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如理思惟五則

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染淨心、善惡行與苦樂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一般人認定的佛教之因果報應觀,這和《易經》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可說是一致的。此「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文句在佛典中時可得見, 在《阿含經》亦明確表示持戒行善者當可生善趣, 反之不然。

  但可注意的是,阿含經教中,亦有「善有樂報,惡有苦報」之說, 這似意味著善報是一種樂報,而惡報是苦報──善惡報應和苦樂報應之間似沒有明顯的區別。在《增壹阿含經》、《法句經》中也說:「心為法本」,心之念惡、念善,透過行為即有受苦、受樂之別, 以苦、樂來表達善、惡果報之概念。

  善惡對比於苦樂較為抽象、複雜的多,善惡難以客觀界說,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認定和判斷,如G. E. Moore所說「善」是不可定義的。如此,佛教從苦樂經驗的實證概念,來取代或形容善惡報應,更貼近於一般人的直覺,使人容易領會得到。

  除了善惡、苦樂外,也當把染淨此組詞彙帶入,而較為完整。如窺基補充前述《阿含經》、《法句經》之看法,認為以淨心行善將得樂報,相對的染心造惡將受苦報,而可如下所示:

  淨心──善行──樂報

  染心──惡行──苦報

  將染淨、善惡、苦樂之整體一起含括思考,或許才能較完整顯示出佛教的因果業報說。

永恆懷念

  今天課堂上介紹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讀到大乘佛法興起的推動力,是「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這樣的懷念是通過情感的,如此就有想像的成分,而且離佛陀的時代越遠,想像也越多;換言之,大乘佛法可說是理想投射後的信仰產物。

  把「大乘佛法」視為是想像而來,如果直白的說,似可說是某種形式的「虛構」;雖然這樣的「虛構」是部份而未必是全面性的,但第一次聽到此觀點,仍是感到有些訝異。然而幾多思量後,在理智上我不能不認同這樣說法的正確性,即便在情感上有接受的困難。

  我曾在一篇論文提到:印順法師認定大乘佛法興起是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可知他並不完全從史料遺跡來論述或推斷大乘起源,而是就一原理、原則總括而論;即大乘興起與佛弟子的信仰心理密切相關,致使佛法從理性、實證的義理與修行風格,進展到重感性、重玄想的傾向,不斷擴大情感崇仰面向,進而推動大乘佛教的開展。

  如此,印順法師以「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來說明大乘興起的主要動力,此觀點可說是更高一層次的推斷,乃是哲學或宗教哲學之後設(meta)推斷,作為立論的著眼處;而學界似忽略此一向度,印順法師卻強調這面向的重要。

  事實上,非但大乘佛法是佛弟子(在情感上)對佛陀的永恆懷念而發展出來,諸多宗教的形成亦然;例如媽祖信仰興起之動力,也可說是群眾對林默娘永恆的追思、懷念,一樣涉及到人性複雜心理面向的作用。

  事實上,非但大乘佛法是佛弟子(在情感上)對佛陀的永恆懷念而發展出來,諸多宗教的形成亦然;例如媽祖信仰興起之動力,也可說是群眾對林默娘永恆的追思、懷念,一樣涉及到人性複雜心理面向的作用。

  此外,儒家孔孟、道家老莊,也從哲學思想走向宗教信仰,而有儒教、道教的產生。包括耶穌原是一歷史人物,但他在世時的偉大事蹟,逝世後引起世人無限思慕,亦透過懷念生起種種想像(乃至於渲染),集體建構成一特定宗教信仰。

  原始佛法以「滅苦」為核心關懷,「苦」是一種確切的身心體驗,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或想像;既要超越痛苦,即要回歸身心(五蘊)觀照,這和宗教未必有直接關係。但進入到大乘佛法,可說是走向「宗教化」的運動,此時不再只是「自力」,而更強調「他力」,可知(大乘)佛教和多數宗教發展歷程是很接近的。

  如此,大乘佛法興起是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雖然有違虔信者的信仰直覺,但應是理智上站得住腳的一個宣稱。

戒定慧與儒道佛

  佛教以「戒定慧」為「三無漏學」,乃走向(無漏)解脫所必須的;此「三無漏學」又被稱作「三增上學」,顧名思義這三者能使人增益向上。不論「無漏」或「增上」,都代表此三學在佛法的關鍵地位,被視為是佛教修行的總綱領,如南傳《清淨道論》之主體即以戒定慧鋪展開來。

  儒道佛代表中國文化的三大骨幹,雖然我以佛教為依歸,卻同樣喜好儒道的哲學思想,不時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養分。對我而言,儒道佛三教似可分別對應到戒定慧三學的架構。

  儒家以「成德之教」為關注,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倫常關係,講求內在涵養及道德實踐,這相應於戒學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基本精神。

  道家說「致虛守靜」、「坐忘心齋」,乃至從丹道發展出各種精神修煉的方法,追求內心的虛靜澄明與身心平衡,淡化物質暨俗世欲望,這亦也如定學要實現的清淨、離欲的境界。

  佛教以解脫為目標,其中般若智慧為破迷啟悟的關鍵,唯依智慧教導才能實現真正的解脫,故佛法自身即以三學中的慧學為特色所在,戒學和定學都是世間共法(通於外道異學)。

  當然,此處以儒道佛三教分別對應到戒定慧三學,都只是初步、粗略說法,因為儒道兩家亦有不同(於佛教)面向的智慧展現,佛教本身也談道德和禪定,所以這樣的定位只是概略而論,就我個人而言可以是如此,也或許可為三教比較提供一個可能的思索向度。

佛法的四個核心

  佛教歷史源遠流長,佛法思想體系龐大,但總攝起來不外四個核心概念,分別為「緣」、「空」、「識」、「心」。

  「緣起」是佛教思想的最根本,表示一切的生滅有無都是「因此故彼」的條件關係。而萬事萬物既是即緣而起、即緣即起,就沒有絕對不變的存在,意即「無自性」,而以「空」說之。而說「一切皆空」的同時,亦表示「萬法唯識」,意味一切如幻似化,一切都是凡夫「識」的染著貪愛,而認定有什麼、是什麼。但否定的「空」與染著的「識」,到了後期佛教不再受到青睞,反更強調「心」的清淨、光明,主張人有自性清淨心,有如來藏、佛性,依此作為修行成佛的基礎。

  如此,「緣」、「空」、「識」、「心」四字貫串佛法義理系統。其中「緣」是佛教根本法義,一切傳統、宗派皆以之為共理共義;只不過對於「緣」的理解不同,而後開展出「空」、「識」、「心」,以此代表「大乘三系」──此若以太虛大師分判即是「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以及「法界圓覺宗」,以印順導師則判為「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與「真常唯心論」。

  印順導師繼承龍樹菩薩的思想,綜貫阿含緣起和般若性空,闡揚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的中觀法義。唯識學雖認同阿含和般若,但認為阿含是聲聞乘而講得不夠,而般若雖為大乘卻講得不明(不清楚),一直要到唯識解甚深密意,為一切乘直顯真義,才是最上、最稀有!如此,般若經論之萬法皆空、空生/即萬法,猶如唯識學所說的萬法唯識、識生萬法,唯識和性空之間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說法方式(「化儀」)的差異,而不是教理本身(「化法」)的不同。

  可知,從阿含經教的「緣」、般若學說的「空」以及瑜伽行派的「識」,可看出佛法的一脈相承,乃是不同字詞詮解相近觀念,背後共同傳達的是無常、無我、幻化等內涵。但大乘佛法之後的發展,「常、樂、我、淨」遠比「苦、空、無常、無我」更吸引人,於是真心本心、清淨佛性取代無明所覆、愛染所繫的業識,而成為「別教」。只不過此特別教法或過於特別,甚而被認為不是佛法,或者是梵化、天化了的佛法。

  總之,佛法三藏十二部教典包羅萬象,多彩多姿,然若此四大概念條理通貫之,則大致掌握佛法整體底蘊,而不至於歧出、偏失!

「我」的四種層次

  「我」(I)在語言使用上是一個代名詞,指涉自己這個主體;然而在更深的(本體)層次上,究竟什麼是「我」(self),古今中外有諸多的哲學討論;如禪宗所問:「未生我時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一直要到「明心見性」,還我本來面目,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此不是要探討「我」這個複雜的哲學問題,只是要指出佛教思想把「我」分成四種層次,分別是「小我」、「大我」、「無我」及「無我無非我」。

  首先,「小我」指的是一般世間人的心理狀態或行動傾向,以自己為中心考量一切的利害得失,如我的事業、我的財產、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的權位等,欲盼自己以及以自己為中心的一切,有所獲益增利而厭惡失去。

  其次,「大我」如儒家所說的「推己及人」,或者《禮運‧大同篇》所說的「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從小愛走出而進入大愛,使得損益的權衡不只限於自己,而是時時想到他人,盼能關照到他人、利益到他人。(甚而,把自我之小宇宙融入到世界的大宇宙中,使得兩者相即不離,以進入「梵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大我」境界。)

  第三,「無我」是佛法的核心概念之一,佛典即以「諸法無我」為法印,以印定一切佛法、非佛法,判別是否合於佛陀教說。而與「無我」緊密相連的概念是「解脫」,不只捨離自己為中心的執著,也捨離世間一切的執著而求得解脫;如《雜阿含經》云:「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即了知幻化無常,去除以自己為中心的貪執,既超越「我」、也超越「大我」,而進入涅槃之境。

  第四,「無我無非我」乃大乘佛法特有之要義。此語出自《中論‧觀法品》:「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表示在世間名言層次,諸佛既說我、也說無我,以方便度眾,但進入諸法實相的勝義層次,放下一切概念分別,既不說我、也不說無我,一切教示說法都捨離超越。換言之,聲聞的「無我」僅及於「人空」而不重「法空」,而菩薩不只說「人空」而也談「法空」,而「無我無非我」即是「法空」之展示。或者說,佛法「無我」的精義,乃是「無我無非我」,此「無我無非我」乃聲聞佛法之「無我」的深度開展;猶如《大智度論‧序品》云:「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所欲表明的一樣。(當然,其中哲學內涵及辯證深義,仍待進一步展開。)

  以上概說「我」的四種層次,如果對應到佛教的分判,「小我」是世間世俗人慣性的思維及行為模式,「戀世」為其特徵;「大我」是修福積德的人天善法,重於「淑世」、「入世」的生活;「無我」是聲聞乘的佛法,以「出世」之解脫為重;而「無我無非我」是大乘佛法的開顯,強調既出世又入世、入世無礙於出世的菩薩道修行。

                                                                                                                                                           (寫於花蓮中觀室)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