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2014年1月15日

 

 

 

■  學團日誌

■  「行入」慈濟大藏經——《環境與宗教的對話》論文集序

■  「禪師」與「博士」的「真俗無礙」

■  2013生活隨筆——弘誓參學記

■  2014「動物解放、動物權與生態平權——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公告

■  103年春季止觀課程──禪七共修通啟

學團日誌

102.12.19

監院明一、知客智永、心謙、傳聞、紹玄等師父南下至彰化和美鎮,參加本院護法姚金淑居士亡母姚王阿頭居士之告別式,並主持追思讚頌典禮,待公祭典禮結束後送至集集慈德寺火葬場。

第126期《弘誓》雙月刊印刷出爐,上午八時,25位志工到院幫忙雙月刊的寄發工作。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地夾劃撥單、裝袋、撕粘條、貼地址、打包、搬運,至下午三時完工並順利寄出。

102.12.20 反賭聯盟召開記者會,痛批「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被賭場代言立委偷渡逕付二讀提案。(左二:反賭聯盟執行長何宗勳,右一:前綠黨發言人潘翰聲)

102.12.20 反賭聯盟製作「賭博滅世錄」電影海報,將六位國民黨促賭立委當成主角。

102.12.20 罹患重症的洪建功(坐者左一)居士來院向師長請益。(後右一:其夫人鄧月琴居士)

102.12.20 昭慧法師率部分學眾與志工赴新竹,觀賞ACC的「2013行願非洲•感恩之旅」表演。

102.12.20 昭慧法師亦被孩子們邀請上台,並給予孩子們溫暖的擁抱與鼓勵。

102.12.21 舉行「人間佛教禪法──不思議解脫法門」研修營秋季班第三單元,共120位學員參加,還有遠從大陸、美國而來者。

102.12.21 性廣法師講解「心法」要義。

102.12.23 來自中國的張新鷹教授(右二)、傅新毅教授(右一)蒞院,與昭慧、性廣法師合影於齋堂。

102.12.20

反賭聯盟上午十時於中興大樓106貴賓室召開記者會,痛批「觀光賭場管理條例」在交通、司法及經濟聯席委員會審議時,居然被賭場代言立委偷渡逕付二讀提案!一個有著114條新條文的法案,竟然不用詢答、不用逐條、不用接受民意檢視,只花兩分鐘就出委員會進入政黨協商、提案逕付二讀,反賭聯盟抗議這種「小偷行為」!並製作「賭博滅世錄」電影海報,將主導讓法案出委員會的六位國民黨立委當成主角。

 反賭聯盟執行長何宗勳批評:賭場條例迴避檢視監督,逕付二讀,交付不公開透明的政黨協商,徒增政黨「密室交易」想像;且為何馬祖縣長楊綏生一行人可以公然出現在交通委員會,有根據遊說法登記嗎?有沒有利益輸送給在場委員?目前復議案已經暫時將將法案凍結在委員會,希望審查的在野黨真能用心,為人民把關!

 小留學生家長協會黃育旗表示:許多小留學生都有在國外染上賭癮的經驗,讓在台灣的家長頭痛不已;賭場就是賭場,法案還要用觀光和博弈來包裝,企圖欺騙社會大眾。

 長老教會政策研究中心黃哲彥牧師表示:賭場管理條例是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法案,這種利用議事規則運作達成「偷渡」法案的作法,完全就是小偷的行為,台灣人民可以接受嗎?在在顯示賭場條例有鬼,經不起逐條檢視。

 前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質疑:法案審查時就「偷吃步」,未來賭場管理極可能漏洞百出。賭場開放與否攸關全民,呼籲相關法案應由全民複決!

 與會者均一致要求:觀光賭場管理條例應該在委員會逐條審查,接受民意檢驗。

洪建功、鄧月琴伉儷來院,向昭慧、性廣法師請益重症中的安身立命之道。(洪建功居士已於103.1.9安祥往生)

傍晚四時,昭慧法師率部分學眾與志工一行八人,赴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觀賞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C)的「2013行願非洲•感恩之旅」表演活動。ACC由慧禮法師所創辦,每年都帶領非洲助養童,來台展開一個多月的感恩巡迴演出。

 此場演出中,以莊嚴的「七如來」梵唱與馬拉威、賴索托、史瓦濟蘭三國歌舞組曲開場,令人驚艷!還有「日出東山」與經典的七字調「身騎白馬」表演,當賴索托、史瓦濟蘭小朋友一唱出曲目,有模有樣秀出身段,台下觀眾立即掌聲響起,歡呼四起!最後,孩子們演唱溫馨的台語歌曲「媽媽請妳也保重」,請認養爸爸媽媽上台,昭慧法師亦被孩子們邀請上台,並給予孩子們溫暖的擁抱與鼓勵。

 ACC明年即將邁入第一個十年了,對於每一場慈善巡演,孩子們都很用心表現,希望助養爸爸媽媽與民眾能看到自己的成長,有著為弱勢非洲發聲的意義。

102.12.21∼22

舉行「人間佛教禪法──不思議解脫法門」研修營秋季班第三單元,本次仍然爆滿,共120位學員參加,還有遠從大陸、美國而來者。本期課程性廣法師繼續講解「心法」要義,第一堂課時她講道:

 一開課即破題──禪修的目標是為了「離苦得樂」,那麼要如何「離苦得樂」呢?不需要上天追求,下地尋找,思想可能遠在天邊,但近在眼前的是個人的身與心。佛陀在《阿含經》中講解為何要觀四念處,因為仔細思維,人生的苦難不就是我們身體所產生的種種困難與障礙嗎?年輕力壯時未發覺,等到年事已高後,視茫茫,髮蒼蒼,牙齒動搖,手腳無力,這是第一個產生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身體好端端,但心卻亂糟糟,因此身、受、心、法這四個對象,即是苦感產生的所在。佛陀要我們如實觀察這四個對象,修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實觀察」。我們的心總停留在過去或未來,鮮少觀察現在,就從這裡下手,找到離苦得樂的關鍵:了解問題癥結點、靜心觀察──身、受、心、法四念處。

 法師又以「三法印」提醒學員們:

 「諸行無常」,一切事物,包括心,都在變化之中;「諸法無我」,心念轉變的狀態,都在自我及外在的因緣中和成,因此沒有絕對你能主宰、控制的,自我控制是讓心處於某種相對較好的狀態之中;「涅槃寂靜」,凡所有躁動皆全部停止,即解脫的狀態。心具有累積、複製的功能,善者感招善,惡者感招惡,別讓不好的心念控制你,進而產生強大的慣性,應練習轉念並培育善念,以得光明的人生。

102.12.22

昭慧法師的姪子盧國新居士闔家來台遊覽,翌日即將返陸,是日下午來院拜訪昭慧法師。由於適逢舉案假日禪,法師本想於素食館訂餐,學眾聞後,仍準備了一桌豐盛菜餚,讓法師與國新闔家、妹妹芷昭闔家餐敘。翌日下午,知客智永師父開車送盧居士闔家到桃園國際機場搭機,他們留下了台灣之旅的快樂回憶。

102.12.23

上午,玄奘大學宗教所碩士生妙證、永上法師來院,向昭慧法師請益論文內容。

本院專修部校友法航法師令尊葉明鐘居士高壽往生,心謙師父與本院學眾、校友十餘人,前往其基隆家中誦經祈福。

傍晚,中國社科院電算中心主任張新鷹教授與南京大學傅新毅教授蒞院,昭慧、性廣法師、德發居士於桃園高鐵站迎接。性廣法師請他們在站旁咖啡廳享用咖啡,隨後即南下至台中開會,餘人則返回學院。兩位貴賓與昭慧法師用過晚餐後,續於齋堂茶敘,三人針對兩岸佛學界與佛教現況,交換了許多寶貴意見。翌日清晨,性廣法師開車為張教授送機,法師因玄大有課,先行與兩位教授告辭。

 昭慧法師與張教授已是十二年的老友,91年10月間,法師有一趟中國大陸學術之旅,張教授當時是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副所長,以往彼此素未謀面,邀請法師到社科院演講,並在研討會會後參訪中同遊,爾後交情漸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傅新毅教授主要研究專長是唯識與因明,本次與法師首度見面,彼此在玄奘學方面有共同興趣,因此很感親切!

晚間,深圳亞維儂生態園吳欣儂執行董事率團12人來訪,由知客智永師父招待並作導覽。

102.12.24

上午,昭慧法師出席玄奘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所舉行的通識語文教育會議,緊接著中午主持院教評會議。下午,參加一級主管會報會議。

下午,監院明一、庫頭演定、知客智永、共修會總幹事心謙等師父開會,商討歲末感恩祈福聯誼會活動動線與細節內容。

102.12.25

上午,昭慧法師出席玄奘大學第二週期系所評鑑檢討會,校長率兩位副校長親自主持該項會議,聆聽各系主任的評鑑檢討報告,並給予建言及回應。下午,參與三項校務會議。

長期供養常住各種麵條的黃月桂居士因製麵不慎而受傷住院,是日下午,心謙、演定師父及陳春美居士一同至省立桃園醫院探視。

102.12.25 昭慧、性廣法師率部分學眾與護法居士赴國家音樂廳,聆聽「郭芝苑紀念音樂會」。(左二:道一法師(愚溪))

被譽為台灣現代民族音樂先驅的郭芝苑老居士。(網路照片)

102.12.28 昭慧法師邀傅新毅教授至新店慈濟醫院,參加慈濟歲末祝福活動。證嚴法師現場發放福慧紅包。

102.12.28 與證嚴法師留下難得的合影,傅新毅教授(右)非常欣喜。

102.12.29 昭慧法師至台南長榮大學神學系演講「解脫道與菩薩道」,並與莊雅棠院長(左)進行宗教對話。

和南寺方丈道一法師致贈昭慧、性廣法師「郭芝苑紀念音樂會」貴賓券與28張入場券,是日晚間,兩位師長率部分學眾與護法居士赴國家音樂廳聆聽音樂會。郭芝苑居士已於今年4月12日辭世,享壽92歲,被譽為台灣現代民族音樂的先驅,在台灣接觸西洋古典音樂之初,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本次音樂會的主題曲,即是1995年獲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音樂類獎項的《天人師》(釋迦傳),這部管弦樂組曲是由道一法師(愚溪先生)所創辦的普音文化公司所製作、出版的。

102.12.26

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應外系系務會議。

下午,玄奘大學宗教系一年級學生詹宛喬、江維德、胡書敏、邱繼弘等同學,為製作生命倫理教育之書面報告,至院長辦公室與昭慧法師作系列訪談。

桃園在地聯盟等團體反對陳根德立委提案修正「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增訂「園區經行政院核定境內關外設置管制區域內,進行觀光博奕活動之特別區」等條文,是天上午,抗議民眾到陳根德桃園服務處遞交抗議書。

 抗議民眾認為,在航空城設置賭場,不但違背桃園航空城的初衷與計畫,引進賭場大怪獸,日後政府將負擔更高的成本,一行人除下戰帖要求辯論外,也希望陳根德撤案。台灣種子文化協會秘書長張零袗表示,賭場可造成自殺、破產、家庭等問題,根據國外經驗,設置賭場衍生的社會成本,遠大於國家稅收,呼籲政府重視外,也要求陳根德撤案,勿在航空城內設置賭場。

102.12.27

下午,昭慧法師應中國哲學會之邀,至臺灣大學哲學系水源校區301會議室,參加中國哲學學會年會,聆聽第一場由華梵大學朱建民校長主持的「哲學系所的現況與發展」論壇。

102.12.28

昭慧法師受新店慈濟醫院喬麗華主秘之邀,於是日上午參加該院的歲末祝福活動。不久前與張新鷹教授來訪的南京大學傅新毅教授,刻正於法鼓佛教學院客座講學,來台至今尚未有接觸慈濟的因緣,因此昭慧法師特別邀請傅教授一同前往。傅教授聞後相當欣喜,前一日午後下法鼓山,蒞院掛單一晚,今晨與法師同往新店慈濟醫院參加盛會。

 由於慈院醫護團隊、職工、志工、病患、家屬為數不少,因此歲末祝福活動分三個場次,透過視訊同步進行,全長約兩個半小時。活動的內容非常豐富,特別是慈濟人在2013年「行入慈濟大藏經」,全球跋涉以濟助苦難的種種事蹟,被大愛電視製作成30分鐘長度的紀錄片。

 慈院醫師團隊分享慈悲濟世的個案訪談,證嚴法師對災民的艱辛處境有著切膚之痛的至情開示,以及活動最後證嚴法師帶領大眾在佛前點燈,為天下蒼生祈福,氛圍非常感人,讓傅教授甚覺不虛此行!

 祝福活動結束後,與證嚴法師至會議室共進午餐,在慈院新受證榮董與慈誠代表分享心得後,昭慧法師應邀致詞,接著是證嚴法師開示。餐後,昭慧法師陪同證嚴法師回到會客室,趕緊把握空檔,請德惇法師幫忙照相,予傅教授帶回留念。

 證嚴法師還有下午場次的歲末祝福活動待主持,因此昭慧法師向證嚴法師告辭,帶著傅教授至慈院心蓮病房、紡織品義賣部門、靜思書軒及地下樓的素食園地參觀。

102.12.29

中午,身為玄奘大學文理學院院長的昭慧法師在院內主持院學術調查委員會。

下午,昭慧法師搭乘高鐵南下至台南長榮大學,為神學系「佛教與基督教對話」講座演講「解脫道與菩薩道」。演講主持人為長榮大學神學院院長莊雅棠教授,黃伯和副校長亦前來聆聽。享譽國際的神學家宋泉盛牧師(教授)另有行程,特交代莊院長,將他簽名的新著《耶穌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一週》致贈給法師。

102.12.30

中國大陸鳳凰網頻道2014年新春策劃「百僧拜大年」專題,禮請一百位佛教僧人為鳳凰網網友祝賀新春,祈福平安吉祥。記者保華居士透過惠州耀行法師,請昭慧法師為鳳凰網友慈悲祈福。本日下午,擔任警官的陳學霆居士特別來到本院,為法師在無諍講堂錄影。法師以半分鐘左右的談話,依「馬年行大運」主題說明:福運來自善德,祝願大家以馬的精進與迅速精神,修集福德智慧資糧,即使不求運到,也自然會招感福運。

103.1.5 性廣法師於苗栗淨覺院主持禪七。

103.1.5 淨覺院開山的退居方丈智道長老尼(中)已九十高齡,親自來向性廣法師致意。(左二人:淨覺院住眾性昊法師、住持道融法師)

103.1.2 玄奘大學宗教所新舊任會長交接,請系主任昭慧法師作監交人。(左:前任會長一玄法師,新任會長何浩仰同學)

103.1.2 反賭聯盟於立法院外,舉行「賭博共和國建國五年──完蛋升旗典禮」,以行動劇方式諷喻提案立委促賭。(網路照片)

103.1.1∼7

性廣法師於苗栗淨覺院主持禪七,參加者常住眾10人,信眾70餘人,最年輕16歲,最長者93歲。1日下午入堂,翌日始正修。每天早上四時起板,一天當中安排八支香,晚上開示佛法及禪修概念。每支香間穿插經行或小參,讓學員在實際用功過程中的問題,向禪師當面請益。

 禪七期間,性廣法師講解身法及心法,教導鬆肩抬胯運動,強調身與心、動與靜之間的平衡。廣法師比喻身體有如一鍋很稠的粥,需慢火加熱方可調解濃稠,鼓勵學員們多做運動,讓長期僵硬的關節得以舒緩,可維持久坐,並練習觀照、平衡四大,幫助身體放鬆與心的安靜。因此,住持道融法師特別要求學員們,每日必須做600下的鬆肩抬胯才得入禪堂。

 經過廣法師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教導,學員們深刻感受到禪修的殊勝,就在法喜充滿的歡喜中,廣法師帶領大眾迴向,圓滿此次的禪七。

103.1.1

本月4-5兩日,本院將同時舉行社運沉澱日、NGO環境會議、植樹及兩場追思告別式等活動,因此提前在日日晚間,明一、心謙、智永師父共同開會,討論常住眾及志工人員配置、支援及各項細部之安排。

103.1.2

中午,玄奘大學宗教所於妙然樓208室舉辦期末大會,系主任昭慧法師、根瑟馬庫斯老師及張蘭石老師出席參加。大會的重點是進行新舊任會長交接儀式,請系主任昭慧法師作監交人,101級一玄法師將會長之職交接給102級的何浩仰同學。

上午,反賭聯盟於立法院外,舉行「賭博共和國建國五年──完蛋升旗典禮」,以行動劇方式諷喻提案立委促賭。聯盟執行長何宗勳提出四項訴求:1.重聲反對以賭場做為觀光政策。2.強力譴責促賭利委。3.要求陳根德及蔡正元版本草案撤案。4.要求民進黨、親民黨、台聯黨表態反賭。參加反賭的社運團體代表包括:種子文化教育協會秘書長張零袗、台灣晨曦會代表李志偉、小留學生家長協會秘書長黃育旗、綠黨前發言人潘翰聲、勞工陣線聯盟祕書長孫友聯、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

 是日「離島觀光賭場條例」在立院審查,反賭聯盟憂心賭場一蓋下去後患無窮,以台灣目前的執政能力無法控管。張零袗秘書長表示,蓋賭場絕對不是馬祖鄉親要的「平安回家的路」,要促賭立委摸摸良心,這樣的法案是必要的嗎?整個管制措施已經完善了嗎?希望陳根德及蔡正元立委能將本島開賭的草案撤案,打消在本島蓋賭場的念頭。

103.1.3

上午,昭慧法師到玄奘大學,與黃運喜教授、劉易齋教授共同主持碩士論文口考。徐瓊梅同學論文題目為〈竹南大華嚴寺在家信徒歸信之研究〉,由鄭弘岳教授指導,因為鄭教授病假,由黃運喜教授代理。盧家昌同學論文題目為〈台灣藏傳佛教噶舉派信徒歸信歷程之研究〉,由昭慧法師指導。口試結束後,兩位同學請三位教授至春境庭園用餐。

晚上,關懷生命協會何宗勳執行長、秘書長傳法師父與諸協會同仁出席良茂建設機構之尾牙晚宴,傳法師父代表本院接受捐贈,並代昭慧法師致贈簽名著作《你信什麼?》予陳春銅董事長。協會則由何宗勳執行長代表接受捐贈。

103.1.4 環保團體假本院舉行「2014全國NGO領袖高峰會──環境運動策略會議」,共有26個團體派代表參加。

103.1.4 昭慧法師致詞。

103.1.4 「2014全國NGO領袖高峰會──環境運動策略會議」於慈暉台團體合照。

103.1.4 同時也舉行第八屆「社運沉澱日」,有十三位社運朋友參加。

103.1.4 昭慧法師教社運朋友抬胯鬆肩並親自示範。

103.1.4∼5

環保團體假本院舉行「2014全國NGO領袖高峰會──環境運動策略會議」,共有26個團體派代表參加,包括:台灣生態學會蔡智豪秘書長、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關懷生命協會執行長何宗勳、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副秘書長李秀蓉等。

 上午九時半,環保友人陸續來到,先於齋堂茶敘,等待會議開始。近十時半會議開始,首先請昭慧法師致詞:

 喜見社運界長江後浪推前浪,環保永續經營需要有年輕人,看到智豪能獨當一面主持一場會議,心中十分高興。說實話,近兩年NGO的各項活動,我都力不從心,由於現在正在嚴峻的高教體系中任職,大多時間都在行政、教學工作上,雖然看到每個社運議題都躍躍欲試,但衡量自己的體力與工作飽和狀態後,還是必須割愛。很歡喜看到許多社運健將於社會中擔任重要的棟樑,對於社運界的資源匱乏我們都了然於心,我這個年紀可做的也不多,除了鼓勵、打氣外,幸好佛教界對我不嫌棄,讓我用學院這片園地,提供大家舉辦會議。最後祝福大家,在充足的體力、智力中衝擊出最好的環境策略構思,一起為台灣這片土地奮鬥!

 接著主婦聯盟陳曼麗董事長致詞,感謝大家共襄盛舉,希望透過這個會議,往後可以互相串連,結合更多的環保力量。

 關懷生命協會執行長何宗勳說明了沉澱日的由來,並廣邀在座的社運朋友,在一年忙碌之餘,空出兩天讓身心靈有充電的機會。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說到,雖然每個團體的策略與目標不同,但都共同在為這塊土地努力,把相關可執行的策略擬定,就能凝聚更大的力量,這是苯項會議的目標。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副秘書長李秀蓉則說,環保是永續的事業,每個人在一項領域或議題中,不斷投入自己的心力,長時間耕耘,透過整合,能讓這樣的永續事業變得更好。

 隨後請每位團體代表作自我介紹。午餐之後稍事休息,隨即開始下午的會議,主要針對各團體所關注議題、2013年台灣環境現況做討論。晚間則討論廢核策略與目標,最後為今天所有的討論進行綜合交流。

 翌日早餐後,又開始進行本日的議程。各團體所討論的議題包含:改善環境污染策略討論,目標:推動「水、土、空氣污染」之總量管制;監督重大開發案策略討論,目標:降低碳排、節約用水、用電;生態保育與動物保護策略討論,目標:推動植物保護法(民間版)及相關棲地保護政策、環境教育推廣;集水區國土保安策略討論,目標:推動國土計畫法(民間版)。

 最後對兩天會議做共識與結論,本次的「2014全國NGO領袖高峰會──環境運動策略會議」畫下圓滿句點。

這兩日同時也舉行第八屆「社運沉澱日」,有十三位社運朋友參加,包括:反賭聯盟執行長何宗勳、主婦聯盟董事長陳曼麗、綠黨前執行長賴芬蘭、公民記者黃淑玲、新頭殼責任編輯Karen Cheng、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黃美瑜、許慧盈、Ginger Chen、Sun Even等人。

 上午十時,昭慧法師與社運朋友們於嵐園茶敘,邊享用常住師父們準備的美味蛋糕、咖啡及茶。待NGO環境會議開始,昭慧法師及部分社運朋友即至瑩恩樓二樓會場參加會議,餘人繼續留在嵐園繼續輕鬆茶敘。

 下午,部分社運朋友至禪堂體驗禪修,由知客智永師父帶領。同一時間,反賭聯盟則在嵐園開會,召集人昭慧法師、執行長何宗勳、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謝小韞、台灣種子文化協會秘書長張零袗、周瑾珊主任等人,討論當前嚴峻的反賭運動情勢及因應行動。

 傍晚,昭慧法師見到幾位社運朋友正在做抬胯鬆肩,於是親自教導及帶領練習,並表示:這可是性廣法師集三十年的禪坐、習武與練習瑜珈的體驗,簡化出有效又容易記的功法。

 翌日早晨,有些人補眠,有些人於嵐園聊天,有些人參加NGO環境會議,有些人由智永師父帶領於校園內經行。在兩日身心靈沉澱充電之後,下午三時分道揚鑣,結束第八屆「社運沈澱日」。(參見黃淑玲:〈社運人也要有健康的身體做本錢──昭慧法師在社運沉殿日的期勉〉)

103.1.4

大同村鄰長陳本源居士令堂陳吉妹往生,心宇、心慈師父前往陳居士家中,帶領家屬為其誦經祈福。

心謙、果定、傳聞、紹玄等師父及本院志工溫莉花、楊美蘭居士至基隆,參加本院校友法航師父令尊葉明鐘居士之告別式,並為其主持追思讚頌典禮。

台灣大學新聞所碩二學生陳貞樺,為製作多元成家議題之影片,電訪昭慧法師對於多元成家的看法,法師表示:

 「家」的概念,一般人認為是有血緣關係或姻親關係者,而「多元成家」把家的概念擴大,這是否有道理?有的!很多人雖然沒有血緣或姻親關係,但長久共住相互扶持,例如:修士、修女、比丘、比丘尼。因此現行法律對這部分未予保障,還是有漏洞存在的。這樣的議題原本可以獨立討論,但卻被拿來與同志婚姻、平權運動放在一起,容易被混淆。建議同志團體將它與同志婚姻合法化一事分開處理,不要再與同志議題掛鉤,否則是挖了坑給自己跳,反而讓同志婚姻平權受到阻礙。

 陳同學又問到佛家對於同志婚姻的看法,法師道:

 佛教經典並無對於同志的負面譴責,也沒說哪些欲是神聖的,哪些是欲罪惡的。欲是動物本能,但不論同性、異性之欲,都須超越,否則會招感痛苦與煩惱。由於眾生根性不同,超越情欲一事,無法一次到位,故就自己的生命現況作為起點,開始尋求進步,這都應予隨喜功德。總之,佛法並沒有異性之欲較具正當性的說詞。

103.1.5 約五十名志工來到學院,為觀音小築做植樹綠化工作。

103.1.5 龍岡數位文化公司負責人趙鈞震居士百忙之中亦來幫忙,還提供了植樹的樹苗,令學團師生至為感謝。

103.1.8 南京大學傅新毅教授為本院學生們演講「玄奘學研究的幾個面向」。

103.1.8 研究部、專修部的同學們踴躍聆聽傅教授精采的演講。

103.1.9 玄奘學研究中心假本院嵐園舉行會議,討論未來可行的工作方向。

103.1.9 退休教師下跪痛訴譴責大學知識殿堂教授「賭道」。(網路照片)

103.1.5

上午,約五十名志工來到學院,為觀音小築做植樹綠化工作。龍岡數位文化公司負責人趙鈞震居士百忙之中亦來幫忙,還提供了植樹的樹苗,令學團師生至為感謝。志工們全副武裝,齊心合力,帶著工具前往觀音小築進行植樹工作。一番辛勞後,大眾同心協力完成了50顆樹的種植。

午齋後,明一、心謙、心慈、果定、紹玄、演定師父及溫莉花居士至台北,參加心宇師父令尊張麒欽居士之告別式,並為其主持追思讚頌典禮。

103.1.6

是日,昭慧法師為專修部三年級教授「宗教倫理學」課程之後,晚間復驅車至玄奘大學,與「清涼禪學社」指導老師堅意法師及會長光持法師開會,商討社團的未來發展及相關工作。

103.1.7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參加一級主管會報會議。

103.1.8

中午,昭慧法師主持宗教系第17次國科會研究計畫之工作會議,由林金木老師做讀書報告。緊接著,法師又參加系列校級會議。

適逢本院每月上課期間,是日晚間六時半至八時,本院邀請南京大學傅新毅教授為學生們演講,題目為「玄奘學研究的幾個面向」。昭慧法師特別從學校趕回來親自主持該項講座。是日,傅教授將玄奘學研究的幾個相關面向作了逐一的介紹,並將當前學者的研究成果,作了精簡的敘述,學生受益良多。

103.1.9

中午,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舉行弘誓僧伽助學金會議,由昭慧法師主持。首先頒發弘誓志工獎助學金,共有碩士班的自然、如秉兩位法師、劉曉佳等三位,大學部的妙傳法師、蔣念儒、邱宣堯、邱婉婷、蔡慧娟、張懷之、劉逸柔等七位,共十位同學獲得。僧伽獎助學金則是由一玄、光持、妙傳、如秉、智音等五位法師獲得。

 會中,昭慧法師勉勵同學們:志工與工讀的定義不同,弘誓獎助金以「志工」為名,是希望同學們能以「服務」而非「打工」的心態,為系上盡一份心,學習服務人群。

 志工獎學金的服務內容為,每星期一至五的上課時間,在宗教所資料研究中心值班。領取僧伽獎助學金之同學則於每星期六、日值班,服務週末上課的碩職班同學,方便同學們使用電腦、查閱資料,並負責環境之維護。

傍晚五時,玄奘大學「玄奘學研究中心」假本院嵐園舉行會議,昭慧法師、藍吉富、黃運喜、侯坤宏、蔡伯朗、傅新毅、鄭維儀、張蘭石等教授與席,討論未來可行的工作方向。由於擔任中心主任的黃運喜教授即將退休,因此本次會議中必須推選下屆主任。學者們共同推舉昭慧法師接棒,並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將共同組成「玄奘學研究」學術社群,103年度開設專及講座,以推動玄奘學研究之發展。昭慧法師當場邀請張蘭石教授擔任執行秘書。身為《玄奘佛學研究》執行編輯的堅意法師、《法印學報》執行編輯的傳法法師亦列席參加。

本院護法志工洪建功居士安詳往生,由於適逢學院上課,許多同學聞訊甚感不捨。中午,心慈、智永、傳聞、天玄等師父率部份同學前往中壢御殿園,為建功居士念佛迴向。下午四點下課之後,許多同學紛紛前往助念致祭。

 建功居士係高階警官,一生戮力從公,正氣凜然。自警界退休後,來到本院專修部修學佛法。兩年前發現罹患癌末,經幾番化療加上病痛,幾乎不能行走,後遵循性廣法師教授的抬胯及伸展運動,不但癌指數迅速下降,且行動自如、氣色紅潤,復學續讀專修部,深深感恩性廣法師及佛法,延長了他兩年壽命。

隨著「離島觀光賭場條例」偷渡初審過關,不少高職、大專院校紛紛開設博弈課程,為未來博弈產業暖身。此舉引發反賭團體不滿,一早到教育部門口抗議大專院校,認為這是把「教室變賭場,學生變賭徒」,促請教育部勿縱放此股歪風。

 退休教師、台灣教師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當場下跪痛訴,聲淚俱下譴責大學知識殿堂也變成賭場,點名包含高雄餐旅大學以及永平工商在內7所大學、1所高職,公然廣設課程傳授「賭道」,教導學生賭博技術,甚至列為必修課,強迫學生學習,教育學生當賭徒。

103.1.10

是日為本院的期末大掃除,校園內隨處可見同學們勤奮勞動的身影。

下午於嵐園,性廣法師為禪修種子幹部教導禪修觀念及運動,培養他們能在假日禪中帶領其他學員。

昭慧法師大學同學蔡碧珠居士之令慈蔡紀秋蘭居士三七之日,家屬八人來院與諸位師父晚課共修,誦唸《金剛經》迴向。

103.1.10 性廣法師於嵐園作禪修種子幹部培訓。

103.1.12 性廣法師主持「人間佛教禪法──不思議解脫法門」研修營秋季班最後一個單元。

103.1.12 約百人參加假日禪修班,大部分學員已完整修習春、秋兩季共八個單元的課程。

103.1.12 昭慧法師由劉于禎同學陪同,至苗栗聯合大學,參加新眾電腦公司林洽民董事長令尊林阿松老居士「挺拔的老松」追思告別會。

103.1.11∼12

舉行「人間佛教禪法──不思議解脫法門」研修營秋季班最後一個單元,約百人參加。除了基本靜坐功課之外,性廣法師教導身體保健及肢體伸展運動,藉助清淨飲食、運動、規律生活,引導身心更有力量走向光明。性廣法師強調:

 生命有兩個狀態,一為主動,一為被動,有些人等到得了病,才驚覺要開始吃素、學佛、打坐,這是被動狀態。人活著本就該要修行,化被動為主動,學習如《心經》所云「度一切苦厄」。我在春季班講解「色法」,鬆肩抬胯對輔助修行的重要性,在秋季班繼續講「止觀與定慧」的基本功夫。有了這些基本功夫,化解身體內累積的糾結與硬塊,也讓自己的心維持穩定,在當前即能擁有好日子,若能持續不退,必能擁有清淨光明的未來。

103.1.12

上午十時,昭慧法師由本院「學團日誌」作者劉于禎同學陪同,至苗栗聯合大學,參加新眾電腦公司林洽民董事長令尊林阿松老居士「挺拔的老松」追思告別會。追思會開始,首先由聯合大學李增欽副校長致詞,緬懷這位令人敬重的長輩,接著林洽民居士以圖文並茂的投影片,追憶父親的一生。

 林阿松老居士於日治時期的客家傳統家庭中長大,並接受日本教育,年少時勵志學醫,後成為一位仁心仁術、懸壺濟世的醫師,將醫院命明「體仁」,終其一生以利他的菩薩精神於世間救拔苦難,至95歲壽終正寢。

 追憶完老居士的一生,隨後由後輩、親戚、鄰居代表等表達感恩與不捨,最後昭慧法師致詞表示:老居士畢生行醫,視病如親,「體仁」二字當之無愧!相信以老居士的利他菩薩根性,不會長久於極樂世界「獨樂」,當他練就一身「長養法身慧命」的功夫之後,依然會回到娑婆世界,與親愛的家人、有緣的眾生等菩提道侶,續結清淨道緣,因此祝福並期盼林老居士往生淨土,乘願再來。

103.1.13

上午九時,昭慧法師趕至玄奘大學,先行於校長所主持的「校務發展計畫討論會」上,作「人文學院發展計畫」的簡報。緊接著回到系上,主持「宗教學系102學年度第一學期業界雇主暨產學合作諮詢會議」及「系務發展座談會」。是日除所有專任老師與會之外,還請兼任老師代表、實務課程教師代表、畢業生雇主代表、學生代表與會。實務課程教師代表與畢業生雇主代表所提出的意見,都獲得充分的重視,並且立即於下午的系務發展座談會中,落實到「103學年度課程規畫」的層面。

103.1.15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參加一系列校級會議。中午的「103年度補助大專院校辦理就業學程計畫申請說明會暨企業媒合座談會」,由劉校長親自主持,法師於會中作宗教學系就業學程報告,簡介宗教學系的兩套就業學程:宗教旅遊學分學程、宗教與樂活產業就業學程,它們的設立背景、學程內涵、良好績效及待改進事宜,並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下午舉行多元升等第四次會議,法師於會中提出人文學院專門著作升等施行細則與相關表格草案。這兩項資料,都是法師前晚徹夜趕製出來的。

 

環境倫理

「行入」慈濟大藏經

——《環境與宗教的對話》論文集序

                                             釋昭慧

宗教環保的「教證」與「理證」

  當代各種投入環保運動的宗教家,往往依其古老聖典,作出文本的詮釋與分析(簡稱「文本分析」)。這是在為「人類應如何看待生態環境」,尋求權威性的經典依據。這些宗教家甚至不排除面對新時代的新問題,如核能發電、基改作物、溫室效應等等,而作出教典的再詮釋,好能作出倫理判斷(知),尋求解決之道(行)——就佛教術語而言,這類文本分析,屬於各該宗教環保理念的「教證」。

  其次,各宗教內部的思想家(神學家),也各自建構其生態哲學(或生態神學)。此中依當代西方所分類的生態哲學,大抵可區分為三種主義:

  一、「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將人類價值高推到所有生物與無生物的頂極地位,例如:西方主流哲學高推人的「理性」,西方主流神學高推人的「神性」,因此大抵認為:只有人類具足「目的價值」,其餘生物與無生物只有在滿足人類需求和利益的前提下,才具足其「工具價值」。

  這種西方主流神學與主流哲學的思維,影響到了啟蒙運動以來的西方科技研究,以及資本主義思維下的畜牧業。迄今每日全球有數以億計的生靈,被捉來作動物實驗,或是被關到集約農場,牠們備受種種楚毒酸切的殘暴凌虐,求生不得而求死不能。東方科學界竟然毫不猶豫地,延用著動物實驗的法定程序,並且同樣視此作為必不可少的「標準作業程序」,這真是不折不扣的全球人心大淪陷,全球業力大黑洞!

  二、「生態中心主義」(Ecocentric Ethics):主張自然世界的整體生態系統,含生物與無生物,都具有其目的價值,並依生態系整體的永續性運作,來決定個體的角色和地位。如當代部分西哲所提出的蓋亞理論、土地倫理、深層生態學等等,以及部分非主流的生態神學,或是對中國天台學中「無情有性」論的再詮釋。

  三、「生命中心主義」(Biocentric Ethics):主張眾生平等,每一種生命的本身就具有其尋求生存與快樂的目的價值或內在價值(而非工具價值),如當代經驗主義西哲所提出的動物解放、動物權,以及佛教的「護生」主張。

  然而佛法看待「生命」與「生態」的寬廣角度,使得它無法被全然歸納為其中一種主義。我們只能說:

  一、佛法近似生命主義:本諸推己及人而憫念眾生的悲懷,佛陀強調「護生」的重要性,並且反對暴力,這點近似「生命中心」的個體論。

  二、佛法近似生態主義:依「緣起」法則,佛陀強調萬事萬物的相依共存、同體相關,此即中國俗諺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以及生態學上的「蝴蝶效應」原理,因此佛法又近乎「生態中心」的整體論。

  三、佛法絕非人類中心主義:人類並沒有特權,因為依於無常法則與業力法則,所有眾生都依於他們的心念、言語與行為,而招感到不同的生命形態。作為進入「人道」場域的人,他必須理解此一進、退場機制,否則還是會依不善業而從「人道」退場,招感到低劣、苦難的生命形態,是為「自食其果」。

  但是另一方面,佛法依然強調「人身難得」。因為眾生必須進化到知、情、意較為發達的程度,才有進入「人道」場域的機會;較諸其餘眾生,人類能作出相對良好的事實判斷(依於理智)、倫理抉擇(依於情感)與價值體現(依於意志)。因此佛陀說法,也以人類為主要的教學對象。當然,人類之中也有例外情形,那些患有精障、智障的人,或是胎兒、嬰孩、植物人等,並不見得比猩猩、貓狗或豬牛、雞鴨,更具足知、情、意上的優勢。因此以人類的「理性」,片面證成人類的優越地位,業已在事實判斷上,產生了嚴重的錯謬。(註1)

  各宗教依其文本分析作為「教證」,會進一步建構出系統理論的生態哲學(或生態神學),進而作出種種論述(更精準地說,是論述分析(註2))——就佛教術語而言,這就是各該宗教環保理念的「理證」。

  即便是原本被視為對環境並不友善的宗教,面對迫在眉睫的現實需求,察覺到事關人類或眾生禍福,他們也還是可以對既有的宗教觀念再作省思,然後透過前述的聖典再詮釋以及理論再建構(亦即:依於適切的「教證」與「理證」),來改變他們對待生態環境的態度。此中,美國環境倫理學大師Holmes Rolston III(1932∼)就是一位絕佳範例——他以科學家、基督教牧師而兼哲學家的三重身份,跳開了西方主流神學與主流哲學的思維模式,建立起生態主義式的神學論述。

  只要「教證」與「理證」充分而有說服力,那麼各該宗教的環保論述,就具足了權威性與正確性,讓信眾付諸生活實踐與群體事工。具有相當組織規模的宗教團體,甚至可以在各自關切的環保議題上,投入(乃至主導)各項議題的環保運動。

宗教環保還要加入「事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當代各種宗教團體推行環保運動,並不必然是要等到上述「教證」與「理證」完備之後,才展開行動的。亦即:不必然是依於孫中山先生所說「思想→信仰→力量」的「主義」建構過程,不必然是「論述先發,行動後至」。他們往往是依科普知識以瞭解現況,本諸宗教的核心價值與素樸的良知判斷,而就發為對應性的環保舉動/行動/運動。

  領袖型宗教家在此所扮演的,是一種「人格典範」的特色——依於各該宗教的核心價值,本諸悲天憫人的宗教情懷,發為感人肺腑的諄諄教誨,提出簡潔有力的行動宣言。

  「人格典範」的宗教家,當然會有其勸說教導與行動指示,但那未必是邏輯綿密且系統周延的論述分析。由於他們有著強烈的生命情懷與感染能力,因此只要登高一呼,往往能激發起眾人「矢志追隨」的豐沛能量。追隨者以這樣豐沛的生命能量,奮力擺脫思想慣性與行為墮性的束縛,逆向躍升而發為個人的環保行動,或是加入群體的環保事工。當這些行動與事工,獲致了自利或利他的正面效應時,那些真實感人而又豐富多樣的生命故事,又透過口耳相傳與媒體報導,形成了強而有力的宗教見證,讓更多人深受感動而加入行動/運動行列。

  這是在依科普知識,具體作出生態環境的事實判斷之後,滾雪球般地進行著宗教環保三部曲——「抽象的核心價值→具象的人格典範→具象的生命故事」,三者交叉印證且不斷擴延。因此我們可以比對發現:在「教證」與「理證」之外,當代宗教環保運動,必須加入精神導師與追隨者的生命故事,那是感人肺俯而激發動力的具體「事證」。

「理證」於宗教環保所扮演的角色

  「論述分析」在此所扮演的角色,即是伴隨著「宗教環保」三部曲的進行,對文本作詮釋分析(教證)、對案例作質性或量化研究(事證),並於這兩者的基礎之上,作出哲學式的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理證)。

  宗教環保的論述分析,有時出自宗教環保運動的提倡者與追隨者(亦即「局內人」—Inners),有時則出自旁觀宗教環保運動的學者、思想家或評論家(亦即「局外人」—Outsiders)。

  「局內人」大都為這三部曲的每一感人故事或重要環節,作出紀錄、賦與詮釋,甚或萃取出共同現象與共通法則,而加以闡述、評斷,有時也會作出愛深責切的反思與檢討。

  「局外人」中之思想家與評論家,基本上有其既定價值信念,這些價值信念,與該諸宗教的環保信念,有的相同而有的相左。

  「局外人」中之學者,不是沒有個人的價值信念,但是精嚴的學術專業訓練,使得他們大都較為嚴謹地把持「價值中立」的分寸。

  這些局外人所發表的論述,對於該諸宗教的環保理念與事工內涵,未必都會給予全盤的正面肯定,有時也會針對該諸宗教的核心價值、理念、作風、行動,乃至個案,提出他們的質疑與批評。然而即使是質疑與批評,也必須謹守「經驗檢證」與「邏輯驗證」的法則,凡是天馬行空的隨興漫談,或是含沙射影的情緒宣洩,即使形諸文字,嚴格而言都不能納入「論述分析」的範疇。

慈濟內湖園區志工趕製數萬條毛毯,送至四川地震、八八水災災區。(網路照片)

知、行「相即」,做、學「相入」

  慈濟環保志業,自一九九○年發展迄今,已逾二十二年,清晰地印證了如上所述「宗教環保三部曲」的發展軌跡——「抽象的核心價值→登高一呼的人格典範→眾多感人的生命故事」。

  綜觀逾半世紀的慈濟志業,並非一開始就規畫出所謂的「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從而架構出逐期進行各種事工的龐大藍圖;反倒大都是一些感人的生命故事或現實場景,讓證嚴法師以悲天憫人的情懷,蘊釀出「以具體行動來改善現狀」的想法、腹案,然後感召著慈濟人共同投入。接著就由慈濟人以「摸著石頭過河」的精神,從做中學,邊學邊做。至於「四大志業,八大腳印」,那是在各種志業逐漸具足規模之後,歸納既有成果而提出未來願景的簡潔宣告。

  但這並不意味著,慈濟志業純粹來自法師個人的生命悲懷與意志貫徹。事實上,整個慈濟志業,有著非常清晰、明確的佛法貫串其間。筆者以為,證嚴法師作為一位佛弟子,從頭到尾都在奉行著佛法(特別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價值——「嚴淨國土」、「成熟有情」與「惜福愛物」,並依這三大核心價值,產生了「護念眾生」、「膚慰地球」與「珍惜資源」的三大行動基調,在各種時間與場合,以契理契機的開示與演說,來闡明這些核心價值與行動基調,隨著時節因緣而逐漸規畫出各種志業的項目與內容。

  法師以其悲天憫人的生命情懷,親力親為地帶領著為數龐大且逐年增多的慈濟人,「行入慈濟大藏經」。茲舉三項「行入慈濟大藏經」的特質:

  一、在接引對象方面,慈濟人來自知識份子、企業領袖、社會菁英、普羅大眾、社會底層乃至罪犯遊民。它真正做到了「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淨土理想,契應著「等視眾生」的佛陀本懷!

  二、在教導順序方面,法師很明確地規畫出「由善門入佛門」的願景。許多慈濟人並非先有佛教信仰,再受法師感召而投入慈濟;反倒是先接受了法師的人格感召,投入慈濟志業之後,才逐漸將佛法內化為自己的信念。乃至於慈濟人是不是必須要在形式上加入佛門?法師也相當尊重他們的個人選擇。因此有許多社會人士與友教信徒,也歡喜地成為「慈濟大家庭」的忠實成員。

  三、在教導內容方面,可以歸納出「積少成多」的特色。法師並非滔滔雄辯的哲學家,但絕對是極富感召力與影響力的宗教家,以及洞悉人性而因勢利導的教育家。法師深知「知易行難」的人性弱點,因此她在每一時期,相應於前述核心價值與行動基調,往往只提出一、兩項簡潔有力的重點提示,跳過論述分析的枝枝節節,直接告訴慈濟人:「做就對了!」讓慈濟人將這些重點提示「信受奉行」而付諸實踐,以團隊力量互勵共勉,克服某一、兩項頑強的不良習性,作出某一、兩項自利利他的共同行動,如此緩進地徹底改造生命底蘊與生活習慣。

  弟子們依於各該階段的重點提示,運用著與時俱進的科學知識,累積了豐富、有效的實務經驗,這時法師再訏衡外部時勢與內部能力,作出下一階段的重點提示,訂出下一階段個人行動與群體事工的重點。

  慈濟人常掛在口裡的是「佛心師志」、「做就對了」。由於「信受」佛心、「奉行」師志,起先是依於法師指令,「做就對了」。緊接著在投入之後「證實」己行——發現這果真是「做就對了」。

  這時,法師再進一步提出簡潔有力的提示:「要做對的事情。」至於什麼是「對的事情」,其思想判準,恰恰來自前述三大核心價值的「佛心」;其實踐判準,則來自前述三大行動基調的「師志」。

  「對的事情」未必就做得出來,除了對「佛心」與「師志」的全然信賴之外,還仰賴組織分工,規畫並執行循序漸進的教育與推廣,學習與印證,因此慈濟人依於一項又一項的重點提示,「積少成多」地發為有力行動,產生豐沛成果,終於形成力挽狂瀾的全球性運動。國際賑災如此,全球環保亦然。

  在法師的人格感召下,依「佛心」(核心價值)作為源頭活水,以「師志」(行動基調)作為實踐綱領,配合著每一階段的重點提示,慈濟人逐步、逐項地身體力行,務必要這樣緩進教學,才能達成天台學中所謂「相即相入」的效果:知、行「相即」,做、學「相入」。於做中學,邊學邊做;即知即行,知行合一。

寶特瓶織成的環保毛毯非常柔軟,送往世界各地賑災,幫助災民度過寒冷。(網路照片)

「行入」慈濟大藏經

  筆者一向是十足理性的學者,此從上述文段的論議風格,已可窺其一班。然而即使如此,當筆者為了撰寫本序而拜讀本書之時,最為觸動筆者心靈的,竟然不是綿密思辯的論述分析,而是證嚴法師的如下法語:

  「走路要輕、怕地會痛!

  近日筆者每當閱讀此語,或是向學生轉述此語,總是在那一瞬之間,感受到字裡行間的無限細緻、無比溫柔、無量慈悲,這讓全身的每一顆細胞,都受到了無與倫比的能量衝擊!這樣強大的身體覺受,反應在個人的面部表情,就是忍不住鼻頭酸楚,熱淚盈眶。

  只不過是區區八字,竟然產生如此強大的能量!這肯定不是來自對「緣起性空」、「眾生佛性」或「無情有性」之類的正理思辨。難怪慈濟人會如此自豪地說:他們是在「行入慈濟大藏經」——請注意:這是「行入」而非「理入」!這與「反智」與否無關,而是生命心靈的深邃之處,對他者處境「感同身受」的強大能力,受到了法師強大慈悲能量的激發、穿透與活化!這種「感同身受」的強大能力,儒家名之為「良知」,佛家則名之為「自通之法」。

  依何日生教授所述:全台灣有超過二十萬名慈濟志工,投入環保志業。(註3)全台灣總人口數是兩千三百萬,然則每一百一十五人中,就有一人投入其間。難道這二十萬人,都是在弄清楚了「緣起性空」、「眾生佛性」與「無情有性」的內在理路,然後才發為行動嗎?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豈不正是依於前述「宗教環保三部曲」——在「佛心」、「師志」下投入之後,證實「己行」果然「做就對了」!

  有人認為,這只是「資源回收產業」龐大利潤受益者的板塊位移(從拾荒者位移至慈濟人),然而這樣的陳述,業已忽略了一項事實:同是在作「資源回收」,有人因此而得重度憂籲症(如台灣某位卸任女性立法委員),有人卻因此而連憂籲症、毒癮症與精神分裂症,都還可以不藥而癒!

  何以如此?原來,慈濟環保志業中,「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公益企業體,正是德國心靈導師古倫(Anselm Grün)神父所指出的,「價值創造利潤」(註4) 的最佳範例!在「佛心」與「師志」的體念之中,護念眾生、惜福愛物乃至「怕地會疼」的價值信念油然而生,這牽動出了慈濟人集體強大的慈悲能量,讓志工們在資源回收的工作場域中,對於自己的所做所為,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價值感。有此價值信念作為前導,因此志工們在工作時,所思所念不是「拾荒者」的無耐與悲情、不是「社會邊緣人」的屈辱與絕望,而是「愛惜物命,守護地球」的無比尊榮與無限柔情。這使得他們逐漸體會到身心靈、家庭、社會、眾生乃至土地綿密共生、相互依存的自然法則,於是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無緣大慈」的生命能量,融入了「同體大悲」的生命海洋。這一連串的運作機轉,具體呈現出身心靈、家庭、社會乃至土地的療癒成果。

  這些療癒成果的質性陳述與量化分析,本書觸處可見。試想,這些療癒成果,到底節約了多少全民健保的國家成本?到底促成了多少生命活力、生活品質、整全家庭、幸福社會與清淨國土?請問這些總體效益,你我能夠算得清楚嗎?

局內人與局外人的論述功能

  既然如此,我們不禁要問:這項「行入慈濟大藏經」的環保運動,有「佛心→師志→己行」為經,「做就對了」為緯,那不就成了?還有必要大費周章請出局內人或局外人,拿「宗教與環保」乃至「慈濟環保志業」,來作些質性、量化與系統理論的「論述分析」嗎?筆者認為,兩者都有其需要。

  一、局內人的論述分析不但有其必要,而且長遠來說,這將是不可或缺的「理證」。它可以來自經典依據的「教證」;更多時候,它也要將源源不絕而又極具說服力的生命故事——具體「事證」,作出抽象的分類、歸納與分析、詮釋,進而完成「佛心→師志→己行」一以貫之而又循環無已的理證。

  論述分析的功效很多,它可以鞏固學理基礎、深化思想內涵,也可以增加行動力量。論述分析的內容,可以製成系統性的教材;面對內部或外界的質疑與批判時,它更可以作出審慎的反思、改進,或是有力的回應、反駁,將想法與步調紛歧的內部危機予以化除,並樹立它在社會上的外部威信。

  二、局外人的論述分析,無論是對慈濟的環保運動,給予全然的正面肯定、部分的正面肯定、還是予以質疑、批判,都能讓慈濟人獲得直接或間接的饒益。原因是:

  局外人的肯定,對慈濟人會產生很大的鼓勵作用,因為一般總還是認為「旁觀者清」,認為它具足較為「客觀、超然」的公信力,不會淪為「自我感覺良好」的內部文宣。

  至於局外人的質疑與批判,只要是合理的,還是可以讓慈濟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加強省思的深厚度、細膩度與改善的寬廣度。即使是不合理的質疑與批判,也能促使局內人在腦力激盪下,產生更為細緻、深層與廣角的回應與辯駁。

  綜上所述,局外人的肯定、質疑與批判,無論有理、無理,對慈濟的環保志業而言,只要能掌握慈濟人所強調的「善解、感恩、包容」原則,再加上「理性」的省思、改善、回應與辯駁,都將會形成順增上緣或逆增上緣,讓整個慈濟環保志業的「教證」與「事證」更為豐富、有力,「理證」也更為綿密、周詳。

人們製造的垃圾,慈濟內湖環保站中的志工辛苦地分類整理再回收。

本次會議與本部專書的定位

  《環境與宗教的對話》研討會的召開,是在慈濟人投入環保志業二十年後。也就是說,是在慈濟人業已於證嚴法師號召下,純熟地奏起了慈濟環保三部曲之後。更精確地說,這是在「佛心→師志→己行」為經,「做就對了」為緯,長達二十年來,進行著「從(佛)正理啟(師)信願→從(師)信願發(眾)信願→從(眾)信願至(眾)篤行→從(眾)篤行契(佛)正理」的滾動式歷程,且已產生十分輝煌的具體成果之後,在內外因緣成熟的評估下,由慈濟人文志業發展處所主導、規畫出來的宗教學術盛筵。

  本次研討的發表人,有慈濟志業體的「局內人」——含職工與志工、理論家與實踐家,有非屬慈濟的「局外人」——對慈濟環保運動給予全然肯定、部分肯定乃至質疑批判的學者。這就為宗教性的環保論述,提供了理性溝通的「學術交流平台」。

  其次,本研討會從一開始,就把主題定調在「環境與宗教的對話」,對話內容非僅「佛教」或「慈濟」,還包含了諸宗教的環保論述。這就為各宗教的環保觀,提供了友善的「宗教對話平台」。這使得研討會的議題與論文的內容,相當豐富而多元。

  因此在研討會後,這些質精量多的研究成果,確實有其輯為專書的必要,它兼具學術性與宗教性,可以作為慈濟人相互印證、省思檢討、教育推廣的良好教材;它也可以成為局內、外人作相關議題研究之時,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

  慈濟人文處主任何日生教授向筆者索序,這讓筆者不得不強制自己忙中撥空,非讀不可,因此竟然產生了「先讀為快」的無量法喜!因茲略述「宗教」與「環保」之間,教證、事證與理證之間,「佛心」、「師志」與「己行」之間,「局內人」與「局外人」之間,邏輯辨證的層層環扣與串串鏈結。

  是為序。

一○一年元月五日清晨,完稿於景英樓

(註1)Peter Singer, Animal Liberation, 孟祥森、錢永祥譯:《動物解放》,在本書第一章中,對類此「理性優越」之類理由,直指其是「物種歧視」,並有著十分綿密而有力的駁斥。台北:關懷生命協會,一九九六,頁六四∼六九。

(註2)「論述」(discourse),是由許多「命題」(proposition)所構成的內容。而「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則是進一步將這些命題之間的關係加以分析,目的是要清楚呈現出作者的思路。

(註3)何日生:〈療癒地球以及人類的身心靈——慈濟環保站的草根運動〉,本書頁二三七。

(註4)Anselm Grün & Jochen Zeitz, Gott, Geld und Gewissen. 吳信如譯:《金錢與良心》第六章:「價值創造利潤」,台北:南與北,頁一二三∼一四八。

臉書留言錄

「禪師」與「博士」的「真俗無礙」

臉書留言錄(之一一九)

                釋昭慧

102.10.17

  這張江燦騰教授於臉書中所登載的照片,那是民國99年6月12日,性廣法師獲頒中央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的一幕。當日,中大校長蔣偉寧博士親自為她撥穗(蔣校長現已是教育部長)。

  它向世人訴說著一項要點:「禪師」與「博士」,是可以「真俗無礙」的。

  佛教界常有「修行無須讀書」乃至「讀書障礙修行」的反智傾向,性廣法師證明了「讀書」與「修行」的相互無礙,乃至相互助成。透過讀書(特別是哲學訓練),可作更為精確的修行論述與修行指導:透過修行,可探索知識以印證真理!

  性廣法師以其豐富的著作與禪觀教學的口碑,向世人證明:即便是忘己利他的「人間佛教」菩薩行,也絕不等同於「忽略禪觀修行」(乃至謠傳的「不修行」,反倒是良好的禪觀修行,能培養出更堅固、更有承擔力的身心堪能性。而「人間佛教」自可開展出一套與聲聞佛教「共與不共」的禪觀論述。

  她個人的修行重在四念處禪觀,在學院所舉行的假日禪,總是不待公告招生啟事,就已滿額。近年更有嘉義妙雲蘭若、苗栗淨覺院、台南精舍等各處道場,請她主持禪七,學員深受法益而法喜充滿。

  她還受到台中慎齋堂與花蓮慈善寺的邀請,為兩道場主持佛七,而且口碑傳開之後,參加佛七的信眾與日俱增,連中部山區一些久修淨土法門的出家眾,也都前來參加她所主持的佛七。

  說她「禪淨雙修」是還不夠精準的,應說是她深得慧思所述「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之精髓——不會入主出奴地標榜原始佛教,貶低念佛法門,而會舉一反三地將同樣的禪觀原理,運用到念佛法門,並且善教念佛的方法與技巧,讓學眾可依佛像或佛號的所緣境,入於念佛三昧(而不只是一心不亂),從而契證諸法實相(而不只是往生淨土)。

菩提苗圃

2013生活隨筆——弘誓參學記

                陳玉嫦

102.7.26 陳玉嫦暨張國智伉儷與昭慧法師、知光師公合影。

《瑜伽師地論》課程後感
20/7/2013-28/7/2013

  《瑜伽師地論》是唯識學的根本論。本期課程內容是「意地」及「聲聞地」。在印度稱禪師為瑜伽師。論中詳述修行人如何透過聞、思、修等方法,而得無障出離。聞思正法者,即於三藏十二分教,正知而住,如理作意。理者有四,包括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及法爾道理。修行達到沙門莊嚴具義。共有廿八種聲聞人能證出離,禪師依四種所緣境事,一者遍滿所緣境事,二者淨行所緣境事,三者善巧所緣境事,四者淨惑所緣境事;修習止觀,戒、定、慧三學增上,順向涅槃。
  課餘時間向昭慧師父請益,因我初次接觸唯識學,感覺十分複雜,難以記憶,她說《瑜伽師地論》部類龐大,結構嚴密,特別是「聲聞地」詳細分析禪師的修行方法,如果透過這樣的思維訓練,即使我日後不研究唯識,也無心於禪修,亦容易了解佛法全盤義理,在她勉勵之下,我決定回港之後再用心複習。

到處走走與看看
29/7/2013-9/8/2013
  
第一個課程完結之後,國智與我十分感恩昭慧師父、性廣師父、馬維隆師兄、及張凱榮,分別安排或帶我們遊覽台北市及觀音鄉的名勝,也品嘗了一些台灣地道美食。我們到過的觀光景點有台北101、台北魚市、西門町、東眼山、陽明山、烏來、碧潭、淡水、觀音蓮園、甘泉寺、濱海觀音像、善導寺及龍山寺等。短短數天的時間,我們對台北市及觀音鄉已經有一概括的了解。
  5/8/2013國智先行回港,我則留在學院,每天都與師父們一起生活,除了早、晚課外,還有出坡及用齋,通常用齋的時候,昭慧師父及性廣師父便會將當天的事情通告住眾,而兩位法師都如同鏡子一般,能將大家在修行上的問題反照出來,一一顯現在大眾面前,再以直心及無覆蓋的方法,加以教導及糾正,初時我覺得她們對師父們的要求很高,經過思考之後,我明白她們的修行已達到無我的境界,只是以低眉怒目的慈悲心,令大眾斷除貪、嗔、癡,學習無我的功課,經此體會之後,我覺得她們的教導都是用心良苦的。
  此外我還利用空閒時間閱讀了兩本書,第一本是昭慧師父著的《悲情觀音》,該書彙集了很多文章,正面或側面地報導「台北市七號公園觀音像事件」,我從中進一步感受到昭慧師父擇善固執的性格特質,以及護教忘軀的宗教情操。第二本是性廣師父著的《燃燈引路》,該書是理論與實修並重的禪修指南,而我以它作為禪修課程的預習,真是相當恰當,日子總算沒有白過。
「禪七」課程後感
10/8/2013-18/8/2013
  
從前以為禪修是深不可測的功課,但在性廣師父的引導下,發覺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她教我們靜坐時,要依四念住之次第,來觀身、受、心、法。首先以盤骨為靜坐的基礎,透過感覺及觀察令自己身體保持中正,身體越中正,姿勢就越正確;跟著透過感受,用意念盡量將所有肌肉放鬆,肌肉越放鬆,壓力就越減少。然後她引導我們進行四界分別觀、安般念及慈心禪等實習。
  每天早上四時半開始,一共坐七支香,每支香一個半小時,其中包括早課半小時,晚間禪堂開示一個半小時。每支香之間會經行半小時,性廣師父教導大家做鬆肩、轉腰、抬胯三種針對式運動,有效地令繃緊的肌肉放鬆。此外每天都受八關齋戒,因為受戒能令身心清淨,容易入定。
  七天很快便完結,出堂的時候,同修們都充滿法喜。今次課程在性廣師父的引導下,讓我知道禪修的方法及概念,雖然是初學,最長時間可坐三小時,亦成功觀察到人中的出入息,但念頭不夠專注,經常散亂,但自覺已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呢!
參訪法鼓山
19/8/2013上午
  
當天早上我隨耀行法師到法鼓山,法鼓山是聖嚴法師開發的道場,主建築花了十六年才興建完成,法師一生致力於文化推廣、僧伽教育、弘揚佛法及切實修行等悲願。2009年2月3日,法師捨報圓寂,於2月15日植存於「臺北縣金山環保生命園區」中,其未完的遺願,將由法鼓山僧俗四眾持續推動,讓法鼓山與世界接軌,以心靈環保建立人間淨土。
踏上歸途
19/8/2013下午
  
在法鼓山午齋之後,我便取道台北,直奔桃園國際機場,乘飛機返香港。當我獨自在飛機上,回顧過去整整一個月的行程,最令我感動的是昭慧師父慈悲地對我說:以後有空多回學院,就像回家一樣。當下覺得自己十分有福氣,作為一個俗家佛弟子,我不但有幸能於昭慧師父座下皈依三寶,還能以弘誓學院為家,聆聽昭慧師父及性廣師父的教導,獲得住眾的護持。特在此叩謝昭慧師父的關愛,玉嫦回港之後,自當努力修學,以報師恩。

──原刊於2013年第四季《妙華會訊》

 活動公告

2014「動物解放、動物權與生態平權

——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公告

一、主  旨:由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與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2014「動物解放、動物權與生態平權——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

二、說  明:

(一)值此多種人畜共通疾病流行之際,期能藉由本次大會,敦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與動保人士集思廣益,提供相法律、政策、措施,以及兼顧動保與防疫之具體建言。並提供學術交流平台,進行動物解放、動物福利、動物權利或環境正義在科學、哲學與宗教面向之倫理論述。

(二)本次議有四大子題:

  1、「世紀性人畜共通疾病之動保觀點與對策」。

  2、「環境正義與動物保護」。

  3、「動物基因改造之倫理論述」。

  4、「動物保護運動實務」。

(三)已邀請相關領域知名之英、中、法、德、印、日、馬、新、泰等國際學者、運動人士與國內學者、官員及保人士,依大會規劃之四個子題發表論文,另特別邀請德國之Prof. Jörg Luy以歐洲的防疫經驗為題,以及英國的Joyce D'Silva博士針對工業化畜牧是否成為人畜共通疾病的爆發平台及其因應對策,分別發表演說。

(四)本次大會期能達成以下效益:

  1、藉由次學術會議,提供相關領域之國際學術與實務交流平台。

  2、藉此安層級之「人畜共通疾病」議題,邀請主管動物之主管機關官員與會,借助國內外人畜共通疾病之防經驗,以及動物保護之實務經驗,共同探討既可達成防疫之目標、又減低動物傷害之雙贏對策。

  3、藉由次學術會議,促進動物行政主管機關、學術界與民間團體之溝通,以期對台灣的野生動物及同伴動物之福利,有更大的改善。

  4、藉由本學術會議,傳達動物保護與環境正義之內涵與重要性。

  5、藉由次學術會議,增強與會者對動物倫理之探索興趣,引發大家在生態環境與動物保護之政策上,深刻思考:如何落實理想又能兼顧現實處境。

(五)本次學會議之專屬中、英文網站,已建置完成。網址:http://animalethics.hcu.edu.tw/,敬請指教。

三、大會時間:2014年4月26、27日

四、大會地點:玄奘大學慈雲廳、聖印廳

五、報  名:

(一)歡迎報名參加本次盛會。會議現場將備有中、英文同步傳譯設施,提供與會來賓使用。

(二)報名期限:即日起至2014年4月10日止。

(三)報名表請向本次大會籌備處函索,或以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索取,或上網下載報名表(http://animalethics.hcu.edu.tw/registration.html), 填妥後回傳本院。

六、主題演講人簡介

(一)Prof. Peter Singer:Peter Singer是位哲學家,常被形容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生活哲學家,他同時也是位極富盛名的作家,尤其在論證對待動物的道德倫理、以及論證富人道德上有義務救助極度貧困者的作品,更是著名。曾於2005年被美《時代雜誌》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的百人之一。

  講 題:Animal Liber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動物解放:過去,現在與未來

(二)Prof. Tom Regan:Tom Regan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榮譽哲學教授,在他超過30年的學術生涯中,因教學卓著獲頒無數獎項。Tom Regan獲選為大學校友特聘教授,發表過數百篇專業論文及出版過30多本專書,他編寫及執導的紀錄片並曾獲得國際重要獎項。Tom Regan在全美及世界各地進行過數百場專題演說;2000年,獲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頒予該校教授最高榮譽- William Quarles Holliday勳章的殊榮。

  講 題:Animal Rights: What They Are, and Why They Matter

      「動物權」之哲學論述——什麼是動物權?動物權為何重要?

(三)Mr. Sulak Sivaraksa:Sulak Sivaraksa為泰國知名非政府組織Sathirakoses-Nagapradeepa基金會之創辦人及現任主席,同時為泰國多項社會、人道、生態及心靈運動與組織之發起人,例如植根於佛教智慧、生態永續性社會正義理念而創辦成立的教育精神運動學院(Spirit in Education Movement)。在西方,Sulak Sivaraksa最為人知的身分,乃是國際入世佛教協會創始人之一(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Engaged Buddhists,INEB)。

  講 題:The First Council and Suppression of the Nuns

      泰國佛教與環保運動

七、備  註:相關諮詢、報名事宜,請聯絡本會籌備處。

       ◆聯絡地址: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十一鄰121-5號 佛教弘誓學院

       ◆電  話:(03)498-7325

       ◆傳  真:(03)498-6123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主辦單位: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贊助單位:國科會、農委會、外交部、教育部

中文網站頁面(點圖進入)

英文網站頁面(點圖進入)

貓咪娃娃玉照也登上了網站首頁

 活動訊息

佛教弘誓學院 103年 春季止觀課程

禪七共修通啟

  戒、定、慧三學是佛陀的圓滿教法。此中,有外顯的行為規範——戒學,有內隱的心意鍛練——定學,更有超越自我幻執的般若觀照——慧學。此修道綱領,乃為三乘共學;而菩薩六度行門中的「禪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即是大乘的定慧二學。於止觀實踐中,則以三學增上為原則,重視解行並重、與定慧等持的修行要領。

  在行門方面,每日受持八關齋戒,時時勤修正念正知,從日常生活之行住坐臥四威儀著手,學習正確之呼吸、發聲、站立、端坐與行走等方法;並針對現代人多坐少動,濕寒淤濁之體質,教授簡易有效之調身功法,以助益身心健康與禪修進步。更修學「慈心禪」,以此為共貫五乘津糧,並有「勸發菩提願心」以立志學行大乘之寓意存焉。

  在解門方面,從身心的安頓到生命的超越,闡示佛法不共世間的禪觀正見。每日安排晨誦時間,由主七法師為學眾誦念並解說「阿含」根本教典與「般若」、「華嚴」等初期大乘經文;晚間大堂開示,則闡明定慧正確知見與重要止觀要領,並提醒學人簡別種種錯謬之修行觀念與心態。

  共修期間,重視向主法法師報告修行心得與進度之小參時間,使學員能針對個人身心情況,善巧調整修行方法。欲嘗止觀修行之清涼法味,得身心健康清淨者,歡迎參加本次專精禪思之結期共修。

主辦單位:佛教弘誓學院

主七法師:性廣法師

時  間:103年3月22日 下午2 ∼ 4時入堂報到

     3月23日∼3月29日 正修七永日

     3月30日 中午圓滿出堂

地  點:佛教弘誓學院〈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5號〉

招生員額:108名,能全程參加者

報  名:佛教弘誓學院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聯 絡 人:張莉筠居士

費  用:全免

報名方式: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截止。可於網站下載報名表,以E-mail、傳真報名;或來函索取,以郵件報名。

優先錄取:1.完成本院假日禪修四個單元課程並參與護法志工者

     2.依報名先後順序

備 註:請自備睡袋、靜坐及盥洗用具、個人常用藥品。

    在家眾著灰色居士服或灰色寬鬆便服

    出家眾著灰色長衫,備袈裟,以為入眾禪坐之用。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 pic3/285.htm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121-5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