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出刊日:2003年3月28日

發 行:佛教弘誓學院

編 校:釋傳法 

創刊日:2001年11月05日 

  本期內容:

  ※ 師生動態

  ※ 祝壽研討會最新訊息與文章刊載近訊

  ※ 印順導師九八嵩壽祝壽叢書暨祝壽論文集出版前言

  《佛教規範倫理學》自序

  ※ 用欣賞與分享看它宗教信仰

  祝壽叢書出版訊息

  

師生動態

92.3.19

92.3.19 應人間福報之邀,昭慧法師於佛光山台北道場演講;人間福報社長永芸法師親臨聽講,並抒發感言。

92.3.19 台北道場聽眾一隅。

92.3.20 法界衛視謝清益總經理(右)、黃麗淑副總經理(左二)與記者賴伊容(左)前來拜會昭慧、性廣二位法師。

•凌晨,昭慧法師新書《佛教規範倫理學》全書告竣,總計內文16萬3千字,連同註腳17萬3千字左右。

•晚間,應人間福報社長永芸法師之邀,昭慧法師於佛光山台北道場演講:「動物權與護生」,分析佛教之保護動物,觀念不來自於「權利」,而來自於「自通之法」——對生命同情共感的道德原理,往上並溯及「緣起」之基本原理,並分析「中道」之實踐要領。他並放映關懷生命協會製作之「生命的吶喊」影片,陳述台灣各種動物之苦難,現場聽眾極為感動。 

92.3.20

•上午,法界衛視謝清益總經理、黃麗淑副總經理與記者賴伊容、曾俊雄等四位居士前來拜會昭慧、性廣二位法師,一方面告知兩位法師在法界空中佛學院之講學,極受觀眾之歡迎,時有觀眾打電話至電視公司反映:欲向兩位法師討教問題,因此情商:本屆空中佛學院畢業典禮於本院舉行,時間訂於8月17日上午。 

92.3.21

•上午,歡喜堂素食餐廳董事長李正富居士邀請昭慧法師,會同至中央研究院勘察祝壽研討會之場地,以籌備與會大眾之餐點。基於工作之需要,場地組心謙師父、德發居士與影音組法聞師父同行。李居士自第二屆研討會迄今,連續三年發心以午齋、晚餐與晚宴供眾,功德無量! 

92.3.23

•3月1日下午,阿里山小火車於神木站和臨時新站間翻覆,並有一節跌落山谷,造成十七人死亡,一百四十六人受傷之慘劇,舉國震驚悲痛。其中喪生之呂明宗居士與其媳婦施鳳嬌居士,於本日上午舉行公祭大典,昭慧法師率領學生前往主法,性廣法師代表學院致祭。

 呂居士原係親親果汁公司廠長,其慈母陳秀老居士與家姐楊呂幸居士,長年默默護持本院,並於90年9月期間,曾安排學院師生至斗南親親果汁工廠,參觀製作罐裝果汁之流程。當時呂明宗廠長不但親自招待,而且在生產線上逐項說明製作流程。由於此一親切鮮明之印象,故在聞知呂居士阿里山車禍之不幸消息後,本院師生咸感震驚,並於晨誦與晚課期間,共修迴向,祝願其往生淨域。 

92.3.25

•下午,刻於美國哈佛大學作訪問學人之廣東中山大學宗教所龔雋教授抵達中正機場,本院學生心謙師父、德發居士前往接機,龔教授旋由友人何照清老師接往苗栗,翌日應聯合技術學院之邀而作演講。

92.3.25 關懷生命協會會員大會(左起:張章得常務理事、昭慧法師、現任理事長性廣法師、張徽昱理事、郭建盟理事)。

92.3.25 出席會員(場地:立法院第八會議室)。

•晚間七時,關懷生命協會假立法院第八會議室舉行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由現任理事長性廣法師擔任主席。弘誓學團師生自桃園北上參加會議。

 主席性廣法師於致詞中,感謝會員長期對協會護生運動的支持。其後創會理事長昭慧法師致詞表示,現今護生運動不但面臨利益之爭,也面臨意識型態之爭,唯有在這多元價值觀之上有更高的共識--憫念眾生,方能消弭「假多元化價值觀之名以理直氣狀剝削動物」的詭謬現象(如吃狗肉或狩獵野生動物)。

 席間本會理事郭建盟先生(現擔任陳建銘立委之助理)表示,立法院本次會期由陳建銘立委擔任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之召集委員,故建議協會原擬請台聯黨團召開的「國家公園是否適宜開放狩獵」公聽會,可提高層級,逕由內政委員會於本會期召開。此一提議,獲得與會大眾無異議支持通過。

92.3.25 張徽昱醫師談到美國基因工程貓狗避孕法,認為這可以根絕流浪貓狗問題。

 會間,理事張徽昱先生透露一項重要訊息,美國維吉尼亞州已有公司以基因工程研發出口服避孕藥,使犬貓終身免孕,幾年前他曾向農委會建議引進台灣,認為如此必可快速有效地解決流浪動物繁殖過剩的問題,惜未獲農委會官員採納。此一訊息甚獲與會眾人重視,故作成決議:由協會直接聯繫美國,評估引進動物口服避孕藥之可行性。

 此外,對於現代禪教團無償提供房舍,供協會使用十年,每年省下近50萬房租支出,以直接用於護生工作,理事長性廣法師與常務理事張章得先生均於會中表達由衷的謝忱。

92.3.26

•今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刊出一篇盧俊義牧師的大作〈用欣賞與分享看它宗教信仰〉,回應3月15日昭慧法師著〈本土化與多元化——參加台灣漢文化本土化研討會記〉,表現出基督徒誠摯而謙虛的典範。本電子報徵得盧牧師同意,轉載以饗作者。

•下午,昭慧法師與本院護法立委郭榮宗夫人郭蔡美英女士,一同拜會新坡派出所李廣場所長,對李所長協助本院安排大陸學者來台事宜,表達謝忱。

•晚間,昭慧法師參加核四公投促進會2003年度第三次執委會。會中對進坐行政院的成果,作了報告與檢討,並且議決:一、將於明日舉行「三哩島事件24週年聯合記者會」。二、4月26日舉行車諾堡事件追悼會。三、5月19日拜會總統府,要求於總統大選前舉行核四公投。

•晚間,來自印度的英國學者世友居士抵台,由其友人邱鴻鈞居士接機,直接到台北下褟邱居士之住所。 

92.3.27

•下午近五時,天津市河北區文化局傅學軍局長與辦公室韓學香主任乘坐國泰班機抵台。天津弘一大師研究會李載道會長原訂一齊來台,卻因昨晚發生急性腸胃炎,腹瀉不已,只好住院,並取消行程。李會長於座談會中所發表之論文,則由傅局長代為宣讀。昭慧、性廣法師與麗雲居士於課後趕至大陸友人下褟的中壢麗寶商務客棧,與兩位友人歡聚。

92.3.28 大陸學者蒞院參訪(右起:宣方教授、王雷泉教授、鄧子美教授、昭慧法師、楊曾文教授、性廣法師、傅學軍局長、韓學香主任)。

92.3.28 來賓觀看印順導師為謝慧輪居士所題墨寶《勝鬘夫人經》,極為讚歎。

92.3.28 離院赴午宴之前,全體來賓合影(前排左二:世友居士;後排左二:龔雋教授;後排右:本院護法張章得居士)。

92.3.28 來賓參觀校舍。

92.3.28 歡迎午宴中,楊曾文教授(中立者)代表大陸來賓致詞(右起:王雷泉教授、藍吉富教授;左:李元松老師)。

•晚間七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楊曾文教授、上海復旦大學宗教所所長王雷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宗教所宣方教授、江南大學法政學院鄧子美教授搭乘華航班機抵台,昭慧、性廣法師率同心謙、法聞師父與麗雲、德發、慧昭居士,現代禪李元松老師則率同白櫻芳、華敏慧、劉傑居士,前往接機。一行人至麗寶商務客棧之後,陪同四位學者用膳,相談甚歡。

92.3.28

•上午九時,七位大陸來賓蒞臨學院參觀訪問,先期到來的龔雋教授與世友居士亦分別從苗栗與台北,到來學院會合。昭慧、性廣法師與全體學眾竭誠接待,立委郭榮宗夫人蔡美英居士亦趕來向來賓致意。大家參觀校舍之後,於會客室真摯交談,幾乎欲罷不能。幾位來賓並致贈本院精美的禮物與書籍。

 至十一時半,兩位法師協同九位來賓,以及基金會董事張章得、本院網站站長吳憲中、義工張麗雲、張俊誠、陳文玲居士等人,至中壢中信大飯店,與佛光大學藍吉富教授、現代禪李元松老師、白櫻芳、溫金柯、華敏慧、劉傑、陳文毅等居士會合,由現代禪與本院兩個研討會主辦單位聯合宴請諸位來賓,對他們忙中撥冗盛情與會,表達至誠感謝之意。

 午宴之後,九位來賓分別由張章得、吳憲中、張俊誠居士載至台北,下褟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學人接待所。

•下午近四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副所長張新鷹教授乘國泰班機抵台,昭慧、性廣法師與陳文玲居士至中正機場接機,並由文玲載至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休息。張教授於機場親自將「中國賓川雞足山佛教文化論壇」邀請函致贈兩位法師。

 

回目錄

研討會近訊

祝壽研討會最新訊息

•本次研討會論文集(全本二十三篇論文,總計五百九十八頁),由於部分作者供稿較晚,故印刷期限只好順延。全書業已於3月23日全部排校完畢,24日送廠印刷。

•在大會贈書部分:

一、悟殷法師新書《部派佛教系列第二冊:修證篇》,已於三月中旬最早完成編校排版,送廠印刷。全書18萬字,連同註釋27萬字

二、3月18日,昭慧法師新書《活水源頭——印順導師思想論集》之其中一篇,由弘誓師生整理、潤稿的潘儒達先生訪談錄〈「人間淨土」與「地上神國」〉(約2萬7千字),經昭慧法師校訂完畢,全書於3月20日排版校對完成,送廠印刷,共計17萬4千字。

三、3月19日凌晨,昭慧法師新書《佛教規範倫理學》竣稿,全書正文16萬3千字,連同註腳共計17萬3千字。由於作者極為忙碌,自2月15日方開始撰寫本書;著作期間,復經常因其他事緣而中斷寫作,完稿時間嚴重拖延,致令編校、排版同學印悅法師、空寂法師與校對同學文玲、惠曼、慧昭居士在最後階段,連續數日焚膏繼晷,熬夜趕工。且由於印刷時間迫促,3月21日下午,心住、印悅、空寂諸師與文玲四人乃直接前往印刷廠,現場清樣校稿,發送印刷。返回學院已是凌晨二時以後了。

對於自己因事緣忙碌,而致令諸位同仁通宵達旦以趕製新書,昭慧法師深感抱歉。

•本次多虧點數位公司黃暉能、朱振輝、張秋玲諸位朋友協同排除萬難,趕製論文集與三部新書(連同祝壽叢書精美盒套),並允將於3月28日下午將它們送抵中央研究院之研討會場,以利義工裝戴,致贈翌日來賓。對其盛情厚意,本院師生謹此銘謝!

•截至發稿日為止,本次研討會之總參加人數已達五百八十人,可謂漪歟盛哉!

文章刊載近訊

  3月18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愛智論壇和北大禪學社bbs上,已將昭慧法師於2002年10月18日在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向人大宗教系所師生為主的聽眾所作的專題演講〈當代臺灣佛教的榮景與隱憂〉,依上、中、下篇之順序,全文刊載。敬請讀者上網瀏覽。

回目錄

出版前言

印順導師九八嵩壽祝壽叢書暨祝壽論文集出版前言

釋性廣   

  「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祝壽研討會,迄今年已進入第四個年頭了。佛教弘誓學院師生抱持著「以法供養」的孝心,每年都在導師壽誕前夕,找一個週休二日的時間,在中央研究院舉辦一場「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這不但是佛教學界每年一度「以文會友」的盛事,更是敬重導師的佛弟子們群聚一堂「以法交流」的祝壽良辰。

  對一位思想家而言,自己的畢生著作與思想,年年在一場正式舉辦的學術會議之中,被拿來宏傳、研究、討論,還有什麼比這樣的祝壽獻禮更具意義呢?即使在當今台灣,要舉出哪一位思想家,由其弟子門生為他年年舉辦學術會議,其思想成就與學術成果,年年被當作會議主題,可能也不容易吧!從這裡已可看出:印順導師何以被陳總統尊為「玄奘以來第一人」!他的「人間佛教」思想,日久彌新,而他在佛教界與佛教學界人士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更是無可取代!

 *    *    *    *    *    *    *    * 

  從第二屆祝壽研討會開始,每年又增加了壽禮:由弘誓師生出書,敬贈與會來賓。這些書雖屬學術著作,但在海內外的佛教界或學界,竟然擁有廣大的讀者,迄今法界出版社猶收到來自海內外的訂單,有的佛學院將其中幾部(如:昭慧法師的《初期唯識思想》、悟殷法師的《部派佛教》與筆者的《人間佛教禪法》)指定為教科書;而昭慧法師的著作《千載沉吟》,更是深受海內外佛弟子與女性主義者的重視。

  一般而言,學術會議比較冷門,參與者多半是同行學者、學界新人或系所學生;然而本院舉辦的歷屆祝壽研討會,卻是極其例外。諸方法友年年總是放下萬緣,報名參與,這使得每年研討會的人數,總在五百人以上。他們來自台灣各個角落,而且與主辦單位並無淵源,純粹是自發性地踴躍參與。即使第一會議室的座位有限,有一半以上的來賓必須在平面演講室觀看現場實況轉播,也絲毫不減其參與熱情。這使得每年一度的祝壽研討會,會場氣氛總是如此的熱鬧、溫馨,喜氣洋洋!三屆下來,人氣依然旺盛,而且有增無已,這令主辦單位不但深受鼓舞,而且引以為榮!

  而每一場會議的討論,都是如此熱烈而欲罷不能,法師與學者們所提供的論文也極有深度。更讓吾人振奮的是:我們都在祝壽研討會中,共同見證了歷史的重要時刻——昭慧法師的佛門女性運動,是第二屆祝壽研討會上發起的;星雲大師也在第三屆祝壽研討會上,以佛教領袖的身份,公開聲援佛門兩性平等運動。

 *    *    *    *    *    *    *    * 

  本屆祝壽研討會,有三樁值得歡欣的盛事:

  一、昭慧法師的兩部新書與悟殷法師的一部新書,將於三月底出版,主辦單位將以這一套三冊的祝壽叢書,與大會來賓結緣。此中昭慧法師的《佛教規範倫理學》,將於大會之中舉行「新書發表會」,由東吳大學哲學系主任葉海煙教授擔任主持人,海峽彼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張新鷹副所長擔任回應人。本書無論是在佛學界還是在哲學界,都屬創新之作,尚未出書,已廣受各方矚目。

  二、受印公導師德學之感召,越來越多傑出的學者,樂意將他們寶貴的作品,在祝壽研討會中發表出來。所以本屆參與學者名單,幾乎涵蓋了海峽兩岸佛教學界最有成就的各方菁英。

  三、在李元松老師與禪龍宗長的支持之下,現代禪文教基金會以歡喜供養之心,參與主辦並大力贊助本屆研討會。在弘揚導師思想的旅程上,我們又多了一群同心協力的熱情伙伴。

  最後,要感謝弘誓學團的常住眾,他們宵旰辛勤,戮力從公。包括研討會籌備團隊總幹事心住法師,本套祝壽叢書、大會論文集美編與大會海報、看板設計的空寂法師、總司編校工作的印悅法師,以及各組工作同仁:知光、慧英、紹容、維融、心淳、傳法、心瑞、心宇、法聞、心謙、心皓諸師與德發、慧昭居士。

  還有李正富、黃麗明、吳東霖、張章得、蘇振輝、張麗雲、張俊誠、李芳枝、楊呂幸、許宗茂、林義男、高慶珍、林秋遠、李淑芬、曾勝耀、徐秋鴦、吳惠曼、陳文玲、蕭玉芬、邱美惠、王彩虹、融廣、簡志華、李素月、李秀鳳等諸位居士,以及許多不及備列大名的友人與義工,感恩他們長年默默地護持著弘誓學團與祝壽研討會! 

九十二年三月三日 

回目錄

新書自序

《佛教規範倫理學》自序

  釋昭慧    

  近十餘年來,筆者以一介佛教僧侶的身份,實地從事社會關懷、環境保護、生態保育與動物福利運動,雖歷經困挫而不退,背後支持筆者的,無非是佛教的倫理信念。這些信念,是自己與諸同仁奮鬥下去的巨大力量。

  再者,筆者在從事社會關懷與社會批判時,常與一些良心人士及知識菁英會遇。在與他們交換意見時,佛法的思想訓練,讓筆者得以提供一些與世間情見截然不同的豐富觀點。這些良心人士及知識菁英,具備聰穎的思辯能力與敏銳的批判意識,對世界與人生有相當深刻的見地,但偶而針對某種議題,筆者所提供的「佛法觀點」,還是常讓他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歎。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台灣哲學學會年會晚宴中,與中研院社科所錢永祥教授毗鄰而坐,筆者提起西方基督教社會中所掀起的動物保護運動,他竟然接了一句:「但由你們來做,是更具足正當性的!」筆者當然知道他的「正當性」究何所指,亦即:佛教倫理學的「眾生平等論」,比「神、人、動物三層級論」,較能提供「人應仁慈而平等地對待動物」的理據。

  十餘年來,無論是面對官方、立委還是媒體,無論是面對個別訪談、公聽會、記者會還是座談會,自己也常依「佛法觀點」,對社會話題或倫理爭議,提出自己的「佛法觀點」。許多時候,筆者還會針對這些社會話題或倫理爭議,寫成時論或短評,它們大都刊載於台灣的報章雜誌,少部份則發表於教內刊物。這些看似片片段段的「佛法觀點」,其實有來自「緣起」要義的活水源頭,從「緣起論」而導出「護生觀」,個中更有一以貫之的思考脈絡。這點點滴滴的心得蘊釀於胸,筆者漸漸感覺,有需要把自己遇境逢緣撰為時論或相與問答,所陳述的佛教倫理思想,組織成一個完整綿密的體系性學說。

 *    *    *    *    *    *    *    * 

  至民國八十四年四月間,輔仁大學宗教系前系主任——慈祥儒雅的陸達誠神父,請筆者下學期為大四同學講授「佛教倫理學」。這是一個典型的西方哲學課題——筆者教佛學院十餘年來,還不曾聽說哪個佛學院有「佛教倫理學」課程的安排。但由於前述實務經驗與蘊釀思維的個人背景,使得筆者毫不遲疑地答應接下這門「沒有現成中文教科書」的課,而且於當年七、八月例行性禁足期間,寫出一本體系性論著《佛教倫理學》,一方面作為學生的教科書,一方面也向一般讀者與佛教徒提供有關佛教個己倫理、群己倫理與環境倫理方面的系統知識。

  說來好笑!在撰寫該書之前,對於「倫理」二字,雖不覺得陌生,卻也還從未關切過它的精確定義。在儒家意識掛帥的國中、小教育之中,「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早已成為必修科目,高中階段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學習的正是整套儒家倫理觀。待筆者出家後,更是因學習佛陀教法,而接觸到許多豐富的「倫理素材」,有的是思想、觀念,有的是規範、制度,更有許多豐富而精彩的故事,散見於經律之中。

  東方哲學的主流思想,不論是佛學還是儒學,都有非常豐富而多元的倫理學說,而且佛教對僧尼,儒家對「士」,都有高標準的道德要求。可是,「倫理學」(ethics)這門課程,卻是在西方建立起來的,所以對筆者而言,原是極其陌生的一個學術領域。也就是說,作為實踐的倫理規範或道德教誨,這在東方、西方都有,可是,要在佛教倫理規範或道德教誨的背後,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內在理路的思想體系,而自成一「佛教倫理學」之學門,這是筆者在過去的佛學訓練中,所沒有閱歷的嶄新經驗。所以為了撰著該書,筆者於禁足寫作時,開始閱讀少量西方的「倫理學」以及「倫理神學」相關論著,並擺脫前人「文獻學進路」的著述形態,嘗試著運用「哲學進路」的方法,撰為新著。

  總之,先於生活體會與實務經驗中,產生了豐富的心得,然後才來尋求陳述此諸心得的「正規」框架,筆者此一寫作《佛教倫理學》的心路歷程,確乎與一般學者因蘊釀於一門學問久之,而推陳出新以著書立說的情形,截然不同。

  也因為寫作的背景如此,所以該書之出,經常會很自然地拈取一些當代關切之議題,例如性解放運動、政治參與、動物倫理或生態哲學,而作佛法觀點的「對話」。它容或欠缺一些「科班出身」的學術規矩,卻多了一重「人間佛教回應普世價值、引領社會思潮」的時代意義。此所以嚴於作學術規範之要求的江燦騰教授,竟還能寬容地稱讚該書。(註1)

 *    *    *    *    *    *    *    * 

  從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出版該書迄今,一晃眼已七年有餘,《佛教倫理學》前後已印行三版,五刷,共八千冊(含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與蘇振輝董事長所助印推廣的三千冊)。七年來,筆者不但在輔大宗教系、玄奘宗研所與佛教弘誓學院,開設「佛教倫理學」或「宗教倫理學」課程,而且法界衛視也於兩年前(民國九十年二月二十一日起),將筆者於弘誓台北推廣部的授課內容,全程錄製,用供「法界空中佛學院」作空中教學之節目。此一節目甚得空中聽友之熱烈迴響。

  另一方面,由於著作與教學的因緣,無形中在基礎倫理學方面,有了較為嚴謹的學術訓練,筆者由是擺脫了一般「散談」倫理議題的慣例,開始撰寫一些「應用倫理學」的學術論文或短篇時論,議題範疇涵蓋安樂死、器官移植、幹細胞、複製科技、代理孕母,……大都與當代醫療科技之發展有關。

  撰寫《佛教倫理學》時,正值暑假。為了讓輔大學生在開學後就能拿到這本教科書,筆者乃於有限的兩個月時間內,閱讀部分與「倫理學」或「基督宗教倫理學」相關的書籍,礙於時間迫促與禁足期間不便外出蒐尋資料的限制,所以參考資料極其有限。此後七年,基於教學的需要,筆者參看了更多相關書籍,並時常將此二學門之中所涉及的議題,拿來用佛法的觀點加以思維。這樣長期下來,教學內容也就跨越了原本在佛學領域建構價值體系的範疇,而多了與「倫理學」或「基督宗教倫理學」作建設性「對話」的色彩;這樣一來,對於原先初步建構的「佛教倫理學」系統,也就有了更精緻、更深刻的細部建構。

  前幾年原擬就舊作以重新修訂,但考量到:原書本身已有完整的論述體系(包括基本原理、道德原則、行為主體、三種層級之倫理實踐),若依此一原有章節架構而插入新的議題,反而會導致結構鬆散之病;而且有的議題已無法於原章節中置入,這樣一來,勢必要大費周章,更動章節結構。再者,當時寫作,設定的閱讀對象,以對佛法基礎知識尚不具備的大學生,以及對倫理學完全陌生的佛教讀者為主,所以雖不能完全免於運用專業術語,但也儘量讓詞彙淺白一些,以利讀者理解。現在如果要再添加新的內容,倫理學或戒律學方面的術語難免增多,討論的內容也更為專業,這對初學者是否會可能產生閱讀障礙呢?

  於是考慮再三,於去年九月以後,決定保留原書樣貌,讓它成為一本初階入門的「佛教倫理學」教科書,異日改版發行時,再作小幅度的修訂即可;在原書之外,筆者擬另行撰著《佛教規範倫理學》,一方面章節內容自成體系,讀者即使沒看過《佛教倫理學》,也可以直接跳過前書而單獨閱讀它,另一方面,它也可以針對前書而作延續性討論,或作更為周延的分析,成為一部《佛教倫理學》的進階讀物。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筆者開始於相關教學過程中,將蘊釀在胸的點滴思維,向學生作一系統性介紹,好讓新書的內容逐漸浮現輪廓。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十日,應上海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王雷泉所長之邀,於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作專題演講,筆者即選定〈緣起中道——從佛教倫理學到戒律學的思想體系〉作為演講題目;回台之後,又依學生所整理的錄音講記,將其中之半數內容,先行整理成一篇論文,題為〈宗教倫理學的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以基督宗教與佛教為主軸的一個探索〉,作為《佛教規範倫理學》的部分章節,發表於九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台灣哲學學會」之年會上(台北:台大哲學系館),並將全稿交由《法光學壇》先行刊載,以饗教內讀者。至於書稿,則擬於寒假期間完成,並計劃在三月二十九日(慶祝印順導師九秩晉八嵩壽的第四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研討會之首日),發表這本新書。

 *    *    *    *    *    *    *    * 

  這原是給忙碌的自己一點進度壓力,「強迫」自己能於月餘假日放下萬緣,專力寫作。不料事緣仍然無法全免,寒假期間,先有林建德居士與現代禪就印順導師思想產生論諍,這是師門的一樁大事,使得筆者不得不花費許多時間,關注整件事的發展,並作了一篇較為鄭重而完整的回應。(註2)

  其後又因二月七日,「慈濟一灘血」事件,證嚴法師遭人誣告之刑庭判決法師無罪,還了法師一個公道,但是當年原住民陳秋吟女士難產送醫遭拒,而在診所地上流了一灘血,身死異鄉的血淚故事,竟然全被翌日的媒體忽略,筆者不忍袖手旁觀此一歷史公案,竟被相關人士顛倒黑白,一筆抹煞,於是協同性廣法師與傳法法師,立刻趕工發出當期(第四十六期)《弘誓電子報》,將《中時晚報》陳世財先生情文並茂的相關報導全文轉載,自己並於翌日親撰〈菩薩行者永世的哀傷〉。為了將這些資料編入,連已編好準備送廠印刷的《弘誓雙月刊》都臨時大幅改版,編校同學空寂、印悅法師,因此而一團忙亂。

  即使等著編排本書的學生,眼看月底已到,催稿聲已急促起來了,但在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前夕(二月二十七日),筆者還是應長期為流浪動物而奮鬥的劉威良小姐之邀,趕赴中正機場參加「送流浪狗到德國」記者會,為聲帶慘遭無情割截的大量流浪狗而請命,呼籲政府嚴禁獸醫師施行此一不人道的手術,臨時並應邀寫了一篇〈二二八動物和平宣言〉。前後兩篇拙文,連同該記者會消息〈失聲前的哀號——人有言論自由,我們連發聲都不可?〉,都蒙《自由時報》總主筆劉永昌先生義助,即時刊於「自由廣場」(註3)

  可以想見,這樣「管閒事」下去,撰作計劃如何能不延誤?到頭來吃苦的必然會是最後幾天熬夜趕工編校的學生們!但是這些點滴近事,無私地義助其事的可敬友人,以及默默支援筆者的可愛學生,更讓筆者得以確證本書的部分觀點:心理利己主義(psychological egoism)認定:所有人類的行為都是出自於「自我關懷」(self regarding),倫理利己主義(ethical egoism)則據以進一步認定:每一個人都應該提昇自己的利益,人們有義務做任何有利於己的事。這種「全稱命題」的觀點是偏頗的。世間自有菩薩根性的人,老是為了別人,而把自己的事放在一邊;他們無法忍受別人受苦,而且認定自己「應該為了他人而無條件地犧牲自己的利益」。這些人奉行的正是「利他主義」(altruism)的信念,他們的所做所為,甚至是「超義務」的。

  以證嚴法師為例,她於三十六年前(民國五十五年),有感於「一灘血」背後原住民卑微婦女的悲苦無助,而發心創建慈濟志業,至如今已在全球匯聚了四百萬忘己為人、救苦救難的龐大力量。即使為「一灘血」公案,而於近年受到嚴重的誣陷與侮辱,但她本人卻完全釋懷,而且對攻訐她的人士,不但沒有任何責難,言談之中也還是千萬般的「不捨、不忍」。

  筆者雖與證嚴法師風格迥異,但同樣地,對人對事老是「不捨、不忍」,而致令本書的撰作計劃嚴重耽擱。直至二月中旬,寒假將近尾聲,方才開始整編(應用倫理學之)舊作,並撰為新篇。而且為了配合美編、校對、印刷,本書勢必要在三月十八日以前竣稿。也因為在如此匆遽的時間內成書,所以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鑒諒,並不吝予指正!

 *    *    *    *    *    *    *    *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本書之寫成,除了要感謝倫理學界前人之耕耘,讓筆者坐採豐碩果實之外,應特別感謝印順導師與性廣法師。

  印順導師在佛法的思想與制度方面,業已建構了博大精深的「人間佛教」理論,他的研究方法論——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之三法則來研究佛法,更是給予筆者在治學方面的極大啟發。這些都是本書的活水源頭。更精確而言,本書是在導師思想的基礎之上,針對「佛教倫理學」與戒律學而作進一步的闡述。

  性廣法師兼通教、觀,原本志在宏闡禪法,撰著禪學專書,卻因不忍見筆者孤軍奮戰,乃暫時擱置了她的「最愛」,義無反顧地投入了護教與護生之行列。近時更是重新「背書包做學生」,進入以「應用倫理學」見長的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而作倫理學之研修。在筆者構思本書之際,她還蒐羅了許多中、西倫理學名著,讓筆者得以減除許多「尋找資料」的時間;而當筆者草擬本書大綱之時,她更提供了許多寶貴意見,讓筆者大幅調整了內容順序。

  在此還要感謝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李瑞全所長。經性廣法師推介,筆者拜讀了他的大作《儒家生命倫理學》,該書消化西方現代倫理學,吸收「原則主義」(Principlism)為主的生命倫理學,旁及各種重要的倫理學和生命哲學之要點,會通原則主義所提出的中層原則,再結合並發展中國儒家特有的中層原則,而確立以儒家為中心的(人文主義的)生命倫理學。這整套的理論建構模式,筆者深感興趣,於是按圖索驥,尋出「原則主義」的英文原著,並單就其中所論證的四個最基本的中層原則,用以檢視佛教倫理學,讓筆者在早年所寫「因果律」與「護生觀」的兩大原則之外,進而依「緣起」論以作「自律原則」與「公正原則」方面的深層探索,而於本書之中加強了有關「自由意志」與「分配性公正」問題的論述。

  應該一提幾位學界前輩與友人——黃宗樂教授、古登美教授、葉海煙教授、陳德光教授、黃運喜教授、江燦騰教授,媒體友人劉永昌總主筆、梁玉芳小姐與陳世財先生,以及幾位社會友人——前立委林瑞圖先生、教育部范巽綠次長、賴浩敏律師、張章得居士、李元松老師、李重志先生、郭建盟先生,倘若沒有這些風雨故人對筆者的義助,筆者可能不會再有興趣撰寫任何與倫理學相關的論文,遑論本書!

  感謝本書美編空寂法師、總司校對的印悅法師,參與校對的慧昭、文玲、惠曼居士,發行本書的彩虹居士,以及承擔起學團生活之運作,而讓我們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從事著作、編校工作的其他學團住眾與義工。感恩長期給予筆者諸多護助的諸位師友,以及與筆者一齊為台灣的社會正義而奮鬥的社會友人!

  謹以撰著本書功德,回向可敬、可感的眾位師友,祝願他們身心康泰,福慧增長,並祈 

印公導師嵩壽無量,

正法光明長照世間! 

九十二年三月六日,于尊悔樓

 

【注釋】

(1)如說:「釋昭慧法師所著《佛教倫理學》一書,是當代臺灣新佛教倫理學的原創性和集大成之作,其思想源自釋印順博士的人間佛教及戒律思想的啟發,但在實踐面和詮釋體系上,已自成一家之言,堪稱亞洲地區新佛教倫理學說的代表性著作,亦為推動當代臺灣新佛教變革運動的指導書之一,其影響力正方興未艾,是必須鄭重加以肯定者。」江燦騰:〈昭慧法師著《佛教倫理學》:亞洲地區新佛教倫理學說的代表性著作〉,《弘誓雙月刊》,第四七期,民國八十九年十月,頁一四。

(2)詳見拙著:〈與法相應,求同存異——我對林建德居士與現代禪師友論諍的看法〉,台北:《弘誓雙月刊》,第六二期,民國九十二年二月,頁一四—二三。

(3)詳見拙著:〈菩薩行者永世的哀傷——在「不捨,不忍」之餘,我們應做些什麼? 〉,台北:《自由時報》「自由廣場」,民國九十二年二月九日。《弘誓雙月刊》第六二期轉載,頁四—五。

回目錄

回應文章

用欣賞與分享看它宗教信仰

盧俊義牧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91.12.17 盧俊義牧師參與反賭博合法化記者會。

  昭慧法師所寫的「本土化」與「多元化」乙文(自由廣場,三月十八日),其中提到有關他去參加「台灣漢文化本土化研討會」,指出前台灣神學院董芳苑牧師在研討會中「強烈抨擊民間宗教信仰之種種,並認為它所崇拜者非『王』即『帝』,甚有中國封建帝王思想之餘毒。」昭慧法師同時指出:「當代宗教學研究,早已不時興批判異教的那一套,而以宗教現象學或人類學的方法,將所研究的宗教內容,作忠實的呈現。至於批判,則不宜從自己宗教之立場為之,而應將它留給第三者。」

  我很感動也相當贊同昭慧法師這樣的說法。其實,昭慧法師在該文中的說詞對董牧師已經是相當客氣且溫和,也可從她身上看到台灣佛教與民間宗教一直對基督教存著高度的包容心。反而是基督徒對它宗教信仰往往是採取鄙視態度,讓人感覺到基督徒的傲慢,有時甚至是無知到極點,這才是很可悲的事。

  就像昭慧法師所說的,近代研究宗教的學者,已不再延續過去以自己的宗教立場批判它宗教。當代著名天主教思想家,也是德國杜賓根大學神學教授漢思.昆(Hans Kung)就說過這樣的話:「沒有世界倫理,則沒有人類的共同生活;沒有宗教間的對話,則沒有宗教的和平;沒有宗教間的和平,則沒有世界和平。」這是一句相當中肯的話,也說出現代宗教學研究的走向——尊重不同宗教信仰之特質與彼此間的差異。

  自古以來,人類拿宗教信仰當藉口而發起的戰爭不勝枚舉,迄今不休,不僅對待異教信仰者殺戮不絕,就連同宗教信仰者也會藉著各種理由大動干戈、彼此殘殺,北愛爾蘭的基督徒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這讓我們看出宗教領袖不僅沒有以信仰應該有的寬闊胸襟傾聽對方訴說,反而用批判、鄙視的態度,將偏差的宗教信仰認知套在槍口上運用,這才是最悲哀的事。

  台灣的基督徒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民間宗教徒和佛教徒對基督徒的寬容態度。因為在早期基督教來台之初,台灣民間宗教廟宇經常提供廟埕給基督教傳教師開佈道會,並且還免費提供茶水、電源,使佈道會得以順利舉行,這一點是非常確切的事,恐怕也是基督徒無法想像的事,而這樣的例子一直到一九八二年還發生在台南柳營鄉。更讓基督徒該感到汗顏、羞愧的事,是有不少次的佈道會中,佈道者還口口聲聲地說:「不要拜木頭雕刻的偶像,要拜真的神。」想想看,借用人家的門前場地說這樣的「道」,若不是他們有寬懷大量的胸襟,這樣的佈道者豈不早就被打死有餘了?

  基督徒應該知道這些歷史背景,也該知道感謝民間宗教徒與佛教徒對基督教傳福音的幫助。不知道感恩,一味地說人家所拜非神,只有自己的最真、最棒,這樣的說詞只會拉長被人接受的距離,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對立、緊張,對傳福音一點幫助也沒有。

  好的宗教信仰態度,是用分享與欣賞;分享自己的信仰經驗,也欣賞他人宗教信仰呈現出來的禮儀,這樣,大家才能因著不同的宗教信仰而建造一個彼此相互尊重的和諧社會。 

——刊於九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回目錄

出版訊息

祝壽叢書出版訊息

◎《活水源頭——印順導師思想論集》

 釋昭慧著 / 本書352頁,定價360 

  本書標以「活水源頭」,取作者在思想上與生活上,蒙受印順導師深恩而「飲水思源」之寓意焉。書中編入作者近四年來闡述印順導師思想的學術論文、演講實錄、時事感言與回應挑戰,以及作者親炙導師座下的見聞實錄,共計十六萬四千字,作為印順導師九八嵩壽的祝壽獻禮。

  由於內容豐富,探討問題時,思想的深度與視野的廣度兼備,對想要入門研究或理解「印順學」與「人間佛教」的讀者而言,本書具有重大的參閱價值。

 

◎《佛教規範倫理學——從佛教倫理學到戒律學思想體系之建構》

 釋昭慧著 / 本書360頁,定價360

  本書從「緣起」的基本原理出發,建構以「護生」為規範要義,以「中道」為實踐綱領的佛教倫理學,是將佛教之道德哲學全面系統化的原創性著作。

  作者依於「緣起」之基本原理與四種中層原則,邏輯性地導出佛教規範的法哲學與法理學。這是戒律學的新方法論,值得密切注意。

  全書以嚴謹的辨思,「離於二邊,說於中道」,並與當代倫理學及宗教倫理學之重要議題,作了極具佛法特見的深度對話。對有心研究佛教哲學或戒律學的讀者而言,本書具有重大的研讀價值!

 

◎《部派佛教系列》中編——修證篇

 釋悟殷著 / 本書500頁,定價460 

  多營事業,樂諸戲論,好和鬥諍,喜涉長途,身恆多病等五種因緣,會令時解脫阿羅漢退失聖果。顯然阿羅漢理應過著「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的寂靜生活。有菩薩種性阿羅漢,「不忍有情造惡招苦,為拔彼故」,寧願斷食而死;亦有阿羅漢為「住持佛法」而經營寺塔。可見阿羅漢亦懷有「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淑世熱誠,並不純然地享受於寂靜的解脫樂中。

  然何以「先是菩薩種性」者,卻自證解脫?這或許是大乘佛教的無生忍(八地)菩薩,倘本願力不足,還要諸佛勸發的原因吧!也就在這裡,楬櫫了阿羅漢與菩薩之淑世熱誠,在精神內涵上仍是有距離的。

 

訂購專線:02-87896108

劃撥帳號:15391324  法界出版社

團體訂購,另有優惠

以上一套三冊合購價1000元 

回目錄

佛教弘誓學院  

URL:http://www.hongshi.org.tw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03-4987325

地址: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5號       傳真:03-4986123

請輸入E-Mail

•如欲增加、取消訂閱及變更收件地址,請至:[email protected]

•閱覽前期電子報,請至:http://www.hongshi.org.tw/hongshi pic/hongshi.htm

•若因發報平臺不穩定,導致內文中有亂碼出現,請至:http://www.hongshi.org.tw/hongshi pic/弘誓50.htm  閱讀正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