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 行:佛教弘誓學院

  編 校:釋傳法 

  創 刊:2001年11月05日

105

20052月17日

  本期內容:

   ※ 師生動態

   ※ 本院近訊

   ※ 反皮草的六點辯論

   ※ 第73期《弘誓雙月刊》新書推薦專題引言

   ※ 《空的迴響:佛教對當代心理療法的啟示》書評

師生動態

師生動態

94.1.29 護法、義工參加年度圍爐、燒烤活動。

94.1.29 觀音文化工作陣鄭秋玄(右)與唐泰山(左)所組成的白沙岬走唱團,為圍爐活動彈唱自作鄉土歌謠以助興。

94.1.30 南下參訪第一站,於學甲法源寺前廣場合影(左起:心住法師、心祥法師、開果長老尼、昭慧法師、圓承法師)。

94.1.31 學團師生參觀新落成之佛寺文教會館,林蓉芝秘書長(左)親自接待、導覽。

94.2. 3 日本友人中村町子女士(前坐中)與學團師生於嵐園茶敘。(右立一為刻在日本留學的陳文玲居士。)

94.2.4 板橋中山國中洪明麗老師(左)與學生、學生家長為參加全國網界博覽會比賽,製作以「緬甸街」為主題的網頁,而到院訪問昭慧法師。

94.1.29

•上午,近三百多位護法、義工前來參加學團所舉行之年度圍爐燒烤活動。學團各相關單位(基金會、學院、關懷生命協會)主持人分別向與會大眾報告93年度工作內容,以及94年度工作計劃,性廣法師並宣佈:因應教學需要,今年將計劃增建兩棟二層樓之新校舍。
•觀音文化工作陣鄭秋玄與唐泰山所組成的白沙岬走唱團為大家彈吉他獻唱了十首自己作曲、作詞的鄉土歌謠,學員一時興起,也紛紛唱起他們熟悉的歌謠;蒞院參訪的日本朋友中村女士,也歡喜地唱了幾首日文歌。連小朋友也手舞足蹈,場面輕鬆愉快。
•下午,舉行第三屆第四次董事會,通過年度預、決算及工作計劃案。

94.1.30

•上午,學團師生至台南學甲法源寺,向住持開雲長老尼、監院開果長老尼禮座。
•下午,學團師生至台南市心淳法師俗家,為其尊翁蘇北老居士誦唸《地藏經》。

94.1.31

•上午,學團師生為蘇北老居士舉行追思告別讚頌典禮,並參與公祭。
•下午,學團師生至高雄市鼓山參觀新落成之佛寺文教會館,林蓉芝秘書長親自接待、導覽。
•晚間,學團師生至高雄法印講堂,參觀新增教室、廳堂與寮房。

94.2.1

•上午,昭慧法師至教育部參加生命教育諮詢委員會研發組會議,本次會議討論本年度研發組的工作計劃。

94.2.2∼2.3

•連續兩天,學員陳文玲居士所帶來的日本友人中村町子女士,特為學團煮味噌湯、製作壽司,並示範日本茶道;在文玲助理教學之下,大家熱心學習著日本茶道的每一步驟,極為有趣。中村町子女士在東京開貨運公司,對各國留學生非常照顧,而且熱心公益。陳文玲現為東京都立大學博士候選人,甚受其關照而成為摯友,故寒假期間帶她走訪台灣,並特參訪本院。

94.2.4

•上午,來自板橋中山國中的洪明麗老師帶著許仲豪、林嘉興、葉宗鑫、江秉儒等四位學生與兩位學生家長到院參訪。洪老師與學生為了參加台北縣網界博覽會比賽,於是以中和華興街的「緬甸街」為主題。其中一個子題是「知名緬僑」,在他們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得知昭慧法師係於八歲回國的緬僑,因此於網頁中納入法師資料。該次參賽已榮獲台北縣網界博覽會比賽第一名。為了進一步參加全國網界博覽會比賽,他們安排了這次的訪談。

94.2.7

•中午,游祥洲教授伉儷與彭寶法、袁湘玲居士蒞院拜會昭慧、性廣法師。彭寶法在雲南與福建經營茶山,特贈送「野生普洱」與「佛手」茶。

94.2.8

•上午,桃園縣愛蓮協會理事長王昱翔與副理事長江明潭拜會昭慧法師,邀請法師明年於「石觀音文化節」中,依往例主持佛教儀軌。法師誠懇表明:本院師生願意義務支援鄉裡的文化活動,但若依佛教儀軌行之,則請依觀音文化工作陣之往例,上供一律採用素糕果品而不用葷腥。
•本日是除夕,中午師生圍爐用齋,並討論共住中之生活事項。
•晚間「普茶」,住持性廣法師為慰勞住眾,請住眾至嵐園普茶,並舉行師生座談。

94.2.9

•農曆大年初一,本院沒有舉辦任何法會活動,學團師生一如往常,安靜過年。上午,左近鄉親攜家帶眷,來院禮佛,人潮絡繹,喜氣洋洋。學眾親切接待並奉以甜茶、糖果。中午,立委郭榮宗伉儷依例蒞院用齋。下午,觀音文化工作陣理事長鐘添壟、涂錦慧伉儷蒞院禮佛,並與昭慧法師於嵐園茶敘。

94.2.10

•下午,李素卿居士來院拜會性廣法師。李居士係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廣告研究所與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專職翻譯,有《認知心理學》、《上癮行為導論》等多部長篇譯著。李居士宿植善根,時向性廣法師請教禪法,並且長期默默護持本院。

94.2.13 香港妙華學佛會居士參訪本院(左起四人:勞海新、湯偉平、朱家諾、麥麗群;右起三人:林平嶽、嚴國雄、陳麗珍)。

94.2.14 正月初六,向印順導師禮座、拜年,並代為奉上觀音文化工作陣理事長鍾添壟居士所供養之桃園特產「秀才米」(左:明聖法師)。

94.2.14 慧瑩長老尼拿出她近日在花蓮參觀的「猴子橋」照片,指出「每個橋柱上的猴子都神情不同」,學團師生圍看照片,愉悅而笑。

94.2.14 學團師生向證嚴法師告假。

94.2.15 達瑩長老尼(中)與大家分享領眾智慧時,在客廳合影(右二:天祥師父)。

94.2.14 趙文通居士於慈善寺講堂為大家解說台灣生態環境。

94.2.13

•香港妙華學佛會勞海新、麥麗群、林平嶽、陳麗珍、朱家諾、嚴國雄、湯偉平等居士一行七人,新春期間至花蓮向印順導師禮座,亦向刻在花蓮的妙華學佛會導師慧瑩長老尼請安。下午,勞居士等人蒞院參訪,於嵐園座談時,特向昭慧法師請示佛門稱謂為何有男性化傾向(如稱作「師父」、「師兄」)的問題。法師從社會的男性沙文意識、修道男性對女性誘惑的恐懼意識以及修道女性傾向中性的自我定位等各種角度而作分析。

94.2.14

•本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刊出昭慧法師專欄:〈反皮草的六點論辯〉。

94.2.14∼2.15

•14日為農曆正月初六。清晨,學團師生十九人出發至花蓮,中午至七星潭海灘用餐,下午抵達靜思精舍,向印順導師、慧瑩長老尼與證嚴法師禮座、拜年。晚間至慈善寺,向達瑩長老尼禮座、拜年;慈善寺準備了非常豐盛的晚餐,並為一行人安排住宿。
 慈善寺住眾多半是本院學生,當晚特為大家安排觀賞台灣生態環境的影像紀錄,這是慈善寺信眾趙文通居士,業餘深入台灣山林海角所拍攝的珍貴照片集。趙居士一邊放映,一邊解說,大家獲益良多,對立足所在的台灣土地(特別是花蓮),更多了深刻認識與珍惜之情。
 翌日上午,慈善寺為學團師生準備了豐富的旅行餐點,一行人趨車北返,沿路順便繞到太魯閣國家公園一遊。
 本次向導師拜年時,除了壓歲錢之外,導師特慈悲贈與三十萬元,二十萬用作增建校舍捐款,十萬元護持常住。
 香港慧瑩長老尼難得在台過農曆年,即將於初九(17日)返港,她不但長期將信眾供養金拿來贊助本院僧教育,而且這次見面時,特贊助兩萬元,交代要作為第六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研討會的贊助款。昭慧法師向長老尼說明:今年將於四月號的《弘誓雙月刊》編輯「仁者嵩壽」專刊,但謹遵李志夫所長之建議,提前於去年慶祝印公導師百歲嵩壽。故將於導師壽誕之後,再依能力所及,贊助其他弘揚導師思想的學術會議活動。長老尼聞言立即表示:該款項亦可贊助「仁者嵩壽」專刊。
 證嚴法師於接見學團師生時,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南亞災民,大家都感受得到她的慈悲深徹。當昭慧法師提到,等會兒要帶同學參觀靜思精舍的菜園時,她不禁感歎道:「我的生活天地就往返於精舍與醫院之間,以及這片地方(指眼前這個會客室與內部的寢室)。有時剛要出到精舍庭院散散心,看到有人來了,又只好打消主意。」昭慧法師有感而發,體貼地說:「作為公眾人物,您是相當辛苦的!」臨別時,證嚴法師贈送每人一套紀念金幣與祝福卡,還有一個精緻而饒富創意的五元硬幣,貼在寫著「歡喜」二字的圓卡片上,台語諧音「歡喜五元」恰是「歡喜有緣」,饒富創意。
 慈善寺住持達瑩長老尼一向殷切護念本院,本次於茶敘中,向大家分享她在佛教中修道、主持道場的深刻體會,大家深切體會到她慈悲、端正與無私的處世風範。
 一趟東部的拜年之旅,不但受到師長與學友們的盛情款待,而且也領會到師長們的言教、身教,大家頗有豐收之感。

94.2.16

•上午,玄奘大學舉行臨時校務會議,由新任校長鐘瑞國教授主持會議。中午,玄奘大學舉行新春團拜,創辦人了中長老親自發送紅包給所有教職員工。
•下午,三立新聞台記者許有容先生至鄭南榕基金會辦公室採訪昭慧法師,詢問她對盧勝彥「隔空灌頂以增強能量」的看法。
•晚間,核四公投促進會於鄭南榕基金會辦公室舉行執委會(昭慧法師是執委之一),商討今年度的工作計劃。

回目錄

本院近訊

本院近訊

•本院研究部教師悟殷法師與海青法師於12月27日至1月7日,應邀至馬來西亞檳城三慧講堂弘法。悟殷法師講授「印度之佛教」,海青法師則往吉隆坡及麻六甲巡迴弘法。

•第一屆應用倫理學術會議將於5月15日增加一場楊惠南教授的新書發表會,詳情請參看「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網站。

回目錄

師生文章

反皮草的六點論辯

                                        釋昭慧

  農曆年前的抵制皮草運動中,曾出現如下令筆者無法茍同的論調:
  一、「其他被宰食的動物還不是一樣痛苦?難道我們能不吃肉嗎?既然不能,那又何必斤斤計較皮草該不該穿?」
  二、「牠們只是長得比較可愛,但並不比豬、雞、牛、羊受苦更少。抵制皮草,豈不是對『特定對象』的假慈悲?」
  三、「我穿的皮草可是合法進口的,被剝皮的動物應該不會這麼悲慘吧!」
  四、「我們穿的皮鞋、毛衣與羽毛製品,來源還不是動物身上的皮毛?那又何必斤斤計較皮草該不該穿?」
  五、「牠們是被飼養的,不是野外捕捉的,所以不是保育類動物。」
  六、「皮草是美好的東西,喜歡使用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不必擔負道德譴責。」
  在此回應這些論調如下:
  一、即使無法百分之百做到不侵犯動物,難道連百分之九十乃至百分之零點一的努力都要因此而放棄嗎?「只要不能交出一百分的考卷,就索性得零分。」這樣的思維合理嗎?因此,「減少傷害的數量」,最起碼是吾人對動物應盡的最低義務;無法拒絕肉食誘惑的人,依然可以拒穿皮草。
  二、動保人士不是「假慈悲」,會抵制皮草,絕不是因為「牠們比較可愛」,而是因為「牠們的遭遇太過悲慘」。
  三、剝皮的殘酷性,與合不合法進口無關。皮草動物的苦難,從圈養牠們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四、最好當然是使用人造皮革製品與人造保暖衣料。但退一步言,有的動物毛,並不需宰殺牠們而取得之;有的動物皮革(如牛皮),是在肉食動物被宰殺後順為取用的。這與貂、狐、浣熊等被特地飼養來活剝皮,還是有所不同。
  五、動物不會給自己貼上「保育類」與「非保育類」的標籤。動物保護,重視的是牠們有沒有感知痛苦的能力,而不是牠們的數量與種類是否已經過少。因此,皮草來源是不是野外捕捉的動物,根本不是重點。
  六、星雲大師說得好:「不知者不罪。」因此動保團體的天職,就是要讓動物的苦難為眾所周知。明知動物苦難,竟還聲稱「喜歡使用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這就未免殘暴不仁!殘暴不仁的心性最為醜陋,絕不會因一件「美好」的皮草披身,而變得美好起來!

──刊於九十四年二月十四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釋昭慧專欄】

回目錄

新書推薦

第73期《弘誓雙月刊》新書推薦專題引言

釋性廣(弘誓雙月刊總編輯) 

第73期《弘誓雙月刊》已於本月七日,趕在農曆年前提早出版,並已將全部文章上網,請讀者逕行上「佛教弘誓學院」網站瀏覽。茲刊出性廣法師所著〈新書推薦專題引言〉,以饗讀者。

第73期《弘誓雙月刊》封面。

 

  本期向讀者推薦兩部新書,其一是傅可思(Michael Allen Fox)教授著,王瑞香女士中譯的《深層素食主義》。其二是楊惠南教授近著《愛與信仰──台灣同志佛教平權運動與深層生態學》。

*****

  素食方面的相關書籍,在佛教界就非常豐富,動保界與素食業界也並不少見。但《深層素食主義》還是有其特色,相較於一般素食主張的「淺層」論述,作者將素食主義作了歷史與哲學面向的「深層」分析,並一一駁斥「維護肉食正當性」的各種理論,其論辯犀利,立論嚴密。
  本書中譯本與《動物解放》中譯本,可說是關懷生命協會出版品之「雙璧」,而且都來自錢永祥教授極力推薦並促成其事的勝緣,錢教授的古道熱腸,我們甚為感激!
  作者傅可思,係加拿大與紐西蘭哲學教授,本書由王瑞香中譯,關懷生命協會出版(5月正式發行),並將於本(94)年五月十四日玄奘大學第一屆「應用倫理學術會議」(「宗教哲學與環境倫理」學術會議)中,舉行本書中譯本之新書發表會,邀請作者傅可思教授作專題演講,錢教授慨允擔任該場演講的中譯,因此該場演講應精彩可期!
  為配合此一研討會之舉行,本期本刊特將錢永祥教授所撰該書〈導讀〉,主編弗蘭西雍 (Gary L. Francione)所撰該書〈序〉,作者傅可思所撰〈前言〉與〈謝誌〉,先行於刊載,下(74)期則將刊出昭慧法師之序文,並摘錄該書之部分內容。
  凡報名參與「宗教哲學與環境倫理」學術會議的前200名來賓,大會將致贈本書,此一消息自於前期本刊公布之後,報名者相當踴躍,許多讀者都不忘加問一句:「我是否在報名者的200名以內?可否獲贈新書?」可見本書中譯雖尚未面世,但已廣受矚目。

*****

  楊惠南教授的《愛與信仰──台灣同志佛教平權運動與深層生態學》,商周出版社已於元月發行。
  「同志」平權與生態主義,這都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如火如荼展開的社會運動。光是環境倫理學,在西方就有多元論述,「深層生態學」算是其中的一家之言,其理論即使是在西方生態哲學圈內,也都引起許多爭議。然則如何從佛法角度看待此一主張?其「大我」思想是否類同「如來藏」學說?「草木有性」這種中國佛教特有的學說,即使可以比況「深層生態學」,又是否能獲得佛教界的共識?這都值得進一步作研究與對話。感謝楊教授,他持續關懷西方的生態論述,並建構了「佛法觀點」的生態主張。只是面對西方的多元生態論述,台灣佛教環境倫理研究者,還是有必要進一步提出豐富、多元的討論,這是我們對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的高度期待。
  至於如何看待「同志」(同性戀者給自己的稱呼)?這在西方的基督宗教,有著兩極化的看法,在佛教界卻並不多見。楊教授可說是第一位將此一議題引經據典以作詳細考證,並結合同志運動的歷史與現況而作深度訪談與全面論述的學者。

*****

  兩部新書即將出版,這是本年度台灣佛教應用倫理學研究的盛事,本刊因此將二書序文及相關導論先行刊載,以饗讀者。

回目錄

佳文共賞

《空的迴響:佛教對當代心理療法的啟示》書評

評論Gay Watson的《空的迴響:佛教對當代心理療法的啟示》(The Resonance of Emptiness: A Buddhist Inspiration for a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Danniel Capper  釋清度/譯  

作者小傳:Danniel Capper,1962年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Virginia)費爾法克斯(Fairfax)。他先後在維吉尼亞、威斯康辛以及芝加哥大學修學宗教學。現任南密西西比大學哲學暨宗教系助理教授,講授佛學、比較宗教、神秘主義、加勒比海的宗教、宗教與治療等課程。他的研究領域包括西藏佛教、宗教與心理學、宗教與人類學、美國的非主流宗教、宗教與非人類的動物。Capper最近的著作有《上師祈禱以及美國佛教經驗》(Guru Devotion and the American Buddhist Experience)(Edwin Mellen出版社,2002年出版),是一本有關美國西藏佛教的民族誌學。

該文網頁http://jbe.gold.ac.uk/6/capper991.html

   與同類型作品比較起來,本書在思考上是相當洗鍊、略為不同的,儘管它試圖在佛教思想實踐與當代西方心理療法之間做不成文法的聯姻,這樣的安排並不是做得很好。我稱此種關係為「不成文法的聯姻」(common law marriage),因為Watson並不是在尋求創造一個形式上的佛教與心理治療學之間的混合系統,而是創造兩者之間的關係,那種儘可能密切卻不相互約束的一種關係。作者清楚地──我認為是成功地──不願將其中一個系統歸併入另一個之中,而是將二者保持在具有張力的後現代對話之中,如此,才能突顯佛教與心理療法之間的相互共鳴。但這種對話還是有點單向,其間,作者試圖以佛教觀點找出可以對西方心理療法做更為有效與深刻的啟發,卻有很大部分忽略負面的評論。在著手努力的過程當中,Watson的研究廣泛參考了各種資料,包括:臨床的、認知的以及神經科學心理文學﹔翻譯的基本教科書,以及佛教哲學與實踐的學術性二手教材﹔還有後現代哲學與社會批評著作,如Levinas, Bakhtin, Derrida及Rorty等人的作品。

  本書的焦點特別是著重在治療者而非患者身上。在佛教方面,Watson找了許多讓治療者用起來更為有效、更深層治療以及更有意義的方法──治療實習的加強做法。此種治療者中心取向對其他同類型著作而言,是一種滿不錯的逆向操作並可作為其他著作的補充。這種研究取向是以佛教為主力,自患者為中心的角度出發,而非靠佛教所能提供給治療者謀生機會來做治療,為其特色。在這個研究當中,Watson提出有關靜坐功能的一些指導性觀點,特別是有關毘婆奢那(vipassana)這一類的,來加強Roger的「等同」(congruence)理論或是Freud的「平衡盤旋專注」(evenly hovering attention)理論於治療者一方﹔加強自我接受以及「讓深埋經驗外顯」(enactive embedded experience)於病患一方;在治療關係裡頭創造融洽和諧的關係,並做深度溝通。她也在佛教裡面找到一個正面的、非說教式的啟迪,而將現在所缺乏的道德視野注入療程當中。她正確地指出,在目前治療者─患者關係之外,西方療法常認為患者是活在一種價值當中──不受拘束的世界,這種觀點讓患者無法健康地與其他人互動。來自對佛教解脫與倫理關係的理解,她淡淡地勾勒出一個名為「責任倫理」(ethic of responsibility)的東西。在責任倫理當中,當患者擴展其經驗範圍以及創造自己的意義時,可以發展倫理面向作為其生存之道。

  本書最有用的指導無疑地是在其論證過程以及她所使用的素材。對那些負擔過重的讀者而言,只要讀導論那一章就可以得知全書大意,而不致被過度誤導或是感覺失望﹔因為她是毫不隱晦地直接表露自己的長處與弱點。

  第二章探討西方心理療法,根據心理分析、行為以及認知療法、人本主義研究、超個人療法等不同學派做主題式的安排。這對於那些希望得到對各種不同心理療法有個簡介的人來說,將會在這章得到助益。

  第三章,Watson談到她所謂的「佛教」,她廣泛地蒐錄各種佛教典籍、教說,而將重心放在修練核心的「佛教解脫」。下面我將更完整地討論這難以理解的一章。

  關於「我」的分歧概念,這個難題──在東方與西方之間,心理療法與佛教之間所自然產生的──作者很明智地在第四章做處理。Watson微妙地探究佛教「無我」的概念,並在其書的其他部分,以她對佛教的理解來創造一種有說服力的阿基米德點(Archimedean point)。她認為,佛教並不真的否認一個傳統觀念中的「我」,而是否定一個獨立的、恆存的「我」(頁104)。以一種富啟發性的方式,她也指出:特別是在後現代文學當中,西方完全接受佛教以非我為中心的特質﹔在古代佛教與當代西方有關「自我」以及「相互依存」的觀念,二者產生極有默契的豐富對話。

  第五、第六是本書最強而有力的兩章。在這兩章中,Watson描述:對心理療法的病患而言,佛教如何不利用治療者對患者的重要性而做不正當要求,導致一種需求以及接納的倫理面向。對Watson而言,佛教所啟示的心理療法引導患者獨立開發他們自己奠基於治療學以及或許是心靈經驗的倫理觀。同時她也描述治療者與患者藉由修行所可能獲得的利益,而不只是光談「緣起」(pratiyasamutpada)以及「如來藏」(tathagatagarbha)的理論。這些利益包括同時發展以上兩種「讓深埋經驗外顯」的學派,Watson認為這是佛教與心理療法所共有的一個目標(頁159)。這種經驗包括對於一個人在相互聯結的體系當中,對自己身份地位的具體認知﹔了解因陀羅網(Indra's net)在治療學上的意義﹔而不是去發展自戀者的「自我獨立」(ego independence),這部分是診療師與社會評論者同樣採用來執行任務的幾種心理療法形式。

   第七章至第九章試圖處理原來在第五、第六章就提過的東西,做更深刻的哲學細節探討。Watson在這幾章似乎想要讓後現代的西方,藉著學習來自她「解脫的佛教」(Buddhism of liberation)的治療課程,而使之更為圓熟﹔這包括有關更大規模的相互聯繫的課程,實際的(而不只是思惟的)去除獨存的主觀性,以及優遊於字面上的相對詞,如永恆主義/虛無主義,主觀/客觀,自我/他者。她適切地探導這部分,卻未實質指出佛教這邊如何學自心理療法?她只考量西方人的需要,關注於個人的講述、一致性以及超個人的目標。

  對於那些新接觸,於西方心理療法以及佛教之間對話沒有專業研究的人,本書不啻是個寶藏。Watson試圖更小心地超越──以一種綜合性的、更通識的,以及概括的研究方法專注於這個領域。最後,她再檢視並利用關於心理療法、佛教及二者的接觸並相互影響的部分,作為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體。這類的作品傾向於理解佛教而忽略心理療法,或是偏向心理療法忽略佛教﹔而Watson藉由呈現一完整知識而以一種最佳協調來打破這模式,那來自平等的兩方。她令人讚賞地概觀各種西方心理療法形式,包括思想與實踐﹔光是這點就足以使她的這本書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同時,她對佛教的了解比起其他心理療法的著作很明顯是成熟得多﹔而比起許多佛教學者,雖然她對佛教思想與實踐的闡述並非完全無誤,但她大致以一種盡可能非攻擊性的、具啟發性的方式來陳述。這讓她可以檢視,而且有時可以真正探究佛教、心理療法對話之間具有發展性、影響性的議題﹔比如研究:世俗的心理療法的發展以及佛教精神發展之間的關係﹔對於「我」、「解脫的本質」、以及在追求治療與涅槃二者當中感情的作用,等等以上這些觀點的同異。

  儘管有著豐富的資料,善於分析的論述,及其原創的治療者中心論,然而Watson的研究使她的著作有點令那些精通西方心理療法和佛教之間對話的專家感到失望。全部的問題都出在她所處理的面太廣,如此,她的一些論點似乎被分散了,而且從一個專家的觀點來看也顯得膚淺。比如,在第六章通篇她特別指出「毘婆奢那」(vipassana)--觀慧將會被各種不同學派的心理療法所採用,然而之後她還是沒有把這之間的特殊關聯講清楚。當然,某些以Winnicott的客體關係療法(Object Relation Therapy)來理解緣起,和以Ellis的理性感情療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來理解緣起,二者是相當不同的。在這場爭論當中,被逗引的的專家們尋求更多的專業性和深度,這將對此著作提供持續性的養分。假如她一開始就選擇一個狹隘的、明確的心理療法形式,而且在全書中只對此做更充分的探究﹔那麼分散的問題就可能只是被減緩而已。

  她對佛教的介紹同樣地更令人難以理解。她不去選擇一種佛教思想,然後在她個別的佛教範例中發展為條理的、有來源根據的以及一致的論證﹔卻試圖去描繪全體佛教。她自「解脫的佛教」中排除掉「制度的佛教」,她認為「解脫的佛教」是各地佛教的核心。這是受到Stephen Batchelor及其「非信仰的佛教」(Buddhism without Beliefs)的影響。她以「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緣起」(pratiyasamutpada)、以及「空」(sunyata)作為對核心的「解脫佛教」的理解,她將這些當作是哲學信條的應用或是「方法」(頁68)。這研究產生一些困難。首先,自佛陀讓他的第一批追隨者皈依他,佛教就從未離某種社會及宗教的制度面而存在。論及此,除去佛教的制度並不會讓一個人回到原始佛教的核心,而事實上,反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在歷史上脫離佛教正軌的東西。而且,她所使用來建構此非制度的「解脫佛教」的引文是來自僧侶之筆,de facto代表「制度的佛教」。因此,所萃取的解脫佛教「核心」,在表達排斥佛教制度的形式時,是相應於錯覺的﹔而這對歷史傳統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同樣地,她創造一個有時候也沒什麼啟發性的佛教哲學與實踐的混雜物,漫不經心地自南傳佛教ananta(無量無邊)跳躍到中觀佛教的sunyata(空),從傳統的毘婆奢那(vipassana)跳到西藏的禪觀(visualization meditation),而沒有尊重這些背景中的深層差異以及其他觀點。她實際上經常為其他不同的背景做註釋,但之後就又繼續進行,好像這些差異都是不重要的,這有點獨白的做法在一本專心致力於後現代多元表達的著作中顯得有點反諷。排除佛教的制度面,實際上她只提供個人對佛教的詮釋﹔而且,假如有人不同意她特殊的詮釋,她的某些次論點就不復存在,或者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儘管有這些問題,《空的迴響》(The Resonance of Emptiness)一書──由於其細微差別與原創性──對任何關心佛教與心理療法對話的人而言,代表著一種必要的資源。其「讓深埋經驗外顯」(enactive embedded experience)的概念,使得一個重要的,對這兩個系統交會的新的理解得以具體化。將新的倫理面向注入治療過程的概念,以及毘婆奢那──內觀和特殊治療學派之間的交點,為當前的學術探究提供肥沃的土地。當將主要的領域加入佛教─心理療法的對話之中,治療者中心取向可以提供給治療者當前最直接的工具﹔而這樣的對話後來的研究者無疑會將之擴展與提昇。對這兩個系統之間對話的強調,而不是去創造一個新的混合體系,對這些研究而言可以被當作是一個有用的模式。沒有一個對啟發自佛教的心理療法感興趣的人會希望錯過這本書。

回目錄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hongshi pic/hongshi.htm 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5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