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暫存紀錄>
封面說明:十七年前蒞臨佛教弘誓學院的法影,喚起我們對印公導師的懷念。雖說「逝者如斯夫」,但契理契機人間佛教思想已然是薪火相傳,從「三法印」到古仙人道,畢生遊心法海的思想啟蒙,已經成為弘誓學團精神傳承的象徵。
01編輯室報告 /釋耀行
◆ 164本期專題: 偽命題下的莫須有——駁批印謬論 紀念印公導師一一六誕辰特輯 /釋昭慧
02封面背後的故事
03不正確的陳述與不適當的批評——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一)
04回應「胡言亂語」的難處——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二)
05昭然若揭的謊言栽贓——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三)
06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四)
07撢蒼蠅亦是「法供養」——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 (五)
08依「教證」、「理證」檢核佛法正義——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六)
09「一切世間所有善語,皆是佛說」──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七)
10「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批印者——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八)
法味清涼
11了斷生死輪迴之根——性廣法師108年慈航堂佛學講座(一) / 鄭靜明筆錄‧釋耀行修潤
古仙人道
12《阿含之邀》 自序 /釋界定
人間燈火
13信仰與生命的探索——侯坤宏教授訪談錄 /釋明一採訪‧張沛寧撰稿‧釋耀行修潤
封面說明:108年12月13日上午十時,於台北善導寺四樓會議廳,舉行玄奘大學暨玄奘文教基金會董事 長交接典禮,玄奘大學創辦人兼董事長了中老法師(右),親自將董事長印信交託到性廣法 師手中。這是個感人的歷史畫面!作為一位地位崇隆的世界佛教領袖,也是一位佛門高教 志業的領航人,老法師不分宗門法脈,唯才是用,慈悲而殷重地將如此重要而龐大的如來家業,交到一個晚輩的手裡。(中立的監交人是玄奘大學資深董事郭俊次老居士)
封面故事
01「薪火相傳」的佛門佳話——玄奘大學董事長交接典禮 / 釋明一
◆ 163本期專題: 「趨生畏死」與「趨樂避苦」之兩難抉擇
02「趨生畏死」與「趨樂避苦」之兩難抉擇——『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心靈答案(一) /釋昭慧
03我的生命我做主——『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心靈答案(二) /釋昭慧
04回歸疾病的自然歷程——『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心靈答案(三) /釋昭慧
05善終,給自己最好的祝福——認識《病人自主權利法》 / 採訪‧撰稿:釋德晟
菩提清音
06從殘缺中領悟生命的價值意義——性廣法師歲末聯誼開示 /吳曙帆筆錄‧釋耀行修潤
07壽的終點省思 /釋本願口述‧張慰慈撰稿
08生滅間的轉念 /張慰慈
09回首我的安寧學習路 /釋照量口述‧張沛寧筆錄‧釋耀行修潤
封面說明:一場跨越東、西方文化的哲學對談,兩位不同領域的學者,因為動物的苦難而會遇。彼得‧辛格教授Peter Albert David Singer,蜚聲國際的澳大利亞哲學家,現代效益主義代表人物,動物解放運動的世界精神領袖,與長期投入動保運動的昭慧法師,於2014動保國際會議結束後,在參訪花蓮太魯閣時與昭慧法師合影。(攝於2014.4.29)
◆ 162本期專題: 動保哲學與護生佛學的思想輝映
01東、西方哲學思想論「動物解放」——哲學家與宗教師的會遇(上) / Peter Singer、釋昭慧對話‧袁筱晴翻譯
02倫理判斷的界限——哲學家與宗教師的會遇(中) /Peter Singer、釋昭慧對話‧袁筱晴翻譯
03佛教徒如何在公、私領域推動素食——哲學家與宗教師的會遇(下) /Peter Singer、釋昭慧對話‧袁筱晴翻譯
止觀堂奧
04與佛國淨土接軌的禪修之道——性廣法師107年嘉義妙雲蘭若「人間佛教止觀研習營」出堂開示 / 鄭靜明整理‧釋耀行修潤
05慈悲大願朝聖之旅 /釋耀行
06趨吉避凶 /張慰慈
07浮雲世事變 孤月此心明 /釋見岸口述‧張沛寧筆錄
大德示寂,德業垂範
08唯慈法師安詳圓寂 /釋昭慧
封面說明:本期封面繪製者蘇敬生先生,以手中之筆描摹佛陀遊行教化的情境,畫面溫暖、清新,令人遙慕當年隨佛而學的時光。
◆ 161本期專題: 《遊行經》之當代詮釋
01得不退法,以法為鏡——《長阿含》「遊行經」之當代啟示(上) / 釋昭慧開示‧何湘兒筆錄
02佛陀涅槃前的最後教誡——《長阿含》「遊行經」之當代啟示(下) /釋昭慧開示‧張沛寧筆錄‧釋耀行修潤
03快樂禪修路——2018年梅州千佛塔寺佛教養生禪修營性廣法師授課劄記( 五) /歆融整理‧釋耀行修潤
04孝親追思與佛法普渡的法宴——108年昭慧法師「地藏法會」開示 /張沛寧筆錄‧釋耀行修潤
05當代佛教「原教旨主義」的若干表現 /游光
06悲喜之間 /張慰慈
07弘誓十八年參學路 /釋耀行
封面說明:「第二屆宗教文化與性別倫理」國際學術會議,於108年5月25日登場。開幕式由國際佛教領袖Ajarn Sulak,以及昭慧法師、性廣法師、張玉玲教授、宣方教授致詞。昭慧法師起身致詞時,真摯地歡迎與會大眾蒞臨指教,並且祝福大會圓滿順利。
◆ 160本期專題:傳統與創新的殊勝法筵
01佛法不分性別 /Ajarn Sulak演講‧袁筱晴翻譯、整理
02傳統與創新的殊勝法筵──「性別倫理」與「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側記 /鄭靜明‧釋德晟撰稿、整理
03研討會訪談報導──與會來賓迴響 /採訪組&編輯室
04快樂禪修路——2018年梅州千佛塔寺佛教養生禪修營性廣法師授課劄記(四) /歆融整理‧釋耀行修潤
05學佛,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涂晏婷
06弘誓學院──照亮我們的菩提大道 /釋悟愷
07四弘誓願的學程 /釋德忍
08我向您感恩──致謝專修部十七屆籌辦畢業活動的幕後功臣 /楊昭烈
09晴雨集 /張慰慈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