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開宗明義探幽微

——《阿含經》研習營導論

釋耀行記

  2011年7月23日,又是一個暑期來臨,學院在無諍講堂舉行了第三期《阿含經》研習營。從2006年迄今歷時六年,昭慧法師都運用大學暑期的七日假期,為大眾開演阿含聖教,本次研習營是系列講座的最後一期。筆者不慧,追隨聽聞亦滿六載,在法師的引領下,熏習法義、反省身心,體驗佛法的解與行,感覺彷彿回到佛陀時代,與聖弟子們圍坐樹下共同聆聽聖者的教誨。

  回顧求法之旅,法師傳道、授業、解惑的悲心、善巧,都令人記憶猶新。為了留下這些寶貴的智慧之言,筆者將三期阿含研習營的內容,依照每日授課的重點做劄記式的記錄,希望以自己魯鈍的筆觸,再現法師授課的精彩瞬間。雖然力有不殆,但也願以純淨之心,與諸同道分享這些法的喜悅。

導論

  整理「第三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講記的過程中,發現法師開篇的演繹非常精彩!不但就前兩期《雜阿含經》研讀的重點做了扼要的介紹和歸納,而且對於如何於五蘊觀十一相做了詳盡解析。揣摩這些內容,發現可以獨立成篇以作為整個《阿含經》研習營演說的序曲,因此將其先集出以饗讀者。

  就講解的先後順序而言,第一期「蘊相應教」的部分,因為編排次第錯亂,所以法師講授的次序未必從第一卷開始講至結束。雖然總共有七卷之多,但很多是重複前面法義的一種復習,因此在第一階段,重點經文仔細講,重複性高的就略講。其用意在於訓練大家熟悉時常出現的模組——套裝句型,法師強調這是基礎功夫,如果基礎功夫紮實,對於未來進一步研讀經典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期學習「處相應教」,因為已經熟悉了「蘊相應教」的套裝句型,由此可以很好地了解和掌握這兩種教法在修行方面,所呈現的不同特色。第二期期劄記筆者最先撰寫成文,已刊登於《弘誓》雙月刊第115期,在本年聆聽第三期圓滿之後,深感法喜無限,因此發心繼續將第一、三期劄記集出。

  第三期開始進入到「因緣相應」、「食相應」、「諦相應」、「界相應」、「受相應」,重點放在「因緣相應」的部分。

  後兩期課程因為有新學員加入的緣故,法師都善巧以故事引領我們進入佛陀說法的現場,聆聽智者的解脫之道。這些故事背後其實都有甚深的法義,借助於故事情節的推演,法師希望令聽者體會到《阿含》本教的親切、活潑,激發研讀的興趣。

開宗明義探幽微

  《雜阿含經》實際累積了整個佛法系統的「境、行、果」,所謂「境」(整體理論)是「蘊相應」、「處相應」、「緣起相應」的修行理論,亦即如實正觀宇宙人生的真相。因為宇宙浩渺,所以下手處先正觀自己的身心結構以及與境界會遇所產生的效應,這是「境、行、果」中「境」的脈絡。

  「蘊相應教」就著有情的身心來觀察,往往以色法(身)為起端,這與後來「行」的部分——「道品」,在「四念處」中先修「身念處」的原理相同。因為色法(身)雖然也無常變化,但較之於心念的刹那生滅,還是比較粗分而易於觀察的,對於學者來說亦是淺者見淺、深者見深。這就是修行先從「蘊相應教」起修,弟子集結經典時將它排在前面的原因。

  而有情並非孤立存在,他持續在與境界互動,法師形容為:像一棟房屋,要建構門窗作為與外界溝通的管道,有情也要透過六根、六處的門窗與境界互動,所以接續要了解有情面對境界的「受用事」。談「受用事」,就進入「處相應教」。

  那麼本期將要學習的「雜因頌」(因緣相應),需要了知的又是什麼「事」呢?在《瑜伽師地論》中已經清晰的談到這四種事,即「生起事」、「安住事」、「染淨事」、「差別事」。談這四種事的原因在於:既已了解有情的結構以及與境界的互動,那麼有情又是基於什麼樣的因緣而生起的呢?即「生起事」,這就是「因緣相應」所要涉及的內容。

  有情生起不會立刻死亡,其命根的持續定有一定的因緣條件,我們不但要了知這一期生命是怎樣持續的,甚至要洞察歷劫輪迴、流轉生死所以持續的原因,這就是「安住事」,用「四食」——四種資益長養生命的食物,來作系統的介紹。再來是「染淨事」,有情流轉生死原則上是雜染的,帶著煩惱的染汙,當然也夾雜向上、向善的欲望。也正是因於這種向上、向善的欲望,加上明師善知識的指導或基於自己的摸索,有人已經成為清淨的聖者。這套原理也是「諦相應教」中的「四諦」,「苦、集」二諦是染事,「滅、道」二諦是淨事。再來,談所謂的「差別事」,除了染與淨的大差別——凡夫與聖者,同時也包含了凡夫之間差別的因緣條件,這樣的差異突顯出來就是「界相應」和「受相應」。以上所敘即是「雜因頌」所包含的內容。

  看到上述筆者的介紹,也許有人會質疑,既然有這麼多的內容,跨越這麼大的幅度在作討論,那僅有九卷是否太少?其實讀過「處相應教」就知道,「處相應教」的篇幅之所以減少,不是內容減少,而是因為在「蘊相應教」中已經有了基本的功夫,許多在「蘊相應教」中曾經運用到的套裝句型,在「處相應教」中會再次出現,「蘊」、「處」兩種相應的許多句型在「因緣相應」中亦會出現,於是有縮短這種重複教學的必要。基於這樣的原因,那麼是否只留下「蘊」、「處」相應就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它還是要呈現「生起、安住、染淨、差別事」的特質,這些特質先從理論上理解,實質上是對修行的幫助。

  所以,首先熟練掌握「蘊相應教」、「處相應教」的部分,待功夫純熟時再切換到「因緣相應」,這樣的功夫是層層深入地。「蘊相應教」將重點放在有情身心的無常變化,從無常變化中體會凡夫排斥痛苦,追求永恆快樂的錯誤期待,了知「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的真諦。這樣的方式,即便是鈍根眾生也可以起修,因為它最貼近於生活。「處相應教」也有深淺層功課的差別,淺者是守護六根,起防非止惡的作用。進一步從「根、境、識」三和合生「觸」的當下有所感受,在感受中覺察到它的無常,這就進入了「受念處」。同樣觀照「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利根者當下觀空,知六根的生起與滅去沒有一個所謂的主體在來去、生滅,但在六根的覺知上又是那麼清晰地生起與滅去,於是看到它的「不實而生,生已寂滅」,這就是「處相應教」的《第一義空經》。這樣第一義空的觀照,到後來成為大乘空相應的基礎,也正因如此,才不會將生死與涅槃打成兩截,具足赴湯蹈火去幫助眾生,又不為眾生所轉的能耐。

  既然利根、鈍根眾生都可以修「處相應教」證得阿羅漢果,那豈非修一種相應就可以了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法師引導我們復習曾經學習的《雜阿含經》卷一第22經,劫波問佛陀:如何達到心得善解脫的寂靜。第23經,羅睺羅請教佛陀:怎樣知見我這個識身和外在的境界、一切相,能夠無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這兩則經文的前半段,佛陀的回答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斷除對於五蘊的欲貪,欲貪一斷就得解脫。不同的地方是:在23經中,用「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這樣的平等慧來正觀,就可以對此識身和外在的境界不再有我、我所的偏執,最後連我慢都徹底斷除。

觀十一相明次第

  值得留意的是:這兩則經都有論及五蘊觀十一相,第23經特別講到了識身和外境界的一切相,提醒我們不要把內在生命的六識之身當作是自我,也不要把外在的境界當作我所。十一相中的過去、未來、現在,是在時間上的觀照;內外、遠近,是空間的區別;粗細,是品質的問題;好、醜,是相貌的問題。那麼,應該如何觀諸法呢?法師為此做了仔細的分析。

  所謂「內外」,指內身和外境,下手處在「內色身」,因為唯有自己關心、在意的事情,它的無常才能形成痛苦的感覺,所以當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這樣才能超越自我。待內五蘊觀照成熟時再觀外五蘊,就完全純熟而沒有問題,所以觀照的次序是由內而外,而觀察「內外」的仲介其實就是六根。

  同樣的,觀照「粗與細」當然要先觀「粗」,因為「粗」比較容易觀察。佛陀說「觀色如聚沫」,但我們沒有這個能耐,觀自己的色身怎麼樣都是一合相,沒有看到如同泡沫般的生滅不已。因此佛陀教導「持息念」,觀察呼吸以培養專注力,同樣先觀身體粗相的變化,再進一步覺知細相,不要好高騖遠。觀色身如此,佛相好亦是如此,無法一開始就在心中呈現佛的影像,一定也是先觀粗的輪廓,記憶起來再觀細部特徵,包括衣飾褶皺、眉眼形狀等,這樣觀察才能不錯形。

  至於「好、醜」相的觀照順序,誰先誰後,就要看修道人目前的狀態了。如果一個人貪欲心、色欲很強,這種人就要觀「醜色」,不淨觀是對治的最好法門。那麼是否所有的人下手都要去修不淨觀呢?其實也未必如此,就像經中所描述的:一群比丘修不淨觀沒有把握要領,只觀到了身中的臭穢不淨,就選擇厭世自殺,結果被佛陀嚴厲呵責,因此教導他們修「持息念」,可見用之不當是會出現負作用的。

  修不淨觀,起初觀到的雖然是不淨,可是當心的專注力增強時,還是會從不淨轉成淨相的。例如觀屍體的青、淤、腫漲、爛壞……,當心念越來越專注時,從此白骨取一分白相入其所緣,這個白相會立刻擴大,因為定力的成就出現強大的光,這時就由不淨觀轉為淨觀了。不淨觀尚且如此,何況是淨觀呢?

  那麼我們起修時應該選擇「好相」還是「醜相」呢?法師解析道:就普遍性而言,只要就著自身的名色(精神、物質)觀其無常,放下對自我的執著,就可以超拔自在。反之,對於那些心性怯弱的人,就應該鼓勵他們觀好色,修六念法(念佛、法、僧、施、戒、天),不僅是觀佛的好色(相好莊嚴),對自己也要觀好的品行,如佈施、持戒等,這樣就能給自己帶來喜樂。可見名與色一定是所觀內容的材料,即便觀佛相好也不脫名色的範疇,至於選擇觀「好」還是「醜」,就有很強的對治意義了。

  就著這個話題,法師進一步闡釋了某些佛門中人對於女性修道的偏執。他們老是讓女眾去想自己業障深重,要她們觀八十四態(84種欲態)。我們暫且不論男女二眾都有某些醜態,只是看到特意列出的八十四種女性的醜態,就知道持此論者很變態,更遑論還要女眾去背這八十四態。就著文化、宗教的體系,女眾在整個歷史的共業中是被壓迫、貶低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容易產生自卑感、帶有沮喪情緒,因此她們應要觀好色,怎麼可以去觀八十四態呢?當然,如果擔心男眾起色欲心,要他們對女眾觀醜色是對的。可見那八十四態原本是男眾的功課,而非拿來讓女眾背誦的。

  所以,觀「若好若醜」時你必須清楚,當前的情境是什麼?在這個不完美的世間,大概也只有少數人的人生是成功的,芸芸眾生幾乎都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看到這樣的現實,對於他們的灰暗人生,都要油然生起同情之感,因此這樣的人就要儘量觀好色,讓內心先產生喜悅。至於生厭,那是因為觀得透徹,不再產生執著,是指更上一層的功課。當下如果連內心的健康條件都沒有,充滿了憂悲惱苦,就要先觀好色,讓自己生起愉悅之情,這就是「若好若醜」先後次第觀照的原理。

  另外,「若遠、若近」雖然也是空間上的,但是與「內外」的區隔不同。「內外」主要指身內和身外,而「遠、近」是指觀照內容位置的前後,只有遠近距離適中才看得見,所以「遠、近」的觀照無所謂先後,只要調節到恰到好處,這樣才有能力,「近」可觀到離身體最近的每一個細胞,「遠」可觀到遠方發生的事情。當然這是念力、定力深了,隨著慧力的敏銳,才有可能觀到的。於是我們應該思考:色、心二法,如果就著「遠、近」的空間而言,感覺心法、心所法就在我們身體的深處,相形之下,身體似乎還要遠一些。

  爾後天臺家說要先觀心,因為心有兩個要領,「近要」和「明妙」,近就是接近,「若遠、若近」,心法、心所法更接近觀照者,身相對遠一些,所以要從心念的當下去作觀照。可是,只有智者大師這樣的大禪師才有這樣的功夫,就一般人而言不容易從心下手,就因為它的「明妙」,所以難觀,因此反不如從遠的色身觀起,這是對於「遠、近」的拿捏。當然,也只有從就近的、自己的身心去觀照,才有可能推遠觀照其他人的身心,乃至遠方的情境,但那是已經有了神通力後才可能的,否則一般而言,還是先從近觀起。所以,「若遠、若近」要看是從身心的遠近,還是從自己與境界的遠近來看待。

  最後來看「過去、未來、現在」,凡夫憶念過去種種,其實都是想像出來的,不是實際看到的,至於「未來」,還沒有發生,當然也是想像的產物。所以論功夫,還是要從「現在」下手。

  色有「業生色法」、「心生色法」、「時節生色法」、「食生色法」,這四者都會影響生命的變化。所謂「業生色法」,是依於業帶來的這期命根的身心組合,雖然基調穩定,但隨著時節的推移,色身也難免變化。同理,食物乾淨可以帶來健康,但注意不要僅僅停留在養身的過程,因為「有生必有死」,所以面對生死要學習放下,這是更高的超越。

  四者中與身體最密切、形成連帶關係的就是——「心生色法」。修習「身念處」的人,對於自己身體的覺知會變得非常敏銳,所以完全不敢動惡念,因為動惡念只會先懲罰自己,令自己的色身非常痛苦。但一般人平日只是將身體當工具,沒有注意到它的變化,面對境界憂、悲、惱、苦,身體因此受到懲罰,乃至最終病倒。

  因此,修「身念處」的功效在於:「以身修習,多修習」,對於覺受敏銳覺知,進入「受念處」,當心念越來越專注時,就可以覺知到心念對於身體的影響,再將此專注力移轉去觀心念,才能看到心念的起落(經歷了怎樣的路徑)。心念又在時間的座標上流動,從過去、現在到未來,所以只有清楚心念的起落,以如此的定慧力,才可能穿透時間的座標觀過去、未來。

  而這樣的觀照,就奠定在現在覺知的基礎上,從身、身受轉到心、心受。只有對異門心路歷程了了明明,才有能力從現在心念的基礎,看到過去造作的因如何產生現在的果(包括色、心二法),以及現在的起心動念對於未來的影響,於是開始進入到對於因緣的探索、觀照。

 

 

 

  2011.8.14於弘誓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