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各期雙月刊
每頁顯示5期月刊;目前顯示第11頁;
 
弘誓雙月刊 第【144】 期

主圖: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挺同團體舉辦「讓生命不再逝去,為婚姻平權站出來」音樂會,多達25萬人擠爆凱道,群眾範圍廣達4公里。
上左:232位律師連署要求國家應立法保障伴侶權益。(100.9.9,取自伴侶盟網站)
上中:宗教界代表11月26日上午共同舉行「你我都是『好同志』」支持婚姻平權記者會。(105.11.26,同家會、熱線、婦女新知聯合提供)
上右:一群家長站出來聲援自己的同性戀子女,呼籲政府能夠通過婚姻平權,讓他們的子女能夠早日成家。(105.11.7,取自伴侶盟網站)

2016/12發行 整本PDF檔

編輯室報告 /釋傳法

 144期專題:婚姻平權宗教觀

 01台灣不能成為一個獵巫的社會──立法院婚姻平權公聽會發言 /釋昭慧
02我是基督徒,我支持婚姻平權──立法院婚姻平權公聽會發言 /陳南州
03民間信仰支持同性婚姻嗎? /溫宗翰
04
05前後任總統,都公開表達了「同志平權」的理念 /釋昭慧
06你我都是「好同志」──宗教界支持婚姻平權記者會發言報導 /釋昭慧
07「同志婚姻」的佛法觀點 /釋昭慧
08一個戒律問題的解析:同志是否犯「邪淫」 /釋昭慧
09雙目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 /釋昭慧
10同志父母的生命功課 /釋昭慧
11所謂「佛教界」者,即非「佛教界」,是名「佛教界」! /釋昭慧
12「祈安觀音」必當流淚 /釋昭慧
13有夠阿彌陀佛的「屬靈爭戰行動」 /釋昭慧
14倘若真心「護家」,理應大力推動「多元性別教育」! /釋昭慧
15化除心裡的「一根刺」──勉勵同志及其父母 /釋昭慧
16同婚運動的「最後一哩路」 /釋昭慧
17南傳、藏傳佛教的觀點 /編輯室彙整

 

闢謠解惑

18走出歧視的人類境況 /釋道華
19真幻莫辨的魔法世界 /釋昭慧
20婚姻平權闢謠篇 /婚姻平權闢謠事務所

 ◆Q1:父母改為「雙親一」「雙親二」?

 ◆Q2:同性伴侶本就可以是「家屬」,沒必要修法?

 ◆Q3:新創伴侶制度和家屬制度?

 ◆Q4:醫療法已修改成同性伴侶得為關係人?

 ◆Q5:新法新增國小情慾探索課程?
21我的同性戀爸爸 /巴迪

 

菩提清音
22格外珍惜這樣美好的夜晚──知光師公九秩晉六慶生感言 /釋昭慧
23唯識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記2016年千佛塔寺佛學講座 /釋耀行
24試論唯識思想史的學習對唯識行人的意義 /隆煒

 

 
弘誓雙月刊 第【143】 期

主圖:印度鹿野苑(Sārnāth)遺跡,是佛陀初轉法輪之聖地。

上方圖:左:98年第一期《阿含經》研習營,師生合影留念。(98.7.26)
中:《阿含經》主講者昭慧法師,開演「初、
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的佛陀教法。(98.7.19)
右:學員分組討論《中阿含經》,在慈暉台圍桌而坐。(98.7.20)

2016/10發行 整本PDF檔

編輯室報告 /釋傳法

 143期專題:《雜阿含經》的蘊相應教

 01正觀法如是——蘊相應教 /釋昭慧講.耀行記

觀五蘊無常
觀十一項心善解脫
智者以譬喻得解
佛陀的倫理價值判斷
三三昧的修學次第
世間「集」、「滅」皆因緣
自通之法通凡聖

02昭慧法師演繹《阿含》的特色 /釋耀行

善慧為導

03「下標題」與人生境界 /釋昭慧講.傳法記
04嚴重的烏龍判決 /釋昭慧
05當代台灣「儒林外史」:不學無術的評審 /釋昭慧
06深不見底的心靈黑洞 /釋昭慧

菩提清音

07修行其實很簡單——大年初四,昭慧、性廣法師開示錄 /陳晏蓉記‧釋傳法潤
08以緣起論的道德原則,談台灣死刑犯的執行 /吳文山
09台灣人間佛教初探——文藝復興與思想啟蒙 /劉凱
10地藏法會大寮一隅之見 /雲水

 
弘誓雙月刊 第【142】 期

主圖:2016年「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國際學術會議——第十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於52829日假玄奘大學隆重舉行。上午八時半舉行開幕典禮,左起:張章得副理事長、鄧子美教授、真理法師、傳燈法師、Peter Singer教授、朱建民教授、昭慧法師 上中:昭慧法師與Singe r教授於南投深山禪林,進行新書對談。(105.5.25) 上左:性廣法師請Singe r教授在他所草擬的七頁座談綱領上簽名,作為禪林之紀念文物。   (105.5.26)上右: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Peter Singer教授 的台北場演講,由中研院錢永祥教授主持。(105.5.30

2016/08發行 整本PDF檔

編輯室報告 /釋傳法

 142期專題:德不孤,必有鄰

01德不孤,必有鄰─2016年「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國際學術會議側記 /釋傳法、鄭靜明、吳文山、劉于禎
02「與會來賓迴響」採訪報導 /採訪小組
03「哲學與宗教對話」之新書對談規劃──Peter Singer教授vs.昭慧法師 /釋傳法
04令人肅然起敬的大師風範 /釋昭慧
05 Peter Singer專訪:什麼是物種歧視?什麼又是有效的利他主義? /台北時報陳韋翰採訪‧吳侑達譯
06 Pain IS pain痛苦就是痛苦──專訪Peter Singer教授 /周芷萱

宗教對話

07神、人與創造 /古倫神父、昭慧法師

人間燈火

08心青年.觀自在 /吳冠儒
09佛陀座下,動靜自如 /釋昭慧
10江逸子立雪「寄漚軒」的一段趣事 /釋昭慧 

 
弘誓雙月刊 第【141】 期

台灣社會正面臨急速高齡化的危機,如何擁有尊嚴而快樂的晚年生活,已成為國人的關注焦點(中)。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活躍老化」概念:藉由參與家庭、社區、同儕、社會等社交活動,延緩銀髮族退化速度,維持身體與心靈雙重活力(左上、右下)。本院曾為銀髮族舉辦兩次的一日禪,性廣法師講授「佛教養生學」(左下);並協辦玄奘大學「高齡關懷巡迴服務團」培訓營,學員到新竹市社區服務高齡長者,甚獲好評!(右上)

2016/06發行 整本PDF檔

 編輯室報告  /釋傳法

 141期專題:迎接高齡社會之挑戰

01以社會企業因應台灣佛寺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之衝擊 /黃運喜
02面對高齡及長照海嘯的新契機──機能強化增進功能的「健康促進」服務 /涂肯榮
03醫療平權概念下的老弱族群照護——慈濟醫療以病為師的實踐 /何日生
04從佛教觀點探討老年照護 /鄭幸讚、蔡美華、張月琴
05淺談「老人」照顧 /趙瑞翎

宗教對話

07肉體與靈魂‧生命終點 /古倫神父、昭慧法師

時事論評

08從佛法正理看待刑罰、罪犯與精神病患
——共修會上昭慧法師開示
 /釋傳法記
09「防患未然」與「保障人權」之間的平衡點 /釋昭慧
10學界早已充滿市儈氣 /釋昭慧

如是我思

11昭慧法師談護生與放生 /林瑞珠訪談‧駱亭伶記錄
12貓狗素食,真的是尿道結石的罪魁禍首嗎? /釋昭慧
13用LINE札記 /釋昭慧
14「信」為何物?!──「信仰」問題初省 /林建德

人間燈火

15念佛法門通達三學——花蓮慈善寺2016年佛七情緣 /陳俊銘

 
弘誓雙月刊 第【140】 期

本期封面人物Peter Singer教授,是蜚聲國際的哲學大師,將再度應本院邀請來台,於5月28~29日2016年「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國際學術會議暨第十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兩岸研討會,發表專題演講,講題是:「有效利他主義:21世紀倫理(Effective Altruism: Ethics for the 21st Century)」。

上方插圖是弘誓兒童班美術老師胡毓苓居士所繪,意謂希望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攜手一起奉獻愛心,幫助眾生。

2016/04發行 整本PDF檔

 編輯室報告 /釋傳法

 140期專題:有效利他主義

01溺水的小孩——談道德延伸範圍 /Peter Singer‧黃資雅譯 

02介紹「有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 /Peter Singer & William MacAskill‧黃資雅譯

03利他主義之意義與根源/李瑞全 

04依佛法觀點,審視「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 /釋昭慧 

 宗教對話

05勇於對話──《你信什麼?》作者序/古倫神父 

06一場真誠且充滿生命力的對話──《你信什麼?》作者序  /昭慧法師 

07倫理與世界責任  /古倫神父、昭慧法師

 時事論評

08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消慈」風暴週年「慶」 /釋昭慧 

09媒體姓黨 魂歸大海」──解析海峽兩岸「姓黨」媒體之異同  /釋昭慧 

 如是我思

10身份與親情的兩難抉擇(與同志S Y往覆函)  /釋昭慧 

11如理思惟五則 /林建德 

 人間燈火

12青春歲月中的成長記事——話玄大佛誕  /劉逸柔 

13身心紓壓與情緒管理——「身念處」的基礎原理與實務運用 /釋昭慧講‧鄭靜明記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