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   出刊日:2003年2月21日

發 行:佛教弘誓學院

編 校:釋傳法 

創刊日:2001年11月05日 

  本期內容:

  ※ 師生動態

  ※ 推廣部近訊

  迴響之一:沉默勝過雄辯--楊曾文教授來函﹝摘錄﹞

  ※ 迴響之二:比丘支持廢八敬法

  第四屆祝壽研討會最新訊息

   菩薩行者永世的哀傷——在「不捨,不忍」之餘,我們應做些什麼?

   核四公投的倫理意義

第四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之看板。

 

師生動態

92.2.9 昭慧法師的小學老師劉武清校長(中;現任樹林完全中學校長)與小學同班同學的姐姐盧菊昭居士(左;現任明師中醫院院長)。

92.2.9 板橋實驗小學第58級(第十一屆)同學會於台北縣樹林高中舉行,會後合影。

92.2.11 中華佛寺協會理監事新春團拜暨理監事聯席會議,內政部民政司宗教科黃慶生科長致詞,帶來了「於農發條例未通過前寺院所購農地可申請登記過戶」之重要訊息。黃科長對去年與今年本院所辦祝壽研討會,有關大陸來台學者申請案,也給予許多有力的協助。

92.2.9

•本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刊載昭慧法師著〈菩薩行者永世的哀傷——在「不捨,不忍」之餘,我們應做些什麼?〉對三十六年前難產死亡的原住民女性陳秋吟女士,表達深切的哀悼之情。本文甚受讀者之熱烈迴響。

•上午,昭慧法師參加板橋實驗小學第58級(第十一屆)同學會。本次同學會於台北縣樹林高中舉行,約二十餘人參加。

 板橋實小原位於台北縣板橋市浮州里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內,是該年代中待遇「得天獨厚」的實驗小學。民國六十一年後,併在中山國小,改名「板橋中山實驗小學」,八十八年四月,教師研習會遷至三峽鎮新會區,原址亦已改為一所中學。

 第58級(民國58年畢業)全班五十六人,同窗情誼深厚。五、六年級時,由剛從師範學校畢業的劉武清老師任教。劉老師其後繼續深造,歷任中學老師、校長,現任樹林完全中學校長,係國內知名書法家。他對學生的慈愛呵護,循循善誘,至今猶讓學生銘念至深,故同學會之出席者極為踴躍,此與大家對劉老師的懷念之情,有深切關係。

 本次同學會中共同決議:下次同學會將在弘誓學院中舉行,時間將另訂之。 

92.2.11

•上午,中華佛寺協會理監事由榮譽理事長淨良長老、宏法寺住持如善長老尼主持新春團拜,並舉行理監事聯席會議,地主宏法寺備辦豐盛午宴,款待全體與會人士。勞委會陳菊主委、宗教科黃慶生科長、板橋市林鴻池市長、台北縣民政局黃麗足副局長等,均參加團拜並列席會議。會中黃慶生科長與林蓉芝秘書長均帶來「於農發條例未通過前寺院所購農地可申請登記過戶」之重要訊息。由於理事長達傳長老法體違和,本次理監事會公推淨良長老擔任主席。

 昭慧法師於臨時動議中提案,並獲通過。提案內容為:

 一、建議推展「佛教僧伽正名運動」,廣為宣傳僧尼的正確稱呼,以免媒體動不動就呼「和尚、尼姑、女尼」等令人不悅之稱謂。

 二、由於本會許多長老尼年事已高,戒臘又長,建議於各種排序之場合,依戒臘或姓氏筆劃排序,因為過往比丘列名完畢再列比丘尼的排序方式,會讓某些傲慢的年輕比丘,錯覺自己比長老尼還大,有的在公開場合還搶著擠到尼眾前面,極為不妥。

 三、重申上次會員大會之提案:建議於照相時之第一排或用齋時之第一桌,保留長老尼之一、二席位,以示對長老尼之尊重。

 92.2.11 全體理監事與來賓會後於宏法寺大殿前合影留念。

92.2.12

•上午,玄奘大學舉行教職員新春團拜,創辦人了中長老於慈恩精舍宴請全校教職員,並安排豐富獎品之摸彩節目。 

92.2.16 如虛長老蒞院,於本院所展示的印順導師墨寶「勝鬘夫人經」前駐足良久,讚歎此為甚難希有(因為導師平日罕寫書法)。

 

92.2.18 依本法師蒞院參觀。

 

第四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之海報。

 

92.2.20 二十餘位義工前來協助研討會海報折疊、裝封、寄發之工作。

 

92.2.16

•上午,霧峰護國寺如虛長老於近日閉關圓滿後,率領幾位弟子蒞院普照。敘談中長老提到,他常聽昭慧與性廣二位法師的教學錄影帶。長老這種謙虛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長老也提起,他有感於一般佛學院大都限制入學年齡,使許多年歲較大卻有心向學的僧尼,苦無求學的機會,故曾有在護國寺辦學的念頭。幾年前看到弘誓學院宣明不限年齡的辦學理念,覺得非常高興,也贊歎兩位法師有教無類以栽培僧眾的理念。 

92.2.18

•下午,依本法師在李慧惠居士陪同下蒞院參觀,昭慧法師恭敬接駕。依本法師乃昭師民國六十六年於大學時代參加佛光山夏令營時,所屬小組之輔導老師。時依本法師以一介年輕比丘尼,法相莊嚴,舉止優雅,談吐有致,令時仍在俗之昭師對「尼師」之刻板印象完全改觀,故二十六年來時常提及這位啟蒙恩師,卻不知其之去向。前年依本法師翩然來至中研院之祝壽研討會現場,讓昭師喜出望外。本次依本法師蒞院,述及當年於夏令營中之種種,對仍在大學就讀的昭師印象深刻,且至今仍保留夏令營合影的幾張照片。法師並告知:觀音像事件時,她也曾悄然來到現場探望昭師,但見其絕食中,身心狀況不宜多所擾動,所以未前去與昭師敘談,即悄然離去。依本法師灑然自在,無私無我,至今仍不蓄徒眾,飄然於四處宏法。 

92.2.20

•中午,第四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的海報與會議相關文宣資料全部印刷完成,送至學院;第一張海報先以快遞寄呈導師,其餘的幾千份則寄贈應邀與會的學者與全國各道場。本院義工簡志華居士及其母親、徐秋鴦、曾勝耀居士等24人陸續前來,幫忙折疊、裝封、寄發之工作。 

回目錄

推廣部近訊

推廣部近訊

92.2.1 法印講堂於農曆正月初一日至十日,舉行梁皇懺共修法會,由見岸法師主持。

梁皇懺共修前,由見岸法師為大眾開示每一卷懺文大意。

92.2.7 推廣部主任見岸法師,與幹部同學圍爐聚餐後一同喝茶,互相勉勵與祝福。

◎推廣部幹部感恩圍爐活動

  法印講堂為感謝弘誓學院推廣部幹部同學們一年的辛勞,特於27日中午舉行圍爐聚餐,台北推廣部輔導法師法聞法師剛好回高雄,也適逢盛會。聚餐中由班主任見岸法師,為每位幹部斟茶,以表達慰勞之意。

  法師表示:「修行道上僧俗平等,法印講堂是由四眾弟子護持而成立的,因此在我的心裡,每位幹部都是常住眾。看見大家認真負責、有擔當的將講堂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承擔起來,而且做得相當好,內心總覺得有無限的感動。如果沒有各位的付出,就沒有今日的法印講堂,雖然講堂開辦推廣部不過二年多,但是在推動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的過程中,也確實令同學們感受到佛法的真義與修行生活的樸實,這是值得我們繼續努力的。希望未來新的一年,每一位幹部能在修行上更進步,以法樂增益自己,也與其他同學們共同成長。」 

◎新春禮懺共修

  法印講堂特於2月1∼10日(農曆正月初一至初十),每天晚上共修《梁皇寶懺》。希望在新春期間,同學們能以禮佛、懺悔之信願法門,提昇對三寶的信心,與對自我的反省。見岸法師希望大家除了在課堂上用心聽聞法義之外,也能在共修中互相勉勵,堅固對佛菩薩的信願,進而對自己平日的心念作為有所省察,而不是成為只懂得佛學的「兩腳書櫥」,所以在寒假中,特地舉行禮懺共修。共修前師父都會先開示懺文大意與思維方法,希望藉由同行善知識的力量,讓每一個人對佛法的修證與弘揚都能有一番期許與努力。 

佛教書法寫經展之邀請函。

◎佛教書法寫經展

  為提倡以佛教藝術的形態,連接佛教經典的內涵,以改進提昇社會大眾的生活,及心靈思想的廣度,高雄地區以寫經弘揚佛法行之有年的張果盛老師,即將再一次於高雄市舉辦師生聯展。

  張老師表示:「向來佛法的修學,對於心境的平靜,有其必要的要求,才能漸漸的進入,層層的領受;但一般民眾生已習慣忙碌,想要身口意合一,安住於當下,實屬不易。所以藉傳統毛筆書法的書寫,是可以幫助自己留在眼前的字句之中。有助於眾生看到自己,改進自己,體會身心合一的現象。長期的書寫,心的收攝能力就會增強,書寫經典的內容增多,自我佛學認知也會隨之增加。所以值得推展到社會大眾的生活中。」

  此次展覽假高雄市立圖書館(民生館)舉行,展出日期自92228日至36日,每日早上900至下午500,除了張老師個人的作品之外,還有法印講堂寫經班及其他學生之作品。

回目錄

迴響之一

沈默勝過雄辯

——楊曾文教授來函(摘錄)

 

編按:昭慧法師著〈與法相應,求同存異〉一文,刊出於91年2月7日第46期《佛教弘誓電子報》之後,獲得甚大之迴響,海內外讀者紛紛來函或致電,表達關切與支持。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楊曾文教授,於2月9日致函昭慧法師,對法師於該文所提「以沈默對待某些反對意見乃至攻擊」的做法,甚表支持。長者風範,令人無限感動!

   由於楊教授這段話實屬「史家勘透歷史法則」之至理名言,可惜一般都會忽略它(台灣這個吵吵鬧鬧的社會尤其如此)。故主編請昭慧法師徵得楊教授本人之同意,將該段金玉良言,獨立摘出登載,以饗讀者。

 

昭慧法師:您好!

  看了您的〈與法相應,求同存異〉,心中也有想法。

  ……同意您以沈默對待某些反對意見乃至攻擊的做法。從古今歷史看,雖然辯論是宣傳、擴大真理、影響範圍的重要手段,然而一種正確主張、理論的最終被人接受,並非是靠辯論取得的,而是靠它是否正確,能否說服人。

  從佛教的發展史就可以印證這點:中國隋唐八大宗派成立過程中,雖然也有辯論,然而無論哪一個宗派,都不是靠辯論才興盛於世的,是不同時期信徒自願選擇的結果。實際上它們都有存在的理由。在人文、社會學領域,在對社會現象、過程、規律的認識上,也似乎沒有一種絕對的、終極的真理;在宗教領域,也不可能以一種宗教、一種信仰形態來「統一」世人的信仰。

  然而爭論又絕對不可避免,這種爭論只能加深人們對事情本質、規律的認識,卻不能一勞永逸地結束真理。可以想象您事情繁多,每天十分勞累,非常理解您以沈默對待一些文章的做法。其實,在不少場合,最有力的聲音是「無言」,是維摩詰菩薩的不二法門。有時「揚湯止沸」達不到目的,以靜制動,以默止聲,反而是最佳的選擇。真擔心您的身體,請多多保重。 

楊曾文     

回目錄

迴響之二

比丘支持廢八敬法

編按:自昭慧法師於前年三月底提倡「廢除八敬法」之後,獲得教內教外之甚大迴響。吾人萬莫錯會此為「兩性戰爭」,事實上,只要是深切體會佛法之比丘,仍然多默默支持;但是願意站出來公開申援如星雲大師、傳道法師與文德法師者,即不多見,因為這要面對無比的壓力,必須具備強烈的道德勇氣。茲有香港德超法師,不但來函表達支持之意,而且願意以其法號公開此一信函,其道德勇氣令人欽佩!

 

昭慧法師蓮座:

  首先至誠頂禮法師三拜!法師我不是有意見要投訴。我是經慧廣法師的網站,才查到你們的網站,我還把慧廣法師當成性廣法師了,幸好慧廣法師慈悲沒有怪罪我,並且給了我你們的網址。法師,你和淨空老法師是當今世界我最尊敬的兩位法師。

  法師,本人雖是一位比丘,但本人一向主張男女平等,希望全世界都廢除八敬法,好讓更多的女同胞能放下包袱來出家,我希望能得到廢除八敬法的詳細資料或書籍,更好去說服不贊成廢除八敬法的人(尤其是一些傲慢的比丘),因我以前了解的不全面。希望能得到你的幫助,非常感謝!

  敬祝

道安!   

釋迦教下弟子慚愧比丘德超 和南   

           200323日   

回目錄

研討會消息

祝壽研討會最新訊息 

  一、第四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祝壽研討會之公告、議程表與名冊,原已公佈於第40期本電子報中。近期已於網站上刊布修訂版。其中〈議程表〉已加列各場次「主持人」,並於〈參與學者名單〉介紹各位主持人之職銜。部分發表人之論文題目亦稍有變更。茲公佈大會期間八位會議主持人名單(因在40期本電子報中,主持人名單並未列入),其餘內容,敬請參閱佛教弘誓學院網站現代禪網站之公告、議程表與名冊。

        會議主持人(依姓氏筆劃排序)

        李志夫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

        陳一標教授(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運喜教授(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黃麗明居士(瀚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葉智魁教授(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系系主任)

        賴澤涵教授(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

        盧蕙馨教授(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蕭金松教授(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

  二、本次研討會,原訂贈昭慧法師、悟殷法師近著之兩本新書,茲於農曆年後結集昭慧法師近年論述印順導師思想之相關論文,發覺竟已超過十五萬字,可以輯成一冊,因茲將於本次研討會前編印完成,題為《活水源頭——印順導師思想論集》,一併贈送給與會來賓。故本次研討會每位來賓將獲贈一套三冊之祝壽叢書,敬請及早報名,以免向隅!

  三、過往祝壽研討會,半數以上來賓集中在最後十天內才陸續報名,但本次研討會之報名來賓卻特別快速而踴躍,截至目前為止,離大會尚有一個多月時間,卻已有271人報名。由於研討會場之座位有限,故請及早報名,以免向隅!

回目錄

師生文章

菩薩行者永世的哀傷

——在「不捨,不忍」之餘,我們應做些什麼? 

釋昭慧   

  二月七日翻開晚報,第二版斗大的標題,觸目驚心:「一攤血,想一回,痛一回!」

  花蓮縣豐濱鄉原住民產婦陳秋吟,於三十六年前在鳳林某醫院的地板上,因繳不出保證金(或醫療金),而被絕望地抬了回去,流下了那麼一灘血,成了歷史的見證。這段塵封往事,在她的親人近日指陳歷歷的追述下,三十六年之後的今天讀來,猶然盪氣迴腸,掩卷太息!

  ——「我看到嬰兒一頭黑髮沾了血,一直卡在姊姊的產道出不來……」李烏吉說。她是陳秋吟的親妹妹,從小過繼給李家當養女。那一天,她噙著淚水送姊姊下山。來到海岸邊就不忍心再繼續往前踏一步,呆立著目送大家離開,直到人影給吞沒在黑夜盡頭。

  ——「醫生說理性的確很危險。因為我繳不起保證金,不肯幫忙……」潘宛老吐不出幾句話就哽咽了,眼眶盈滿淚水,兀自怔怔盯著愛妻留在醫院地板上的那一灘血。

  ——「我們抬起理性回家。她很痛苦,不斷呻吟。走不到光復,她就完全沒聲沒息了!」回想到這一幕,陳文謙總要老淚縱橫。他永遠也忘不掉潘宛老當時的神情,聲聲「理性、理性……」喚著,喚到人心碎。

  ——他說,潘宛老搖了陳秋吟幾回,確定她嚥了氣,趕緊抱起屍體放聲大哭。幾個大男人跟著哀號一地。那一年,她三十八歲。(註1)

  誠如記者所言:這真的是「一灘又一灘痛徹心扉的血和淚」。饒是鐵石心腸,看到上項血淚交織的報導,都不可能無動於衷!設身處地想想:這四個原住民大男人,七、八個小時扛著陳秋吟翻山越領,步伐儘管沉重,體力儘管耗竭,總還帶著些許的希望吧!但從醫院抬著她踏返歸途時,所有希望都破碎了!一步,一步……,每一個腳步,都是何等的絕望而哀慟啊!

  此中追究的不是「誰的罪惡」,但是,誠如二二八史家的一句公論:「歷史可以原諒,但是不能忘記!」證嚴法師不計較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所受到的重大屈辱與無端誣衊,勝訴也毫無喜悅之情,念茲在茲的,依舊只是同樣被控告的一灘血見證人李滿妹老居士,以及某位老醫師。對他們兩位老人家,她有著無限的「不捨,不忍」,我們可以理解,並且由衷敬佩!

  但是對那位難產流血、呻吟至死的卑微婦人,以及當日「哀號一地」的幾個大男人,台灣社會理應有更多的疼惜,更多的紀念,總不能因為當事人「不捨,不忍」,就讓旁人都一起「集體遺忘」,當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吧!陳秋吟與潘宛老倘地下有知,當情何以堪?而老淚縱橫以憶述往事的陳文謙,又當情何以堪?

  陳秋吟不但身死異鄉,到如今,連她的墳地都已因產業道路開挖,而不再存留下來了,只剩下報端照片中,不知是油漆還是粉筆所劃下的,那道暗淡的指標。筆者希望有一天,在那道指標的路邊,樹立一塊紀念碑,並於其上勒銘而曰: 

        山與海的女兒陳秋吟,

        一九六六年長眠於此。

        她所流下的一灘血,

        輾轉撼動著數不盡的靈魂,

        匯聚成了四百萬救苦救難的長情大愛!

        她的故事,見證了菩薩行人,

        面對一幕幕苦海蒼生永無止盡的悲劇,

        刻骨銘心的永世哀傷!

九十二年二月八日,泣淚撰寫於尊悔樓

——刊於九十二年二月九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註1.   以上引文,詳見二月七日《中時晚報》第二版,陳世財報導。

回目錄

師生文章

核四公投的倫理意義

釋昭慧   

  規範倫理學可大分為兩種理論:義務論與目的論。

  義務論以康德的主張為例,他主張道德律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目的論有兩種,一是「為我主義」,一是「效益主義」。「為我主義」認為,人是以自我利益為考量,從而決定他的行為。「效益主義」從公眾而非自我的角度出發,考量的是公眾的利益,亦即:尋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效益。

92.1.5 苗栗三義「核四公投,千里苦行」一隅

  就上所言,義務論認為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對與錯」的尺,但是效益主義者眼中的「對與錯」,主要是看該事在結果上是否能達到最大多數人的最大效益。能使最大多數人得到最大效益就是「對」,反之則為「錯」。概括而言,即使沒有專業的哲學訓練,一般人依然是從「普遍性的規律」或「結果的效益」這兩個角度來作倫理判斷的。但筆者認為:人們大都交錯著以這兩種角度衡量事情,而很難是一個純粹的義務論或目的論者。

  舉政治人物而言,一個在民主社會中饒富理想的政治人物,也許在野時期還是個純粹的義務論者,但一旦成為政治領導人、各級議會的議員或政務官,就經常不得不依目的論(效益主義或為我主義)來看待問題了。這是因為,依於效益主義,民主政治的政策考量,必須要能照顧到最大多數人的最大效益,而這經常會是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依於為我主義,則金權結合更使政治人物為了自己與金主的共同利益,而為那些圖利少數特定對象的法案與政策,曲意護航。

  即使不是「為我」,而是「為了大眾」,效益主義關切的既然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快樂」,就難免會在照顧「最大多數」的時候,權衡輕重而不得不犧牲掉「少數」的幸福快樂,亦即:公正原則因此很難全然兼顧。既然效益主義的觀點強調「最大多數」,相對地必然有「少數人」(如原住民、同性戀者、幼童,或是智障、殘障、罪犯等各種社會邊緣人)的福祉受到忽略或選擇性犧牲,這少數人在社會上常是弱勢族群,在考量政策時,這些弱勢族群常是被忽略或被犧牲的對象。

  也因此,在健康的民主社會之中,經常會出現許多「堅持公正原則」的非政府組織(NGO),形成一股牽制性的力量,主導著各種議題的社會運動,成為少數(或人數雖屬龐大但政治力量相形弱勢的)族群的代言人,推動相關法律與政策,或監督法律與政策之制訂與實施,以免執政者只照顧到「大多數人」,卻犧牲了「少數人」(或是等而下之地圖利著特定的「少數人」,卻犧牲了相形弱勢的「大多數人」)。「核四公投」就是一個典型的NGO,它反對圖利「少數人」的核電設施,更反對假「大多數人之需要」為名,卻犧牲掉核電廠或核廢料所在地之人民健康的核電政策。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以要訴諸「大多數人」意向的「核四公投」,而不持續用「少數正義」,反核到底呢?原因是,核電政策所危及的已不祇是少數在地人民,而是全體人民。核幅射廢料的持久性、擴散力與殺傷力、核能發電成本的昂貴,以及萬一不幸核反應爐爐心融毀所造成的巨大破壞力,都將危及「大多數人」,而非僅是不利於「少數人」的。像這樣有違「大多數人利益」,而又並非不可替代的能源政策,理應讓人民充分瞭解其問題所在,然後以「公投」來自行決定其存廢。

  政治人物面對重大公共政策,最有擔當的做法就是作一個義務論者,「堅持正義原則」,寧願失去政權,也不可違背正義而媚俗求榮。退而求其次,也要有效益主義者「照顧多數原則」的民主素養。如今反核人士已率先將「堅持正義原則」暫置一邊,求取「照顧多數原則」的共識,這時政治人物負責任的做法,就是配合製定公投法律,並在舉行核四公投之前,讓人民獲得充分的相關資訊,來正確研判核電政策的利弊得失。如果連這「退而求其次」的民主素養都沒有,剩下的,就只是屈就少數政客與財團的「為我主義」,那麼,這種政權,將徹底地站在正義的對立面,站在多數人的對立面,而成了少數特定個人與團體的鷹犬了。

——刊於九十二年一月十日《台灣日報》「民意最前線」

回目錄

•網站更新資訊

昭慧法師著作表已於近期作過資料之補充更正,最近更正時間:民國92217日。

•前期更正

第46期本電子報,昭慧法師〈與法相應,求同存異〉一文中的「黃嵩修」,「嵩」字誤植,應為「黃崧修」居士,謹此向黃居士致歉。

 

佛教弘誓學院  

URL:http://www.hongshi.org.tw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03-4987325

地址: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5號       傳真:03-4986123

請輸入E-Mail

若無法訂閱,請將您的姓名與電子信箱帳號直接寄到:[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