邏輯面向如何證成?

  批印者尊太虛而定於一尊,貶印順而磨刀霍霍,企圖將印公批垮鬥臭,將「中國佛教傳統主流」定調為「法界圓覺宗」,但沒想到事與願違,印公思想毫髮無傷,反倒是被定調為「中國佛教傳統主流」的「法界圓覺宗」,成了這場瘋狂鬥爭的重災區,被批印人士飛磚狠砸,揮棒猛打,搞得鼻青臉腫,手足俱斷!

  其二,審時度勢,居安思危:大量資金流入佛教,如何妥善導引?

  再從佛教於社會之「功能」以觀,任何宗教在經濟面向,本不必然「供需平衡」。筆者請問諸位批印人士,面對那些「供過於求」的大量信施,是要怎麼個處置法?拿來不斷建築金碧輝煌的豪華殿堂,是否會引來普羅大眾的側目與譏嫌?拿來供應僧尼以錦衣玉食,是否會引來社會人士的輕藐與拒斥?一股腦兒儲寄銀行,購買基金,是否會引來土豪劣紳的覬覦與剝削?「三武一宗」之殷鑒匪遙,在佛教史上,一旦社會總體的經濟力衰退,那些金碧輝煌的豪華殿堂,往往受到無情摧擊;那些錦衣玉食的僧尼,更將淪為「人民公敵」。真正愛護「中國佛教傳統主流」者,請務必審時度勢,居安思危!這些在諸位眼中或許非關「神聖」,但它在「世俗」社會裡,絕對是暗伏殺機,形勢凶險的!

  因此,倘若「供大於需」,大量資金流入佛教,那麼,妥善導引它「十方來,十方去」以「辦大學、辦慈善、辦教育文化」,恰恰是最能提升社會聲望與公信力的好去處。臺灣「人間佛教」正是作了最好的時代見證:它們「辦大學、辦慈善、辦教育文化」的量變作略,業已產生了「讓僧尼地位與佛教公信力大幅攀升」的質變效果。

  其三,是高推聖境,還是裝神弄鬼?

  批印人士高舉「神聖性」之大纛,然而最令筆者百思不得其解者,正在於此。有道是「畫鬼最易」(《韓非子》「外儲說」),因為一般人看不到鬼的模樣。因此我們先得請教批印人士,閣下心目中的「神聖」,到底是什麼個樣貌?是依西方宗教的標準嗎?閣下當然會說,不是的,是依佛教標準。

  那麼請教批印人士:

  依佛教標準,集體對印公進行跡近「鞭屍」的鬥爭,這算不算「神聖性」的表現?

  參與「鞭屍」的兩位臺灣比丘中的某一位,對外偽稱自己是印公「學生」,其實從未向印公習學佛法,卻裝出「大義滅親」的樣貌,與人共同糾鬥印公,這算不算「神聖性」的表現?

  參與「鞭屍」的兩位臺灣比丘中的另一位,極盡所能以鄙視女性,竭力鞏固「男性沙文主義」,這算不算「神聖性」的表現?

  倘若侈言「神聖」的批印諸君,如此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表現不出個「神聖性」的樣貌,那麼,中國佛教豈不成了閣下等「製造『神聖』膏藥」之實驗室裡的小白鼠?

  也許諸君會說:「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篇」)好吧!姑置批印人士的「人品」不論,請問:批印人士「言論」的信度與效度又復如何?批印人士言必稱「神聖」,此「神聖」之為物,究竟長成個什麼樣貌?是解脫道的四雙八輩?還是一大乘的登地菩薩?

  但是問題來了,「中國佛教傳統主流」的修行人,可以公然聲稱自己「證果、登地」了嗎?!這顯然已違犯了「不得說過人法」的佛戒。

  然則如何分析其是否「神聖」,顯然不能從「證果、登地」的果位來作檢核,而只能從「三學增上、六度齊修」的因地來作推斷。

  那麼問題又來了!臺灣的「人間佛教」教團,哪一個不是在「三學增上、六度齊修」?要知道:除了佈施、持戒、忍辱與大精進之普賢行,佛光山與法鼓山,向來是「禪講不絕」的,慈濟更是要求全球慈濟人無分僧信,於每日清晨同步做課誦、聽開示,而名之為「熏法香」,並且將經藏、懺本一部一部取來,作深入淺出的講解,帶著市井小民一同進行「經藏演繹」。

  凡此讀誦受持、禪觀日課,倘若都不足以架接「神聖性」的橋樑,而必須另闢蹊徑,那麼,筆者也只能說,批印人士顯然已經「超佛」、「越祖」,不是在「描聖」,而是在「畫鬼」,所謂高推聖境,不過是裝神弄鬼罷了。

結語:與批印人士互勉之2

  自古以來,異議並不可怕,無論異議是來自教內還是教外,它們往往可以激蕩出更豐富的學問文章。真正可怕的是「掩耳盜鈴」的阿Q心態,以及「視異議如寇讎」,必欲除之而後快的跋扈心態。謹以筆者在〈千山競秀、萬壑爭幽——人間佛教的菩薩身手〉一文中的結語,拿來與教界暨學界師友相互期勉:

  (人間)佛教的多元思想與多樣風格,在「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共同宗旨下,不但不是「負債」,反而是一項可貴的「資產」,它們千山競秀,萬壑爭幽,相互激蕩,但也相互助成,呈現出的是總體佛法的莊嚴性!

 

 

注1、編者對引文略有改動。詳參作者〈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批印」風潮〉,《弘誓》雙月刊第145期「專題引言」。
注2、本段引自拙文〈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批印」風潮〉,《弘誓》雙月刊第145期「專題引言」。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