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尷尬的「校準」源流論

庭前柏樹子

  〈校準人間佛教、重建中國佛學〉談到了中國佛教的主流,文中說:

  太虛大師特別強調道安大師——慧遠大師一系,他們開啟了中國佛教的主動流,而且這個主流一直延續到今天,太虛大師將之概括為四大特點:本佛、宗經、博約、重行,因這幾個特點符合漢民族性格,中國佛教主流諸宗派儘管不斷受一些旁流的影響,但還是保持了這個主流而延續下來直到今天。英雄所見略同,陳兵先生也指出,太虛大師概括的中國漢傳佛教本佛、宗經、重行的道安系傳統主流無疑是應該肯定、繼承和發揚的。漢傳佛教各宗派莫不以釋迦牟尼佛為本,為本師,而不是本他佛、本某師。漢傳佛教絕大部分宗派都以佛經為宗,而不以是源非流的論為宗。因為最可靠莫過於直承佛陀、宗依經藏,以佛之知見、佛證悟的真理去應機設教弘法。王老師提到的太虛大師說的二大旁流,中觀和唯識學派,也有四大特點,即:本理:強調的是空或唯識的理;重論:因為是本理,所以主要依據各祖師發揮此理的論典;授受:受限於師徒傳承的論典範圍;重學:注重鑽研講說。

  在太虛大師時代,兩大旁流的影響也很大。或可以說支那內學院一系本唯識學派,重學重研究;印順法師一系本阿含佛教和中觀學派,也是重學重研究。而且兩派對中國傳統主流佛教宗派持嚴厲批判甚至否定態度,支那內學院一系更為激烈,印順法師一系相對溫和,但也判真常唯心系佛學類似印度教梵我論。這兩支當代的佛學旁流對繼承中國佛教傳統主流構成巨大挑戰。幸有太虛大師慧眼獨具,通達博大,仍然牢牢堅持中國傳統佛教主流,同時把旁流也融攝進來。

  陳兵先生在其〈中國佛學的繼承與重建〉一文中指出了否定中國傳統佛教主流的錯誤所在,並用正理予以批駁,認為他們是「以虛無主義態度貶棄傳統佛學,或者從西方人文科學研究的路子,以所謂『原始佛學』或外地的某一宗派之學為準則,否定中國佛學的核心內容心性論及台賢禪淨之學,證《楞嚴》、《圓覺》,《起信》為偽作,斥心性本覺,『真常唯心』說為印度教梵我論。殊不知心性本覺義,出《華嚴》等大乘教典,『真常唯心』義,不過是三法印中涅槃寂靜印的表詮,台賢二宗之圓教義理,質諸佛經,無不有據,禪淨二宗之經久流傳,必有其既契理又契機的堅實基礎。另一種人則對本土傳統佛學喪失信心,舍本外求,唯認南傳、藏傳、日本的某種宗派之學為真正佛法,欲圖原樣移植,以取代漢傳諸宗。殊不知吸取南傳,藏傳,日本佛學之精華,取長補短,固屬必要,但南傳、藏傳、日本的宗派之學,亦是流非源,各有其契當地時機的方便,亦各有其需要改革的積弊,原樣移植以取代本土諸宗,更難契合時機,即使得以流布,也難免產生弊端。」

  即使中國佛教今天走入人間佛教時代,但中國人的民族性格不可能因之改變,因此,在人間佛教時代,重建中國佛學首先仍要繼續保留和延續中國佛教這個主流傳統。這是重建中國佛學的基本原則之一。

  中國佛教的主流該怎麼確定?如一條大河,確定主流時,除了要找到路程最長的那一段,標定為起點,作為發源地外。還要看,在不斷流行的過程中,如能含容一切支流,最終匯聚成寬闊的大河,這樣的大河才應該是主流。主流既然是眾多支流匯聚的綜合體,那就決不能隔離支流去找主流。在這裡有些人會有一個錯誤的感覺:主流和支流有不同的名稱,它們是獨立的兩條河。其實主流和支流,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假設作為兩條河,實質上它們本來就是一條河。假如由於地質構造發生變化,原來確定了的源流沒有了,那麼支流也就順理成章成主流了!所以主次只是相對劃分,不是絕對的。

  佛教也是這樣,先確定它最悠久的起源?源於佛陀,就是佛教。既然有源、流之別,形式上一定是有某些不同,但又不能完全不同,不同的只是形式,否則就不是真正的佛法。雖然〈校準〉一文,辨析主流意在嫡庶之取捨,而我以為,嫡庶之爭,無非派系意識,實不可取。不同形式的佛法共存,八萬四千法門,樣樣具備(不是漫無標準),相輔而相成,能使一切眾生各得其益,這應該才是佛法的主流。

  探索佛教之源,固然很有意義,然非尋常可達。印順法師在《印度之佛教》中說:「探其宗本,抉擇而洗煉之」。探求流行中佛法的本質,正本清源,為的是給當時漸趨衰亡的佛教,注入清流,恢復佛教澤被萬物的利世大用。法師畢生都在致力於此,成績斐然,正應該作為我等榜樣!

  佛教創始於古印度的釋迦牟尼佛(西元前565年~前485年),之後不斷向周圍傳播。西元前後,佛教開始由古印度傳入氣候風土、民族、信仰迥然不同的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

  佛教傳入中國漢地的年代,大約在兩漢之際。開始的時候,佛教被認為是一種神仙方術,故桓帝將黃帝、老子和佛陀同祀,「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沙門視同方士。經典的傳入,歷來均以漢明帝永平年間(西元58~75年)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經》為佛法傳入中國之始。

  兩漢、三國與西晉時期主要是譯經,大小乘並舉,小乘經典強調禪法,大乘主要是般若。佛教來華之初,在原有較為成熟的中國文化基礎上,外來文化要融入進來,有一個漸進的過程。當時的佛教以輸入為主,譯者邊翻譯,邊講學。著名的翻譯家,如三國時期的安世高大師,於西元168~172年間,共譯佛典34部,40卷,如《安般守意經》等,基本都是小乘經典。支婁迦讖於西元147年來到洛陽,到184~189年止,與支謙、竺朔佛合作,譯經14部,27卷,其中不少是重要的大乘經典,如《大般若》、《首楞嚴三昧經》(此經多人譯過,但與後代流行的《楞嚴經》不是同一部經)等。此外,還有康僧會(譯《無量壽經》)等著名的大師,無不大力推動著中國佛教前進。

  兩晉南北朝,兵荒馬亂,但是中國佛教還是有了很大的發展。竺法護(西元231~308年)是鳩摩羅什來華前最偉大的譯經家,譯出175部354卷!再後著名的有佛圖澄與釋道安。道安法師(生於西元312~314年,約卒於385年,享年72歲),生值西晉末年,家庭世儒,年十二出家,師事佛圖澄,學兼大小,是著名的佛學者與僧團領袖。

  道安法師所學的第一部經《辯意經》是小乘經,他一邊下田勞動,一邊背誦,五千言一天就都背下來了。第二本經是《成具光明經》,一萬言,當晚背誦「不差一字」。他後來親近的大師佛圖澄,主要學小乘法,也學般若大乘法。道安撰寫了《陰持入經注》、《大地道經注》、《大十二門經注》,皆小乘禪經。道安在襄陽十五年,每年講兩遍《放光般若》,且幾部般若經互相對照研究。

  道安大師對大小乘佛法一視同仁,評《鞞婆沙論》(即玄奘譯《大毗婆沙論》中一部分)為:「猶大海與!……何求而不有乎?」可見在其心目中地位之高!又在《鞞婆沙序》中說:「恨八九之年,方窺其牖耳」。在72歲離世前,自撰的《四阿含暮抄序》中說,令鳩摩羅提等翻譯此經,而且感歎「但恨八九之年,始遇斯經,恐韋編未絕,不終其業耳。」

  道安法師所學所講以小乘法居多,大乘法就是《放光般若》、《光贊般若》、《道行般若》(這三部,近於羅什三藏譯的《大品般若》與《小品般若》)。當時的般若學風,有魏晉玄學的特點,分為六家七宗,這是中國化的大乘學。

  道安的主要活動與成就是:1.系統地整編佛典,作《道安錄》一卷,開創後代佛經目錄學先河。2.建立中國特色的僧團與戒規。3.參與政治,作苻堅最高政治顧問。4.以國家資助的方式,組織翻譯佛經,如《鞞婆沙論》、《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僧伽羅剎所集經》、《中阿含》(失)、《增一阿含經》(失)、《阿毗曇八犍度論》、《三法度論》(失)等)。5.從道安開始,漢人開始研究、著述佛典。他本人著述(注解、序)有48種,其中小乘的24種,大乘般若的14中。6.重視傳教。

  兩漢三國,翻譯的佛經,有記載最少的是《出三寶記集》(不包括失譯),有96部142卷;最多的是《歷代三寶記》,有671部947卷。而整個兩晉及十六國譯經,《開元錄》說有752部2306卷,而《歷代三寶記》則有937部2531卷。可以說,道安法師在法義弘揚上是有成績的,但與同時代的譯經大師相比,可為之一,而非主體。道安大師的突出貢獻,不在法義,而在於法務方面!

  在這一時期,中國佛教所重視的如來藏、真心、真性、真常、妙有的經典還沒有出現,道安大師的佛學思想,自然也不會涉及這方面,所以和「校準」言下的「中國佛教主流」大異其趣。道安大師當時弘揚的是「小乘」經論和「般若」,雖然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但他沒有小乘與大乘的分別,對當時的一切法義做到了平等對待,相容並蓄,真像是「海納百川」一樣。只此一點,就值得非常讚揚!不像現在有些人,不但要把小乘排擠掉,在大乘裡還要把中觀與唯識擠掉,只剩下乾癟癟的真心、妙有,還美之曰「大乘」。如此狹隘,哪裡可以作為大乘?不過是新型的小乘罷了!

  慧遠大師(西元334~416年)是道安的弟子,住在南方的廬山東林寺,與北方的鳩摩羅什大師,遙相呼應。他雖然住在山林,但與社會上層,不論華夷南北,都有廣泛的交往。慧遠出儒入佛,著作有50篇文章10卷(據《高僧傳》)。

  慧遠大師使佛教全面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是他在中國佛教史上享有極高聲譽的原因。他說佛家與儒家「出處誠異,終期則同」,儒佛殊途同歸。主張在家佛徒要盡忠盡孝,而出家者是「沙門不敬王者」,形服禮制也異於世俗。他既擁護傳統宗法制度,又為佛教爭取在社會上層中的獨立地位,成一里程碑式的人物。這是他在中國佛教中所起的傑出貢獻。

  慧遠大師在佛法義理方面,出發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角,有神論是他思想觀念的奠基石,善惡業報,生死涅槃,都建立在實有上。《形盡神不滅論》:「夫神者何耶?精極而為靈者也」,「神道精微」。他稱精神是獨立的實體,不僅可以暫時住在形體之中,而且可以由此一形體轉到另一形體上去。他說:「火之傳於薪,猶神之傳於形。火之傳異薪,猶神之傳異形。」(《沙門不敬王者論‧形滅神不滅》)他以為這個「神」,在「六合之外」,不是人的「耳目」認識所及的。「蓋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跡求。必感之有物,則幽路咫尺;苟求之無主,則渺茫何津?」他的這一觀點,和西方的靈魂論也許差不多。

  慧遠大師早期信般若,後來是毗曇與禪學。道安是毗曇學的重要推力,慧遠也受此影響,高度重視《阿毗曇心論》,誤以為這是全部佛教的核「心」。慧遠說性空,是針對虛妄顛倒那部分說的,而其外有真性存在,不是空的。這倒和後代的「如來藏」說大同。他與鳩摩羅什三藏有截然不同的理論和思想方式,差別極大。在他們來往討論法義的書信中可以看出,慧遠一直在追問那個絕對的實體。羅什三藏越給他往清楚了解釋,他的誤解就越多,越糾纏不清。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和印度佛學間,理論與思維方法的根本不同。

  印度佛教要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生存發展,就要把二種文化有機地融合起來。這除了佛法義理方面要注意其真實性外(否則可能不是佛法),在僧俗間,在僧團內部的組織、制度等,這些表現方式上,也要適應現實社會的需要。道安、慧遠大師們主要就是在這後一方面,有值得稱道之處。

  道安之後,不得不提的一位大師是鳩摩羅什三藏(西元343~413年)。他七歲出家,先學小乘,「日誦千偈」。十二歲隨母回龜茲,路遇大乘學者,改學大乘,尤精龍樹的中觀。

  龍樹,在印度是大乘佛教劃時代的人物,在中國也被稱為八宗共祖。不知道為什麼,現在自稱的主流佛教者,竟然如此討厭龍樹,必欲從中國主流佛教中除之而後快?

  回到龜茲,鳩摩羅什三藏以年不足二十之沙彌,已經成為著名的大法師了!後來苻堅派兵西征,為的就是「國之大寶」——羅什三藏。由於戰亂,被阻西域,直到58歲才到了長安,住逍遙園。

  他的主要成就是:1.翻譯。國家提供資金,組織人力。西元401~413年間,譯有74部384卷(據《開元錄》)2.對中國佛教的教義影響極大。中國佛教學派和宗依的經典,基本上都是鳩摩羅什三藏翻譯的。比如中國的三論宗,其宗依典籍有龍樹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成實宗的《成實論》;天臺宗的《法華經》、《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大品般若》、《小品般若》等;淨土宗的《阿彌陀經》;禪宗的《金剛般若經》;律宗的《梵網經》(有待確定)等。3.受鳩摩羅什影響,建立僧尼管理機構,形成完備的僧官制度。4.羅什三藏弟子眾多,分佈大江南北,對後來學派的形成有直接影響。5.三藏祖籍印度,而生長於中國,也可說是中國人!他有力促進了中印佛教與文化的交流。若論對中國佛學的貢獻,鳩摩羅什三藏應屬第一!

  在繼承過往豐碩成果的隋唐(西元581~907年)時期,又取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中國佛教達到了鼎盛。佛教義理研究蓬勃發展,促成大小乘各宗派的建立。大乘中重要的宗派有智顗(西元538~597年)創立的天臺宗,吉藏(西元549~623年)創立的三論宗,玄奘(西元602~664年)和窺基創立的法相宗,道宣的律宗,善導的淨土宗,法藏(西元643-712年)的華嚴宗,神秀和惠能(西元638~713年)分別創立的禪宗,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和惠果所奠定的密宗。著名的翻譯家真諦三藏(西元499~569年),譯經48部232卷,或說38部117卷。義淨三藏(西元635~713),譯56部230卷。尤其是被印度稱為「大乘天」的唐玄奘法師(602年~664年),回國後與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為佛教,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中國乃至國際上都廣泛獲得了高度評價。這樣的一位國際性偉人,不止對佛教,對於整個世界文化來說,都可說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這一時期的佛教,相容並蓄,各宗各派都搞得紅紅火火。你不能說,這一宗不好,去掉吧!那一宗也不好,也去掉吧!最後剩下兩宗了,還是互相不待見,剩下一宗最好!那還成主流嗎?主流,應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有一種博大、開放、平等、包容的氣魄。如果問歷史上中國佛教的主流是什麼?可以說,這一時期的佛教是中國歷史上的主流佛教,當之無愧!

  北宋初期,朝廷對佛教採取保護政策。恢復了從唐代元和六年(西元811年)以來中斷達170年之久的佛經翻譯工作。同時,西域、古印度僧人攜經赴華者絡繹不絕,至景佑(西元1034~1037年)初已達80餘人。譯經規模一時超過唐代,但成就稍遜。宗派提倡「教(天臺、華嚴)禪一致」、「淨禪一致」,因而廣為流行華嚴禪、念佛禪等等。天臺宗中分為山家、山外兩派,而在民間念佛結社特別興盛,影響極大。南宋時,由於官方限制佛教的發展,除禪、淨兩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遠非昔比。禪宗不立文字,不重經論,因而在會昌禁佛和五代兵亂時所受影響較小。淨土宗強調稱名念佛,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簡單易行,且北寧以後禪教僧人又多歸宿淨土,故能綿延相續,直至近世。

  元代的統治者崇尚藏傳佛教,漢傳佛教繼續流傳。明萬曆以後,祩宏、真可、德清、智旭四大家出,進一步發展了對內融會禪、教、律等宗學說,對外融通儒、釋、道三家的風氣,所以深受士大夫的歡迎和一般平民的信仰,並使佛教更加具有中國的特色。清初皇室也是崇奉藏傳佛教,對漢地佛教採取限制政策。雍正雖重視藏傳佛教,但主張儒、佛、道,異用而同體,並行不悖,提倡佛教各派融合,不問宗派異同,都應念佛,對近世佛教有重要影響。

  中國佛教,源於兩漢,盛於隋唐,後漸縮小,僅餘禪淨,不絕如縷。清末以來,楊文會、歐陽競無等在日本和西歐佛學研究的推動下,創辦刻經處、佛學院、佛學會等,為佛教義理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時期。民初教界出現了一批名僧圓瑛、太虛等,佛教產生了新的氣象。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從中國佛教的這個歷史過程看,佛教的主流何以能恢弘博大?唯在於能開放與包容。清朝末年的「傳統佛教」,已經是萎縮後,即將乾涸斷流的「末流」了。如果把末流執著為主流,進而排斥一切異己,甚至歷史最悠久的那部分佛法,都不要了。就像一個紈絝子弟,不知道努力奮鬥,坐吃山空。家是敗了,還看一切都不順眼,覺得都是廢物,要全部扔掉,只留下討飯的碗筷就夠了。

  有人從信仰的角度說:中國主流佛教是道安大師—慧遠大師,特點是:本佛、宗經、博約、重行。還抬出太虛大師來坐鎮。是的,我們的太虛大師是說過這樣的話。但是,大師應機說法,有他的特定性和時效性,不能任意誇大他的適用範圍。同時,我們雖然應該敬仰大師,卻不應該迷信大師,大師們也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哪怕修行到了十地菩薩,仍然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我們知道,即使是佛陀當年,制定一條戒律的時候,都是改來改去,何況是其他人呢?所以佛說「依法不依人」。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的判定,要實事求是,拿事實說話,不要提某某大師如何如何說的。我想即使太虛大師在世,也不會允許打著他的旗號,剪切片言隻語當作聖旨,作無稽的斷言。事實上,即使非要從諸佛及大師們的典故裡找出根據,我想任何宗派,都不難從中找到一些,用來維護自己。隨便拉大師來做墊背,本身就是一種不恭敬大師的表現!

  作者說「漢傳佛教各宗派莫不以釋迦牟尼佛為本,為本師,而不是本他佛、本某師。漢傳佛教絕大部分宗派都以佛經為宗,而不以是源非流的論為宗。」「本佛」,是「本釋迦牟尼佛」,本人也認為應該。但是實際上全然不是!

  一、中國最流行的佛教,莫過於西方極樂淨土了,而西方淨土是阿彌陀佛為本!常念的「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觀世音、地藏、文殊、普賢......哪個以釋迦牟尼佛為本?似乎釋迦牟尼佛的名氣,還遠不如觀音、地藏的名氣大吧!
《華嚴經》(第一譯在西元421年,第二譯在699年,第三譯在798年)是「傳統佛教」中第一之經了吧!為什麼說法的都是地神、水神、火神、風神......?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這才是大家常說的《楞嚴經》,據說般剌蜜帝譯於唐中宗神龍元年,西元705年),這部經在中國佛教界有崇高的地位,稱為「開悟的《楞嚴經》」。經是佛為聲聞弟子「阿難」所說,內以「二十五聖顯圓通」作為修證的示範,二十五聖也都是聲聞弟子或菩薩。

  還有一部重要的是「論」典——《大乘起信論》,據傳是真諦三藏翻譯的,沒有具體的時間。真諦三藏是西元499~569年人,與慧遠大師(西元334~416年)相去有一百年,《起信論》更在之後了。可見道安、慧遠大師的主流佛教,和這《楞嚴》、《起信》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不止如此,就是三部《華嚴》,他們也不曾見過呢!把「如來藏」系的「主流佛教」經典,說成是「道安大師—慧遠大師」一系,寅吃卯糧可說是恰當的比喻。我們讚賞道安、慧遠大師,但也要明白道安、慧遠大師何以值得讚揚。

  我們還可以去逐個檢查,可以發現,大乘經,釋迦牟尼佛親自說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弟子們所說!然而「主流佛教」者說「是源非流」,「本佛、尊經」故。

  二、《阿含經》,現存的四阿含,《雜阿含經》(西元443年)、《中阿含經》(西元398年重譯)、《長阿含經》(西元413年)、《增一阿含經》(西元398年),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也有少量弟子所說),為歷史上最早的成文經典。這雖然看來是「最可靠」的佛說的經典,卻是「主流佛教」者所最不能認可的!

  《般若經》,最早是支婁迦讖在漢桓帝中平年間(西元178~189年)所譯的《道行般若經》。《般若經》部類很多,以鳩摩羅什所譯的《大品》、《小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流通最廣,以玄奘譯的《大般若經》600卷最全。《般若經》是「經」,佛說的不少,也有相當部分內容是須菩提、舍利弗等說的。《般若經》不僅是空宗,在大乘各宗都很重視,唯除以「如來藏」作為「主流佛教」的「傳統佛教」。

  《瑜伽師地論》(西元648年譯成)是彌勒菩薩所說,是流非源!唯識宗依六經十一論,六經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解深密經》、《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中土未譯)、《阿毗達磨經》(中土未譯)、《楞伽經》、《厚嚴經》(中土未譯)。十一論是:《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大乘莊嚴經論》、《集量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分別瑜伽論》、《辨中邊論》、《二十唯識論》、《觀所緣緣論》、《阿毗達磨雜集論》,此等皆是流非源!

  《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對《大品般若》的解釋,《十住毗婆沙論》是龍樹菩薩對《華嚴經》的解釋,這兩部是中觀學的重要經典,也是天臺宗依據的重要經典。是流非源!中國的三論宗,所依經論有《大品般若》、《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維摩經》、《仁王經》、《金剛般若經》、《勝鬘經》、《金光明經》等,如是等皆是流非源!

  這些經典,雖然「本佛、尊經」,但評為不是「主流佛教」,所以「是流非源」。

  再說「博約」吧!這一點我最不贊成!你看「大學者」們,一下手就有幾萬、幾十萬字。前幾天看了一篇〈釋印順佛教研究和佛學思想概觀——從反思的角度看〉,真長啊!這能有八萬四千條罪狀吧!鄙人看後面忘了前面,返回來看前面又忘了後面。老眼昏花,趴在厚厚的論文上,連北都找不到!

  「重行」,這不是說在嘴上:「我重在實行,不重學問」,「你們是窮人數寶」。真「重行」的不說,說的人不做。真是重行,那些傳統的「大乘佛教者」們,不會是現在這個表現。行,在於慈悲,要捨己利人,這才是大乘的「行」!


《求法詩》
義淨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若不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