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參學「瑜伽師地論第三期課程」後感

陳玉嫦(香港佛教中觀學舍會友)

  我年過半百才開始研究佛學,但學佛的經歷卻很殊勝,因為我的佛學老師黃家樹居士,以及皈依師父昭慧法師,都是說法之師,他們十分注重經教的詮釋。黃老師是香港佛教中觀學舍會長,致力弘揚大乘中觀學說,在他教導之下,我由原始佛教阿含經開始,到心經、金剛經、般若經等,循序漸進地修習中觀法門。昭慧法師是台灣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主管,她精通各派思想,而對印順導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最為推崇,因此她除了在玄奘大學工作之外,還於弘誓學院弘揚佛法,對象包括老年、中年、青少年及兒童;更以忘我為他的精神,積極參與護教、社運及動物保護等工作。

  自從2012年皈依之後,我便計劃到弘誓學院參學,感受一下學院的學習氣氛。2013年因緣具足,我決定暑假到弘誓學院參加我最想修學的「禪七課程」,後來發現昭慧法師的「瑜伽師地論二期課程」也在暑假舉行,便毅然報讀了兩個課程。

  可是十分慚愧,瑜伽師地論課程完結之後,我對本論只能有一概括了解,為什麼呢?因為之前預備功夫不足,而且我有很多學習障礙。首先,國語並不是我的第一語言,在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交中,我都習慣用廣東話,也未曾修學國語,只是80年代喜歡聽國語歌曲,才積下一點資糧,故此上課時即使我集中精神,也只能理解六、七成而已。

  其次,是初次接觸唯識學,對於基本名相未能充分掌握,例如「心、意、識」的定義,都不完全清楚,所以對意地部分根本無法理解,而聲聞地部分亦只能略知其義。

  第三,由於我沒有參加第一期課程,之前的內容完全空白,不能前後呼應。 以上三點都是我的學習障礙,正因如此,課程完結之後,雖然得到很多鼓勵,我卻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再來參加第三期課程。為此我曾電郵昭慧法師及耀行法師,多謝她們的教導,並提到我計劃重溫《阿含經》,再自修唯識學,才會修習《瑜伽師地論》,其實我最想表達的是,如果我覺得程度不夠,來年的課程未必有勇氣參加呢!

  但事情的發展卻令我調整自己心態,決心再參加「《瑜伽師地論》第三期課程」。事緣2013年10月有緣參加於深圳舉行的「宗風論壇」,當時昭慧法師及耀行法師均有出席,昭慧法師將其發表的論文傳給我,我仔細閱讀之後,有很大的感應。文章一開始就這樣形容本論:《瑜伽師地論》的內容等於「全體佛法」,因此它不僅是瑜伽行派的根本論,而且是一部內容豐富且次第完整的「佛法的百科全書」。當下自省作為佛弟子,實在應該了解「全體佛法」的內容,突然間內心產生一股推動力,便發願要學習本論主結構的「本地分」,合共五十卷。然後,我再三思維,「明師」難求,昭慧法師能將如此複雜的經論,用精闢的語言文字給學員分析,實在不容錯過,所以我便下定決心,先放下唯識學,集中精力為2014年「《瑜伽師地論》第三期課程」作準備。

  佛教修行主要靠自力,雖然昭慧師父是我的增上緣,引導我認識本論,但每年九天課程,如果不想辦法解決2013年所遇到的學習障礙,得益必然有限,為了增加日後上課的效益,我決定從方法及工具二方面下手:

  1.  首先,為了解決語言上的障礙,我在港其間每天都抽點時間看昭慧法師的阿含經講座DVD,除了重溫該經要義之外,還可以透過講座內容,熟習昭慧法師的國語發音及其論義。

  2.  其次,為了清楚唯識學的基本名相,我於離港其間,總是帶著印順導師的《大乘廣五蘊論講記》,隨時閱讀,打好基礎。

  3.  為了補回第一期課程的缺失,我從網上下載了,清朝韓清淨居士《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內容包括了解釋《瑜伽師地論》的《披尋記》,及疏解《瑜伽師地論》的《科句》;自行修學卷一至卷三,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總算對之前缺失的內容,有一點認識。

  4.  最後,臨出發前,將2013年的課程內容複習一次。特別是昭慧師父傳給我的論文「如理思惟」。

  果然,因有課前準備,今期上課時,吸收能力明顯比上期好,雖然不能說完全明白,但重點在於我已經克服心理上的障礙,有信心依靠適當的方法及工具,日後可以回家後自行繼續修習。

  《中論》有云:「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自從皈依開始,我就覺得昭慧法師是我的增上緣,每次與她相遇,都會增加我對學佛的信心及能力,實在感恩她的教導,更高興能與她結此法緣。最後,我還要感謝同修張國智,他的支持及鼓勵,亦是我學佛的助緣。

  ──2014年8月5日於香港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