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佛陀與宗教人士的互動
——「阿含」導讀(二)

主講│昭慧法師 筆錄│法定 修潤│釋耀行

 

 
一、佛陀怎樣看待婆羅門的盛大祭典?

  有一位年少婆羅門優波迦,來到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請問佛陀:怎樣看待婆羅門的盛大祭典?[1]

  這個問題看起來平鋪直敘,其實很有張力,直接就切入到一個宗教的核心。在一個以婆羅門教為主流的社會,佛陀的說法很特殊,因為他宣稱祭祀無用。既然從根源上認為祭祀無用,那麼如何看待這些婆羅門所舉行的盛大祭典?這是很有挑戰性的問題,如果你說它是完全沒用的,就會讓人覺得這個修道人排他性很強,很像只有他對,別人統統不對。可是如果只是一種社會性的應酬說,很好,我很樂見其成,我很隨喜功德。又讓人覺得很虛偽。所以如何真誠的說出對於盛大祭典的看法,還能夠正向的鼓勵民眾,這才是一個高度的智慧。

  見到佛陀互相打招呼,這邊講到「面相問訊、慰勞」,為什麼沒有頂禮?因為這個婆羅門不是佛弟子,所以他也不認為要向佛陀恭敬頂禮,表達內心的尊敬,更何況他直接稱呼佛陀的姓氏瞿曇,就知道雖然這個婆羅門年紀輕輕,可是當他見到佛陀的時候,還是帶著一種宗教與宗教平等往來的態度,用這樣的方式來跟佛陀互動。婆羅門跟沙門的差別前面已經做了分析,以宗教學的眼光看全世界的宗教類型,其實就是兩類:一個是祭司;一個是修道人,現在這邊是指祭司們。

  祭司們時常稱歎這種邪盛大會。邪盛大會是什麼?在過去沒有這方面的解說,從字面意義也不能亂猜,很像它就是一個邪惡的盛大集會,可是從經文來看,也沒有把它當做邪惡,其實就是一種牲祭。過去的祭祀大典都會有一些牲畜被殺害,然後放在祭壇上來祭享,各國都有這樣的情形,所以優波迦婆羅門說,這些祭司們時常都稱歎這種盛大的牲祭大典。當然是稱歎,因為這是祭司們的重要節慶,甚至是他們的經濟來源。這裡優波迦要問的是:作為一個修道人,沙門瞿曇你是否也稱歎這樣的祭祀大會?

  佛陀告訴他,我不是百分百的來看待這件事情,有一部分我稱讚,有一部分我不稱讚。這就引起了優波迦的好奇,佛陀首先講不可稱歎的部分,因為那個才是重點。對於為何在世間說法?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不忍眾生痛苦,他祝福眾生離苦得樂,而且很樂意分享離苦得樂的正確觀念跟正確方法。所以我們每當看到佛經,一定要把軸心的思想拉回到這裡,否則會越說越遠,滿嘴佛言佛語,但是經常帶給對方的是更多的痛苦跟困惑。佛陀念茲在茲的是,如何讓眾生減少痛苦,甚至於離苦得樂,那麼這種盛大的牲祭讓他心裡難過的是,大量動物被屠殺這件事情。

  「特牛」就是公牛,一群「少特牛」就是一群年輕的公牛,「水特」是公水牛,「水牸」是母水牛,「犢」是小牛,小牛、小羊都可以叫做犢,這些通通都會被殺害。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被逼迫苦切,或者綁在柵欄裡面,綁在柱子上,或者是全部圈養在籠子裡,非常緊迫,僕使作人鞭笞恐嚇,驅使去做許多的勞役,它們悲泣嚎哭,這些眾生太痛苦了。所以這樣的邪盛大會我是不稱歎的,因為會招來大災難。這種大災難包括眼前就被殺害的這些眾生,以及傷害它們的未來苦報,罪苦惡業所產生的苦報。反之,如果慶典不殺害眾生來做牲祭,那麼這個祭典我是稱歎的。

  於此可以看出,佛陀在跟其他宗教的互動中,他的心量是廣大的,沒有排除任何一種宗教善的功能,因為沒有排他性,所以佛陀在世的時候沒有受過宗教迫害。佛法流傳世間也會遇到一些教難,但是沒有全社會反撲、抵制、殘害的現象,也許某個政權基於某種利害的考量,或者某種思想鬥爭要對付佛教,但是廣大民眾對佛教的態度是和善的。相較之下,有些宗教進入到一個新社會或者一個異文化的社會,經常受到非常嚴厲的指責跟排斥。

  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差別?應該跟佛陀的態度有關,他就是用一種非常溫和的手段,希望每一個有緣跟他會遇的眾生,有多多少少的幫助,可是並不意圖去全面改變對方的宗教信仰或其他。因為宗教信仰作何選擇,經常跟個人或家庭或文化情境有關,不需要帶著一種擴張或侵略的方式降服對方、操控對方,否則就違背佛法無我原則。但是他會用一種比較溫和的方式導引大家,讓大家增加一點好的觀念跟好的方法來帶動自己,讓自己的生命能夠提升,讓自己能夠離苦得樂。這是佛陀教學或者教化的重點。

  後面這個偈頌,涉及到佛陀怎麼去看待祭典這件事情,除了殺害眾生與否,他讚歎或不讚歎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可以正向表述祭典的地方?可以看到佛陀怎麼看待宗教所帶來的正向功能,而且會比較公平、公正的去陳述。不是認為反正這個都不是佛教的,所以通通都是邪惡、錯誤的,應該要排除、制止,他沒有這麼絕對的去處理這種民間信仰問題。那麼佛陀怎樣去詮釋這件事情?他說:大家來到祭祀大典上都是廣為布施,廣為供養,這個就是如法的大會。為什麼?因為這些布施者以清淨心布施,無形中就在修清淨行。

  佛陀根源性的理論,祭祀是無用的,我們要獲得福報不是去求神明幫自己,而是要努力超越自己。例如:願意布施割捨自己心愛的東西,分享他人讓人離苦得樂,我們勇於自我節制,不要讓自己的言行舉止冒犯別人,帶給別人傷害,這就是可以未來獲得福報的原因。所以,如果你不在布施跟持戒方向努力,反而一天到晚到處去拜拜,希望這些諸方神明能夠庇佑,那麼你是背道而馳的。這是佛陀對於祭祀的基本基調。

  但是他同時看到,祭祀大典中大家用清淨心供養布施,在這樣的過程中,以清淨心修清淨行,無形之中就種下了好的福田,將來會得好果。例如:建造一個很大的會場,當然需要人力、物力,於是有人出錢,有人出力,甚至於在祭祀盛典或者是節慶盛典,當天人潮洶湧,舉凡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有後方的支援,這個支援經常就是加入到祭祀的志工團隊,無論在馬來西亞,在台灣或者在各地,其實都會看到這種宗教盛典。

  大家來到這裡,吃吃喝喝不會少了你,而且非常豐盛,沒有人告訴你要付多少錢,即便布施你許多食物,也不會告訴你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如果你想要布施,他會告訴你去功德箱塞錢,意思就是,我是免費給你的,至於你想要成就這個大會,知道大會需要很多物資金錢,那就供養大會。這樣的心就是清淨心。台灣三月迎媽祖熱鬧得很,巡鄉遶境的隊伍很長,這一路那些跟著繞境的信徒們,他們的膳宿經常都受到很好的照顧,這是需要群策群力完成的事情。有智慧的人要這樣布施,他充滿著信心,相信自己無私的利他行應該趨向解脫,是沒有過失的。為什麼沒有過失?因為沒有拿眾生來墊底,如果傷害很多眾生,然後分食它的肉,可能就有過殃。

  可是這跟羅漢會有何干係?阿羅漢的境界是無我,祭祀是由他力、眾神來幫助自己,是他力思想救贖論,佛陀在沙門團傾向於自力解脫論。解脫論跟救贖論是兩條路線,可是佛陀竟然搭一座橋,從他力轉到自力。透過自力的修為可以投注到任何一個場域,包括他力宗教的祭祀大典,這就是佛陀說法的善巧。世間常在二分法中,不是你對就是我錯,不是你黑我白,就是我黑你白,這種二分法產生很強大的對立性。而佛陀的說法既不是客氣應酬,但也絕對不含藏攻擊性,在善巧說法中,導引世人從他力救贖到自力解脫,從有我到無我,這樣的慈悲心醞釀出來的善巧說法值得學習。

  當這些參與祭祀者,用清淨心來廣行布施,這時他是超越自我的。他沒有想到要在這其中,得到一些什麼樣的利潤,也沒有想到,我要在布施中跟誰變成好朋友,增加自己的人脈資源,甚至沒有想到,我今天布施給了這些人,這些人記不記得我的名字,也不期待對方回報。所有這樣的心理狀態,其實就是朝著無我的方向邁進,雖然這只是淺層次的自我訓練,離證阿羅漢還很遙遠,但是它變成一種啟動的因素。諸位天神看到大家的群策群力,無私奉獻,都非常高興。

二、世俗人居家生活,要奉行哪幾種規範?

  接下來這部經典的主角也是年少婆羅門,名欝闍迦。[2]前面那部經典,記述了佛陀對於其他宗教的核心價值,祭祀的態度跟觀念,但那畢竟是比較特殊性的場域,人們還是要回過頭來面對自己的生活。很多人誤以為佛教就是逃塵避世的宗教,一講到佛教,就想到一群僧人住在洞窟裡,住在高山上,住在曠野中,離群索居不食人間煙火,青燈木魚常伴古佛,這就是他們既定的刻板印象。可是你如果看佛陀跟大眾的互動,就會打破這種成見,佛陀帶著僧眾們,從來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他跟人間的互動性很高,以下這則經文,就是佛陀跟一位年少婆羅門的互動。

  這位婆羅門對佛陀就比較恭敬,從哪裡看?第一,他稽首佛足;第二,他稱佛陀為世尊,沒有直接稱呼佛陀的姓氏瞿曇。佛陀跟大家都相安無事,有人對他特別禮敬,他不會飄起來,有人對他平平淡淡,他也不會若有所失,有人對他惡意挑釁,他依然如如不動。但是該說什麼他一定說,絕對沒有說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靜悄悄被人家羞辱到底,沒有這種事,他是平和的去做反駁。因此從這些細微的名詞稱呼,還有細微的動作,就可以解讀到非常生動的內容,呈現了佛陀在印度廣大民眾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他們跟佛陀的多元互動方式。

  婆羅門問佛陀,我們世俗人居家生活,要奉行哪幾種規範?哪幾種原則?能夠讓我們現世得到安樂。這就是他們的心聲,死了以後去哪裡還不知道,最起碼今生我能不能消災免難,能不能福祿壽考。佛陀的回答可不是說,那個是俗人的俗問,境界太低。怎麼會只想到現世的安樂呢?眼光不夠高遠,心胸不夠寬大,不能夠達到超脫的境地。佛陀可沒有這樣去貶抑他,所以佛法是為大家說,不是只為想要證得阿羅漢的人說。對居家希望現世安樂的人,佛法依然非常重要,因為這會帶給你好的觀念跟好的方法,讓你趨向于現世的安樂,而不是透過祭祀或者是某一些驅遣鬼神的咒術。所以後面佛陀所提供的答案裡面,沒有祭祀,沒有咒術,這是非常清楚的原則。

三、四種具足,可得現法安樂

  四種具足:「方便」,簡單來說就是方法、技巧;「守護」,就是要保護好,持守好;「善知識」,知識在這裡不是knowledge,而是指好朋友。這個好朋友不只是感情好,而是能夠讓我們的心性向上提升,人生境界向上提升,心性更加善良。讓我們能夠獲得勸諫、警告,甚至於責備,提醒我們不能做什麼,這才叫做善知識。「正命」,就是正當的謀生方式,你一定要有好的方法、好的技巧。後面提到的這些工巧業處就是專業技術,以這樣的專業技術來自我營運,包括種田、經商,或者參加王事,或者做譯文工作,甚至做數學家,如果能夠這樣精勤修行,就叫做方便具足。

  所以佛陀並沒有說,你們一句佛號就夠了,其他的統統都要放下,這種知識根本不需要,那是累贅。很多佛弟子有反智傾向,他們應該來讀《阿含經》,看佛陀是這樣教的嗎?這些人動不動認為,世俗之事沒有什麼意義,有一句話說「自讀金經後,不讀人間糟粕書。」 金經就是指佛經,像黃金一樣寶貴的佛經,自從讀了佛經以後,就從不讀人間的糟粕書,很像二分法,佛經之外通通都是糟粕書。這不正確!當你有佛法智慧的時候,看任何一個工巧業處,或者任何一本書籍,都可能用佛法激蕩出智慧的火花。所以心胸不能這麼狹隘,不能有反智論的傾向,這是佛弟子要給自己最大的提醒。

  佛陀第一個具足,就講到專業技能,你必須獲得專業技能,不論在哪一個行業裡面,這是你將來活命的本錢,你要尊嚴而活,不要永遠依賴別人,那就一定要具足專業技能。這完全跟大家想像的不一樣,我在佛教圈看到的是,許多人明明有多項專業技能,可他認定了現在要學出世法,所以對於這些世間法就不屑一顧,認為那些都是糟粕,就把熟悉的專業技能都放下。當他奔向他所認為的修行正途,漸漸這些專業技能就生疏了,甚至完全沒有辦法運作。

  難道學佛是學到越來越無能嗎?當然我們不可能學所有的專業技能,但也不需要對於事先掌握的專業技能,如此疏離或者如此藐視,這才是佛陀的教導。透過自己的專業技能,所獲得的這些錢財跟糧食,既然是如法而得,那麼我們用得心安理得,要好好守護,不要讓那些人截奪。這裡面包括王權,包括那些賊。如果說王是白道,賊就是黑道,黑道、白道都可能覬覦你的錢財,再加上大自然的災害,水災、火災、風災、震災等等。如果你不善守護,這些錢財就這樣流失,那接下來你要怎麼生活?所以佛陀是很務實的告訴我們,你的財產要管理好,不要莫名其妙的喪失。

  我們應該具足善知識在身邊,因為當局者迷,個人總是看不清自己,而且人又容易寵愛自己,這時旁邊有一些良師益友,適時的勸諫、鼓勵是重要的。所以佛陀教誡要「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落度,是在行為上放逸不拘。放逸,是指在言行上或心念上,不能謹守無貪、無瞋、無癡的原則,縱任自己去跟貪瞋癡相應,不精進於善法。虛妄跟兇險比較好理解,也就是這樣的人儀表端正,不放逸諸根,真誠、溫潤不兇暴。具足這樣人格的朋友能夠安慰我們,沒有憂苦的,他不會讓你生起憂苦,已經有憂苦的,會開導讓你覺悟。你沒有喜樂,可以透過他的安慰或者善巧,讓你生起喜樂之心,你本來就有喜樂之心,有善知識在旁邊,可以讓你的喜樂不流失,這是善知識具足的好處。

  好的職業就是正命,當我們運用方便具足,獲得應有資財的時候,怎樣讓自己的生命,在擁有財產的情況下正常運作?有一個原則,就是要收支平衡,所以要稱量一下你的收支,要周到的去守好這個原則。收支不平衡、支出大於收入這樣的人,人家會譏笑他像優曇鉢果,優曇鉢花是曇花一現就沒了,不要想到有什麼果實。所以這是非常愚癡,沒有顧慮到往後生活的人。

  另一種人,管控自己的支出極嚴,結果財物豐富卻不捨得食用,這種人也非常愚癡,就像前面有一盤糧食,可是卻活活餓死的笨狗。方便具足、善知識具足,守護具足、正命具足,這四法成就就會現法安,現法樂,沒有一個涉及到要有祭祀或者是應用咒術,都是非常務實的態度,可以看到佛陀如何帶領大家、教導大家獲得現世安穩,可是又不寄期待於其他不可預知的力量。

四、如何達成後世安樂?

  接下來,年少婆羅門又問到「後世安、後世樂」,顯然他們都認為有前生、後世,否則就不需要問這個問題。佛法講三種端正法:布施、持戒、生天之法,有了布施跟持戒就帶來了保障,不會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能夠維持人間、天上這樣的一個福樂。

  可是為什麼還要再加「信具足」跟「慧具足」?原來你能不能相信布施、持戒對自己的幫助,這就是信具足。如果你不信因果,認為布施沒有用,人應該要暢快一生,管他別人死活,那麼你對於如來所說正法沒有信心,如何能夠「戒具足」、「施具足」?因為戒具足跟施具足,要面對極大的誘惑,要面對自己極大的不良慣性,其實並不容易達成。要有精進力,而這個精進力必須來自於信心,相信這樣做確實是好的。再來就是「慧具足」,能夠讓自己如實而知生命的真諦,在一個更大的視野中,可以看到前面所說的布施、持戒的意義,這就是慧具足的功能。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能夠通透理解布施、持戒在生命中的意義。所以「信具足」撐持著布施、持戒的正向能量,而「慧具足」是用一種更宏觀的態度,更深細的洞察力去看到布施、持戒的功能,這就是整個的框架。

  首先,什麼是「信具足」?就是對於如來的言教、身教有信敬之心,這時你就建立了信心的根本,不會被天魔、梵等,以及世人似是而非的一些說法所敗壞。例如:告訴你,哪裡有什麼因果報應,這就是「同法所害」,如果能夠做到這樣不動不搖,叫做信具足。信是一種心理狀態,信的是什麼是另外一件事情,這邊的信具足不但是心理狀態,還包括了信的物,就是要對於如來所說的法,因果、報應、善法、超越世間的解脫之法,能夠具足信心。

  為什麼要具足信心?因為有些自己還沒達到的境界,如果不是如來所說的合乎邏輯,非常有道理,就可能信心不足,能動力不強。就像告訴你,想要來生快樂,今生你就要戒具足、施具足。你說我又看不到來生,來生到底會不會因為今生布施、持戒就得福?所以,沒有信心怎麼做得下去,沒有信心又何必這麼做,於是人就容易往放逸的方向自我拉扯。

  所以信具足對於自己還未體驗到的境界,是有強大幫助力的。我們體驗到了,當然就信心具足,還沒體驗到的要依於聖教量,聖教量是以聖教作為知識的判准,量就是判准,就是對於如來所說的敬信之心,那麼這個信心是一種狀態。信心可以跟疑心對照,就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狀態,信這種心理狀態,使得我們對於自己所信的物有一種傾向,這個傾向就是依賴,那種依賴不是精神依賴,而是相信他沒有騙我,所以心向著他。疑心是動搖,沒有辦法百分百的向著他,因為怕他說錯了,怕他做錯了,自己要負擔這個後果,所以就有所動搖。

  從佛法去分類,善心所跟不善心所,也就是善的心理功能和不善的心理功能,信是善心所,並不是指他信的對象一定就對,而是指對所信的對象信任、信賴、託付,這樣的心是平安、喜樂、清淨的,所以它是善心。雖然他可能信錯,可是當時那個心理狀態是歸屬於善心所的。

  相對來看疑,疑是對於這個對象的所言或者所行不信賴,這使得你的心沒有喜樂,因為擔心出狀況,有不安穩甚至恐懼感。人生在世當然要有一個好的心理狀態,這是重要的,但是又不得不對於某一些所信物產生疑,要有智慧去抉擇的能力,否則信錯了,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信錯了宗教,信錯了朋友,都可能讓自己一敗塗地。信的本質雖是好的心理狀態,但是也要有智慧抉擇,所以信具足後面要有慧具足,否則他會蠢信、愚信,帶給自己或者帶給他人更多的困擾跟傷害。

五、如何界定「不邪淫」戒的深層思考

  「戒具足」,常常看到的就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邪淫是指不正當的性關係,是不是婚姻以外的所有性行為都是邪淫?這個就要審慎思考。這樣的說法表象上很像也沒什麼錯,但是你要知道,人世間有各種各樣的形態。這些形態往往是當事人相安無事,也不涉及到旁人,彼此在生命中沒有帶來壞處,甚至可能在相互扶持中,獲得良好的自我提升,這樣的一些關係存在於各式各樣的模型中。

  當然婚姻是最好的,因為有正式法律的宣誓,彼此會更殷重的去經營這段關係。可是當代也有許多人基於某些理由,維持一種同居關係,這種同居關係,是不是把它一棒子打成邪淫,這個就要小心。因為不殺、盜、淫、妄、酒這五戒,背後的精神其實是護生,就是護念眾生。既然目的是護念眾生,所以同居雖然不如婚姻來得更有完整的保障,或者是更殷重的心情來經營這段關係,但是如果不涉及到其他無辜的第三者,比如配偶等等,他沒有侵損別人的利益,就直接將他放入邪淫的框架下,也許未盡公平。

  這裡面包括了一些同性戀者。基督宗教反同性戀,因為《聖經》有明文,講到某一些淫亂是同志的行為。但是佛經,將所有的性行為當做一種動物本能,沒有把它看得很神聖,也沒有把它看得很邪惡。於是很難把某一些的性行為界定為神聖,某一些的性行為界定為邪惡,罪惡,很難這樣二分,這涉及到整體佛法的理論架構。

  把同志的行為通通都納為邪淫,就會產生如下的效果,他如果真相信這些是邪淫,是不好的,那麼他可能會自我安慰,就終身不婚。可是在世間有太多的挑戰跟誘惑,於是傾向進入到修道團體,在歐洲可能進入到天主教修會,在亞洲可能就進入到佛教僧團。他相信你說的同志行為是邪淫,於是努力掙扎讓自己不邪淫。可是後果是什麼?因為這是一種本能,如果沒有善為調理,沒有止觀的修學而自我超越,人怎麼可能去跟本能抗衡!於是就會看到一種莫名其妙的現象。雖然天主教非常排斥同性戀,可是偏偏許多神父都是同性戀者,佛教僧團也有,有些醜聞曝光了,讓社會大加撻伐。何以至此,因為當你把規制講到這麼嚴峻的時候,人家又很相信你說的這一套而不敢違越,於是就選擇進入修會、僧團,其實這樣對僧團跟修會不好,而他本人也很無辜,被這樣的言論犧牲。

  回到佛法的核心,佛陀是要讓眾生離苦得樂,因此要抓住這個原則去看問題,而不是用框框條條去框他,希望他能夠達到你的標準規格。也許你生下來的孩子,他就是沒有辦法對異性有感情,但是對同性感覺有吸引力,為人父母你要怎麼去做這件事?要怎麼去對待你的孩子?是希望把他框成你所要的樣子,還是祝福他。雖然你不習慣,可是這種基於善意跟祝福成全他們,讓他們最起碼不邪淫。難道你希望他沒有辦法有一種正常一對一的配偶關係,然後荷爾蒙又很發達,就到處有多元的情欲發洩管道嗎?那才真是邪淫。所以你祝福他,希望他們能夠與自己的伴侶,有長期、互信的生活及情感的培養,讓他們穩定下來,生命能夠有更大的福樂,這樣的一條路是值得思考的。所以我基本上不建議,把不邪淫講到非常的艱難,那就是一般性能夠做到的人倫,能夠做到不妨礙配偶,不妨礙下一代的福樂,這就是不邪淫的本意。

  在這裡跟大家講一段往事,大概二十多年前,有一位女居士從美國寫信給我,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的Facebook等等,她就Email給我,說她碰到一件非常痛苦傷心的事情。她去受菩薩戒,裡面的戒師父就要她披露,過去有沒有一些沒有守好戒律的地方,此刻她信心清淨,認為不要有所隱瞞,就說過去有跟某某男朋友同居,結果得到的下場是被趕出戒場,認為她犯了邪淫戒。

  我當時看了以後心裡非常難過,因為受戒的本身,是透過一種莊嚴的儀式,宣告自己從此以後增強自律性,讓自己在某些行為上有所規範。這樣的一種宣誓跟臨時起意的動力是不一樣的。因為在戒師父前經過莊嚴的宣誓,宣告自己從此以後不殺生等,未來一旦面對誘惑情境,比較能夠自我掌控不會滑出軌道,而臨時起意很可能又被自己的慣性拉扯。

  因此對於一個人要受戒,我們應該隨喜功德,而不是因為這種理由把她擋在佛門外。佛門沒有牆,我們自己築這麼高的一座牆做什麼呢?障礙了別人去學戒,障礙了別人自我克制的練習,所以不但是傷害到因此不能受戒者,也傷害到那些因她不持戒而傷害到的其他人。作為戒師有這樣的權力嗎?無非就是他把邪淫的標準定得非常高。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佛法中儘量與人為善的,並沒有叫每一個人都交100分的成績單,這是做不到的事情。你如果只能夠考80分,沒有關係,我就給你拍拍手,給你一個禮物,鼓勵你加油。這不是很好嗎?有一些戒師把人弄到信心蕩然無存,到最後乾脆自我放棄,這難道是我們希望的結果嗎?

  所以在佛門中,有所謂全分優婆塞或者優婆夷,就是指親近侍奉三寶的男子與女子,滿分優婆塞或者滿分優婆夷,表示五戒都能受持,也有所謂的多分優婆塞、優婆夷,那就表示只能夠持四戒或者三戒,還有少分優婆塞、優婆夷,那就只能持兩條戒,甚至還有一分優婆塞、優婆夷,就是只能持一條戒。這樣的規定不要看顯得很瑣碎,其精神就在於,無論如何與人為善,考不到80分,60分也沒關係,考不到60分,40分也總比不考好,考不到40分就考20分,總比零分交卷好。就這樣一步一步拉著人,在生活中培養出良好慣性,不因為其他做不到就整個放棄對方。在佛門中確實也看到這樣的人,非常嚴苛的去規範別人,表象上看他好像都是為你好,但是你會感覺到很有壓迫感,經常覺得帶給你的就是傷害,讓你沒有辦法自尊自信,這本身就是毒藥,值得我們注意。

  更何況此人受的是菩薩戒,菩薩戒跟五戒不一樣,五戒比較屬於負面陳述,不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那個,而菩薩戒不只是有負面表述的部分,還有正向表述的部分。例如:不只是不殺生,還要救護眾生;不只是不偷盜,還要把自己的資財分享給別人;不只是行為上不邪淫,連心理上都要清淨,不能有意淫的行為;不但不能夠妄語,還要有愛語,對別人的愛護、鼓勵的語言,這就是正向表述。所以菩薩戒的重大意義在於攝善法、攝眾生,是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不只是攝律儀戒。這就涉及到專有名詞,什麼叫做攝律儀戒?什麼叫攝善法戒?什麼叫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

  菩薩戒、五戒跟比丘、比丘尼的戒不一樣,五戒跟比丘、比丘尼的別解脫戒屬於攝律儀戒。「律儀」(sajvara),就是防非止惡的力量。我們受戒的時候,自我宣告,從此不做什麼。不做什麼,就很像自己給自己築了一個堤防,這個堤防是紅線,我的行為不可以超越這條紅線,這樣就不會干擾或者惱害有情,這就是「攝律儀戒」的功能。

  「攝善法界」是更積極的,不只是消極的不作為,還要積極作為,該學的善法要學,該幫助眾生的要幫助眾生。就消極的表述而言,我只要不殺生等等,就已經做到了對眾生的不干擾,我就持戒了。可是一旦受了菩薩戒,你的自我道德要求會變高。為什麼?其他人只要沒傷害對方就沒有罪惡感。可是你如果看到對方被殺,雖然不是你殺,但你不能見死不救,否則就會良心不安,因為你已經受了菩薩戒,這叫「攝眾生戒」。

  就像看見前面有一團垃圾,而我心安理得,因為它不是我丟的,就「攝律儀戒」我已防非止惡。可是如果我有「攝善法戒」持守的自我要求,就會覺得這團垃圾我不把它撿起來,這片土地上就有一個部分是污穢的,那麼我的心就不潔淨,這時你在受「攝善法戒」。這樣就知道受菩薩戒的重大意義,世間多一個人受菩薩戒,就多一個人能夠攝眾生而攝善法,所以擋住人不受菩薩戒,比擋住人不受五戒還更可惡,因為你擋住了人家去幫助眾生的很多好因緣。

  接下來,不妄語,包括不誑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就是不要搬弄是非;「不誑語」,是不要說謊話;「不惡口」,是不要說一些粗暴的話;「不綺語」,就是不要花言巧語,或者說一些不著邊際無聊的話,甚至於一些有性騷擾之嫌的黃色語言都叫綺語。

  貪是別人擁有的,自己想拿到手,所以「慳」跟「貪」這兩種心理狀態有一點不一樣。垢表示是骯髒的,所以這種慳吝的心是骯髒的,能夠離於這種慳吝的不良心理,在居家之中就行施,而且這種施跟解脫可以連接。因為當你布施的時候,就是在割捨自己喜好的東西,不斷割捨自己所擁有跟喜好東西的過程,就是朝著無我的方向在做自我訓練。現在許多人在網絡上都用了佛教的語言,就是「斷捨離」,斷捨離只不過是消極的表述,說這些我都不沾上邊,可是更積極的是,我不但斷捨離,還能夠把這些好的東西,分享給一些需要的人,這就是「解脫施」了。

  「常自手與」,為什麼要自己親自給?這種授受之間並不是需求對方感謝,而是看到對方因此而快樂等等,會給你帶來一種鼓勵的力量,認為自己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布施會讓人歡喜、勇猛、精進,就是在「自手與」的過程中,這不只是一種數字而已,如果布施是直接劃撥一筆錢給對方,這個感覺就沒那麼強,所以自手與有心理學上的意義。就是好樂修行捨,就是讓自己產生捨心,而且沒有看高或看低,布施能夠平等的行施,這個叫做「施具足」。

六、生命的運轉,就像一場沒有終點站的馬拉松

  希望後世快樂的智慧,是什麼樣的智慧?是對於苦、集、滅、道四種真理如實而知。什麼樣的狀態是苦要完全理解,不但痛苦帶來苦,即便快樂也會面對有一天快樂終止的苦,或者是在快樂之中慢慢感覺到無聊之苦。再來就是不斷的運轉過程中,沒有辦法剎車的生命流轉終極是苦,所以苦聖諦是要理解「苦苦」,還有快樂帶來的「壞苦」,生命流轉中面對生、老、病、死的「行苦」。苦苦、壞苦、行苦都能如實而知。

  許多人誤解佛教,成天講痛苦,都沒有正向積極一點。人有苦也有樂,佛陀就要我們離苦得樂,哪裡會不知道有樂呢?但是你對於這樣的真理要如實而知,知道快樂終究也會帶來一種虛幻的,或者是空虛的,或者是破滅、幻滅的苦。生命的運轉就像一場沒有終點站的馬拉松,這種生死輪迴運行流轉之苦,你要如實而知。這個如實知,未必現在知道,就能夠達到阿羅漢得到解脫,但是這種智慧的具足,會給我們帶來來世的安穩跟快樂。因為我們對於苦諦如實而知,就不會過度為了追求快樂,而產生許多傷己、傷人的愚蠢行為。也就是觀念上先正確,行為上就比較不會離譜。

  「集」是生起,生起苦的原因在哪裡?這就是集聖諦。把這些苦的原因找到,才能夠對症下藥,讓自己離苦得樂。「滅」,這個滅是苦滅,滅除的方法跟途徑在哪裡?這就是「道聖諦」。苦、集、滅、道四種聖諦,你如實而知,雖然不見得達到了解脫,但是對於自己的來世,就會更加明確、更加安穩。因為有了這樣的如實而知,在我們的言行舉止跟觀念上,會有一番自我導正,讓自己趨向於清淨。趨向清淨的言語跟行為,不但是現世,也帶來了後世的安樂。因為這會成為我們的一種慣性,即便改頭換面不知道到了哪個地方,可是這個慣性會發生作用,因此我們不但是在今生累積布施、持戒,信心具足的去做這些事情,我們的智慧產生正確的觀念跟行為,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安穩力量,讓我們去面對所有的未知。

七、「經、律、論」三藏結集的過程

  前面已經講到,聖典分做法與律,聖典的結集來自於「僧羯磨」(Savhakharma),就是僧伽會議。也就是經過大眾會議,所共同認證的這些經典,會比較有公信力,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在結集大會上,經過憶誦來共同審定、編輯而成,這是聖典的來源。佛法五種人說,表示不只是佛說,也包括佛弟子跟仙人、諸天、變化人所說,佛法從來就不是只有佛陀所說。

  南傳佛教有人攻擊大乘佛教,說「大乘非佛說」,其實我們讀《阿含經》就知道,《阿含經》也並不都是佛陀說,有時是佛弟子說,有時是諸天說,所以佛經裡面並沒有規定,發言權只在佛陀身上,把佛經當作佛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迷思。對於大乘經,因為不見得是佛說就去攻擊,其實會攻擊到自己。佛法裡面有佛陀的教說,也有佛陀所建立的制度,包括了佛陀的生活實況被記錄下來,於是就統合了佛陀身教、言教,身口意三業的大用。

  教法傳承需要有專業的持誦,許多人出家,可是專業的持誦者可能是少數,他們不但持誦來保存經、律,甚至在結集中出現持續擴編的現象。在這裡就可以看到,自恣日比丘等說法,誦經者結集經,持律者抉擇律,論法者相對論法。自恣日是什麼?夏安居三個月,平時大家比較少互相交談,多精進用功,可是到了自恣日的時候,要充分彼此溝通。第一個「自」是自己,第二個「恣」是恣意,就是能夠暢所欲言的說出其他道友言行舉止的不當,因為這是愛護他的行為,希望他能夠改過,這一天叫做自恣日。

  自恣當天不只是大家互相勸諫,而且還肩負一項使命,平日大家集合在一起很不容易,於是分工合作,有些人專門持誦經典,以免經典被忘失或者是被誤傳,有些人專門抉擇律法,因為時移境轉,可能有一些新的生活規範出現,還有舊的生活規範面對新的情境,要怎樣去擴充、周嚴的解釋,這個都要經過抉擇。論法者相對論法,因為佛陀說法,面對不同人說不同的深深淺淺的法,可是系統化將佛法整體呈現,這就是阿毗達摩,論法者。 可以看到,原來經跟律的擴編是不斷進行的,阿育王時代經跟律已經有了定典,但是各部派又各自在改編,到西元前一世紀才開始有書寫的文字,過去都是用背誦的。這樣對持續擴編的理解很重要,因為這涉及到,從來佛經是在擴編狀態這個歷史事實,這個歷史事實不是透過當代學者的臆測,而是在經論裡面,當時的結集經律者自己說出來的實相,這些佛弟子一代一代在傳持教法的時候,都知道有擴編的需要。

  大家可能會有疑惑,第一次結集大會阿難尊者在場,他有像照相機一樣的記憶,為什麼不全部講完,還要不斷擴編?這就涉及到前面所說的派員憶誦,共同審定編成次第,這整個過程其實是有訣竅的。因為既然沒有紙跟筆,沒有錄影、錄音,如何可能一次全部講完佛陀四十五年說的法?再來,即便阿難可以全部一次講完,也要經過若干時日。請問大家能夠通通記起來嗎?所以這個要靠憶持,而且是專業的憶持,因此在結集經典的過程中會濃縮,濃縮是為了便於背誦,共同審定以後,就是這些經。修多羅(sutta)我們都知道是經典,可是當它作為一種特殊體裁,修多羅體,就是把佛陀的說法用精簡的語言表述出來。

  例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這就是佛陀的三轉十二行法輪。佛陀如果這麼說,當場誰會證得阿羅漢果?聽不懂。所以佛陀當時絕對不是這麼說的,他一定會對於哪些是苦,細心為弟子們說法。但是在結集過程中,形成修多羅體非常簡潔,簡潔的說法經過傳誦,到第二代、第三代弟子們,他們的師長在教導經典的時候,也會把當時的現場實況做一個轉播。諸如當時我就在場,佛陀是怎麼說,他一定會講得更詳細。於是像這樣的擴編情形很正常,並不是有誰在偽造。這樣也就瞭解,為什麼《阿含經》當初只是簡短的《雜阿含經》,後來有比較篇幅中等的《中阿含經》,乃至篇幅很長的《長阿含經》。不要驚訝,這一定有弟子們代代傳承現身說法,將佛陀當時說法的情境,重新複製給大家聽的可能性。

  持續擴編,大家可以各說各話自由心證嗎?當然不可以。於是就要講到擴編的原則,這就是「三法印」跟「四大教法」。印有印證的意思,對於擴編的經典,「三法印」是對內容的揀擇,「四大教法」是做形式上的揀擇。這個內容不是去看他有沒有說,一時佛在哪一個國家對誰說,因為那些都可能在印度這種故事的陳述中,隨便安一個地方、一個地點。除非地點非常確鑿,確鑿到大家都知道。例如:經典裡常看到「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麼你就不要懷疑。關於地點的部分可以臨時安立一個,因為重點不在那裡,重點在內容是否符合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所有運行皆是無常,因為都是因緣生滅法。「諸法無我」,所有一切的現象乃至於無為法,通通都是無,因為無為法無所謂常不常,從來不生何來的滅?何來生、住、異、滅的變遷?所以佛陀只說「諸行無常」而不是「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包括了有為法跟不生不滅的無為法,都是無我的,從這裡找不到一個本質的主宰。也有說「四法印」就加入了「諸受是苦」,就是一切承受,終究是有苦的歸趣。最後是「涅槃寂靜」,終歸一切寂滅,因緣生法一定會在因緣離散後趨向於滅。所以以後如果有人說,世間有所謂永恆,你就知道這不是佛法,即便他言之鑿鑿說這是佛說,你也不要相信。他如果說有個「我」,有個所謂「真我」、 「大我」,那你要小心,這可能已經偏離了佛法。如果他說不要趨於滅,要趨於永恆,我希望達到一個永恆的境地,那麼就違背了涅槃寂滅的本質,以上是在內容之中的擴編原則。

 

 

 

 


[1] 請參見《雜阿含經》卷4,CBETA 2023.Q1, T02, no. 99, pp. 22c03-23a5。

[2] 請參見《雜阿含經》卷4,CBETA 2023.Q1, T02, no. 99, p. 23a22-c17。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