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念師友恩義,述出書緣起
——代序

  

  《令梵行久住》,由戒經講記與三篇律學論文編輯而成。其中的戒經講記,可說是在拙著《律學今詮》的基礎之上,所進行的戒子教育。由於筆者希望讀者確信,無論出家、在家,都可閱讀本書,因此將這套戒經講記,題為〈戒學述要〉。其他三篇律學論文,也都著眼於戒律學的當代詮釋,因此將「僧制與戒規之當代詮釋」作為本書的副標題。至於主標題「令梵行久住」,是佛陀再三強調的制戒目的,可說是整套僧制與戒規的核心價值,筆者遂以簡馭繁,援引以為書名。
  出書在即,印悅法師來催序文。筆者略一思索,決定一改往例,不多介紹新書內容,而是以時間為敘事軸線,四位法師為敘事軸心,憶述箇中師友恩義。

一、會本法師
  民國九十三(2004)年底,筆者應上會下本法師之邀,於高雄元亨寺三壇大戒會上,講授《比丘尼戒經》1 算起來,筆者共有六度在三壇大戒會講授《比丘尼戒經》2,這是其中的第三次。
  本法師,是筆者於六十九(1980)年在龍泉寺受戒時的引禮師,戒子稱「六師父」。他對筆者一向呵護提攜,不遺餘力。最難得的是,他老人家兩度於其住持的慈雲寺舉辦三壇大戒會,這「唯二」的兩次慈雲寺戒會,竟然都是命筆者講戒。
  只要想到筆者在佛教界橫衝直撞,2001年還掀起「驚傳武林,轟動萬教」的「廢除八敬法運動」,而被眾多法師譏為「魔頭」、「魔神仔」,就知道2004年那一次,六師父邀筆者在戒會上講戒,那得扛住多麼鉅大的壓力!
  2008年8月2日,六師父遽爾捨壽,示寂於高雄慈雲寺。筆者時為《會本上人懷思集》撰稿,題為〈恩深義重的「六師父」〉。文中述及法師對筆者的法乳深恩與知遇之情。3  茲摘引其中兩段,讓讀者大約領受到六師父卓爾不群的風采與才情,以及其護念筆者的心胸與氣度:
  第一次承受他的法恩,是在民國六十九年十月,那時筆者剛出家兩年,奉師命到高雄市鼓山區龍泉寺受具足戒。……六師父在小戒子們的心目中,可說是崇高偉大;戒子們無形中成了他的「粉絲」。他才華橫溢,法相莊嚴而神采飛揚;向戒子開示時,悲心殷切而又節奏明快。最令戒子們印象深刻的是,無論是將戒師們的華語開示即席翻譯成台語,還是將戒師們的台語開示即席翻譯成華語,他的譯語總是比原開示法師的用詞,更為典雅而精準,有時還不著痕跡地補強了原開示詞的口語疏漏。單就這一面向,吾人已可略窺六師父卓絕的才情。他的苦口婆心,更是深深感動著諸位戒子。……
  六師父一向珍惜並讚賞筆者所掀起的護教、護生運動。……有一次他甚至幽默地在台上向大眾宣稱:「該爭取的,昭慧法師一定爭取;不該爭取的,昭慧法師一定不爭取!」這讓筆者大為驚訝:原來六師父對筆者從事社會運動的原則與動機,可說已是「觀察入微」!……
  猶記得那次戒會,筆者到達慈雲寺時,向六師父頂禮銷假,不料六師父竟然立即以同樣的頂禮方式答禮。這種對「性別平等」理念,身體力行的正直情操,以及對晚輩、戒子謙沖平和的態度,在佛教比丘中,簡直是鳳毛麟角!這讓筆者深深感動,並且肅然起敬!爾後與學生談起,更進一步得知:六師父遇有比丘尼法師向他頂禮,必定回禮如儀。無怪乎他深受比丘尼眾之愛敬! 

二、印隆法師
  2020年2月28日,收到印隆法師來函,告知她於2013年、2019年兩次於掩關靜修期間研讀比丘尼戒,聽聞筆者2004年於高雄元亨寺三壇大戒的「九三年比丘尼戒講座」錄音檔,甚感法喜,遂發心筆錄十萬餘字的講記,並作重點筆記。
  說起來,筆者的電腦裡頭,業已儲存了數百個檔案的講座筆記。那都是一些法友在聽聞筆者的某次(經、律、論)講座後,發心整理的逐字稿。這些逐字稿含十個以上講座,每個講座有數十乃至上百堂課,所以才會在不知覺間累積了數百個文字檔案。
  然而法友們所完成的逐字稿,在傳送過來之後,大都僅只儲放在筆者的電腦裡頭,從此「不見天日」。不是不重視法友們的心血,而是,把這些逐字稿整理成文章,實在是一個龐大的腦力工程!修改一篇逐字稿,比自己寫一篇同等字數的論文,至少要花五倍以上的力氣。偏偏這二十餘年來,筆者生活在法務與行政兩忙的張力之中,實在無暇分心及此。
  然而當筆者看到印隆法師說,這套比丘尼戒經的錄音資料,她「前後一共聽了至少有十次以上」之時,內心的感動無以名狀,並且立即決定將它催生於刊物中,分享給讀者!
  印隆法師是法鼓佛教學院碩士,早年曾在行政院新聞局國際新聞處擔任英文網站與電子報編輯。出家後專研天台學,文筆流暢且善說法要,在佛教界可說是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正在弘法志業如日中天之際,未料竟於35歲罹患了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MS)」,MS是罹患率十萬分之一的罕病(在亞洲更罕見),在台灣大約有一千名左右。根據法師在臉書中的描述,此病為體內免疫細胞攻擊神經細胞,而導致中樞神經病變,會逐漸破壞神經系統,讓身體各器官功能變慢或停止,症狀包括肢體無力、痙攣、癱瘓、疼痛、失禁、言語不清、視力衰退乃至失明、判斷力或記憶力喪失,還有呼吸困難等,目前尚未有治癒的方法。該次閉法華關時,印隆法師已是中度身障的半癱瘓狀態,出入均須依靠輪椅代步,長年接受外籍看護的照顧。 4
  印隆法師臉書貼文自述:「雖然身體的活動受到侷限,但心從未受到限制。」她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持續精進閉法華關,且在關房中聆聽筆者的《比丘尼戒經》講座,「前後一共聽了至少有十次以上」。可想而知其求法、修法與弘法的願力與毅力,是何等的驚人!
  更難得的是,她還把這些錄音資料逐字聽打、整理成文字稿(而非只是聽打稿),好讓更多無暇逐集聆聽該次講座的法友,可以直接閱讀或溫習講座內容,這又是何等殷切的悲心!
  爰此,筆者乃徵得其同意,商請《弘誓雙月刊》主編明一法師,將這些講座予以潤稿,逐期刊載於雙月刊中,希望在印隆法師的有生之年,這部投入她無數心血的作品就得以透過雜誌面世,與諸法友廣結善緣。本(2023)年度筆者優先安排出版包含〈比丘尼戒經講座〉在內的拙著新書──《令梵行久住》,原因也在於此。

三、耀行法師
  明一法師請遠在廣東惠州的《弘誓雙月刊》副主編耀行法師幫忙潤稿。
  耀行法師早年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近年榮獲廣西師範大學管理碩士學位。她1999年剃度於廣東省梅州市千佛塔寺。梅州是筆者的原鄉,2001年6月底至7月上旬,筆者至千佛塔寺為百餘位安居眾說法,講授「佛教倫理學」,就在那裏結識了來自成都的耀行法師,結下了長遠而深厚的法緣。
  該次講座期間,明慧法師請筆者擔任其七位傑出弟子(耀行、耀一、彰妙、果定、耀安、耀琳、耀心)的阿闍黎,耀行法師就是最傑出的一位。自2002年起,耀行法師與彰妙法師每年都會到弘誓學團參訪數月,與學眾同甘共苦。可說是弘誓學團的資深學眾。
  耀行法師思緒敏捷,文筆流暢,算是弘誓學眾中的第一寫手。筆者的國史館口述歷史訪談及經論講記,她都發心承擔聽打稿的潤稿工作。除了隨緣在大陸各地弘法,耀行法師還兼任《弘誓雙月刊》副主編。當其時,她還在攻讀碩士學位,正在如火如荼地撰寫學位論文5。然而她依然勉力承擔起了筆者「視為畏途」的潤稿工作,並為講記逐段擬定標題。
  講記潤稿完成後,自2020年10月起,於該刊第167至182期,分十四篇發布6。中間偶因當期專題稿擠而暫停連載。
  兩個月後,香港《佛門網》編輯鄺志康居士與筆者及雙月刊主編明一法師聯繫,希望取得授權,於《佛門網》同步轉載。自次(2021)年1月至4月,總共四次轉載。

四、印悅法師
  今(2023)年8月12至13日,即將召開第二十一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依往例,這項研討會安排一至三場「新書發表會」,邀請近期出版佛教學術專書的作者到會發表新書,這算是該項學術會議的一大特色。
  年初,大會總策劃陳悅萱老師初步規劃本次會議內容,準備予以公告。她詢問筆者,是否有發表新書的意願。筆者遂決定給自己一點「沒有回頭路,沒有後悔空間」的進度壓力。原因是,依照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工作總是在最後一刻才會完成。因此,「限期完成書稿,以趕赴既定日期之新書發表會」,這一招對筆者屢屢奏效。自民國88年起,筆者的每一部專書,幾乎都受惠於這樣的心理策略。
  原來,筆者前些年好不容易辭卻學術主管職務,卻於去年8月之後,再度投入行政工作。這次是銜簡紹琦校長命,籌組校內一級單位「臺灣佛教研究中心」。這麼一來,該中心主任要職,加上筆者視為「本份事」的法務工作,以及系上既有的行政、教學與學位論文指導,這使得筆者又一次回到了「超負荷」的身心狀態。該部新書的整理工作,也因此而不得不一再延擱,拖得新書主編印悅法師膽戰心驚。
  當其時,印悅法師已自明一法師手裡,陸續接掌雙月刊、電子報、學報、新書與研討會論文集的編輯業務。先天性弱視,再加上手術後大病初癒,使得她在負擔起如此龐大的工作量時,身心備感壓力。然而筆者每次看到她時,都能看到她燦爛的笑靨,可見她在勞苦之餘,依然維持著高度的法喜。
  印悅法師是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民國86年就與其家姊印純法師來到弘誓學團參學,算是非常資深的學眾。她好樂聞法,勤作講記,筆者早年出版的專書《初期唯識思想》,就是她將志工們所整理的聽打稿取來修潤,再經悟殷法師細心校勘,標註出處而成書。
  本次印悅法師將《比丘尼戒經講記》進行第二次的潤稿與校勘,同時整理其餘三篇筆者的律學論文,串成本部新書,這可說是把本書的編、排、校、印業務一肩扛起。這幾天她盼著筆者的序文,但她也知道,筆者於這段期間,每天需講述三堂課的《瑜伽師地論》(共計八天),不但要備課,同時還得修改兩本學生的碩士論文,撰寫一篇研討會論文。因此即使她萬分焦慮,對筆者也不敢催逼太緊,真是太難為她了。可以說,本書的出版,就是她鍥而不捨「催」出來的。

**  **  **  **  **  **  ** 
  由於〈戒學述要〉原初就是「講記」,而非「學術論文」,雖經前述三位法師整理、潤稿,筆者讀來依然不夠理想,很想將那些口語內容,通通轉為書寫文體。
  而且有些口語內容,講述時雖非常流暢,思維邏輯也還算縝密,但是等到凝成文字之後,讀來總覺還是不夠嚴謹。因此在出書之前,筆者花了半個多月,全面檢視書稿,並作了大幅修改。有的段落甚至全盤刪除,或是全面改寫。
  即使如此,依然很難達到「書寫文體」的理想標準。試著修改了兩個檔案,弄得筋疲力盡,主編也開始為出版進度感到緊張。最後還是「棄械投降」,決定保持「講記」的口語風格。
  此外,筆者原本期待能將所有口述律典內容,逐一加以查索,標註原文與出處。專有名詞也必須於最初出現時,附上梵、巴原文的羅馬拼音,而印悅法師也已幫忙作了一部分。待到筆者檢視之時,依然發現多有疏漏,想作更周延的處理。但是自己暑期的工作爆量,修潤書稿的時間又花費太多,出版進度已被拖延,再拖下去,將會影響出書日期,也就無法兌現「於研討會中贈書給所有來賓」的承諾。只好安慰自己:講記畢竟不是學術論文,無須用這麼嚴格的「學術標準」來看待它。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新書發行在即,筆者在銘感之餘,乃以上會下本法師與該三位法師為敘事主軸,憶述成書始末,同時向他們四位,以及長期貢獻學團、主持編務的前任住持明一法師,長期負責學團財務與出版品校勘工作的現任住持心皓法師,以及發心印贈本部新書與研討會眾結緣的楊呂幸、莊翠華、趙阿慎、曾士洲、曾正伸、宗賢、慧靜、宗懿等居士,及心皓、印純、印悅、德安法師等,敬申謝悃!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七月廿六日
完稿於玄奘大學養息齋
 

註解:

1. 筆者於高雄市元亨寺三壇大戒會期間的《比丘尼戒經》講座,自2004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共計26節課。法界出版社於次(2005)年2月,出版了該次講座錄音資料,題為「九三年比丘尼戒講座」。印隆法師所做講記,依循的就是這次的講座錄音資料。
2. 筆者前後共有八次在佛教界講授出家戒法。
一、六度於三壇大戒會上講授《比丘尼戒經》:
第一次:1999,於高雄市慈雲寺三壇大戒會上。
第二次,2003,於台北市善導寺三壇大戒會上。
第三次,2004,於高雄市元亨寺三壇大戒會上。
第四次,2004,於南京市雞鳴寺三壇大戒會上。
第五次,2006,於高雄市慈雲寺三壇大戒期間講戒(第二度於慈雲寺講戒)。
第六次,2019,於馬來西亞檳城極樂寺三壇大戒期間講戒。
二、二度於安居會上:
第一次:1991,於嘉義市彌陀寺安居僧中,講授「聲聞律之理論與實踐」。
第二次:1995,於台南市接天寺安居僧中,講授羯磨法。
其中1991、1995、1999、2004、2006的講戒內容,已由法界出版社發行講座錄音資料。
3. 《會本上人懷思集》電子檔:https://www.tzuyunszu.org.tw/ mvindex.
html,高雄市慈雲寺發行。拙著〈恩深義重的「六師父」〉,網址:https://www.tzuyunszu.org.tw/mvc40.html。
4. 以上,有關印隆法師的病情,參考其臉書貼文,https://www.
facebook.com/yinlung.shih,2023.7.26瀏覽。
5. 2021年6月5日,耀行法師通過學位論文口試,榮獲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碩士學位。
6. 各期雙月刊之該講座標題與連結,參看如下網址:http://dharma-
yinlung.blogspot.com/2023/06/blog-post_24.html。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