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動態•本院近訊 

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與洪山川總主教的深厚法緣 

《印順導師佛學著作全集》導讀系列講座

184

2008年10月27日

  師生動態

 

97.10.8∼10.9

•8日與9日晚間,昭慧法師赴花蓮慈善寺佛學班,講授《阿含經》之「空」義。 

97.10.10

•上午,昭慧法師至靜思精舍,先探望慧瑩長老尼,然後下樓拜會證嚴法師,於精舍與證嚴法師共進午餐後,返回慈善寺。下午搭火車至中壢,返回學院。 

97.10.11

•早上,心謙、融德師父送傳法師父至桃園國際機場,搭機赴香港,再轉車往廣東惠州。傳法師父此行為期三個月,掛單於耀行、彰妙二師之法住精舍,於當地就醫並進行備課、潤稿等工作。 

 

97.10.12 共修會上,昭慧法師開示《雜阿含經》「無上修根」深義。

97.10.13 九十六年度興辦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行政院長劉兆玄致詞。

97.10.13 本院為九十六年度受表揚績優宗教團體之一,內政部廖了以部長致贈獎座,昭慧法師代表本院受贈。

97.10.15 惠州法住精舍耀行法師、本院教務長傳法法師在廣東千佛塔寺明廣法師、彰妙法師等人的陪同下,參訪溫州太平寺,並作了精彩的開示。圖為太平寺學僧聽講一隅。

97.10.15 傳法法師開示《生命關懷──動物保護》。

97.10.15 耀行法師開示「人間佛教的實踐」。

97.10.15 於太平寺山門前合照(左起:傳法、耀行、萬如、彰妙、明廣法師)。

97.10.18 昭慧法師令慈知光師公八秩晉七壽誕即屆,學團趁週六假日,提前以壽糕為老人家在嵐園慶生(前排左起:論玄、真理、知光、昭慧、心謙法師)。

 

 

97.10.12

•上午舉行共修會,昭慧法師於開示時講述《雜阿含經》「無上修根」的第一步:先要作到「於可意境起厭離想,於不可意境起不厭離想」,並指出:許多佛弟子往往只是對不可意境(如病苦、髒臭環境)生厭,但那也只是順著自己的毛摸,並非佛法中之「無上修根」。對廁所之類的髒臭環境避之厭之,而不肯屈身打理清掃,那哪是修根之道?而苦難往往伴隨種種可厭境(如臭味與穢氣),倘若厭惡這些不可意境,勢將拒絕接近苦難眾生。因此本經之「於不可意境起不厭離想」特別值得關注,修道時要有擇法力,倘若是對人有益之善法,是個人應盡之義務,即使過程中必須面對「不可意境」,也必須「生不厭離想」。 

97.10.13

•下午,內政部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廳舉行「九十六年度興辦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表揚了本院在內的208個宗教團體;「松山奉天宮」更以連續10年以上接受內政部表揚的佳績而榮獲行政院獎勵。其餘佛教團體有慈濟、佛光、法鼓等教團,以及與本院互動密切的「小東山妙心寺」。妙心寺由傳道法師親自北上受贈,本院則由昭慧法師代表受贈。昭慧法師與林美容教授係內政部所聘之「宗教諮詢委員」,故亦以「貴賓」身份應邀觀禮。

 內政部每年擇優表揚全國各地善能運用其資源,發揮宗教功能,增進社會福祉的宗教團體,以為社會效法。由於本次表揚大會兩度因颱風延期,直至昨天才順利舉行,因此行政院長劉兆玄致詞時,以「好事多磨」勉勵在場宗教團體,持續將愛與關懷傳送到社會各個角落,他說:「做好事的人總是會被磨一下,才會得到圓滿的結局。」內政部長廖了以指出:去年度公益慈善捐資金額超過十六億新台幣,但相信有更多為善不欲人知的宗教人士及團體默默行善。

•晚間,昭慧法師在明一法師陪同下,至台大醫院加護病房探訪本院護法漆衛民居士(銓敘部專門委員)之令慈漆張月凉老居士,並為老居士說法慰喻。 

97.10.14

•監院心謙法師偕同心瑞法師、心皓法師等三位法師前往台大醫院加護病房探病,為漆張月凉老居士說法、誦經祈福。 

97.10.15

•本日,教務主任傳法法師與耀行法師在溫州太平寺弘法。

14日,耀行法師之師叔明廣法師邀請傳法、彰妙、耀行法師一行赴溫州,至其新接的道場慈濟寺參訪。

本日上午,參訪當地的寶善寺、太平寺。太平寺為一比丘尼叢林學院,該寺全部採用木製仿宋結構,建築極為雅緻。住持萬如法師與明廣法師曾就讀於四川尼眾佛學院,明廣法師曾數次推薦耀行法師至該寺弘法。是日初次造訪,受到萬如法師的熱誠接待,帶領參觀大殿、般若講堂及教室、寮房等處,後以香茶款待遠客,就僧教育之推動進行交流,並盛情邀請對全院學僧開示。

 於是在下午2:00召集全體八十多位學生,由傳法法師開示《生命關懷──動物保護》、耀行法師開示《人間佛教的實踐》。住持萬如法師亦謙虛地全程列席旁聽,開示結束後,還親自帶領至溫州著名景點江心寺參訪,於江心島攬勝。之後返回太平寺共進晚餐,萬如法師誠摯邀請有因緣再至該寺弘法。餐畢,一行人告辭離寺,萬如法師親自送至山門。其對後學晚輩的慈悲護念,令人甚為感佩。 

97.10.17

清晨,學團心皓法師、心瑞法師、心慈法師、淑蕙等四人驅車前往台中,參加本院研究部學生見如法師令慈邱吳美雀之公祭 

97.10.18

•下午,法源講寺真理法師偕論玄師父蒞院,以新鮮餛飩供養學團師生,並至新校舍工地參觀,建議未來庭園綠化時,適宜栽植之樹種。由於21日是昭慧法師令慈知光師公八秩晉七壽誕,因此學團趁週六假日,提前以壽糕為老人家在嵐園慶生。晚上在嵐園,真理法師與學團師生一齊分享壽糕與餛飩,並教大家健身防病的幾招功夫。 

97.10.19

本院護法林學霆居士之同事莊凱雯先生,在作警員的體能訓練時,突然心肌梗塞而往生。由於事出突然,家屬完全無法接受,學團師生甚感悲憫,故由監院心謙法師率領學眾及廣福村蓮友共25人,前往御奠園誦金剛經結緣。現場莊嚴肅穆,家屬備受感動,並約定每七日要到學院參加晚課共修,誦唸金剛經以迴向亡者心無卦礙,往生淨土。 

97.10.20

中午,昭慧法師至玄奘大學參加文理學院教評會。 

97.10.22

上午,昭慧法師在玄奘大學授課後,下午參加校教評會。 

97.10.23

•本日,中國時報以大篇幅及生動插圖之配置,刊載昭慧法師所著〈暴力是嚴重的罪惡〉(已刊於第183期本電子報) 

97.10.24

•下午,本院護法高銓德居士與詮發營造公司郭紋祺協理到學院來,與昭慧法師商討有關中庭大會廳之設計。法師原本希望用壁畫的方式呈現佛像,但義助設計中庭大會廳的高居士建議:還是以具象之佛像較為理想,因為有的道場用壁畫來呈現佛像時,不容易讓信眾產生禮敬的動機。法師歡喜地接受了高居士的建言。 

97.10.25

•本日與明日是台灣哲學學會年會,下午,昭慧法師至政大參加下午的研討會與年會。晚上,會友們在會長(政大哲學系)林鎮國教授的悉心安排下,到貓空的「世外桃源」餐廳用餐,並於庭園瀏覽台北市的夜景。

•學團師生5人,在監院心謙法師率領下,前往新莊覺明寺向已圓寂之敬慧長老尼靈前捻香致敬。接著前往台北市臥龍街,為本院會計主任心皓法師的往生眷屬的親家母胡李吉仔老菩薩誦經結緣 

97.10.26

•中午過後,漆衛民居士來電告知:令慈漆張月凉老菩薩往生,監院心謙法師立即帶領學眾五人,前往台大醫院往生室助唸。

•師父們自台北返院之後,已是傍晚時分。由於本日是已故警察莊凱雯居士之頭七,其妻許鈺卿與姐夫、妹妹,已到學院準備參加晚課共修。知客明一法師於嵐園以茶點溫馨接待她們。本日晚課,特為莊凱雯祈福而改誦唸金剛經。誦經已畢,心謙法師向家屬開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緣合會則聚,因緣離散則滅的佛法大義,化解她們心中的無限悲傷。

  本院近訊

本院近訊

 

◎第95期《弘誓雙月刊》發行消息

第95期《弘誓雙月刊》業已於10月中旬發行。本期專題是「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敘述天主教洪山川總主教與本院師生的宗教對話,以及洪總主教與昭慧法師的深厚法緣。全本內容業已於佛教弘誓學院網站上網,本期本電子報謹轉載昭慧法師所作之專文〈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與洪山川總主教的深厚法緣〉敬請網友瀏覽並惠予指教!

第95期《弘誓雙月刊》封面:◎主題照片:學團師生拜會洪山川總主教,在總主教公署大廳的聖母瑪利亞像前,洪山川總主教與昭慧、性廣法師合影留念。◎背景圖片:1. 總主教公署典雅的建築景觀。2. 洪總主教(右立者)於總主教公署會議廳與大家展開親切的座談會。(97.7.23檔案)

 

  輝映法界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與洪山川總主教的深厚法緣

釋昭慧

   去(民國96)年11月,天主教嘉義教區洪山川主教,獲教宗本篤十六世任命接掌台灣教區總主教。

洪總主教現年六十五歲,原是聖言會神父,在美國天主教大學取得心理輔導碩士與教育博士,從嘉義縣竹崎鄉教堂主任司鐸做起,後來進入天主教學校單位,先在嘉義市輔仁中學擔任輔導主任,再轉到輔仁大學,擔任宗教輔導中心主任、輔大副教授兼訓導長。民國80年,獲大學特優教師及中華民國私教協會弘道獎。民國81年回到嘉義市接任輔仁中學校長,並於民國952月晉升嘉義教區主教。

  他擔任嘉義教區主教期間,推動與基督徒合一以及宗教對話,舉辦並參與社區大型活動,深受好評。他更有普世教會的胸襟與遠見,身兼天主教急難救助、培養第三世界神職人員、救助世界貧童、世界傳教士聯合會等四個國際基金會的台灣地區主任,種種卓越貢獻有目共睹,因此不到兩年,就受命升任為台灣教區總主教。 

  與洪總主教的法緣,締結在十六年前。早在民國81年,洪總主教任職輔仁大學訓導長時,於媒體見筆者推動「反挫魚運動」,竟在素昧平生的情況下,致電邀請筆者到輔大,演講佛教的護生理念。爾後還長期贈送輔大的天主教刊物《益世評論》,筆者以此而對天主教面對俗世的諸多觀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獲益匪淺!同年他轉任嘉義輔仁中學校長,偶有信件往來,但總是「君子之交,其淡若水」。

  直到952月間,筆者忽然接獲來電邀請,方知當月28日,洪神父將升任嘉義教區主教。友人祝聖並就要職,其喜何如!因此在228日當天,筆者特邀性廣法師陪同,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全程觀禮,敬表賀忱。祝聖及就職典禮當天,台灣地區主教及百位神職人員、數千位教友貴賓參與盛典,場面莊嚴浩大。

  951125日,在報端見到洪主教受命升任總主教的消息,默默分享著這份喜悅與榮光!但也預料:晉升總主教以後,洪主教已經成為動見觀瞻的最高教會領袖,以後彼此見面的機會,可能更是微乎其微了!

  然而就在洪總主教昇座一個月後,筆者很意外地接獲來電,表示他將登門拜訪。26日(農曆除夕)近午,洪山川總主教就這樣帶著和煦的笑容,在寒風細雨中,隻身翩然蒞訪本院,並與學團師生共進午齋。

  面對著一群宗教身份迥異的比丘尼,洪山川總主教情意真摯而絲毫不落俗套。在與師生親切交談時,他總是自然流露著赤子天真的神情、平易近人的態度,他那幽默、寬容、充滿人生智慧的談話內容,立即贏得了全體師生的愛敬。在他的身上,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盈滿而淳厚的基督之愛,而這份愛德的光芒,穿透了一切有形無形的藩籬。

  天主教在台灣社會,疾民所疾而苦民所苦,因此恆為貧民的不請之友,愛人如己的宗教情懷,總是自然流諸眉宇之間。而神父與修士、修女,大都受過哲學與神學的嚴格訓練,以及修會或修院生活的長年陶冶,因此溫文儒雅,流露出像天人般的高尚氣質。在洪總主教身上,同時具足這兩種特質——愛德盈滿而氣質脫俗。另一方面,台灣澎湖鄉民出身的背景,使得洪總主教還有一種在神職人員身上甚少見到的——樸質無華的「下港人」草根性。這三種人格特質的巧妙交融,使得洪總主教自自然然地貼近人心而無所隔碍。所以本院教務長傳法法師在事後撰文,講述了師生的共同感受: 

  「在學團師生的心目中,感覺不到總主教是一位這麼大的「大人物」(台灣天主教最高 領導),因為他就  好像是我們的至親兄弟!」 

  這次相會,洪總主教與學團師生相談甚歡,因此臨行前特別邀請大家參訪總主教公署。

  七月二十三日上午,學團師生到總主教公署來拜會總主教。一進門,筆者就與性廣法師率領眾位師生,在聖母瑪利亞聖像前,恭恭敬敬地行三問訊禮。緊接著,洪總主教率公署署長金毓瑋副主教、秘書長許德訓神父、總務長李裁榮神父、以及林之鼎神父等其他公署內的神父、秘書處同仁等,全體盛情接待學團師生,在一樓的會議廳中,展開了大約一個半小時的簡報與座談。

  總主教這回正式穿著莊嚴的主教服,但卻毫無「大人物」的身段,他依然像是我們的至親兄弟,我們則宛如一群快樂赴會的小妹妹,承受著他盈滿淳淨的基督之愛。

  在座談會中,首先播放的是總主教公署為本次的參訪之旅,而特別製作的「台灣天主教簡報」。大家身處天主教總主教公署,照理應該入鄉問俗,客隨主便,想不到在座談會結束後,總主教竟然要筆者誦唸佛教的餐前供養,並安排神父主持天主教的餐後導告,餐廳裡張羅著豐盛的素食午餐,那是總主教公署特別為我們的到來,而請素食館前來燴製的。飯後參觀總主教公署的聖堂與總主教辦公室,下午啟程至基隆,參觀洪總主教令弟洪團樟先生的「毅太衛浴觀光工廠」,這所有的參觀活動,洪總主教都親自陪同。我們深深感受到:在每一個環節上,洪總主教都為這群比丘尼眾的到訪,而作了貼心周到的安排。

  幾天之後,收到了由總主教公署所發行的當期《教友生活週刊》(自8月17日起,已改版為《天主教周報》),見到週刊用盛大篇幅與豐富內容來報導學院師生的拜會活動,大家真是非常高興也無比感恩!筆者手頭僅有的一份,已給學生傳閱到快要折破了,於是又向總主教索取了數十份,讓與會者人手一份,以資紀念。 

  這是一次真誠的宗教交談。交談的內容,建立在各自宗教的學理基礎之上,主教、神父與比丘尼眾,互為主體而互放光芒。可惜時間太短,問題與回答的內容,還是相當有限。

  其間有學生問到修女在天主教中的地位問題,這讓筆者為客人的「突槌」,而感覺坐立難安。一來,作為佛教女權運動者,筆者認為這種問題在佛教中,實在是猶有過之,因此刮自己的鬍子都來不及了,哪還有立場作此詢問?二來咱們的寶貝學生,實不必在這種主人充滿善意的場合,提到如此敏感的話題。

  但筆者很快就發現到,不安的不祇是筆者,也包括了洪總主教。別看筆者平素講到佛教性別倫理時,理直氣壯而咄咄逼人,當下見到神長們仔細而耐心地回答著這個問題時,筆者一時還真不知,要如何收拾寶貝學生「捅出樓子」的尷尬局面,反倒是洪總主教,以一貫的率真與幽默,化解了彼此的尷尬,他向神長們說:「你們再說下去,我會很緊張,怕會唐突出現一些對女性不敬的話語。」 

  天主教會自梵二大公會議以來,就提倡宗教交流,一方面肯定其他宗教存在的價值,持開放與交談的態度,另一方面則強調從事宗教交談,應有自身信仰的立場。這是一種在理性層面「求同存異」,在情感層面發揮愛德的神學反省。此中以拉內神父(Karl Rahner, 1904-1984)的「無名的基督徒」(Anonymous Christian)說法,最具代表性,他認為:別的宗教在基督內,以匿名的方式得到救援。

  就像大乘佛教徒將深具愛德的基督徒視同「菩薩」,並堅信芸芸眾生皆可成佛;同樣的,心胸開闊的基督徒,也將教會門牆之外的芸芸眾生,視同「天主的兒女」。筆者的摯友盧俊義牧師,就曾告訴筆者,他有一次在講道時說:

   「上帝愛世人,當然也愛我的朋友釋昭慧法師。」

   洪總主教對這次的宗教交談,同樣依於天主之愛,而進行了精嚴的神學分析。他在當期《教友生活週刊》社論中闡述: 

  「真理超越有形宗教組織。」

  「真理不局限於我教會內。我們相信聖神不只在教會內工作,也在所有尋求真理的宗教、族群、文化和弱勢群中出現。」

  「唯有在彼此分享真理的過程中,我們才不斷體驗到:真理在人間的真、善、美、聖。如果對宗教交談不預設目的和立場,我們就不必強調具有何種條件和信仰程度的人才可以交談,當我們懷著一顆誠心與人交談時,其美妙的過程也是一種導入深層認知的宗教教育。」

  「我們樂於看到更多同胞擁有信仰,我們祈求尋找真理的人都能找到真理,因為耶穌就是『真理、道路、和生命』。」

  「唯有誠心誠意和不預設目標的交談,才能表達基督強調的愛,愛天主於萬有之上、和愛人(所有的人)如己。」 

 這是在「由永恆律而自然律」的天主教神學觀下,「心包太虛」而「量周沙界」的器度與智慧!

 筆者曾經在《佛教規範倫理學》一書中,針對「美好的心靈」,作過如下的跨宗教分析: 

  美好的心靈,是可以透過各個不同的宗教系統而薰陶成就的。在宗教倫理學中,透過一神論的基督宗教,與緣起論的佛教一樣,可以建構出仁愛原則,不傷害原則、公正原則與自律原則;在基督宗教而言,這些是來自上帝神聖的愛與公義,所以貫徹這些原則而奉行規範,會讓人心愈來愈趨向於真、善、美、聖;佛教則是來自緣起法則的深觀,所以貫徹這些原則而奉行規範,也讓人心愈來愈趨向於真、善、美、聖。

  進以言之,世界各大宗教之創立,無不是為了幫助人們離苦得樂。所以不應到頭來反而抽離了「人」,異化了「人」,而本末倒置地,把宗教勢力的發展當成唯一目標,卻忘失了對生命的關切與疼惜;這種傳教的熱情,將只是對他人信仰的控制欲,並形成「黨同伐異」的效果。反之,對生命的關切與疼惜,那是沒有宗教間之藩籬的。

  因此,在宗教規範倫理學的探索之下,基於仁愛原則與不傷害原則,我們可以撥雲見日地發現:宗教之存在價值,在於成全生命的福善,減除生命的苦難;基、佛二教莫不如此。因此,還有什麼比生命彼此的友善對待,更為重要的事情?

  抽離了生命的宗教,都是異化了的宗教;生命與生命之間的真誠關懷與祝福,不但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而且也是各宗教人「至聖」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 

  參照洪總主教的社論與筆者的論述,讀者或將不難體會,為何天主教的總主教與佛教的比丘尼,能在相互會遇之時互放光芒?因為,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彼此欣賞、真誠關懷與無限祝福,必當產生真、善、美、聖的心靈共鳴! 

  猶記得洪總主教在就職嘉義教區主教時,特選在228這一天就職原來,228是台灣人民心頭的沉重陰霾,在228事件中,遭受殘忍屠殺者不知凡幾。家屬的痛苦與痛恨,吾人可以同情理解,但經過政客的煽情炒作之後,228已成為族群分裂的痛苦印記。悲天憫人的洪主教,特別選在這一天就職,並且語重心長地說: 

  「不要陷入族群對立,228事件不要只記得仇恨,而是要想著如何寬恕,台灣目前新住民多達80萬人口,台灣人與外省人還講什麼對立,早已族群融合,不要掉入政客的陷阱,政治家要有政治良心,不要操弄人心。」(2007/11/14,聯合報╱記者唐秀麗報導) 

  面對著擾攘詭譎的政壇惡鬥,吾人終於察覺:即使是民主政治,也無法帶來人心的平安與喜樂,因為民主時代的政客,必須先鬥倒同志,再鬥倒敵人,這才能夠獨享或分食有限的權利與龐大的資源。

  在這種競爭邏輯下,他們根本不可能進行「求同存異」的交談,反倒是一味將「異質」的部分放大特寫,藉以向選民凸顯自己的「政治正確」。振振有詞的滔滔雄辯,看似植基於理性之上,其實不過是以工具理性,拿來滿足群眾激情,藉以攫取個己更多、更大的權力與利益。在利欲薰心的情況之下,他們一面口口聲聲「愛台灣」,一面無所不用其極地挑撥著族群之間的深仇大恨!

  洪總主教這番苦口婆心的228勸誡,在那個總統大選之前局勢擾攘的時空背景下,宛若空谷足音。這讓筆者不禁深思:台灣的救贖與解脫,若要藉諸政治,不啻是緣木求魚;最能承挑此一社會心靈工程者,厥為宗教——特別是在理性上真誠地「求同存異」,在情感上以愛與慈悲相互欣賞、相互疼惜的宗教家! 

  謹以本文向洪總主教表達吾人的敬愛與感恩,並虔誠祝願:在洪總主教謙沖、正直、仁慈、睿智的領導之下,台灣的天主教教運昌隆,聖召興旺! 

九七、十、十,凌晨於花蓮慈善寺 

   活動託播

《印順導師佛學著作全集》導讀系列講座

日  期

講  題

主 講 人

主講人介紹

97.11.20

印順導師佛學思想總論

厚觀法師

慧日講堂住持

97.11.27

成佛之道

性廣法師

佛教弘誓學院院長

97.12.4

佛法概論

陳清惠老師

台北市佛教青年會會長

97.12.11

唯識學探源

德涵法師

佛教弘誓學院教師

97.12.18

印度佛教思想史

寬謙法師

覺風佛教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97.12.25

中觀論頌講記

劉嘉誠老師

佛教弘誓學院教師

 

一、時間:周四晚上七時至九時

二、地點:台北市新生北路一段88號5樓 北佛青

三、電話:(02)2541-6448 mail:[email protected]

四、主辦:台北市佛教青年會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hongshi pic2/184.htm 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121-5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