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印學報》第七期 (2016年10月出版)
侯坤宏:研究佛學與信仰佛教——基於近代中國佛學發展脈絡之觀點
釋悟殷:評議《大毘婆沙論》之性別觀
曾廣志:你觀呼吸了嗎?——澳洲Griffith大學醫學系正念教學經驗分享
李銘佳:評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管窺自他語境下民國佛教學術的發展困境
邢金俊:博物館通識課程學習成效初探——以玄奘大學為例
陳悅萱:有效利他社群衡量公益慈善團體成本效益之思維與方法介紹——以社群GiveWell為例
釋光持:推動大專佛學社團之父——周宣德
釋耀行:人間佛教經典學習的新模式——以佛教弘誓學院《阿含經》研習營為例
《法印學報》第六期 (2016年4月出版)
釋昭慧:「深層生態學」的自我實現與自我解構——環境倫理學「整體論」與佛法觀點的回應(之二)
黃運喜、吳惠巧:影響寺院結構安全之危險因子分析
林金木:綜論儒道二家在生態倫理方面的哲學論述
張蘭石:以中觀揚棄在人類沙文主義與生態法西斯主義兩極端中的自性見——討論國家公園內既存宗教設施之合法化問題
侯坤宏:戰後臺灣佛教正義議題之回顧
邱敏捷:印順對「文殊法門」的理解與評論
釋性廣:共三乘之定慧思想研究——以人間佛教與帕奧禪法為主
《法印學報》第五期 (2015年10月出版)
釋昭慧:論《瑜伽師地論》之「如理思惟」——正思擇其自相、共相之要領與判準
釋性廣:從定、慧原理,論「法門無諍」——以念佛法門為例
釋悟殷:印順導師與昭慧法師對《俱舍論》思想的詮釋——以《俱舍論‧業品之一》(卷13)為例
林建德:試論印順法師對雙修法門的理解與評判
何日生:從如來藏染淨相依相異探討大乘菩薩道之修行法門
邢金俊:台灣宗教文化旅遊體驗——以玄奘大學校外實務課程為例
溫金柯:嵌入其中或獨立其外:當代中國佛教思想家的儒家觀
陳昭伶:宋代禪僧畫贊中楊柳觀音之形象
釋心平:泰國南傳佛教社會關懷之研究
陳悅萱:淺談非營利組織的監理、運作理念——以美國紅十字會的財務分析為例
《法印學報》第四期 (2014年10月出版)
釋性廣:編輯報告
宗教的生態智慧與動物倫理
釋昭慧:「離於二邊,說於中道」——「大地倫理」之環境整體論與佛法觀點的回應(之一)
鄭維儀:Is Buddhism Eco-friendly? Examining the Case of Tzu Chi in Taiwan Using Niklas Luhmann’s Systems Theory
黃運喜: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違建寺廟之問題分析
林金木:道家在生態倫理之哲學論述
吳惠齡:以老子思想探討動物倫理
王萱茹:論瑪莎‧納斯邦(Martha C. Nussbaum)的動物正義論
洪立明:解構慈濟內湖開發案之爭議
法印論壇
柴田幹夫:大谷光瑞與臺灣——以「逍遙園」為中心
《法印學報》第三期 (2013年10月出版)
宗教思想與生態哲學
Cheng, Wei-yi:Buddhist Modernism and Animal Welfare in Taiwan 黃運喜:當代台灣違建寺廟之調查與現況分析 林金木:儒家在生態倫理之哲學論述 王敬亘:生命中心與生態中心的會遇與激盪——初探「慈濟內湖園區」爭議 法印論壇
釋昭慧:試論南山律家之「大乘圓教」戒體論——為紀念弘一大師「專弘南山」而作
侯坤宏:為印順法師「梵化之機應慎」進一解
野川博之:印順導師日本好友牛場真玄:其事蹟與著作之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