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大德身邊的侍者

 口述│明聖法師 撰稿│釋德生 修潤│釋耀行

 

一、因讀書因緣,隨侍印公導師

  明聖法師,臺中縣清水人,1963年,依慧印法師出家。慧印法師是她堂兄,賢頓法師的徒弟,他是賢頓法師的姪女。出家法名本源,字號明聖。八歲因父親往生,依止伯父賢頓法師。賢頓法師在大甲鎮瀾宮出家,住在臺北市龍雲寺,明聖法師小時在廟裡長大的,約十歲到臺北。當時重男輕女,小學畢業就中斷學業,年紀小無法外出工作。留在寺院輪值,學念經、早晚課、星期日的共修。伯父疼惜他,在寺裡辦夜間佛學院,請老師來上課。[1] 1967年,計畫到報恩小築讀書,因為這個因緣,隨侍印公導師38年(1967-2005)。

  有一年龍雲寺的信徒60歲生日,要到竹山德山寺拜拜,當家師父帶他們坐觀光號火車,他正好坐導師旁邊,互不相識,沒有交集與交談。這是明聖法師與導師第一次見面的因緣。[2] 1967年,計畫到報恩小築讀書,需導師同意,才能正式去學習。雖然同住報恩小築,但不同棟房子,導師住山上,三餐與報紙,侍者步行去取,走一百五十三階梯來回送,明聖法師笑著說:每年我都要走壞兩雙橡膠底鞋子。[3]

  1969年,導師要離開報恩小築,問他要一起回妙雲蘭若嗎?明聖法師說好,但要先向師公(賢頓法師)報告,從此一直跟隨印公導師。[4] 她覺得自己有福報,才能親近導師,成為華雨精舍的人眾。住在龍雲寺也很好,這裡較安靜,和傳統念經的道場是不同的。要多看書,聽聞佛法。導師教導他們,要老老實實,安心修行,出家人不要裝模作樣,要安分。她覺得慚愧,沒有把導師的書看完。[5]

二、眾人眼中的明聖法師

  隨侍導師38年的明聖法師,雖已近七十,但行動快速,待人熱忱。對導師日常生活細心、盡心的照顧。傳道法師如此形容:

他真是了不起,我覺得明聖法師是再来的菩薩,第一侍者,有他幾十年来的細心照顧,導師的日常起居才能如此清適。[6]

  昭慧法師同樣讚譽:

明聖法師是我所見過大德身邊最偉大的侍者。他貌若童子,非常莊嚴,也很聰慧機伶,依他的資質條件,……默默跟在導師身邊,……盡心體貼,照料打點,導師恐怕早已無法住世了。[7]

  另一位來自德國的青年,中文名字叫馬德偉,在一次機緣下,讓這位西方來的青年,準備以三年時間,以印順法師的生涯及對印度佛教思想史的了解,為研究的主題。兩次拜訪法師,對他身邊的侍者印象深刻,他說:

他身邊的侍者明聖法師非常友善,跟著法師照顧他三十多年,……讓我非常感動,希望所有的老和尚、老比丘尼都能受到如此的照顧。[8]

三、華雨精舍的創立

  導師之前住在臺北報恩小築,離開後回妙雲蘭若。剛好因為《妙雲集》印書的因緣,有一間小房子在臺中,《妙雲集》印好了,房子空在那裏,導師身體一直不好,想到臺中氣候溫和,到臺中等於渡假,於是暑假就去住一、二個月,以後身體漸漸有起色,就安住下來了。剛開始在南屯路住過一段時間(印書的地方),買南屯路的房價是24萬,後來就選在太平鄉這個地方,一間房子(指南屯路的房子)換一間房子,就這樣在臺中住下來。

  華雨室住眾有心如(不固定)、性瀅、德賢(未出家)、達祥師來幫忙,一個星期來一次,自己坐車來。導師的作息一向很規律,很早起來,住南屯路的時候一樣有早晚課,內容照一般寺院的課誦,其他時間並無共修。凌晨四點二十五分起板,做早課都要輕聲,因為周圍有鄰居。那個時候導師在靜養,身體不好,早晚吃中藥。照顧一個老人家是很忙碌的,人來客去(臺語),大家來問候導師和請法。我們有閒暇自己看書、導師的著作。

  致中、性圓兩位法師都前往關懷,性圓師從神岡騎摩托車來,當時他有幫忙校對。早期的學生、弟子們常來臺中南屯路的華雨室看導師,用餐都是簡便的方式,三民路後面就是菜市場。當時導師沒有錢,給大眾生活費約一千元買菜,用完後再向他拿。以前買油,都是拿像米酒瓶樣的瓶子去買花生油,導師看見明聖法師提著油瓶時,問:又要買油了。吃藥的錢向慧日講堂拿,流通的書款。如虛法師當時是慧日講堂的住持,講堂有導師著作流通,宏印法師負責,才有錢可吃藥。

  導師原來有一些錢,生病以後將錢目公開。早期生活很節儉,沒有錢就必須省點用,導師也是省省的給,菜錢用完了,再向他要。以前無管理帳戶的執事,流通書款、常住的帳目記載清礎、明瞭。在妙雲蘭若閉關,一塊豆腐要醃過鹽巴才可以煮,配幾粒花生,一碗稀飯就是一頓早餐。中餐吃乾飯,因國外的學友們常回來看導師,國內的法師也常來請法。南屯路的廚房(樓下)隔成兩房間,約睡2-3人,樓上也是兩間房和一間佛堂,大殿有一張風琴式的佛桌。導師住二樓,一間書房,一間臥室。住眾睡樓下,後面增建為廚房(校對《妙雲集》時即增建)。

  學友、自己的弟子出出入入多,住不下才遷到華雨精舍,華雨室賣給隔壁,價格一百二十萬。再以一百二十萬來找地。臺中太平那個時候地價比較便宜,慧潤法師到處找,結果找到太平鄉比較便宜,就買下住下來,早時四週尚未有建築物,皆是空地,那時候只有我們兩間,買時是雙拼式的房子,後來都市發展建了很多。屋主不是佛教徒。買房子的錢是一百二十萬,我們是要殺價,每一次打電話增兩萬;一百二十萬打一次就一百二十二萬,打第二次要殺價也不行,要一百二十四萬,打第三次一百二十六萬。我們想一想,覺得這個房子比較適合,在別的地方找沒有這麼寬。最後屋主又加一萬,計一百二十七萬。從詢價到成交,不到一個月漲了七萬。房子登記印順、本源(明聖)的名字。當時尚無寺院登記。

  房子整修時,導師還是住在南屯路。民國67年7月22日正式入住。幫忙搬家的有兩位,一位住在花蓮,他們兩位很要好。其中那位在家徒弟,先到佛光山出家,後來在臺中寶善寺做當家什麼的,他來找我,搬家都是他開鐵牛幫我。剛入住時佛龕還沒有做好,風琴式的佛桌,佛像是越南的佛像。早晚課內容與一般寺院一樣,這樣到其他道場才能跟人和。早期四週沒有蓋房子,所以需除草、燒草,怕有蚊子或是其他動物,住進去以後,就掛華雨精舍的牌子。一、二樓房間的格局如田字型,樓上導師有書房、臥室,另兩間房住眾住。樓下是廚房、寮房、客廳、大殿。

四、只要提起老師父,就知道華雨精舍在哪裡

  華雨精舍初成立時,鄰近的人不認識佛教,所以沒有人來歸依,歸依的大多數從臺北來。只有一位賣豆腐的惠珠,從買到供養,最後歸依。附近的人漸漸以老師父稱呼導師,只要提起老師父,就知道華雨精舍在哪裡。久了以後,全部的人稱導師為師公。當時,住眾有導師、我,慧琛師父、慧瑞師父、心如師父、德鑫,達文(念佛學院)。松山寺傳戒,戒場有一位跟我們回來的香潔師父。後來有慧璉、慧璿。慧潤法師、依道法師已搬到民學路,主要是回去照顧老母。

  辦學是後來的事,可以去看同學錄。華雨精舍有法會嗎?有,導師的生日就是法會,以後就延續下來,每年三月十二(農曆)辦法會。包括上供、普佛、誦《金剛經》,結束後大家圍爐,後來稱般若法會。搬到華雨精舍,訪客越來越多,記得當時正宗法師從菲律賓帶來二十人,說旅社不睡要睡在這裡。聖印法師也常來關心。於是慧琪師父跟師父說:師父、師父,我們再買大一點,把隔壁空地八十幾坪買下來,約一百萬。起初導師不想增購,只是準備翻修,因為雙併式住宅無法寺院登記,才拆除重建寺院的格局。本來準備建屋角翹起的,因為寺院登記要這樣,可是一般蓋住宅的師傅不會蓋,且200萬只能蓋一般住宅。去請教寬謙法師,她說:這個圖改成宮殿式要那麼尖,她不會蓋。後來請阿祿師,他蓋房子好也很貴,慈恩精舍就是他蓋的。那時是慧瑞法師負責監工,申請時要有寺院的樣子,需附照片,蓋好後才去登記。申請登記要有組織的章程、規章,常住的人,有5、7、9位就可以。

  舊華雨室的佛像是慧琪師父從新加坡請來的,目前在樓下,緬甸玉,毫光與佛像同一組。觀音菩薩是厚基法師從大陸請回,在華雨室禮拜的就是這一尊,還有越南的佛像(布織的)。以前導師說:「純佛像也很莊嚴」。李居士在緬甸蓋房子,見到一尊未裝飾的佛像,請回臺灣供養導師,樓上的佛像即是。

  導師身體不好,主要住臺中,福嚴精舍、慧日講堂有法會,他都會隨喜参加,好像出去給人看看,去關心也是關懷。有時回妙雲蘭若。華雨精舍重建,我想沒地方住,真智法師來說,有一間房子在南崗工業區沒人住,就去住那裡。夏天去永光別苑(南投),那邊山區很涼快,不用冷氣好像去避暑。如果去永光別苑,那裡的昇和醫院有位蔡醫師,也是歸依導師,他會幫導師看病,很用心常常來給他注射維他命。[9]

  明聖法師成為印公導師的侍者,長期侍奉導師,受其人格熏修,以慈悲、熱心、恭敬教界長老、海內外法師,乃至學生與晚輩們,對所有人真誠相待。而今年事已高,法師將華雨精舍住持之位,交與年輕的比丘常叡法師,繼續默默護持道場。從過去到未來,時間的流逝雖然令色身衰老,但在正法的光明中,仍熱情歡迎學人回到華雨精舍,沐浴法的甘霖。

 

 

 

 

 

 


[1] 邱敏捷,《印順學派的成立、分流與法展訪談錄》,《妙心》,2011,頁126。

[2] 卓遵宏、侯坤宏、闞正宗,《臺灣佛教人物訪談錄(二)》,國史館,2011,頁273。

[3] 潘煊著,《法影一世紀:印順導師百歲》,臺北,天下遠見,2005,頁260。

[4] 邱敏捷,《印順學派的成立、分流與法展訪談錄》,頁128。

[5] 邱敏捷,《印順學派的成立、分流與法展訪談錄》,頁130-131。

[6] 潘煊著,《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天下文化,2002,頁290。

[7] 潘煊著,《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頁294-295。

[8] 潘煊著,《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頁307-308。

[9]以上內容節選自釋德生,〈臺中華雨精舍之探討〉,玄奘大學,2015。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