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四阿含的次第與宗趣
——「阿含」導讀(三)

主講│昭慧法師 筆錄│法定 修潤│釋耀行


一、佛陀教導如何管理財物

  這部經記述了佛陀跟一位天子的互動,談到錢財的分配,可見佛陀的教學是很實際的。1 怎樣用專業知識獲取正當的錢財,錢財獲得以後如何守護好?如何收支平衡?可見得要獲取自己正當的利益,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所以斷無一種錯覺認為說,只要成為佛弟子,就要視錢財為糞土。不是這樣,而是錢財沒有正當使用,或者是產生很大的貪婪心,會帶來苦難災禍。可是人斷不能沒有錢財來過正常的日子。
  要怎樣量入為出呢?應該把它劃分成四分:一分做日常生活所需,另外兩分做自己營生的永續經營,該投資就是要投資,再有一分要儲存起來。為什麼要儲存起來?因為自己一旦出現貧乏可以救急,他人有貧乏也可以幫助他人。這所謂的四分也不必是等分,總之記得要有這樣的財務分配。例如:商業巨子比爾蓋茨,他怎麼可能1/4的錢財拿來食用?所以對他而言,可能大部分都放在營生業,甚至於儘量廣施有情。他可能把一大筆錢都拿來藏匿,藏匿倒不是放在他自己的戶頭,有些是成立基金來拯救世間的貧乏者。所以佛陀教導如何去處理自己的錢財,顯然是非常務實,可是又含藏著慈悲心。

二、憍慢婆羅門得度出家
  接下來這部經,是佛陀跟一位憍慢婆羅門的對話。2 佛陀在拘薩羅國行腳,到達首都舍衛國,住在祇樹給孤獨園。有位婆羅門七代以來都是婆羅門,而且學問高超,通達、解了婆羅門聖典,是其他婆羅門的老師,甚至能夠通達久遠劫以前的本末因緣。因此非常驕傲。聽到有沙門瞿曇這樣一位修道人,就想說去看看,如果他有什麼樣的教學說法,我就跟他議論下,如果他沒有什麼說法,時間到了我就回來。也就是要考察對方。
  這位高高在上的婆羅門,好像貴族出行一般,乘白馬車,前後有年少婆羅門手執金柄傘蓋為他遮太陽,裝水的金瓶方便隨時用水。到了祇樹給孤獨園門外,一行人下車步行而入。此刻世尊正在跟大眾說法,憍慢婆羅門尋思,沙門瞿曇好像沒有特別禮遇我,那我就回去吧。世尊知其心念,直接用偈頌敲擊他。「憍慢既來此,不善更增慢,向以義故來,應轉增其義。」你心懷憍慢來這裡,如果用不善念,會更增你的憍慢,你既然是為了道理而來,應該要增長你的領悟才對,怎麼就走掉了呢?婆羅門見世尊知道他的想法,就要敬禮世尊。佛陀讓他無須作禮,心清淨就行了。因為這位婆羅門來這裡本不是為了論議,而是想要彰顯他的特權,希望得到佛陀的特別禮遇。大眾見此場景非常敬佩,讚歎佛陀有大威德,有大神力,婆羅門如此憍慢,可是現在卻謙卑的想要頂禮佛陀。
  眾聲喧雜,憍慢婆羅門令大眾安靜,他要請示佛陀。怎樣才能不起憍慢心?怎樣起恭敬心?如何軟言慰諭他人?如何善修供養?這四者都是折服憍慢,表達恭敬跟友愛的行為。佛陀說:對於你的父母,長兄,和尚阿闍梨這些師長,應當尊重供養。煩惱斷盡的阿羅漢有正智,能夠達至解脫,你要伏諸憍慢心,對這些賢聖表達你的恭敬。爾時,佛世尊為憍慢婆羅門次第說法。首先說布施、持戒、生天之法,這三種一般稱為三種端正法,也被叫做三種福行。布施是把自己擁有的資財或者是無形的智慧財,分享給他人,讓人離苦得樂;持戒,是不要讓自己的言行帶給別人衰損或者是觸惱別人。再來,是種種生天的功德,這三種端正法應該要修學。
  佛陀看准了憍慢婆羅門有善根,聰明敏銳,所以先講了一般世間法,接下來進一步講超越世間的解脫法,就像非常潔淨的白布,沒有一點點黑色或者褐色,這樣的白布最好染色,可以很快接受任何一種染色。反之,如果已經有既有顏色,想要染上其他顏色就比較不容易。表示憍慢婆羅門在那個當下,有如此潔淨的心胸,仔細聆聽,理解體悟佛陀所說的法,於是立刻獲得了四種真理的體悟,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
  「時,憍慢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得無所畏。」這幾句話其實是一種套裝句型,憍慢婆羅門能洞察於法,獲得法的喜樂,能知曉契入於法,完全沒有在法上的疑惑,不是因為別人指引,而是他自己悟到的,這時他對於正法就無所畏懼。於正法有什麼好畏懼的呢?原來對於法如果沒有深刻的體悟,聽到無我會害怕,我如果都沒有了那該怎麼辦?會有恐懼心。憍慢婆羅門再一次向佛陀作禮,前面他要作禮被佛陀拒絕了,這次佛陀沒有拒絕他。他恭敬的向佛陀請求:我能夠在佛陀的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嗎?佛告憍慢婆羅門:你可以出家受具足戒。於此可以看到,佛陀跟婆羅門互動,沒有動輒就叫人出家,而對方善根成熟要出家,佛陀也不會拒絕。

三、觀念轉化遠離殺業
  《雜阿含經》93經,講述長身婆羅門舉辦邪盛大會的事。3  有七百頭公牛被一排一排綁在柱子上,有羊、魚、鱉、蝦、蟹等皆遭繫縛。他興高采烈,想說我做這麼大的功德,現在趕快去請教沙門瞿曇,千萬不要讓這祭典哪些地方的禮節分寸有所短少。於是乘白馬車,在眾多年少婆羅門前後導從下來到精舍,下車步行而入。到佛陀前面問詢慰勞,退坐一面請教佛陀:瞿曇,我今欲做盛大祭典,依規制,那些祭典中所應備辦的東西,我是不是都備辦周全了?
  佛告婆羅門:有一種邪盛大會會主,布施作福不但沒有獲得福報,反而生罪殃,有三種刀劍刻在他的身上,很像一片片在削他的肉,這可說是得了很大的不善果報。哪三種?就是身口意的刀劍。哪來的意刀劍?有會主心裡產生了這個念頭,想要大殺、特殺來做邪盛大會,就已經像刀劍一般,讓自己將來受苦。什麼是口刀劍生諸苦報?會主雖然不是親自操作,可是他要別人做,就如嘴上生出刀劍一般,讓自己未來產生苦果。什麼是身刀劍生諸苦報?會主自手殺傷那些公牛、羊、魚、鱉、蝦、蟹等。佛陀直接把長身婆羅門目前的險境告訴對方,你的身口意三業其實都是刀刀劍劍,你會受苦的。那我該怎麼做呢?
  婆羅門常常供養三火,這在古代的婆羅門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古代生火不容易,所以對於火很珍惜。而這麼殷重供養的心正好是一個正面的教材,比起刀劍,火對人類的益處太大。於是佛陀教導他這三種火的定義。講「根本火」的時候,直接連接對父母的恭敬供養。錢財從哪裡獲得?用正當的手段如法而得。如果能這樣供養父母,你就像在供養根本火。為什麼叫根本?因為你我都是從父母而生,飲水思源,把奉伺父母叫做供養根本火。第二是「居家火」,居家需要有這些眷屬,你的配偶、兒女、宗親,廣義的眷屬還包括跟你有雇傭關係的僕使,對於這些人隨時給予他們財務上的支持,而且不驕慢,恭敬布施讓他們獲得安樂。第三「福田火」,對象是那些沙門、婆羅門。對於這些宗教人士要恭敬尊重供養,讓他們能夠安樂,沒有後顧之憂的處理宗教事務。同樣是手足勤勞正當得財來供養他們。因為這些宗教人士能夠調伏貪瞋癡煩惱,無形中為我們建立了福田,對於沙門、婆羅門的布施,就像種田一樣,未來會獲得快樂的果報。
  有一些火是貪瞋癡三毒之火,能夠如法供養前面三種火當然是好事,可是如果生起的是三毒之火,那就既害自己也害他人,不但當前獲罪,未來生也會獲罪。佛陀從三刀劍講到三種正向的火,再講到三種負向的火,長身婆羅門聽了以後靜默的坐在那裡,思維片刻就對身旁的青年婆羅門欝多羅說:你能不能代勞一下,去大會祭壇前面,把那些綁在柱子上的公牛、母牛、羊等眾生全部放生。並且告訴它們,長身婆羅門祝福你等,自由自在,山澤曠野,食不斷草,飲淨流水,四方風中受諸快樂。這些眾生因此逃過一劫。佛陀接著為長生婆羅門說種種善法,示、教、照、喜。先說淺法,三端正法,說戒、說施及生天功德,接下來說深法,就是解脫法。長生婆羅門當下見四聖諦,而且獲得了現觀四諦的境界,合掌發願盡形壽皈依佛法僧,成為優婆塞,祈請世尊與諸大眾接受他的供養。世尊默然應允。
  回到舉辦邪盛大會的地方,長身婆羅門備辦種種清淨美好的食物,準備好床坐,然後派遣侍者去迎請佛陀。佛陀就坐後,他親手供養種種飲食,用餐後等到佛陀已經整理完畢,他坐下方端坐聽法。從這裡你可以看到另外一種典型,佛陀對於長身婆羅門,是直截了當告訴他這些罪殃,而且告訴他如何去轉化,這只是一個觀念的轉化,可是他會得到非常不一樣的結果。

四、聖典之來源
  前面講到,教法的傳承要有專業的持誦,因為那時候沒有紙筆,靠高度記憶跟誦持,而且會持續擴編。大眾集會自恣日,經過三個月的安居精進修行,到最後總檢討日這一天,比丘等說法,誦經者結集經,持律者抉擇律,論法者論法。阿恕迦王時代,經與律已勘成定典(後來各部派又各自改編乃至於增補)。西元前一世紀,開始有書寫的文字記錄,這是佛教的初期聖典。
  擴編原則,就內容要符合三法印,像用印章來核定彼此的契約,代表著某種信用,用「印」來形容這三個法則,表示要從這裡去檢核,這部經是否契合於佛陀所說的法教。而不是只要看到「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為大眾說法。」就認定這是佛說,那不一定,你要看內容有沒有符合這三個原則:第一,諸行無常;第二,諸法無我;第三,涅槃寂靜。有時候加第四,諸受是苦。在這裡主要談「三法印」,為什麼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而不是「諸法無常,諸法無我」?或者也沒有說「諸行無常、諸行無我」?每一個詞彙其實都要非常精准,因為它的定義、內涵、範疇是不一樣的。
  首先,這個「行」是專指有為法,法的分類大體而言可以分成兩類,有為法和無為法。有為法這個「為」表示運作,有運轉,有生、有滅,有變化。法不只是有為法,還有無為法,無為法就是沒有生滅,沒有運作、沒有變化。如果從來沒有發生,也就沒有所謂的滅去,也就沒有所謂的運作,也就沒有所謂的變遷,生住異滅沒有,這種無為法叫著「非擇滅」,不是經過抉擇的滅法,經過抉擇而滅的才叫做「擇滅無為」。什麼是「擇滅無為」?就是經過智慧的抉擇,能夠斷除煩惱,煩惱已斷就沒有強烈的我愛,沒有強烈的我愛,所以沒有延續到下一生的動機跟念頭。因此這一生涅槃了,下一生就沒了,既然沒有下一生的「生」,就沒有所謂下一生的「滅」,所以下一生的生老病死都已滅,這就是「擇滅無為」。部派佛教講了好多種無為,有三種無為,九種無為……,就不在這裡一一論述了。所以說「諸行無常」而不是「諸法無常」,因為無常代表著生滅變遷,可是無為法從來無生也無所謂滅,何來無常?所以只能是「諸行無常」。
  那麼「諸法無我」為什麼不說「諸行無我」呢?這要提醒我們的是,不但是有為法在生命變遷中,找不到一個永恆不變,獨立自存真實不虛的「我」或者自主者,無為法也找不到有這麼一個「我」,這就是「諸法無我」。最後「涅槃寂靜」,凡有生者必趨於滅,所以這個涅槃是寂滅性,讓生死輪迴流轉到這裡停下來,死而不復再生。因為無我,斷除我愛、我執,所以不會再抓住自己不放,往下一生奔去,這叫做涅槃。以上是三種非常重要的深法,也是三種非常重要的原則。如何知道目前擴編出來的這些經典,是否真實是佛陀所說的法教?就用這三個原則來檢核。否則,即便他言之鑿鑿說是佛說,你也不用太相信。反之,即便不是佛陀所說,只要符合三法印,放在經典裡面也無違和,這是內容方面的檢核。
  再來,講到四大法教,這是在形式方面的檢核。

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諸賢,我於彼村、彼城、彼國,躬從佛聞,躬受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4 

  假設這個比丘說,我在某一個村落、城池、國家,親聞佛說,接受佛陀的教導,我是從佛陀而聞,你們不應該不信,也不要毀謗。這時結集者「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形式這個部分是合格的,可是內涵的部分要推其虛實,要究其本末。要怎麼究其本末?依三法印究其本末,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來檢核。如果他所說的非經、非律、非法,就要告訴對方,佛陀不可能這樣說的,你是聽錯了吧。我依經、依律、依法檢核,你所講的與法相違。所以你不要再接受,也不要為人說。反之,經檢核內容確實是如此,就應該自己受持,而且要為人解說,這是第一大教法。所以他說這是佛說,我親自聽到,而且親自受教,在形式上先合格,但是內容上還是要看是不是依經、依律、依法。
  第二,這裡不是聽佛陀說,而是那些和合眾僧,還有多聞的長老們說,如果這樣,形式上先可以納入。但是同樣的,在內容方面一樣要去檢核,是否依經、依法、依律。如果不是就要他捐棄,如果是就要他受持。第三,「於彼村、彼城、彼國,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多了一個持律儀者。因為前面或是佛陀說或是和合僧說,或者是那些長老們在佛世時聽聞來的,比較信而有徵。而現在是很多比丘這麼說,怎樣才能相信?於是就來檢核他的品格。律(vinaya),律儀(saṃvara),這是兩個詞彙,律儀是防非止惡,也就是持法、持律是他專業上的能力,持律儀是指他在道德上的操守。如果這兩者都具足,那麼可以在形式上納入考量,但是在內容上一樣,「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第四個,「於彼村、彼城、彼國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只有一位比丘,因為他持法、持律,所以可以納入形式上的具足,但是納入以後一樣要經過檢核,如果非法、非律如何,依法依律又如何,與前面一樣。以上是四大教法。
  所以,三法印是從內容去做檢核,四大教法是依形式來做判斷。從這裡就知道,佛陀滅度以後,不斷有經典流出,當時的佛弟子們非常明智,他們從來沒有認為只有佛陀才能夠說法。哪裡像現在,有些傳承的人非常固執,認為只有佛說的才是經典,而且大乘經就不是佛說。所以印順導師曾經說,其實是不是佛說不是關鍵,是它有沒有符合三法印。向來這些經典不斷流傳的時候,都是依四大教法跟三法印做檢核,這樣才是明智對待經典的態度。不是入主出奴,捍衛自己去踩扁別人。

五、聖典之部類
  經過世世代代擴編,經典大致已經定版,部派佛教還是有繼續擴編或者是改寫,大體可以這樣把聖典的部類做一個理解,包括漢語的或者巴利語的三藏。巴利三藏,就是現在南傳佛教的三藏典籍,我們一般說經律論,但巴利三藏是把律藏放在前面,然後才是經藏跟論藏。巴利三藏的律藏主要有這樣一些分類,對每一戒條的解釋叫「經分別」,詳細說明它的緣起乃至於輕重,戒相的分別是依戒條的順序。其次是「犍度」(skandha),犍度主要是類編,依於類別而作分類,所以這兩大類不太一樣,最後再加一些附錄的內容。這個是巴利三藏的律藏。
  巴利三藏的經藏,分類為「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跟北傳佛教經藏的分類類似,只是加了一個「小部」。北傳佛教有「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長部」、「中部」都有。巴利三藏的「相應部」北傳佛教名為「雜阿含」,這個「雜」不是雜七雜八,是以類相從,其實就是相應,就著類別編輯在一起便於背誦理解。「增支部」,北傳佛教叫「增一阿含」,是一種索引或者是詞典方式的編撰,先從一法開始,然後再增一法叫做二法,再增一法叫做三法,再增一法叫做四法,再增一法叫五法,一直到十法,所以叫做「增一」或者「增支」。「一法」,例如:一切眾生都要靠飲食來安住,所謂「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這就是一法;「二法」,名跟色,名是心所法,這是心理的作用,色是物質的作用,我們的肉體,生命要有肉體跟精神,這就是二法;「三法」,前面講身刀劍、口刀劍、意刀劍,就是三法;「四法」,四聖諦就是四法。以此類推,一法一法的增加,經就分別在每一個增一的條目裡面來類集。這是分類的方式。
  漢譯典籍確實沒有所謂的「小部」,但是有「本緣部」,四阿含以外的經集都放在本緣部,所以並不是沒有這些經,只是把它另外歸納,不放在《阿含經》裡面。漢譯律藏有一個好處,保留了各個部派的版本,很有利於做比較研究,你就會知道,原來戒律在佛弟子的傳承過程中,由於部派的不同,會有一些增編、擴編或者是不一樣的解釋。這是有關經跟律的部分。論的部分,中國所傳的以「說一些有部」為主,有許多的論集,都是佛弟子們繼續把佛陀的教學加以系統化。同樣的,巴利藏裡面也有一些論集。

六、聖典語文
  佛陀時代的佛教界,使用的語言不統一。佛陀曾受過雅利安式的教育,他到恆河上流的拘羅地方去弘法,使用雅語,是很有可能的。但佛教為東方的新興宗教,釋迦族從東方來,與恆河北岸的民族為友族,多用近於巴利語的東方流行語。如南傳佛教所說:佛用摩竭陀的方言,即流傳於海南佛教國的巴利語,依近代的考究,是不可信的。佛陀反對弘法的時候一律雅語化,曾經有婆羅門比丘向佛陀請示說,這些各種方言土語,把佛法這麼優雅的經典誦得很難聽,是不是大家以後都一律用雅語來闡述佛說。佛陀說不可以這麼做,你的國家,你的地方有什麼樣的語言,你就用那種語言來說佛法。因為語言是一種工具,不應該有一種優越感或者歧視對方,這是佛陀對語言的基本態度。

七、四部阿含的次第與宗趣
  四阿含的名義是怎麼來的?《瑜伽師地論》裡有一段詮釋:

彼即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是故說名《雜阿笈摩》;復以「餘相」處中而說,是故說名《中阿笈摩》;復以「餘相」廣長而說,是故說名《長阿笈摩》;更以一、二、三等「漸分別」道理而說,是故說名《增一阿笈摩》。5 

  這就是四阿含的由來,「事」(vastu),依於事而一類一類的相應,一類一類聚在一起加以敘述,這就是《雜阿笈摩》,巴利藏的「相應部」。「餘相」就是其他種種的教相,「處中而說」表示在文字上是不長不短的,「復以『餘相』廣長而說」,表示文字更長的,所以中跟長不過是文字長短的差別。而「增一」就是前面講到的類似索引的原理,一條一條增加。
  印順導師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裡進一步做了說明:

《雜阿含》――甚深法義為主,《中阿含》――以分別、抉擇為主,《長阿含》――以佛陀超越天、魔、梵為主,《增一阿含》――教化弟子,啟發出世善。6 

  《雜阿含經》常論說的是甚深法義;《中阿含經》是把甚深法義加以分別抉擇;《長阿含經》有很多精彩故事,經常是滿天神佛,表達了佛陀超越於天、魔、梵的特殊跟偉大;最後《增一阿含經》,是教化弟子,啟發出世善法,當然就要因材施教,所以不一定是甚深法義。這樣的說法有沒有根據?印順導師是有所本的。
  說一切有部對律的釋論有這樣一段記錄:

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隨禪法,是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含。7 

  為諸天世人說法,不就是「教化弟子,啟發出世善」。破諸外道,前面講到佛陀超越天、魔、梵,這是《長阿含》。也就是四阿含不只是文字長短不一的形式,四阿含還有其內容的特質,這種特質用悉檀(Siddhānta)來解釋就更加明確。這些經典都是希望我們達至圓滿究竟,可是途徑不同,所以有四種悉檀,分別是「世間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四悉檀的說法來自《大智度論》。8 
  什麼是「世間悉檀」?能夠超越天、魔、梵等,廣及天上、人間,乃至地獄道的一切景象,以及此界眾生的狀態等等。「各各為人悉檀」、「世間悉檀」就是與人為善,所以深法淺說,讓大家都能夠因材施教而得利益。「對治悉檀」,主要為利根眾生說,要斷除他的煩惱,讓他能夠證得解脫,所以這個不但是為學問者所說,也是為利根眾生說。第四是「第一義悉檀」,就是最殊勝的道理,種種禪觀之法就是最殊勝的道理。以上是四阿含的特色。

八、結說
  佛法的結集,起初是「修多羅」(sūtra),次為「祇夜」,「記說」,這三部分就是《雜含經》的基礎。「記說」分為弟子記說跟如來記說,「如來所說」經常屬於預言式的,說某人將來可以成阿羅漢,某人在什麼時候可以成佛這一類的。「弟子記說」是把如來所說深法加以仔細闡述。所以在《雜阿含經》裡面就有弟子所說的法,哪有說經典一定都是如來所說。
  佛教界稟承佛法宗本——「修多羅」,而展開法義的分別、抉擇、闡發、論定,形成了眾多經典。結集者結集起來,即是「中阿含」;這是以僧伽、比丘為重的、對內的教化。分別抉擇的成果是對於外道、婆羅門等異說的汰擇,而表彰佛陀的正等覺智;法需善說,為適應天、魔、梵——世俗的宗教意識,故集與「祇夜」的精神相呼應的文句而為《長阿含經》。為什麼與「祇夜」精神相呼應?因為「祇夜」經常是詩歌體,詩歌體多少帶著一種美學上的意義,重視的是韻律之美,不見得那麼精準精確,可是會打動人心。「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依文句的長短而得名,以「弟子記說」、「如來所說」為主,以增一法而進行類集。其中「如是語」與「本事經」的形成,成為「九分教」之一,還在「中阿含」、「長阿含」二部成立以前,但為了便於誦持,著重於一般信眾的教化,廢去「傳說」及「重頌」的形式,而進行擴大的「增一阿含」的編集,應該比「長阿含」更遲一些。所以,十二部經或九分教就是把佛經依內容或者形式分類,九分教之說比較古老。

 

註解:

1. 參見《雜阿含經》卷48,CBETA 2023.Q3, T02, no. 99, p. 353a21-23。  
2. 參見《雜阿含經》卷4,CBETA 2023.Q3, T02, no. 99, p. 23c22-26。
3. 參見《雜阿含經》卷4,CBETA 2023.Q3, T02, no. 99, p. 24b13-14。
4. 《長阿含經》卷3,CBETA 2023.Q3, T01, no. 1, p. 17c3-6。
5. 《瑜伽師地論》卷85,CBETA 2023.Q3, T30, no. 1579, p. 773a1。
6. 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頁878。
7.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1,CBETA 2023.Q3, T23, no. 1440, pp. 503c27-504a1。
8. 《大智度論》卷1:「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無相違背。」(CBETA 2023.Q3, T25, no. 1509, p. 59b18-20)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