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倫理與世界責任

古倫神父、昭慧法師

昭慧法師

  因緣之聚散、離合,導致現象之生滅、成毀。乍看之下,這套自然律,似乎並不能告訴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似乎不能告訴我們,在不可得兼的情況之下,應該孰先孰後。亦即:「緣起」之為自然界的運行規律,似乎依然無法立即依此以推論出道德原理。

  其實不然。「護生」,正是緣起法則下的道德總綱,其理據直接訴諸經驗檢證——生命的共同欲求。因為,既然生命有其「離苦得樂」、「好生畏死」的共同欲求,那麼對應於這種生命的共通特質——緣起的自然律,其倫理上的「應然」之道,也就呼之欲出了。而「護生」,就是在緣起法則的運轉下,作為具足道德覺知力的人類,所應遵循的道德法則。

  為什麼呢?原來,因為不能體悟緣起——「無明」,及由此而「趨樂避苦」、「好生畏死」的情感與意志,使得我們煩惱叢生,且時常為此而產生不善的意念、言語與行為。若順著這些負面的生命欲求來發展,會帶來自己生命與其他生命的無窮痛苦。而且這煩惱、行為、果報的層層相生,是循環不已、流轉無窮的。這種生命現況,並不符合生命「離苦得樂」的欲求。

  進一步來說,在認知方面,昧於「緣起」法則的眾生,無法體悟到:因緣生滅的現象之中,無有常恆不變、獨立自存、真實不虛且可自由主宰之「我」可得;反而本能地依相對穩定的身心,而錯覺有一「自我」,並以此「自我」為中心而估量一切,從而產生無可避免的認知錯亂。此一根深蒂固的認知錯亂,名為「無明」。

  在情感方面,昧於「緣起」法則的眾生,對於自身的處境,必然因自我中心的「無明」,而產生對自我的強大關切之情,是為「我愛」。

  由無明與我愛發為意欲,於是產生了強大而本能的生命意志,以及得遂生命欲求的種種執著(是為「取」),或心念、言行(是為「業」)。如此,昧於「緣起」的眾生,知、情、意三方面都圍繞著「自我」而轉,於是產生了一種內聚力,使生命本能地牢牢執取「自我」,聚集任何對「自我」有益的質素,排除任何對「自我」有害的因緣。

  強大的無明與我愛,使得眾生總是下意識地抓住一個模糊的中心,不斷地從這蒙昧的中心,產生自我意識的漩渦,將具體事物內聚性地捲入意識漩渦之中,名之為「我所」(我所屬或我所有的一切),來作為「我」的表現或「我」的擴大。源自「我愛」所擴展的「我所」之愛,乍看之下亦能產生「利他」之行,其實還是源自「利己」心理的輻射。

  既然利己心態在眾生界,已屬牢不可破的本能,那麼,人們在倫理行為中,會理所當然地尋求「自保」,或是擴大地追求自己或「我所」的利益,這也是人情之常。

  問題是,這種頑強而本能的無明與我愛,可以進一步發展成為傷己、傷人的雙面利刃。

古倫神父

  有任何方法可以從這種負面情況中走出來嗎?

昭慧法師

  生命實況依於無明與我愛而自傷傷人,看似無可救藥,佛陀卻因勢利導,順應生命的欲求,而告訴吾人「滅苦」之道——消極方面避免傷己傷人,積極方面讓自己與他人的生命,都獲得快樂與舒適,是為「護生」。

  總之,「自然律」與「自然道德律」的佛法觀點,即是由現象之「緣起」法則與「我愛」之有情通性,推論出「護生」心行之合理性與必然性。亦即:依經驗檢證與理性分析,可歸納出「緣起」與「我愛」的自然律;復依經驗檢證與理性分析,可歸納出依「緣起」而「護生」之自然道德律。

  「護生」,乍看之下似乎是純粹的「利他」,然而在「緣起」法則的運轉下,獨立自存的「自己」或「他人」都是幻象。這相對穩定的身心組合,姑且名之為「自己」與「他人」,但在「利他」的運作過程中,往往恰恰達到了「利己」的效益。

  然而為了順應生命強烈利己的本能,佛陀還是先教授以「如何利己」的「應然」之道——布施、持戒,由此而巧妙地連結了利己與利他的橋樑。

  一、在利己方面,持戒使自己的言行有所節制,而獲致當前與未來生命自在安穩的快樂與幸福。布施使自己在分享資源的同時,感染眾生的喜樂之情,並且招感未來的快樂與幸福。

  二、在利他方面,由於「我愛」本能在生命界中普同存在,而生命又與諸因緣相依互存,因此生命的身心發展,或多或少有其溝通渠道,在情感上即發展為「覺知他者苦樂」的「自通之法」(推己及人、同情共感),此即是利他德行的「實然」基礎。依此利他實相以建構的「應然」之道就是:人應在消極方面, 力求節制自己(持戒),以免傷害他者之我愛;在積極方面,應分享資源(布施),以讓他者也能獲得自我之滿足。

  對於一個少分、多分或全分體悟緣起的人而言,無論他在名義上是不是「佛教徒」,或多或少都會對相依共存的眾生,產生一種直覺性的同情共感。聖者也是在這樣的情感基礎上,透過緣起深觀而超越自我,從而將「利他」視作自己責無旁貸的「義務」,而不會自矜為一樁「美德」。

古倫神父

  佛教中所提的,對所有受造物的同情共感,這對於我們基督徒來說也是一種挑戰。《聖經》裡將此種情操稱之為「仁慈」。耶穌在路加福音書中說:「你們要仁慈,正像你們的天父是仁慈的。」(路加福音六章36節)

  耶穌說,具有同情心的人,才能真正瞭解上帝,也才能參與在上帝裡面。他是完全被上帝的靈所穿透的。並且,耶穌也認為,施捨不應該被當成一種美德,想要藉此獲得外界的肯定或當成個人的成就,而是應該「為善不欲人知」,因為這是出於誠心而做的。就此而言,這與佛陀的觀點是一樣的。

  此外,佛教「護生」的觀點我也很同意。非洲之父史懷哲,他也是新教的牧師,就是把「保護生命」當成他神學的中心價值。可惜,有時候我們基督徒是用比較侵略性的角度,來實踐創世記的第一個創造記述:「要生養眾多,使你們的後代遍滿世界,控制大地。我要你們管理魚類、鳥類,和所有的動物。」(創世記一章28節)

  但是,我們卻經常忽略在第二段的創世記述中,上帝對人類的要求:「主上帝把那人安置在伊甸園,叫他耕種,看守園子。」(創世記二章15節)在這段經文中,上帝要求人類照護、保護和看顧地球。

  顯然,第二段的創世記述是比較符合佛教的「護生」觀點。從「護生」觀點所衍生出來的倫理,在佛教或基督宗教中都可以導引出類似的價值原則。

昭慧法師

  您剛剛提到的倫理觀點,可以如何運用到「打造」與「影響」世界呢?

古倫神父

  基督宗教不是一個只注重靈修的信仰,而是一條關注世界樣貌與世界關係的實踐道路。耶穌也差遣他的門徒進入世界,讓他們以他的靈來改變世界,把光帶到世界,成為地上的鹽,藉此更新、活絡這個社會。從耶穌門徒身上要使整個社會獲益。

  耶穌的教導都具有倫理的面向。在馬太福音中,最重要的倫理面向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好,以及人與受造物之間的和好。

  而路加福音強調的倫理面向就是正確管理錢財,並且與人分享自己的財富。耶穌同時也是智慧的導師,他指示我們如何邁向豐盛生命的道路,以及我們如何在世上生活的道路。

  我們可以把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教導的「八福」與佛陀的「八正道」類比。這兩者都涉及一個美好、豐盛的生命。但是,對基督宗教而言,很重要的是,我們不是讓這個世界繼續維持現狀,而是應該用耶穌的靈來形塑、打造這個世界,讓世界秩序得以維繫,讓人與人之間彼此團結。我們對這個世界,以及世界的未來都負有責任。

昭慧法師

  以基督宗教來說,它的倫理學是與神觀連結在一起的,這是一個很清晰的脈絡。而佛教倫理並不源自於神觀,但還是有其系統性的倫理學與價值觀。

古倫神父

  當然,基督宗教的倫理最後還是奠基於對上帝的信仰,但其中還是包含了許多世界上的各類智慧。除了如何正確地與上帝建立關係外,也重視如何正確地對待人的本質,後者與世界各民族的智慧具有共通之處。

昭慧法師

  我曾經看過有些基督宗教倫理學家認為:有神觀才可能有愛。如果一個人不相信上帝,就不可能有道德。

古倫神父

  不能夠這樣說。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觀點來觀察上帝與愛以及上帝與倫理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在內心感受到愛,即使他之前沒有想到上帝或神,並且依照內心的愛來行動,那麼,他也會經驗到上帝。因為,使徒約翰已經告訴我們:「那有了愛在他的生命裡的人就是有上帝的生命,而上帝在他的生命裡。」(約翰一書四章16節)這也適用於倫理的層面。能夠循著內在人性法則行事的人,也能夠理解上帝創造這個世界時所定下的創造法則。

  哲學家們是從人的本質來發展出倫理研究。神學家則先思考上帝,才來看倫理。然而,不管是神學家或哲學家,最後的結論都一樣:我們所關心的就是,一種在所有文化和宗教都可以找到的倫理。

昭慧法師

  就佛教而言,它的倫理學依然有著「愛」的核心價值,但是為了避免與自我之愛混淆,一般都用「慈悲」或是「護生」這樣的詞彙,很少直呼為「愛」。

  這份「愛」或「慈悲」的能量,依佛法而言,當然不是承受神恩,而是依於「緣起」法則。「緣起」法則不僅是一種「實然」法則,它也指引了一條「應然」之路。

  首先,每個生命都十分熱愛自己,而「緣起」法則意味著萬事萬物的相互依存,生命也是如此。任一生命都是一種網絡中的存有,亦即在因緣條件的複雜網絡中生起、壯大、衰朽、死亡,因此生命不可能恆常、獨立地存有。

  既然如此,在倫理認知上,人就不能只愛自己,而必須對他所會遇的其他生命懷著感恩心,兼顧其他生命的幸福快樂。因為,其他生命也與我相同,深深地愛著自己,怕死、怕痛,期待存活、尋求快樂。

  而在倫理感情上,人對其他生命,也會產生一種本能的感通能力,亦即,對其他生命的處境感同身受(「自通之法」)。因為依於「緣起」法則,人從來就不可能是自外於其他生命的絕緣體。生命與生命間的九孔七竅、言語乃至表情,都是各種相互間的溝通渠道。以此而可由「緣起」的實然法則,建構起了「護生」的應然信念。

  對於一位智者來說,當他能深觀緣起時,他就能知道「自我」的虛幻,就不應該再抓緊自己,這時他反倒能享受空靈、寧靜、自在、解脫的喜樂。不可否認的是,在深層的禪修中,連呼吸都可以停止,身體會變得非常輕盈,甚至連身體的感覺都消失了,心也會處在一種清涼喜樂的狀態,這是非常舒服的。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一個禪者老是喜歡處在那樣的狀態,這同樣也是一種我執。當他只是耽溺在禪定的輕安喜樂之中,而無法運用這深厚的定力來觀照實相、體會緣起時,他將只會離群索居,不喜歡與人接觸。這會造成雙重危機:一個是對於世界的冷漠,一個是自己能力的萎縮。

古倫神父

  是的。在基督宗教裡也有一種「養生式靈修」。有些成天只想著過自己敬虔的靈修生活的「虔誠」信徒,從他們身上,無法散發出影響社會的力量。他們只會自戀地想著自己的事,這種人的靈修是屬於自戀式靈修。

  今天,這樣的人愈來愈多,有些保守的基督徒,他們只關心宗教儀式,或者有些精神陶醉的靈修方式,讓每個人陶醉在美好的感覺裡,透過一些煽情的靈修詩歌,激發人們進入飄飄欲仙的迷醉境界,但他們實際的生命卻絲毫沒有轉變。

昭慧法師

  與人的相處之道,乃至生活中很多的知識技能,都是在時常操作的過程中,才會漸進純熟。因此,倘若一個人成天耽溺在禪修的輕安喜樂之中,而不是將禪定力道運用在智慧的開發,那麼長久下來,他可能連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會逐漸生疏了。這時,與人溝通就變得更為吃力。

  所以,禪定成就,並不代表一切作業都已獲致成就。不會因此增加電腦打字的速度,不會因此倏然懂得烹飪、縫衣、開車、駕飛機,所有這些知識技能,依然要在訓練與不斷操作的過程中培養起來。

  所以佛陀要我們將禪定視為修道的基礎訓練,而不能把它當成是唯一目標。例如:無論是觀照自己的身心、觀照眾生或是佛陀的身心,倘若禪定成就,眼前呈現一片光明,那麼光明相依然只是觀照實相的基礎。如果你喜歡光明相現前時,所帶來的身心輕安的覺受,那麼你將只是在基礎功中迷失了開發智慧的目標。這時,應該要把這種光明相所帶來的洞察力,拿來專注地觀照身心、觀照世界,乃至觀照與人群互動時的起心動念,那時你才有能力觀察到實相,也才能在倫理上作出精準的抉擇,而不會受限於人事物的表象、自己的私欲或是世間積非成是的慣例與觀念。

  用這個清晰而「無我」的洞察力,來與世界和他人互動之時,你才有可能對周遭的生命,擴散無量的慈悲;在看清楚事實真相之後,你也才能在所能見聞覺知的因緣之中,確認自己能夠做到相對最好的效果。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對事事物物,都有這麼精準的洞察力,所以有時候佛陀會先告訴我們一些言行舉止的標準答案,要我們依此標準而學習,逐漸內化成為我們的道德習慣, 這就是倫理( 將倫理規範加以條文化, 即是戒律)。

古倫神父

  您可以舉出具體的例子嗎?

昭慧法師

  我舉兩個實例:佛陀為在家信徒直接制訂必須遵守的五戒─不可殺生,不可偷盜,不可邪淫(與非配偶的人產生性關係),不可妄語,不可飲酒(以免酒後亂性而產生行為上的過惡)。又如:佛陀告訴在家信徒,你可以將財富分成四份:一份拿來養家活口,一份儲蓄,一份投資,一份佈施。

  但是在這個標準答案中,仍然需要有洞察因緣的智慧,你才會知道:依你目前的年收入,這四份的哪一份應該要比較多,哪一份的比例應該少一點?例如,富豪可能只須將其財富的千萬分之一,作為養家活口之用,其他大部分都拿來轉投資與佈施。但是一般民眾只能將大部分收入拿來養家活口,少部分才用到儲蓄與布施;即使是能作少量投資(例如購買股票),進出股市也要小心謹慎,以免慘遭套牢而血本無歸。

古倫神父

  基督宗教的倫理一方面是從與哲學倫理對話而發展出來的,另一方面則是依據《聖經》。

  耶穌自己就是代表一種倫理準則。「登山寶訓」就是基督宗教倫理的基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愛敵人」。此外,「登山寶訓」同時也是邁向豐盛人生之路。「登山寶訓」是以「八福」開始,可以與佛陀的「八正道」相較。

  有些解經學家推測,在耶穌的時代,猶太與佛教的靈修之間就有一些連結了。

昭慧法師

  「五戒」是佛陀所制訂的標準規格,「八正道」也是如此,那是可以正確開發解脫智慧的八項正確途徑。這八項途徑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所謂正見與正思維,就是指導正思想、觀念方面的顛倒,其他六項則是導正生活與心理層面的顛倒。

  「八正道」可以讓我們從輪迴中徹底解脫,讓我們可以達到涅槃。

古倫神父

  我很欽佩您身為佛教的比丘尼,也將世界責任與默想靈修連結在一起。對我們基督徒來說,上帝早已在創世記中將世界責任委託我們了。上帝把人類放置在世界中,要我們以正確的方式來管理世界。

  耶穌把這個責任聚焦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同時也更加強調其重要性。

  我想請教您,佛教的靈修是如何看待「世界責任」這個議題呢?

昭慧法師

  佛教對於世界責任的觀點,仍然必須先從「緣起」來看。「緣起」法則究竟啟發我們什麼樣的「世界責任」?在此姑且就著佛教修行的基本功夫——戒、定、慧三學談起。

  1. 戒學:培養良好的生活秩序與道德習慣,好讓生命趨向光明與喜樂,遠離痛苦與罪惡。

  2. 定學:培養強大的專注力,以增強生命的韌性與耐力,有效地承擔責任,完成工作。

  3. 慧學:培養清明的思辨與覺知能力,洞察身心、自他與周遭環境的真實樣貌,以便作出至善、至美的價值判斷,以及正確的倫理行為,並契入寧靜、喜樂、清涼、自在的解脫境地。

  理解了這三學的內容之後,你會立即察覺:修行絕非離群索居乃至漠視世界與他人的個人主義,而是用無私、純淨之心來「承擔社會責任」。這不但不會妨礙修行,反而是個人的修行效力在世間的具體展現。

  清明的思辨與覺知,可以讓人洞察,自己與外在世界,有著錯綜複雜的連結,讓生命得以滋潤長養。因此,即使為了自己的幸福快樂,都有責任讓自己與萬物眾生的連結,產生積極美善的效果。倘若是為了報答他們,就更應該如此。

  在佛家而言,修行的極致是消解「我執」,倘若能消解我執,就不會將自己與自己以外的人事物,視為各自獨立而毫無關聯的實體,不會對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漠不關心。反之,消解我執可以讓人在緣起法則中,洞察「生命共同體」相互依存的實相,進而產生疼惜眾生的清淨感情與公正無私的態度,以開闊的胸襟來承擔社會責任。

古倫神父

  那麼,佛教的靈修與世界責任又有何關聯呢?

昭慧法師

  這可以分成三方面來看:

  • 用無私、純淨之心來「承擔社會責任」,不但不會妨礙靈修,反而還是個人靈修效力在世間的具體展現。

  • 清明的思辨與覺知可以讓人洞察:自己與外在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結,與親人、師長、朋友、各行各業的人乃至萬物眾生的連結,讓生命得以滋潤、長養。因此即使為了自己的幸福快樂,都有責任讓自己與萬物眾生的各種連結,產生積極、美善的效果。倘若是為了報答他們,就更應該如此

  • 靈修之極致成就,即是消解我執。因此倘能消解我執,就不會將自己與自己以外的人事物,視作各自獨立的實體,而對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漠不關心。反之,消解我執可以讓人洞察「生命共同體」的實相,從而產生疼惜眾生的深厚感情,以及公正無私的態度,以開闊的胸襟,承擔起社會責任。

古倫神父

  我實在非常贊同您的看法。我想要用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中的倫理要求來回應您的觀點。對於馬太來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與所有人和好,以及用仁慈與憐憫待人。放下「自我」(但不是除去自我),在馬太福音的意義就是,我們能夠感受到與所有人連結,也不把任何人當成敵人。基本的理由就是:「天父使太陽照好人,同樣也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馬太福音五章45節)所以,我們也應該感受到與眾人的連結,因為我們都是上帝所關照疼愛的人。

  您路加福音則強調另一點。對路加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與他人分享財物」。「放下自我」就是要我們將上帝領受的賞賜與其他人分享。路加福音把「與他人連結」或「關心他人」,表達在與他人分享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財物上。財富本身隱藏著一種危險,就是我們的「自我中心」會緊抓著它不放。所以,與他人分享財物就是一種可以「放下自我」的方法。

  但是,不管是佛教或基督宗教,我們的倫理價值最後都有一個穩固的基礎。因為我們心中感覺到與其他受造物緊密相連,所以我們會專注地彼此相待,並且為那些弱勢者付出。

                                                                                                                                                                      ——原載於《你信什麼?》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