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pdf檔
摘 要:
本文在「人間佛教」思想的基礎上,闡述禪觀修持的理論依據與修行內容。
菩薩行者同樣重視透過禪修,來增進心念的平穩與清淨,並以此增強利生的堪能性。
作為大乘修持法要的「人間佛教禪法」,在技巧上兼容聲聞禪法之重要內容,並揉和大乘經中的禪觀要領。有關禪修的方式,可分為「結期精進」與「日常禪觀」,在不同的修學階段,因應自利或利他的不同情況,二種功課或可偏重,但是長期而言,兩者實不宜偏廢。
本文以「結期精進」的教學內容為主,對於禪觀所緣的抉擇,依「五門禪」分析佛陀教法的「普遍性」特質,教授三項修行技巧,其中兩項為「安般念」與「(四)界分別念」,這是《阿含經》中佛陀的兩大禪觀教學法,也是聲聞佛教主要的修持技巧。
至於作為大乘法門的「人間佛教禪法」,以護生、利他為立義之大本。因此,除了上兩項禪觀內容之外,更教授以慈無量心為主的「四無量心」,並勸勉學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大乘行人即使「結期精進」,最終仍指向利益眾生的實際行動,因此,菩薩行者,必須以禪觀所培養出來的堪能性與空性慧,將慈愍眾生之心,付諸實踐。這樣,以自我為中心的愛、見、慢、無明,自能逐漸稀薄,無私而慈悲普覆的心行,將能擴展至無量無邊。
關鍵詞:結期精進、日常禪觀、五門禪、安般念、界分別念、慈心念、普遍性
(原刊於《玄奘佛學研究》第四期,2006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