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2021年3月23日

 

■ 學團日誌
■ 發行新訊
■ 第一次以視訊發表論文
■ 佛門性別歧視的罪證──「八敬法」
■ 春季禪修營 招生通啓
■ 暑期活動公告
■ 研究部、專修部一一○學年度聯合招生啟事

學團日誌

110.3.5 昭慧法師透過視訊參加由新加坡西藏佛教中心主辦的「佛教三大傳承戒律國際研討會」。(手機截圖)

110.3.5 昭慧法師於下午:50分發表論文:〈跨傳承的戒增上學原理——佛教戒律的法哲學〉,由袁筱晴居士(右)口譯。(手機截圖)。

110.3.7佛教藝術專家林保堯教授(中)應邀蒞院,將於明天講授為期四天的專題講座,晚餐後與昭慧法師、住持明一法師、院長圓貌法師及監院心謙法師合影。

110.3.7 晚上,本院於嵐園舉辦院務會議。

10.3.7〜3.14花蓮慈善寺舉辦精進彌陀佛七暨八關齋戒,敦請性廣法師為主七和尚。

110.3.7〜3.14 性廣法師的開示,活潑風趣又精彩,大眾咸感法喜。

110.3.8∼11 本院邀林保堯教授主講的「佛教藝術」專題講座,除了本月份四天的四個主題外,另於5/3、6/7共有六天的課程。

110.3.8∼11 「佛教藝術」專題講座有90多位學員,林教授長年深入佛教藝術的研究,有豐富的田野調查經驗,把這門學術性課程,講得非常生動精采。

110.3.10 嵐園旁聳立的木棉樹已枯槁多時,商請園藝志工吳家職居士夥同同學們予以鉅除。

110.3.10下午3:30,桃園市政府消防局第三大隊新坡消防分隊為全體住眾與學生作消防講習。

110.3.10 新坡消防分隊蒞院作自衛消防編組演鍊,分別進行防火避難逃生常識講解與初期滅火訓練。

110.3.11 玄大宗教系於雲來會館召開生命禮儀教師社群會議。

110.3.14 本院舉行本月共修,由住持明一法師主法。

110.3.14共修中場時段,聯誼會各組進行法談。

110.3.16 慈濟基金會文史處顧問吳建良居士(左一)率同「人文真善美」滕宗華(右一)、詹憶明(左二)居士來校專訪昭慧法師。

110.3.20 關懷生命協會於本院舉行會員大會,由理事長張章得居士主持。

110.3.20 玄奘文教基金會與慈恩精舍,舉辦110年春季「二日養生淨心營」第一單元禪修活動,由性廣法師主法。

 110.3.23 本院住持明一法師率學眾到新竹市法源寺,在知光師公塔位前上香。(中:法源寺住持真理法師)

110.3.23 本院為感謝志工們長年來的護持,請學眾與志工於玄奘大學雲來會館聚餐。

110.3.4
■上午十時,玄奘大學舉行第九屆第十一次董事會,由董事長性廣法師主持會議。本次會議討論111學年度增設、調整院系所學位學程及招生名額總量規劃案,會議中並改選董事。

110.3.5
■上午,昭慧法師參加由新加坡西藏佛教中心主辦的視訊會議:「佛教三大傳承戒律國際研討會」。達賴喇嘛於當日印度時間9點30分(台灣中午12點)至11點(台灣下午1點半)發表演說。緊接著有不同時段的論文發表會,昭慧法師在下午3點50分發表論文〈The Principle of Adhisīla-sikkhā Across Buddhist Heritages - The Study of Legal Philosophy with Respect to the Buddhist Precepts〉(跨傳承的戒增上學原理——佛教戒律的法哲學),本篇論文為昭慧法師根據其著作《佛教規範倫理學》第七章的一部分內容加以增補完成。書雖已出版,但第七章「從倫理學到戒律學」,是法師鑽研倫理學與戒律學多年的重要研究成果,從未在任何國際公開場合發表,所以無論是國際學術界還是國際佛教界,都對這些研究成果非常陌生,故而特別在研討會上發表。

110.3.7
■傍晚,佛教藝術專家林保堯教授蒞院,飯後與昭慧法師、住持明一法師、院長圓貌法師及監院心謙法師合影。
林教授不僅擁有卓越的學術成就,高教行政歷練也很完整,在邱坤良教授擔任北藝大校長期間,擔任北藝大主秘足足六年之久。

110.3.8-3.11
■舉行林保堯教授佛教藝術講座,有90人報名,在無諍講堂開講。林教授講述他投入「佛教藝術研究」的生命歷程,並分享許多國外偏遠地區的田野經驗,把這門學術性課程,講得非常生動精采,學眾深為感動,而且法喜充滿。
■晚上,本院於嵐園舉辦院務會議。

110.3.7〜3.14
■花蓮慈善寺舉行精進彌陀佛七暨八關齋戒,敦請性廣法師為主七和尚,7日晚上七時舉行演淨儀式,並作入堂開示。
翌(8)日起正修七永日,性廣法師的開示,活潑風趣又精彩,大眾咸感法喜。13日授八關齋戒,14日晚上圓滿出堂。

110.3.9
■傍晚,本院信眾黃秀鳳師姐來院參加阿彌陀經晚課共修,為愛子楊勇華誦經祈福。

110.3.10
■下午四點,志工吳家職居士及林滄彬、馬維隆、李朝倉同學,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將嵐園中的枯樹鋸除。樹木因染病枯死,為安全考量而鋸斷、移除,以免發生枯木斷裂砸到人的危險。
■下午,桃園市政府消防局第三大隊新坡消防分隊為全體住眾與學生作自衛消防編組演鍊,分別進行防火避難逃生常識講解與初期滅火訓練。

110.3.11
■晚上,玄奘大學宗教系於雲來會館召開生命禮儀教師社群會議,檢核「禮儀文化」模組課程的開排課情形,並規劃本學期的專題演講與證照輔導。會議採餐敘方式進行,昭慧法師主持該項會議,特別感謝仁心仁術的新竹地檢署法醫楊敏昇教授,盛讚其所組成之教師團隊,可謂是全國首屈一指的生命禮儀教學團隊。

110.3.14
■上午,本院舉行本月共修,由住持明一法師主法,第一支香領眾禮「八十八佛洪名寶懺」,因應新冠疫情,明一法師於法談中,勉勵信眾尋得安己之心的法門精進用功,學習如何求得內心平安之法,及如何修學觀音法門,為自己與代眾生懺悔業障,求佛哀祐,企盼疫情早日消弭。

110.3.15
■下午,昭慧法師主持宗教文化旅遊教師成長社群會議,接著參加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安置委員會。

110.3.16
■上午,慈濟基金會文史處顧問吳建良居士率同「人文真善美」滕宗華、詹憶明居士來校專訪昭慧法師。原來今年適逢慈濟基金會創會五十五周年,邀請國內外五十五位重要意見領袖,針對慈濟未來發展提出擘畫與建言。他們因此邀請法師共襄盛舉。吳顧問規劃的問題如下:
1、請問您有親自接觸慈濟志工的體驗嗎?(人、事、時、地)
2、請問在與慈濟志工互動時給您的感受是什麼?
3、請問您認為「慈濟」存在於台灣社會的價值是什麼?
4、展望未來,請問您對慈濟基金會不論組織或個人,有何建言?
訪談不知覺間進行了將近2小時,這是法師第一次如此全面地以旁觀者角度分析慈濟,並主動提到:如何看待那些質疑慈濟的問題,例如:應如何看待「宇宙大覺者」?慈善事業是否「佛教」(佛法)?慈濟是否世俗化而無「神聖」(解脫)要素?等等。

 

110.3.17
■中午,昭慧法師參加宗教系所學會期初大會的師生聚餐活動,接著參加系務會議。
 

110.3.20〜3.21

■玄奘文教基金會與慈恩精舍,於玄奘大學慈恩精舍舉辦110年春季「二日養生淨心營」第一單元禪修活動,由性廣法師主法。

春季二日禪第一單元,性廣法師的教導以四界分別觀中的地大的特性為主。這次有32人參加。

 

110.3.20
■上午,於本院無諍講堂舉行關懷生命協會第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大會由第十屆理事長張章得居士主持,昭慧法師列席致詞,並盛讚張理事長從創會迄今28年來對協會的鉅大貢獻,學院將永遠支持協會,歡迎學會來學院舉辦活動。

110.3.21
■下午,大千出版社暨玄奘大學安貝卡博士思想與實踐研究中心舉行《安貝卡博士與印度佛教復興運動:佛教救印度,解放種姓制度、解救印度民主》線上新書發表會,昭慧法師應邀於視訊會議中致詞。本書係英國僧護居士大作,將印度佛教復興運動的倡導人(也是飽受歧視之達利特族的領導人)印度前司法總長安貝卡博士的生平事蹟及其思想理念介紹到西方世界,今由劉宜霖居室發心中譯,必將使更多華人認識到這位當代印度偉人對印度社會的鉅大貢獻。

110.3.23
■上午,本院住持明一法師率學眾到新竹市法源寺,在知光師公塔位前上香。法源寺住持真理法師與監院論玄法師前來接待大家,並請大家於止觀堂茶敘。
■中午,本院為感謝志工們長年來的護持,設宴請學眾與志工於玄奘大學雲來會館聚餐。



 

法雨均霑

發行新訊

☉影片:談同志運動與婚姻平權的佛法觀點2021.2.12

∼∼更多網站資源 歡迎點閱∼∼

法音宣流昭慧法師、性廣法師系列佛法課程及演講MP3

影音專區阿含經講座、唯識學講座、法動實況...影片

弘誓雙月刊 含169期 前的文章

法印學報一∼十一期論文PDF檔

電子書下載法界出版社「燃燈文庫」系列書藉PDF檔

法界出版社目錄

昭慧法師榮膺2021年「庭野和平獎」——媒體報導彙總

學術會議

第一次以視訊發表論文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八七一
110.3
.6

  昨天與今天(3月5-6日),全球各地同步舉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isikkhā or triśikṣā, the three trainings, the contents of the tipiṭaka or tripiṭaka(佛教三藏三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場國際視訊會議,由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藏傳佛教中心(the Tibetan Buddhist Centre (TBC), Singapore and Malaysia)主辦,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等共同協辦,本系與藏傳佛教研究中心的臉書粉絲頁因此加入直播。

  印度時間上午9:30,也就是台灣時間中午12:00,會議準時開始。大會先禮請漢傳、南傳佛教會長致詞,接著請達賴喇嘛進行專題演講。

  三點半以後的場次,有我的論文發表時段。題目:“The Principle of Adhisīla-sikkhā Across Buddhist Heritages - The Study of Legal Philosophy with Respect to the Buddhist Precepts”(跨傳承的戒增上學原理——佛教戒律的法哲學)。

  昨天算是我首次參加以視訊會議模式進行的國際研討會。操作方式陌生,加上英文不夠流利(英文讀、寫能力還算可以,但由於在台灣很少英文會話機會,所以聽、說較為吃力),所以會前有點手忙腳亂。好佳哉!昨天終於準時無誤地上線。

  我的這篇英文論文長達20頁,論文首頁說明:這是就著拙著《佛教規範倫理學》第七章的一部分內容加以增補而完成的。這本書雖已出版,但第七章「從倫理學到戒律學」,這是個人多年鑽研倫理學與戒律學的重要研究成果,從未在任何國際公開場合發表,所以無論是國際學術界還是國際佛教界,都對這些研究成果非常陌生。

  既然本次會議是國際三大傳承佛教思想交流的重要場合,那麼,作為佛門性別平權運動的倡議者,我認為這是一個對「假戒律之名,行性別歧視之實」的觀念與做法,就學理與事實的雙重證據而加以破斥的好機會,因此節錄第七章上半部「佛教戒律之法哲學」的內容,再依此為學理基礎,舉出實例來痛責「八敬法」的荒謬。未來若有其他單位的國際會議邀約,我將同樣地就著第七章的後半部。增補內容與實例,發表「佛教戒律之法理學」。

  原本打算就著論文稿摘錄重點,直接宣讀。後來覺得:讀稿實在很無趣,但若要用英語來暢所欲言,又不是眼前的我所能做到的,因此臨時決定請筱晴(幫我翻譯與Peter Singer教授合著新書的好搭檔)協助我臨場進行逐段(而非同步)口譯。筱晴覺得逐段口譯會讓我的發表時間只剩下一半(發表15分,五篇論文的問答時間總計25分),因此想爭取她個人可以同步口譯的Zoom空間。但印度的主辦單位表示困難,新加坡的承辦單位技術人員(忘了他的大名)於是善意詢問,我這頭能否在演講時,打開Line的視訊,讓筱晴在另一空間聆聽從Line所發出的聲音而直接口譯,這時聽眾在電腦前可以看到我的影像,同時收聽筱晴的聲音。

  我告知:此事切不可行。就我的經驗,只要手機一靠近電腦,就立刻會出現嚴重的電波干擾。我寧願把自己發表的時間縮短,將15分鐘的時間讓出一半給筱晴翻譯。這位技術人員非常熱心,他告訴我:這正好是昨天的最後一場,我的發表時段可以稍微延長。但我也不好意思拉得太長,所以在儘量精簡發表內容的情況下,我的發表時間拉長了將近5分鐘,總計19分55秒。

  我的擔憂果然噩夢成真,在我發表而筱晴口譯的過程中,我們被不知是哪位正在Zoom視訊線上的大德手機嚴重干擾,以致於手機電波不斷在我們與聽眾耳邊吱吱作響,我們的聲音也因此而一會兒大,一會兒小。我也因這項干擾稍有分神,有一處,我明明是要說某南傳佛教道場十戒女所受到的不公對待,卻一再口誤地說成「比丘尼」。學生也告訴我,一陣大、一陣小的聲波,使她們聽起來頗為吃力。

  看來技術人員得嚴格要求與會的主持人、發表人,一律於上線時將手機關機,否則今天的會議,可能還會出現類似狀況,嚴重干擾發表人與線上的廣大聽眾。

  感謝弘誓圖書室主任德發,他臨時為我購置並安裝視訊會議使用的攝影與擴音設備,並為我將電腦從電腦桌移到書桌,讓鏡頭可以對著單純的書牆,避免電腦桌前(我座椅後方)的窗戶太亮,雜物櫃上的物品亂入畫面。

  感謝蘇南望傑教授與張玉玲教授,於會議進行中拍下了螢幕畫面並傳送給我,雖然其質感遠比不上實體會議的照片畫面,但仍讓我充滿著新鮮感!

菩提清音

佛門性別歧視的罪證──「八敬法」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八七四
110.3
.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isikha/Trishiksha In Pali and Sanskrit tradition of Buddhism(佛教三大傳承之三學國際研討會)於3月5日第一場研討會的錄影,大會已放在Youtube供眾點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L5ZPW6aiqg

背叛佛陀,也背叛了眾生

 

  在該影像紀錄中,從18:48至39:15,有我於該場會議發表論文"The Principle of Adhisīla-sikkhā Across Buddhist Heritages - The Study of Legal Philosophy with Respect to the Buddhist Precepts"(跨傳承的戒增上學原理——佛教戒律的法哲學)的影像紀錄。

  由於這篇英文論文長達20頁,在有限的發表時段,我非常精簡地依佛教倫理學的視野,提出制戒精神(護生)與制戒目的(令正法久住)的兩大脈絡。

  佛陀制戒有十大效益考量:攝取於僧、令僧歡喜、令僧安樂住、難調者令調順、慚愧者得安樂、令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長、斷現在有漏、斷未來有漏、正法得久住。這十大效益,可說是佛門憲法。觀諸律典可知:一切戒律的制定,都是來自這十大效益的考量。印順導師精簡為六個要項:和合、安樂、清淨、外化、內證、究極理想(令正法久住)。我則再精簡為三個要項:

  1. 令修道者個人減除障道法(利己考量)。
  2. 令僧團和合、安樂、清淨(團體效益考量)。
  3. 建立社會公信力(社會觀感考量)。

  接著話鋒一轉,我直攻佛門性別歧視的罪證──「八敬法」。

  首先就文獻學研究角度,我指出它根本不可能是「佛說」,並依「隨犯而制」的法理學提醒大家:佛陀制戒必須「隨犯而制」,哪有女眾還沒出家,談不上「犯」的情況下,先端出八條法規來要求她們就範的道理。

  其次就制戒原理來作檢核,「八敬法」有違十大效益考量的佛門憲法。我的意思是:下層法規違背上層法規(特別是根本大法),當然無效。

  就十種效益考量的三大要項來看:

  1. 八敬法不但不能減除障道法,反而橫生障道因緣,兩性修道人都因此而心性扭曲。佛制戒原意,是要令修道者個人減除障道法,結果比丘因「八敬法」而自大、自卑(面對表現優異的比丘尼,特別如此地心理不平衡),比丘尼因「八敬法」而自卑、自大(面對比丘固然自認低他們一等而自卑,面對沙彌尼與居士依然自認身居優勢而自大)。

  2. 僧團無法和樂清淨,比丘較諸比丘尼,顯得更有優勢與特權。僧尼福祉差距太大,無法利和同均。

  3.社會觀感其差無比:性別歧視的言行舉止與規範,有違普世價值(甚至有違善良風俗),令世人質疑、鄙視佛教,且因此而遠離佛法。

  因此,「八敬法」無法達致「令正法久住」的制戒目的,也違背了「護生」精神──讓社會大眾因厭惡佛教,而遠離了薰陶正法的機會,失去了正法對生命的覆護。

  因此我的結論是:拿著「八敬法」的雞毛當令箭,已是在背叛佛陀,也同時背叛了需要正法滋潤以離苦得樂的眾生。
 

性別歧視滋長魔性的力道

 

  這場論文發表會(UR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L5ZPW6aiqg

 ,後面還有一段問答(從1:35:29至1:56:58),這是政大張玉玲教授提問的(玉玲教授英文名Christie,是國際Sakya Ditta組織的主席)。

  原來,在發表論文時,我提到「八敬法」製造出來的第二項問題:「僧團無法和樂清淨,比丘較諸比丘尼,顯得更有優勢與特權。僧尼福祉差距太大,無法利和同均。」我並於此簡短地舉證了一個「無法利和同均」的案例:

  某個佛教禪修中心,大禪師的梵行高深,威德殊勝,深受居士護持,因此得以在森林中起造了一座超級大禪堂。大禪堂竣工後,禪師把比丘們都帶過去森林那頭安住,想將禪修中心入門處不遠的一座舊禪堂留給尼眾使用,比丘們竟向禪師抗議。不必奢望平起平坐,連比丘們吃剩的殘羹剩飯,都不允許那些尼眾分食。

  這個案例引發了Christie的好奇,她問我這個禪堂故事的結局。我回答道:

  禪師還是貫徹了他的決定。而那些反對的比丘,大都是到該禪修中心依止禪師學法的華人僧侶,緬甸僧侶非常尊敬禪師,反而不敢造次。那些華人比丘,因此而在背後詆毀這位梵行芳潔的大修行人,說他「不愛江山愛美人」。

  這種可惡的「比丘獨享」思維,讓男性僧人悄然生起如此可怖的心魔,無視於師長提攜其法身慧命的恩澤(甚至是恩將仇報)。性別歧視的觀念與規制,讓佛門修道人滋長魔性的力道,由此可見一斑。

禪修營

玄奘文教基金會 慈恩精舍

110年 春季禪修營 招生通啓
 

  

(點選海報,開啟連結)
 

暑期活動

暑期活動公告

7/4∼7/7    觀自在青少年成長營
7/8∼7/10 「開心一夏」兒童夏令營(5/9開始報名)
7/11∼7/18「瑜伽師地論」專題講座
7/19∼7/28「部派佛教」專題講座
7/29∼8/7  「佛學英文」課程
7/31∼8/1   大學動保營(詳關懷生命協會

佛學院招生

佛 教 弘 誓

研究部第二十

 一一學年度聯合招生啟事

專修部第二十一

  

(點選海報,開啟連結)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 pic4/462.html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